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轨道交通仿真测试平台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06:56: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仿真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轨道交通仿真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2.交通仿真指用仿真技术来研究交通行为,是一门对交通运动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进行跟踪描述的技术,其含有随机特性,可以是微观的,也可以是宏观的,并且涉及描述交通运输系统在一定期间实时运动的数学模型。
3.但是目前的交通仿真测试平台存在以下的缺陷:
4.1、现有的交通仿真测试平台不便调节到合适的高度,不能满足不同身高人群进行仿真测试的需求;
5.2、现有的交通仿真测试平台不便于调整板调节转向,不利于人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仿真测试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轨道交通仿真测试平台,包括h型块,所述h型块的两端均固接有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上均开设有升降槽,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升降组件。
9.所述升降组件件包括四个螺杆,四个所述螺杆的分别固接在升降槽的下端,四个所述螺杆的外壁均螺纹套接有螺套,四个所述螺套均转动连接有升降框,四个所述升降框的上端共同固接有升降板,四个所述螺套的外壁均固接有第一锥齿轮,四个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壁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之间转动贯穿两个升降框有转动轴,所述升降板的下端固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端输出轴均固接有传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中间的外壁均固接有第三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的外壁均固接有第四锥齿轮,两个所述第四锥齿轮分别固接在两个传动轴的一端。
10.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
11.双轴电机的型号为asfs-98、伺服电机的型号为bl-97,采用的型号等均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定制。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板的下端的对称固接有轴承座,两个所述传动轴均分别转动连接在轴承座内。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h型块的上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两个对称的升降槽相连通,两个对称的所述升降框分别滑动连接在升降槽内。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板的上端开设有空槽。
1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板内部的上端固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壁固接有蜗杆套,所述蜗杆套的外壁啮合连
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下端与升降板内部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蜗轮的上端固定有调整板。
1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板内部的上端固接有两个固定座,所述转杆转动连在两个固定座内。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双轴电机带动了两个传动轴和上面的第四锥齿轮进行转动,带动了转动轴和上面的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带动了螺套进行转动,在螺套转动后,使得两个升降框带动了升降板进行移动,这样便于调节到合适的高度,满足不同身高人群进行仿真测试的需求;
19.2、伺服电机带动了转杆和上面的蜗杆套进行转动,带动调整板调节转向,使得人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便于更好的观察仿真测试的情况。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h型块周围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组件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板内的示意图;
25.图5为a处放大示意图。
26.图中:1、h型块;2、支撑柱;3、升降槽;4、升降组件;41、螺杆;42、螺套;43、升降框;44、升降板;45、第一锥齿轮;46、第二锥齿轮;47、转动轴;48、双轴电机;49、传动轴;410、第三锥齿轮;411、第四锥齿轮;412、轴承座;5、放置槽;6、伺服电机;7、转杆;8、蜗杆套;9、蜗轮;10、调整板;11、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下:
28.一种轨道交通仿真测试平台,包括h型块1,h型块1的两端均固接有支撑柱2,四个支撑柱2上均开设有升降槽3,支撑柱2上设置有升降组件4。
29.升降组件4件包括四个螺杆41,四个螺杆41的分别固接在升降槽3的下端,四个螺杆41的外壁均螺纹套接有螺套42,四个螺套42均转动连接有升降框43,四个升降框43的上端共同固接有升降板44,四个螺套42的外壁均固接有第一锥齿轮45,四个第一锥齿轮45的外壁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6,两个第二锥齿轮46之间转动贯穿两个升降框43有转动轴47,升降板44的下端固接有双轴电机48,双轴电机48的两端输出轴均固接有传动轴49,两个转动轴47中间的外壁均固接有第三锥齿轮410,两个第三锥齿轮410的外壁均固接有第四锥齿轮411,两个第四锥齿轮411分别固接在两个传动轴49的一端。
30.进一步的,升降板44的下端的对称固接有轴承座412,两个传动轴49均分别转动连接在轴承座412内。
31.进一步的,h型块1的上端开设有放置槽5,放置槽5与两个对称的升降槽3相连通,两个对称的升降框43分别滑动连接在升降槽3内。
32.进一步的,升降板44的上端开设有空槽。
33.进一步的,升降板44内部的上端固接有伺服电机6,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固接有转杆7,转杆7的外壁固接有蜗杆套8,蜗杆套8的外壁啮合连接有蜗轮9,蜗轮9的下端与升降板44内部的下端转动连接,蜗轮9的上端固定有调整板10。
34.进一步的,升降板44内部的上端固接有两个固定座11,转杆7转动连在两个固定座11内。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打开双轴电机48,带动了两个传动轴49和上面的第四锥齿轮411进行转动,第四锥齿轮411与第三锥齿轮410相啮合,带动了转动轴47和上面的第二锥齿轮46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46与第一锥齿轮45相啮合,进而带动了螺套42进行转动,螺杆41固定起到了一个限位的作用,在螺套42转动后,使得两个升降框43带动了升降板44进行移动,这样便于调节到合适的高度,满足不同身高人群进行仿真测试的需求,再打开伺服电机6,带动了转杆7和上面的蜗杆套8进行转动,蜗杆套8与蜗轮9相啮合,继而带动调整板10调节转向,使得人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便于更好的观察仿真测试的情况。
36.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交通仿真测试平台,包括h型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块(1)的两端均固接有支撑柱(2),四个所述支撑柱(2)上均开设有升降槽(3),所述支撑柱(2)上设置有升降组件(4);所述升降组件(4)件包括四个螺杆(41),四个所述螺杆(41)的分别固接在升降槽(3)的下端,四个所述螺杆(41)的外壁均螺纹套接有螺套(42),四个所述螺套(42)均转动连接有升降框(43),四个所述升降框(43)的上端共同固接有升降板(44),四个所述螺套(42)的外壁均固接有第一锥齿轮(45),四个所述第一锥齿轮(45)的外壁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6),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46)之间转动贯穿两个升降框(43)有转动轴(47),所述升降板(44)的下端固接有双轴电机(48),所述双轴电机(48)的两端输出轴均固接有传动轴(49),两个所述转动轴(47)中间的外壁均固接有第三锥齿轮(410),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410)的外壁均固接有第四锥齿轮(411),两个所述第四锥齿轮(411)分别固接在两个传动轴(49)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仿真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44)的下端的对称固接有轴承座(412),两个所述传动轴(49)均分别转动连接在轴承座(412)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仿真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块(1)的上端开设有放置槽(5),所述放置槽(5)与两个对称的升降槽(3)相连通,两个对称的所述升降框(43)分别滑动连接在升降槽(3)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仿真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44)的上端开设有空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仿真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44)内部的上端固接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固接有转杆(7),所述转杆(7)的外壁固接有蜗杆套(8),所述蜗杆套(8) 的外壁啮合连接有蜗轮(9),所述蜗轮(9)的下端与升降板(44)内部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蜗轮(9)的上端固定有调整板(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仿真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44)内部的上端固接有两个固定座(11),所述转杆(7)转动连在两个固定座(11)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仿真测试平台,具体涉及交通仿真测试技术领域,现有的交通仿真测试平台不便调节到合适的高度,不能满足不同身高人群进行仿真测试的需求,现有的交通仿真测试平台不便于调整板调节转向,不利于人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包括H型块,所述H型块的两端均固接有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上均开设有升降槽,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件包括四个螺杆,四个所述螺杆的分别固接在升降槽的下端,四个所述螺杆的外壁均螺纹套接有螺套;便于调节到合适的高度,满足不同身高人群进行仿真测试的需求,使得人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便于更好的观察仿真测试的情况。仿真测试的情况。仿真测试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韩冰 付强 侯韩芳 张欣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28
技术公布日:2022/7/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