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平台的制作方法

2022-07-06 09:12: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张拉平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平台。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预应力张拉平台四周防护采用钢板,存在张拉危险,出现碰撞穿透钢板或遇到钢板反弹的问题,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且对钢板损伤过快需要经常更换或修补,增加维护成本。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平台,防护效果好,减小安全隐患。
5.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平台,包括:
6.框架体,所述框架体内部形成工作空腔;
7.隔离板组件,所述隔离板组件安装在所述工作空腔内,将所述工作空腔分割成张拉腔和控制腔,所述隔离板组件包括金属板和木质板,所述金属板和木质板相贴合,所述木质板位于靠近所述张拉腔的一侧,所述金属板位于靠近所述控制腔的一侧;
8.张拉装置,所述张拉装置位于所述工作腔内。
9.可选的,所述框架体包括多个立柱、多个横梁和限位梁,所述金属板连接在各所述横梁上,所述限位梁与部分所述横梁连接,且所述限位梁限位抵顶于所述木质板远离所述金属板的一侧。
10.可选的,所述横梁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限位梁包括第一限位梁和第二限位梁,所述第一限位梁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梁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连接。
11.可选的,所述框架体包括两个纵向加强梁,一所述纵向加强梁连接于第一横梁和第三横梁之间,另一纵向加强梁位于第二横梁和第四横梁之间,所述金属板侧边沿与所述加强梁靠近所述控制腔的一侧连接,所述木质板两侧边沿分别抵顶于两纵向加强梁上,所述限位梁在所述纵向加强梁与横梁的连接点处与所述横梁连接。
12.可选的,所述纵向加强梁位于工作空腔的一侧连接有把手部,所述把手部靠近第一限位梁或第二限位梁一侧设置。
13.可选的,还包括桁架组件,所述括桁架组件设置在所述框架体上方,所述括桁架组件包括第一方向导轨、第二方向导轨、两个轨道车和两个升降装置;
14.所述第二方向导轨可移动的连接在第一方向导轨,两个所述轨道车均可移动的连接在第二方向导轨上,两个所述升降装置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轨道车上,两个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端上各连接一个所述张拉装置。
15.可选的,包括间隔设置在框架体两侧的两个第一方向导轨,所述第二方向导轨两
端分别设置有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支撑架和连接在支撑架上的两个滚轮,所述支撑架包括外三角支架,所述外三角支架一个角连接在所述第二方向导轨上,两个所述滚轮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另两个角上。
16.可选的,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内三角支架,所述内三角支架的三个角分别连接在所述外三角支架的三个边上。
17.可选的,所述张拉装置包括张拉千斤顶、张力控制器和线缆,所述张拉千斤顶连接在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端上,所述张力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控制腔内,所述线缆连接所述张拉千斤顶与张力控制器;
18.还包括线缆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杆和线缆夹,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轨道车固定连接,一端延伸至所述张拉千斤顶一侧,所述线缆夹连接在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张拉千斤顶的一端。
19.可选的,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外周与所述立柱和纵向加强梁连接,所述隔离板组件底部与所述底板连接;
20.所述金属板和木质板同一位置设置过线通槽,所述线缆穿过所述通槽,所述通槽靠近底板设置,且由第三横梁一侧向第四横梁一侧延伸。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本技术的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平台,在保护隔离板采用木质板和金属板结合进行防护,木质板靠近张拉腔一侧,对碰撞力进行缓冲,防止反弹而伤人,并防止金属板与弹出物刚性碰撞,金属板进行了保护。在另一侧辅助金属板,进行二次防护,使防护效果更好,并且金属板为木质板提供整体的支撑,防止木质板收到过大的冲击力形变过大造成断裂。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24.附图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平台的侧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平台的俯视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平台的隔离板组件的主视图。
28.图中,框架体1、立柱11、第一横梁121、第二横梁122、第三横梁123、限位梁13、第一限位梁131、第二限位梁132、纵向加强梁14、隔离板组件2、金属板21、木质板22、过线通槽23、张拉千斤顶31、张力控制器32、线缆33、把手部4、括桁架组件5、第一方向导轨51、第二方向导轨52、轨道车53、升降装置54、滑轮组件55、外三角支架551、内三角支架552、滚轮553、线缆固定装置6、连接杆61、线缆夹62、底板7、工作空腔10、张拉腔101、控制腔102。
29.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平台,包括框架体1、隔离板组件2和张拉装置。所述框架体1内部形成工作空腔10,所述隔离板组件2安装在所述工作空腔10内,将所述工作空腔10分割成张拉腔101和控制腔102,所述隔离板组件2包括金属板21和木质板22,所述金属板21和木质板相贴合,所述木质板位于靠近所述张拉腔101的一侧,所述金属板21位于靠近所述控制腔102的一侧。所述张拉装置位于所述工作腔内。本技术的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平台,在保护隔离板采用木质板22和金属板21结合进行防护,木质板22靠近张拉腔101一侧,对碰撞力进行缓冲,防止反弹而伤人,并防止金属板21与弹出物刚性碰撞,金属板21进行了保护。在另一侧辅助金属板21,进行二次防护,使防护效果更好,并且金属板21为木质板22提供整体的支撑,防止木质板22收到过大的冲击力形变过大造成断裂。
3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框架体1包括多个立柱11、多个横梁和限位梁13,所述金属板21连接在各所述横梁上,所述限位梁13与部分所述横梁连接,且所述限位梁13限位抵顶于所述木质板22远离所述金属板21的一侧。使用金属板21和限位梁13夹紧木质板22进行固定,保证木质板22设置稳定。优选地,金属板21与横梁焊接。
3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横梁包括第一横梁121、第二横梁122、第三横梁123和第四横梁,所述第一横梁121和第二横梁12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三横梁123和第四横梁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限位梁13包括第一限位梁131和第二限位梁132,所述第一限位梁131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121和第二横梁122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梁132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横梁123和第四横梁连接。该结构可保证木质板22于金属板21贴合稳定,延长隔离板组件2的整体使用寿命。
3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框架体1包括两个纵向加强梁14,一所述纵向加强梁14连接于第一横梁121和第三横梁123之间,另一纵向加强梁14位于第二横梁122和第四横梁之间,所述金属板21侧边沿与所述加强梁靠近所述控制腔102的一侧连接,所述木质板22两侧边沿分别抵顶于两纵向加强梁14上,所述限位梁13在所述纵向加强梁14与横梁的连接点处与所述横梁连接。纵向加强梁14可对金属板21提供连接点,对木质板22进行保护。其中,限位梁13也可同时与纵向加强梁14连接,从来进一步增加稳定性。
3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纵向加强梁14位于工作空腔10的一侧连接有把手
部4,所述把手部4靠近第一限位梁131或第二限位梁132一侧设置。便于操作人员攀登至框架体1上方进行操作。
3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还包括桁架组件5,所述括桁架组件5设置在所述框架体1上方,所述括桁架组件5包括第一方向导轨51、第二方向导轨52、两个轨道车53和两个升降装置54。所述第二方向导轨52可移动的连接在第一方向导轨51,两个所述轨道车53均可移动的连接在第二方向导轨52上,两个所述升降装置54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轨道车53上,两个所述升降装置54的升降端上各连接一个所述张拉装置。如此桁架组件可带动张拉装置在张拉腔101的任意位置定位,实现高效施工,设置两个轨道车53带动两个升级装置带动两个张拉装置,可对两侧的钢筋同时进行张拉,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
39.其中,第一方向轨导轨为槽口朝上的槽钢,所述第二方向导轨52为槽口朝向两侧的工字钢。
4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包括间隔设置在框架体1两侧的两个第一方向导轨51,所述第二方向导轨52两端分别设置有滑轮组件55,所述滑轮组件55包括支撑架和连接在支撑架上的两个滚轮553,所述支撑架包括外三角支架551,所述外三角支架551一个角连接在所述第二方向导轨上,两个所述滚轮553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另两个角上。通过三角形支架进行连接使结构更稳定,运行起来更有保障。
4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内三角支架552,所述内三角支架552的三个角分别连接在所述外三角支架551的三个边上。双层三角支架结构使支撑结构更稳固。
4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张拉装置包括张拉千斤顶31、张力控制器32和线缆33,所述张拉千斤顶31连接在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端上,所述张力控制器32设置在所述控制腔102内,所述线缆33连接所述张拉千斤顶31与张力控制器32。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平台还包括线缆固定装置6,包括连接杆61和线缆夹62,所述连接杆61一端与所述轨道车53固定连接,一端延伸至所述张拉千斤顶31一侧,所述线缆夹62连接在所述连接杆61靠近所述张拉千斤顶31的一端。可将线缆33靠近所述千斤顶的一侧夹持在所述线缆夹62内,轨道车53带动线缆固定装置6与千斤顶在水平面内同步运动,进而带动线缆33同步运动,仅在千斤顶升降时需要手动调整线缆33长度,防止在轨道车53带动千斤顶运动时被线缆33拉扯晃动发生碰撞风险,并且保证线缆33与千斤顶连接的稳固性。
4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平台还包括底板7,所述底板7外周与所述立柱11和纵向加强梁14连接,所述隔离板组件2底部与所述底板7连接。所述金属板21和木质板22同一位置设置过线通槽23,所述线缆33穿过所述通槽,所述通槽靠近底板7设置,且由第三横梁123一侧向第四横梁一侧延伸。底板7的设置便于操作者站立进行张力千斤顶的操作,过线通槽23的设置便于线缆33有控制腔102延伸至张拉腔101,不用由框架体1外侧绕线,对线缆33进行了保护。
4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
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