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螺堵拆卸机的制作方法

2022-07-06 03:24: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拆卸或装配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螺堵拆卸机。


背景技术:

2.目前,乳化泵检修中,泵头上的螺堵需要全部拆解,更换密封件。因井下条件恶劣,锈蚀严重,拆解难度巨大。以往都是人工,借住加力杆,像“驴推磨”一样进行拆解,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容易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拆装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螺堵拆卸机。
4.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螺堵拆卸机,
6.包括固定基座;
7.固定基座包括面板和底板;
8.面板设置在底板上方;
9.面板和底板通过支撑柱相连接;支撑柱为四根。
10.面板上设置有液压千斤顶和回转支承;
11.回转支承设置在中部;回转支承为圆筒;回转支承与面板固定连接;
12.液压千斤顶设置在回转支撑的两侧;
13.回转支承上设置有旋转盘和工装内盘;
14.工装内盘设置在旋转盘内;
15.工装内盘和旋转盘通过矩形齿相连接;
16.旋转盘设置有两个连接耳;
17.连接耳左右对称设置;
18.连接耳端部与液压千斤顶伸缩轴端部铰接;
19.旋转盘下部设置定位盘;旋转盘与定位盘为一体结构;
20.定位盘设置在回转支承内;
21.旋转盘旋转时通过定位盘定心;
22.工装内盘中心设置有拆卸孔;
23.液压千斤顶通过铰链轴与液压千斤顶底座相连接;液压千斤顶底座设置在固定基座上;
24.两根液压千斤顶对向平行布置;
25.底板中心设置有限位座;
26.面板中心设置有通孔;
27.通孔中心线和限位座中心线同轴;
28.通孔上方设置有定位盘;
29.定位盘设置有定位孔。
30.限位座包括左侧限位板、右侧限位板、前方限位板和后方限位板;
31.左侧限位板、右侧限位板、前方限位板和后方限位板的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
32.左侧限位板、右侧限位板、前方限位板和后方限位板围成一个上方开口的空腔。
33.连接耳端部设置有u型连接槽;
34.u型连接槽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有铰链轴;
35.液压千斤顶伸缩轴端部设置有安装孔;
36.铰链轴插入安装孔内。
37.旋转盘与工装内盘的矩形齿数满足相邻齿之间的角度小于液压千斤顶的最大旋转幅度。
38.旋转盘内部内表面设置矩形齿结构,工装内盘外表面设置有矩形齿结构,旋转盘与工装内盘配合。
39.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40.本实用新型螺堵拆卸机,选用液压千斤顶作为动力机构,能提供更大的转矩,在一些有液压源的场合使用,成本低廉且安全稳定。特别是矩形齿型式的工装内盘的引入解决了液压千斤顶助力受行程限制无法实现工件360
°
旋转的难题;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修效率。
附图说明
41.图1是本实用新型螺堵拆卸机的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42.图2是本实用新型螺堵拆卸机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43.图3是本实用新型螺堵拆卸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44.图4是本实用新型螺堵拆卸机的固定基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45.图5是本实用新型螺堵拆卸机的旋转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46.图6是本实用新型螺堵拆卸机的旋转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47.附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48.图中:
49.1、固定基座2、液压千斤顶
50.3、回转支承4、旋转盘
51.5、工装内盘6、矩形齿
52.7、连接耳8、定位盘
53.9、u型连接槽10、铰链轴
54.11、面板12、底板
55.13、支撑柱14、限位座
56.15、通孔16、定位孔
57.17、泵头18、液压千斤顶底座
58.19、拆卸孔。
具体实施方式
59.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60.附图1-6可知,一种螺堵拆卸机,
61.包括固定基座1;
62.固定基座1包括面板11和底板12;
63.面板11设置在底板12上方;
64.面板和底板通过支撑柱13相连接;支撑柱为四根。
65.面板上设置有液压千斤顶2和回转支承3;
66.回转支承3设置在中部;回转支承为圆筒;回转支承与面板固定连接;
67.液压千斤顶2设置在回转支撑3的两侧;
68.回转支承3上设置有旋转盘4和工装内盘5;
69.工装内盘5设置在旋转盘4内;
70.工装内盘5和旋转盘4通过矩形齿6相连接;
71.旋转盘设置有两个连接耳7;
72.连接耳7左右对称设置;
73.连接耳端部与液压千斤顶伸缩轴端部铰接;
74.旋转盘下部设置定位盘8;旋转盘与定位盘为一体结构;
75.定位盘8设置在回转支承3内;
76.旋转盘旋转时通过定位盘定心;
77.工装内盘中心设置有拆卸孔19;
78.液压千斤顶2通过铰链轴与液压千斤顶底座18相连接;
79.液压千斤顶底座设置在固定基座1上;
80.两根液压千斤顶对向平行布置;
81.底板中心设置有限位座14;
82.面板中心设置有通孔15;
83.通孔中心线和限位座中心线同轴;
84.通孔上方设置有定位盘;
85.定位盘设置有定位孔16。
86.限位座包括左侧限位板21、右侧限位板22、前方限位板23和后方限位板24;在附图3中,本身是看不到左侧限位板21、右侧限位板22、前方限位板23和后方限位板24,为了显示内部结构,将旋转盘作为透明体处理。
87.左侧限位板、右侧限位板、前方限位板和后方限位板的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
88.左侧限位板、右侧限位板、前方限位板和后方限位板围成一个上方开口的空腔。
89.连接耳端部设置有u型连接槽9;
90.u型连接槽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有铰链轴10;
91.液压千斤顶伸缩轴端部设置有安装孔;
92.铰链轴插入安装孔内。
93.旋转盘与工装内盘的矩形齿数满足相邻齿之间的角度小于液压千斤顶的最大旋转幅度。
94.旋转盘内部内表面设置矩形齿结构,工装内盘外表面设置有矩形齿结构,旋转盘与工装内盘配合。
95.螺堵拆卸机的拆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6.步骤1,将泵头17从固定基座上方置于限位座内;
97.步骤2,油缸复位;
98.步骤3,安装工装内盘;工装内盘的安装孔套装在待拆卸工件的螺堵上;
99.步骤4,启动油缸直至伸到位;旋转盘带动工装内盘转动;
100.步骤5,点动油缸回收卸力;
101.步骤6,工装内盘从螺堵上取出;
102.步骤7,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螺堵拆卸完成
103.本实用新型螺堵拆卸机,选用液压千斤顶作为动力机构,能提供更大的转矩,在一些有液压源的场合使用,成本低廉且安全稳定。特别是矩形齿型式的工装内盘的引入解决了液压千斤顶助力受行程限制无法实现工件360
°
旋转的难题。
10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