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立式两用出水件的制作方法

2022-07-06 02:44: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水件,特别是一种立式两用出水件。


背景技术:

2.在卫浴领域中,由于用户的不同需求,故出水件的出水方式不再拘泥于单种出水方式,往往一个出水件能够具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出水方式,现有的出水方式中最常使用的就是花洒水和过滤水,在生成过滤水的过程中,往往会利用到滤芯,其滤芯的选择多种多样,例如活性炭等物质,但是诸如此类物质均是属于消耗品,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效果都会衰减甚至没有,频繁的更换滤芯的话则会大大提高用户的使用成本,致使用户在购买出水件时有顾虑。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两用出水件,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立式两用出水件,包括:
6.一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出水口;
7.设置有第一出水口的过滤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的底部,所述过滤件内部形成第一出水道,所述过滤件外壁与所述外壳体内壁形成第二出水道;
8.一轴向具有分流孔的分水件,设置在所述过滤件上方且二者相通,所述分水件包括设于所述分流孔上方且与安装部相通的接水区,一倾斜设置于所述分水件内部且底部指向所述分流孔的第一分水孔,一设置于所述第一分水孔相对一侧的第二分水孔,所述第二分水孔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分水孔、分流孔相通且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出水道相通,所述第一分水孔通过所述分流孔与所述第一出水道相通;
9.开关件,包括嵌套在所述分流孔内的卡接部,以及沿所述卡接部轴向运动的切换部,所述卡接部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分水孔与第二分水孔的外腔室,所述切换部包括在所述卡接部内活动的移动杆,开设在所述移动杆上的内腔室,以及设置于所述内腔室上方的密封体,所述切换部在所述卡接部内滑动以使所述内腔室与外腔室相通或者相错;
10.安装件,其一端与外部压力水相通,另一端卡接在所述外壳体上;
11.所述切换部在无外力作用下受自重下降使所述内腔室与外腔室相错,让外部压力水自第一分水孔经分流孔、第二分水孔从第二出水道流出。
12.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过滤件包括滤芯,笼罩在所述滤芯顶部的外套筒,以及套设在所述外套筒外周面的分隔筒,所述分隔筒的顶面与所述分水件的底面形成一密闭输出面。
13.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分隔筒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等距的散水孔,所述散水孔用于将自第二分水孔输出的压力水均匀分散至第二出水口。
14.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安装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顶部并贯穿外壳体的
内安装部,以及连接在所述安装部顶部的外安装部,所述外安装部与外部压力水连接。
1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内安装部包括与所述外安装部螺纹连接的上安装端,与所述分水件连接的下安装端,以及设置在上安装端与下安装端之间的活动腔室,所述移动杆的上半部分在所述活动腔室内上下往复运动。
16.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分水件还包括一与所述下安装端连接的连接端。
17.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开关件还包括一横杆,所述横杆贯穿移动杆上半部分的外周面,所述活动腔室内壁的上顶面与下底面均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横杆的凹槽,所述活动腔室用于对所述横杆限位。
18.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移动杆的底部设置有一杆头,且所述杆头的顶面设置有一箍紧在所述移动杆外周面的密封环,所述杆头、密封环在所述移动杆上升或下降后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密闭输出面。
19.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分流孔内壁的底面设置有一锥面,所述杆头受重力下降后,所述密封环抵压密封所述分流孔底面与滤芯之间形成的第一出水道。
20.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卡接部的外周面设置有若干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卡接部与分流孔之间的缝隙。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本实用新型在出水件内形成了对应过滤水的第一出水道与对应花洒水的第二出水道,当需要使用花洒水时,无需对开关件进行作用,开关件会封闭分流孔的底部,致使第一分水孔与第二分水孔相通,水直接从安装件传输至第二分水孔从第二出水道输出花洒水,而当需要使用过滤水时,由于是选择性使用,故需要人工手动动作开关件,让开关件的高度上升,使其为分流孔的底部让位,水直接从第一分水孔沿着分流孔的底部输出从第一出水到输出过滤水,实现从同一个出水件当中释放两种水流,并且由于过滤水需要人工手动动作开关件,故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不会利用到过滤件,能够降低过滤件的使用频率。
23.在上述的基础上,若使用者在切换至过滤水后而忘记将其切换回花洒水,则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会始终使用过滤水,在用水时始终消耗过滤件,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中,将整个出水件设计为立式,在立式的情况下,若使用者不启用开关件,则开关件受自身重力的影响下会逐渐下降,直至密封住分流孔的底部,与此同时,其卡接部的外腔室会与切换部的内腔室相通,自第一分水孔的水会通过内、外腔室流入第二分水孔,通过第二出水道形成花洒水,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会自动切换至花洒水,减少过滤件的使用时间,延长过滤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式两用出水件的爆炸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水道的水路流动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水道的水路流动示意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0.图6是图5中b-b处的剖面图。
31.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水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2.图8是图7中a-a处的剖面图。
33.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件、分水件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6.参照图1-9所示,一种立式两用出水件,包括:一外壳体1;安装件3,其一端与外部压力水相通,另一端卡接在所述外壳体1上,所述安装件3 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内部顶部并贯穿外壳体1的内安装部4,以及连接在所述安装部顶部的外安装部3,所述外安装部3与外部压力水连接,在使用前,将外安装部3与外部压力水连接形成进水源,再将内安装部4与外壳体1形成出水源,构成一条完整的进水路线。
37.一种立式两用出水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内部的底部的过滤件7,一轴向具有分流孔62的分水件6,开关件5,为了保证各个结构之间的密封度,所述内安装部4包括与所述外安装部3螺纹连接的上安装端41,与所述分水件6连接的下安装端42,所述分水件6还包括一与所述下安装端42连接的连接端61,各个组件之间均采用严丝合缝的螺纹密封结构,避免在压力水进水时出现侧漏的现象。
38.具体的水路流路分为两路,分别为所述过滤件7内部形成第一出水道,所述过滤件7外壁与所述外壳体1内壁形成第二出水道,其中,第一出水道输出的为过滤水,第二出水道输出的为花洒水。
39.并且,外壳体1的底部还嵌套有一内壳体2,内壳体2的底面环形开设有与第二出水道相通的第二出水孔,过滤件7的底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水道相通的第一出水口,所述过滤件7具体包括滤芯73,笼罩在所述滤芯 73顶部的外套筒72,以及套设在所述外套筒72外周面的分隔筒71,其中,外套筒72的作用是为了将滤芯73封闭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不与外部的花洒水接触,能够减缓滤芯73的损耗。
40.而分布于外套筒72外的第二出水道,由于其进水端只从单一的口输入,为了使输出第二出水道的水更加的均匀,优选的,所述分隔筒71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等距的散水孔,所述散水孔用于将自第二分水孔64输出的压力水均匀分散至第二出水口,使外部的花洒水出水均匀,避免少部分第二出水孔出水量较少的情况。
41.且为了保证外部压力水从分水件6输出至第一出水道时的密封性,所述分隔筒71的顶面与所述分水件6的底面形成一密闭输出面,二者的配合严丝合缝,能够避免第一出水道的水泄漏至第二出水道。
42.具体的分水件6与开关件5的详细设置如下:
43.一轴向具有分流孔62的分水件6,设置在所述过滤件7上方且二者相通,所述分水件6包括设于所述分流孔62上方且与安装部相通的接水区65,一倾斜设置于所述分水件6内部且底部指向所述分流孔62的第一分水孔 63,一设置于所述第一分水孔63相对一侧的第二分水孔64,所述第二分水孔64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分水孔63、分流孔62相通且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出水道相通,所述第一分水孔63通过所述分流孔62与所述第一出水道相通;
44.开关件5,包括嵌套在所述分流孔62内的卡接部51,以及沿所述卡接部51轴向运动的切换部52,所述卡接部51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分水孔63与第二分水孔64的外腔室511,所述切换部52包括在所述卡接部51 内活动的移动杆524,开设在所述移动杆524上的内腔室522,以及设置于所述内腔室522上方的密封体523,所述切换部52在所述卡接部51内滑动以使所述内腔室522与外腔室511相通或者相错。
45.进水时,外部压力水自外安装部3进入内安装部4,并且经上安装端 41、下安装端42、活动腔室43后进入分水件6上的接水区65中,接水区 65的水会经第一分水孔63流入分水件6的分流孔62中,此时则会出现两种水路情况:
46.第一种是处于自然状态,即没有人工进行干涉,此时,开关件5受到重力的作用,其切换部52会在卡接部51内活动,活动至整个分流孔62的最底部,将分流孔62与第一出水道之间的通道封堵住,尔后,随着切换部52的下降,其内的移动杆524高度也下降,内腔室522的位置也随之变化,此时内腔室522与卡接部51的外腔室511处于同一水平面,且外腔室511 本身就与第二分水孔64相通,故在分流孔62底部被堵塞的情况下,外部压力水只能从第一分水孔63沿着分流孔62、外腔室511、内腔室522、第二分水孔64的路线输出至第二出水道,由外部压力水转化成花洒水输出。
47.第二种是人工需要过滤水的情况,通过人工动作开关件5,使开关件5 的高度升高,进而让切换部52在卡接部51内向上运动,打开分流孔62与第一出水道之间的通道,尔后,随着切换部52的上升,其内的移动杆524 高度也上升,内腔室522的位置也发生变化,此时的内腔室522与卡接部 51的外腔室511交错,且内腔室522上方的密封体523密封住外腔室511,封闭住外腔室511与第二分水孔64之间的通道,涌入第一分水孔63的外部压力水在无法通过第二分水孔64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第一出水道、分流孔 62、过滤件7的路线输出至第一出水道,由外部压力水转化成过滤水输出。
48.上述可发生于立式出水件或者卧式出水件,但是在应用于卧式出水件时,若使用者未切换回开关件5,则开关件5上的切换部52的位置始终不会发生改变,则会一直持续输出过滤水,滤芯73始终被使用损耗,则使用者在短时间内又需更换滤芯73,整体的成本投入增多。
49.故在上述问题基础上,将出水件设计为立式,并且在开关件5及其切换部52的上下端均不施加任何限制手段,则开关件5在无外力干涉的情况下,会逐渐下降至分流孔62的底部,自动将第一出水道的通道堵住,让外腔室511与内腔室522连通至第二分水孔64,故在立式出水件的前提下才能保证无外力干涉的情况下持续输出花洒水。
50.而为了避免开关件5下降或者上升的距离过长或者过短,所述开关件5 还包括一横杆53,所述横杆53贯穿移动杆524上半部分的外周面,所述活动腔室43内壁的上顶面与下底面均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横杆53的凹槽,所述活动腔室43用于对所述横杆53限位,当需要花洒水时,所述切换部 52内的移动杆524下降,对应的,横杆53的高度也下降,当移动杆524下降至最底部且封住分流孔62的底部时,横杆53置于活动腔室43内壁下底面的凹槽中,能够避免移动杆524下降的高度过低,同理可得,当需要过滤水时,所述切换部52内的移动杆524升高,对应的,横杆53的高度也升高,当移动杆524升高一段距离后,横杆53置于活动腔室43内壁上顶面的凹槽中,此时则表示移动杆524已上升至标准的高度,此时卡接部51 的外腔室511与切换部52的内腔室522为相通状态。
51.其中,横杆53的启动方式为使用者进行抽拉,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抬升、螺旋上升等方式进行启动。
52.在上述的描述中可得,移动杆524密封分流孔62的底部是通过重力进行封闭,但若仅依靠重力的话,移动杆524与分流孔62之间可能有缝隙,容易出现漏水的现象,而一旦漏水,则就会消耗滤芯73,故所述移动杆524 的底部设置有一杆头521,优选的,所述分流孔62内壁的底面设置有一锥面,杆头521的形状与所述分流孔62内壁底部的形状相似,故杆头521可以探出分流孔62,且所述杆头521的顶面设置有一箍紧在所述移动杆524 外周面的密封环512,所述杆头521、密封环512在所述移动杆524上升或下降后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密闭输出面,在杆头521探出分流孔62后,密封环512会抵住分流孔62的内侧壁,通过密封环512的设计能够保证外部压力水在输出花洒水时不会漏出部分水至滤芯73。
53.为了防止水从外腔室511流至内腔室522的过程中从上下两端透出,故所述卡接部51的外周面设置有若干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卡接部51与分流孔62之间的缝隙。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