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提高涤纶纤维抗菌抗老化的着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7-02 05:56: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着色母粒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涤纶纤维抗菌抗老化的着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人民生活条件越来越高,作为传统行业的印染,不但不节能,而且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严重的污染环境以及地表水资源。而且印染所产生的废水,处理起来难度大,一个不挡容易造成2次污染,使其河湖磷氮超标,蓝藻爆发。具不完全统计,染一顿布就有差不多10吨的工业废水。涤纶原液着色母粒作为传统印染的替代产品。具有以后几点优点:涤纶原液着色是与涤纶纺丝切片一起经过纺丝螺杆融化后给予涤纶丝上色的产品。具有上色均匀,色系齐全,色牢度好等特点。
3.涤纶原液着色母粒由于与涤纶切片通过螺杆融化,一次成型。对环境无污染,不会产生废水
4.涤纶原液着色母粒比传统印染更加节能,由于原液着色一次成型。涤纶丝成型后可以直接织布或者做成最终产品。减少了印染中间环节的污染和加工。同样一顿原液着色丝比传统印染着色节能在70%左右。
5.涤纶原液着色母粒生产,是通过色粉与涤纶粉料在高温下通过挤出设备生产。不需要煤,不需要气,只要少量的水作为母粒生产拉条冷却用。所以生产时不会产生废水和废气。
6.涤纶原液着色母粒是粒子的形态,对环境无污染,不会产生粉尘。而且可以循环多次利用,国外像宜家耐克阿迪等大型公司已经出文明确要求,2022年后所卖产品,一定要是涤纶原液着色丝做出的产品,全面取代印染产品。
7.涤纶原液着色母粒发展前景广阔,由于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取缔了很大一部分传统印染企业。以前原液着色丝只占涤纶布匹的10%不到,今年来下游厂商对原液着色丝加大规模生产。每年使用涤纶原液着色母粒在上亿元左右。而且具色母粒行业协会年报统计,未来十年每年涤纶原液着色母粒都会以20%的高速增长速度。
8.涤纶原液着色母粒的专业性非常高,国内只有大约不到50家厂生产此类产品。不会造成资源的重叠和浪费。不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属于未来几十年内的朝阳产业,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涤纶纤维的着色母粒其整体性能不佳,而且母粒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料不均匀的情况,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色差,因此,发明一种提高涤纶纤维抗菌抗老化的着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9.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涤纶纤维抗菌抗老化的着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涤纶纤维抗菌抗老化的着
色母粒,包括载体树脂、有机颜料和辅助剂,所述辅助剂包括抗菌剂、抗老化剂、稳定剂和分散剂,所述载体树脂设置为天然树脂,其中不同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载体树脂72%-82%、有机颜料10%-24%、辅助剂4%-8%。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剂中不同组分的配比为抗菌剂:抗老化剂:稳定剂:分散剂=2:2:3:4。
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颜料设置为不同颜色,不同颜色的有机颜料用于满足不同涤纶纤维使用。
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一种提高涤纶纤维抗菌抗老化的着色母粒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一:将载体树脂进行切割并研磨,收集研磨后的载体树脂粉末,将载体树脂粉末加入混合罐内,另外向其中加入有机颜料进行搅拌;步骤二:混合罐持续搅拌工作,搅拌过程中不间断添加辅助剂,辅助剂添加完成后持续搅拌1h后将混合料通入挤出机;步骤三:挤出机工作生成母粒,对母粒进行降温后干燥处理,去除母粒中存在的水分;步骤四:将母粒或通过注射机注入,按比例把注入螺杆挤压机或送入纺丝熔体管道中,继而通过混合器,使着色剂完全分散于原液或熔体中;步骤五:将附着母粒色剂的涤纶纤维通过及纺丝组件进行纺丝。
1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一中搅拌速率设置为220-280r/min,搅拌过程中混合罐温度维持在280-360℃。
1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二中辅助剂添加完成后搅拌速率设置为120-160r/min,搅拌过程中温度维持在120-160℃。
1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二中辅助剂依次加入分散剂、抗菌剂、抗老化剂和稳定剂。
17.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发明通过将将母粒或通过注射机注入,按比例把注入螺杆挤压机或送入纺丝熔体管道中,继而通过混合器,使着色剂完全分散于原液或熔体中后再通过及纺丝组件进行纺丝,采用推入注射的方式进行混合,避免了母粒混料不均匀导致纤维色差的情况,有效保证了涤纶纤维色泽鲜亮,整体色差小,并且在将母粒送入送入纺丝熔体管道中,并通过混合器进行混合处理,能够保证整体的质量,同时管道中的湿度变化不大,不会出现纤维与机体沾粘缠绕的情况,从而保证了涤纶纤维的质量;2、在母粒生产过程中依次添加分散剂、抗菌剂、抗老化剂和稳定剂,分散剂有效保证了载体树脂和有机颜料混合充分,再在其中添加抗菌剂和抗老化剂,有效保证了产品的整体性能,并通过稳定剂保证物料的稳定混合,合理的采用不同的添加剂并在合适的工作区间进行添加,提高了母粒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
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一:一种提高涤纶纤维抗菌抗老化的着色母粒,包括载体树脂、有机颜料和辅助剂,所述辅助剂包括抗菌剂、抗老化剂、稳定剂和分散剂,所述载体树脂设置为天然树脂,其中不同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载体树脂72%、有机颜料24%、辅助剂4%。
20.所述辅助剂中不同组分的配比为抗菌剂:抗老化剂:稳定剂:分散剂=2:2:3:4。
21.所述有机颜料设置为不同颜色,不同颜色的有机颜料用于满足不同涤纶纤维使用。
22.一种提高涤纶纤维抗菌抗老化的着色母粒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一:将载体树脂进行切割并研磨,收集研磨后的载体树脂粉末,将载体树脂粉末加入混合罐内,另外向其中加入有机颜料进行搅拌,步骤一中搅拌速率设置为220r/min,搅拌过程中混合罐温度维持在280℃;步骤二:混合罐持续搅拌工作,搅拌过程中不间断添加辅助剂,辅助剂添加完成后持续搅拌1h后将混合料通入挤出机,辅助剂依次加入分散剂、抗菌剂、抗老化剂和稳定剂,辅助剂添加完成后搅拌速率设置为120r/min,搅拌过程中温度维持在120℃;步骤三:挤出机工作生成母粒,对母粒进行降温后干燥处理,去除母粒中存在的水分;步骤四:将母粒或通过注射机注入,按比例把注入螺杆挤压机或送入纺丝熔体管道中,继而通过混合器,使着色剂完全分散于原液或熔体中;步骤五:将附着母粒色剂的涤纶纤维通过及纺丝组件进行纺丝。
23.实施例二:一种提高涤纶纤维抗菌抗老化的着色母粒,包括载体树脂、有机颜料和辅助剂,所述辅助剂包括抗菌剂、抗老化剂、稳定剂和分散剂,所述载体树脂设置为天然树脂,其中不同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载体树脂82%、有机颜料10%、辅助剂8%。
24.所述辅助剂中不同组分的配比为抗菌剂:抗老化剂:稳定剂:分散剂=2:2:3:4。
25.所述有机颜料设置为不同颜色,不同颜色的有机颜料用于满足不同涤纶纤维使用。
26.一种提高涤纶纤维抗菌抗老化的着色母粒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一:将载体树脂进行切割并研磨,收集研磨后的载体树脂粉末,将载体树脂粉末加入混合罐内,另外向其中加入有机颜料进行搅拌,步骤一中搅拌速率设置为280r/min,搅拌过程中混合罐温度维持在360℃;步骤二:混合罐持续搅拌工作,搅拌过程中不间断添加辅助剂,辅助剂添加完成后持续搅拌1h后将混合料通入挤出机,辅助剂依次加入分散剂、抗菌剂、抗老化剂和稳定剂,辅助剂添加完成后搅拌速率设置为160r/min,搅拌过程中温度维持在160℃;步骤三:挤出机工作生成母粒,对母粒进行降温后干燥处理,去除母粒中存在的水分;步骤四:将母粒或通过注射机注入,按比例把注入螺杆挤压机或送入纺丝熔体管道中,继而通过混合器,使着色剂完全分散于原液或熔体中;
步骤五:将附着母粒色剂的涤纶纤维通过及纺丝组件进行纺丝。
27.实施例三:一种提高涤纶纤维抗菌抗老化的着色母粒,包括载体树脂、有机颜料和辅助剂,所述辅助剂包括抗菌剂、抗老化剂、稳定剂和分散剂,所述载体树脂设置为天然树脂,其中不同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载体树脂77%、有机颜料17%、辅助剂6%。
28.所述辅助剂中不同组分的配比为抗菌剂:抗老化剂:稳定剂:分散剂=2:2:3:4。
29.所述有机颜料设置为不同颜色,不同颜色的有机颜料用于满足不同涤纶纤维使用。
30.一种提高涤纶纤维抗菌抗老化的着色母粒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一:将载体树脂进行切割并研磨,收集研磨后的载体树脂粉末,将载体树脂粉末加入混合罐内,另外向其中加入有机颜料进行搅拌,步骤一中搅拌速率设置为250r/min,搅拌过程中混合罐温度维持在320℃;步骤二:混合罐持续搅拌工作,搅拌过程中不间断添加辅助剂,辅助剂添加完成后持续搅拌1h后将混合料通入挤出机,辅助剂依次加入分散剂、抗菌剂、抗老化剂和稳定剂,辅助剂添加完成后搅拌速率设置为140r/min,搅拌过程中温度维持在140℃;步骤三:挤出机工作生成母粒,对母粒进行降温后干燥处理,去除母粒中存在的水分;步骤四:将母粒或通过注射机注入,按比例把注入螺杆挤压机或送入纺丝熔体管道中,继而通过混合器,使着色剂完全分散于原液或熔体中;步骤五:将附着母粒色剂的涤纶纤维通过及纺丝组件进行纺丝。
31.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