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大跨度全钢制非对称斜拉桥转体施工用转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01 21:55: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大跨度全钢制非对称斜拉桥转体施工用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梁段(1)和连接梁(2),连接梁(2)固定安置在所述桥梁段(1)的顶端;上固定座(3),所述上固定座(3)固定安装在所述桥梁段(1)的底端;下固定座(5),所述下固定座(5)固定设置在所述桥梁段(1)的下方;上球铰(4)和下球铰(6),所述上球铰(4)和下球铰(6)分别固定安置在所述上固定座(3)和下固定座(5)上,且所述上球铰(4)和下球铰(6)通过弧面结构活动连接,所述上球铰(4)的底端还设置有延伸部(13);中心轴(7),所述中心轴(7)活动贯穿于所述上球铰(4)和下球铰(6);承载组件(8)和密封组件(9),所述承载组件(8)和密封组件(9)均安置在所述下固定座(5)的顶端,并位于所述上球铰(4)和下球铰(6)的外侧,其中所述承载组件(8)与所述上球铰(4)的顶端外壁相接触,所述密封组件(9)与所述上球铰(4)的底端相接触;第一密封片(10),所述第一密封片(10)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固定座(3)的底端,且所述第一密封片(10)的底端与所述承载组件(8)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全钢制非对称斜拉桥转体施工用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8)包括:承载块(81),所述承载块(81)固定安置在所述下固定座(5)的顶端,并位于所述上球铰(4)和下球铰(6)的外侧;弯折部(82),所述弯折部(82)设置在所述承载块(81)的内壁顶端;第一滚珠(83)和第二滚珠(84),所述第一滚珠(83)和第二滚珠(84)分别可滚动的设置在所述承载块(81)的顶端以及弯折部(82)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滚珠(83)和第二滚珠(84)分别与所述上固定座(3)和上球铰(4)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全钢制非对称斜拉桥转体施工用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钢板(11)和第二钢板(12),所述第一钢板(11)和第二钢板(12)固定安置在所述上固定座(3)的底端以及上球铰(4)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一钢板(11)和第二钢板(12)的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滚珠(83)和第二滚珠(84)的位置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全钢制非对称斜拉桥转体施工用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9)包括:密封座(91),所述密封座(91)固定安装在所述延伸部(13)的底端,并位于所述下球铰(6)的外侧;固定环(92),所述固定环(92)固定安置在所述下固定座(5)的顶端,并位于所述密封座(91)的正下方;延伸板(93),所述延伸板(93)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环(92)的顶端,且所述延伸板(93)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密封座(91)的内侧;密封橡胶块(94),所述密封橡胶块(94)固定套接在所述延伸板(93)的顶端;限位珠(95),多个所述限位珠(95)可滚动的卡接在所述密封座(91)的内侧,并与所述密封橡胶块(94)的顶端紧密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全钢制非对称斜拉桥转体施工用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橡胶块(94)的横截面为“m”形,且所述密封橡胶块(94)的两侧外壁分别与
所述密封座(91)的两侧内壁紧密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全钢制非对称斜拉桥转体施工用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3)的内壁还设置有多个滚柱(14),且多个所述滚柱(14)位于所述下球铰(6)的侧壁外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跨度全钢制非对称斜拉桥转体施工用转体装置,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桥梁段和连接梁,连接梁固定安置在所述桥梁段的顶端;上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桥梁段的底端;下固定座,所述下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桥梁段的下方;上球铰和下球铰,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分别固定安置在所述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上,且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通过弧面结构活动连接,所述上球铰的底端还设置有延伸部。该大跨度全钢制非对称斜拉桥转体施工用转体装置,能够进一步的对桥梁转体结构起到大范围的转动支撑效果,使得整体转体流程更加可靠,增强本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能够充分满足非对称桥梁转体的使用需求。能够充分满足非对称桥梁转体的使用需求。能够充分满足非对称桥梁转体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刘壮 包龙生 王焕民 陈云飞 韩绍光 彭红岩 赵同宇 冯嘉禾 冯乃辉 姜文亮 金业焕 包宇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4
技术公布日:2022/6/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