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过滤用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29 11:28: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非织造布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滤用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2.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
3.针对现有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进行切割处理,在切割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短纤,短纤的回收效率低,造成浪费。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过滤用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除尘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过滤用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除尘装置,解决了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在切割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短纤,且对短纤没有回收利用,造成浪费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过滤用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除尘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侧壁设置有箱门,且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设置有四个结构相同且呈一一对应设置的固定腿,四个所述固定腿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底板,且底板的顶部四角均固定设置有结构相同的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顶板,且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且呈对应设置的凹形架,两个所述凹形架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且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切割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且呈对应设置的限位杆,且所述箱体外设置有除尘机构。
7.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侧壁固定活动设置有收布辊,且所述底板远离收布辊的侧壁上活动设置有放布辊。
8.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螺纹杆和固定杆,且所述凹形架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且所述凹形架顶部之间转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靠近第一电机的一端贯穿凹形架的侧壁,且所述螺纹杆位于凹形架外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套接设置。
9.优选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刀片、液压推杆、连接块、第二电机和双向丝杆,且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口,所述螺纹杆螺纹贯穿设置有滑块,且所述滑块远离螺纹杆的一端与固定杆呈滑动贯穿设置,所述滑块底部固定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的连接杆,且两个所述连接杆底部固定设置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固定设置有液压推杆,且所述液压推杆的输出轴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架,且所述第二
支撑架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连接块的两个对应内侧壁之间转动设置有双向丝杆,且所述双向丝杆靠近第二电机的一端转动贯穿连接块,所述双向丝杆位于连接块外的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套接设置,且所述连接块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连接块的两个对应内侧壁之间固定设置有滑杆,且所述滑杆上滑动贯穿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的刀片,两个所述刀片分别与双向丝杆呈螺纹贯穿设置,且两个所述刀片分别位于双向丝杆的两段螺纹上。
10.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位于两个限位板之间。
11.优选的,所述除灰装置包括吸盘、吸尘管、吸风机、水箱和排尘管,所述箱体的侧壁贯穿设置有吸盘,且所述吸盘位于箱体外的一端固定连接设置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远离吸盘的一端固定连接设置有吸风机,且所述吸风机远离吸尘管的一侧固定连接设置有排尘管,所述排尘管远离吸风机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水箱,且所述排尘管远离吸风机的一端贯穿水箱的侧壁。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通过切割机构和驱动机构的联动设置,将箱门打开,工作人员将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放置在防线辊上,拉动另一端沿着限位板固定置收布辊上,根据需求,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双向丝杆转动,继而带动两个刀片相向运动,继而便于可以切割出不同宽度的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继而带动滑块在固定杆上滑动,启动液压推杆,液压推杆的输出轴带动连接块向下运动,继而便于对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进行切割。
14.2、通过切割机构和除尘机构的联动设置,当对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进行切割时,会产生大量短纤灰尘,启动吸风机,继而可以对箱体内的短纤灰尘进行吸收,从而通过排尘管进入至水箱内,继而可以通过水箱内的水对短纤灰尘进行浸湿沉降,防止短纤乱飞,避免短纤对环境造成污染,保证干净的工作环境,避免工作人员受到伤害,且短纤会漂浮在水面,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回收利用。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尽量避免短纤灰尘乱飞,保护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解决了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在切割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短纤灰尘,且对短纤没有进行回收利用,造成浪费的问题的问题,适宜推广。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切割机构的安装结构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除尘机构的安装结构图。
20.图中标号:1、箱体;2、吸尘管;3、吸风机;4、水箱;5、排尘管;6、凹形架;7、螺纹杆;8、滑块;9、第一电机;10、第一支撑架;11、吸盘;12、顶板;13、支撑杆;14、底板;15、收布辊;16、固定腿;17、放布辊;18、固定杆;19、连接杆;20、液压推杆;21、连接块;22、双向丝杆;23、刀片;24、第二电机;25、第二支撑架;26、限位板;27、连接杆;28、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照图1-3,一种过滤用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除尘装置,包括箱体1,通过在箱体1的侧壁开设有箱门,便于工作人放取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通过箱体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四个结构相同的固定腿16,加固装置的稳定性,四个固定腿16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底板14,底板14靠近箱门的一侧活动设置有收布辊15,且底板14远离收布辊15的一侧活动设置有放布辊17,通过在底板14顶部固定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的限位板26,便于收布辊15在进行收集时,防止切割完成的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跑偏,底板14顶部四角均固定设置有结构相同的支撑杆13,四个支撑杆1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板12,顶板12的顶部开设有通口,且顶板1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的凹形架6,两个凹形架6位于通口两侧,凹形架6的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0,且第一支撑架10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9,凹形架6内转动设置有螺纹杆7,且螺纹杆7靠近第一电机9的一端贯穿凹形架6的侧壁,螺纹杆7位于凹形架6外的一端与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套接设置,远离第一电机9的凹形架6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杆18,通过在固定杆18上滑动贯穿设置有滑块8,且滑块8远离固定杆18的一端与螺纹杆7呈螺纹贯穿设置,启动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带动螺纹杆7转动,继而让滑块8在固定杆18上滑动,从而能水平调节刀片23的位置,对于对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进行切割。
23.参照图2-3滑块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的连接杆19,且两个连接杆19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板27,通过在连接板27底部固定设置有液压推杆20,便于调节刀片23的高度,实现对不同厚度的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进行切割,液压推杆20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连接块21,且连接块21的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架25,第二支撑架25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24,连接块21的两个对应内侧壁之间转动设置有双向丝杆22,且双向丝杆22靠近第二电机24的一端贯穿连接块21,双向丝杆22位于连接块21外的一端与第二电机2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套接设置,连接块21的两个对应侧壁之间固定设置有滑杆28,且滑杆28上滑动贯穿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的刀片23,两个刀片23均于双向丝杆22呈螺纹贯穿设置,且两个刀片23分别位于双向丝杆22上的两段螺纹上,启动第二电机24,第二电机24的输出轴双向丝杆22转动,继而带动两个刀片23在滑杆28上相向运动,便于工作人员可以对不同宽的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进行切割。
24.参照图2-4,箱体1的侧壁贯穿设置有吸盘11,且吸盘11位于箱体1外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吸尘管2,吸尘管2远离吸盘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吸风机3,且吸风机3远离吸尘管2的一侧谷底设置有排尘管5,通过在排尘管5远离吸风机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水箱4,且排尘管5远离吸风机3的一端与水箱4相近的一侧呈贯穿设置,启动吸风机3,可以将箱体1内对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切割时产生的短纤灰尘进行吸收,继而通过排尘管5将短纤灰尘收集至水箱4内,能够尽量避免短纤灰尘对环境进行污染,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还能进一步对短纤进行回收利用。
25.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打开箱门,工作人员将需要进行切割的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放置在放布辊17上,接着拉动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的一
端,沿着限位板26,将其固定在收布辊15上,根据所需要的宽度,启动第二电机24,第二电机24的输出轴带动两个刀片23相向运动,启动液压推杆20,液压推杆20的输出轴带动刀片23下移,使得刀片23与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表面接触,关闭箱门,使得箱体1呈封闭状态,启动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带动刀片23对聚偏氟乙烯增强聚丙烯非织造布进行切割,启动吸风机3,将箱体1内切割产生的短纤灰尘进行吸取到水箱4内进行浸湿沉降,能够尽量避免短纤灰尘对环境造成污染,且能对短纤进行回收利用。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