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盾构隧道用管片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28 22:09: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盾构隧道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盾构隧道用管片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盾构是一种利用盾构机械在地底推进,进而实现在地底开挖隧道的方法。
3.在盾构机械挖掘后,一般需要使用盾构隧道用管片对隧道侧壁进行支撑,传统的隧道用管片为规则的弧形结构,多组隧道用管片相邻面贴合则可组合为贴合隧道侧壁的规则弧形结构,以此实现对隧道侧壁的支撑。
4.目前现有技术中,在使用隧道用管片对隧道侧壁进行支撑时,一般需要采用支撑结构对管片进行支撑,经过一段时间,待管片紧密贴合在隧道侧壁上,即可拆除支撑结构,而传统的方式一般采用直杆以及较多的加固零件进行固定,其需要使用大量的零部件,且各管片的支撑结构较为独立,拆装不便,对施工进度影响较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盾构隧道用管片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传统的方式一般采用直杆以及较多的加固零件进行固定,其需要使用大量的零部件,且各管片的支撑结构较为独立,拆装不便,对施工进度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的一种盾构隧道用管片支撑装置。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用管片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活动组件、支柱、底盘、抵紧杆、定位杆以及调节组件;所述支柱固接在底座上,且所述底盘固接在支柱顶部;所述抵紧杆设置四组,且四组所述抵紧杆对称活动连接在底盘上;所述定位杆活动连接在底盘的中部,且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底座呈垂直布置;所述底盘的外侧经螺栓固接有盖板,且所述调节组件活动连接在底盘内;
7.所述底盘的内部开设有对应于多组抵紧杆以及定位杆的限位槽,且所述抵紧杆与定位杆均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所述抵紧杆的表面固接有螺杆,且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贯穿盖板;所述螺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所述滑块设置在盖板外侧;所述螺杆最外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定位杆上对应固接螺杆,其中滑块为可拆卸结构,其为两组对称的弧形块拼接而成,利用螺丝固定,可拆卸,在多组抵紧杆与定位杆调节后,将螺杆上的螺母拧紧,实现对定位杆以及抵紧杆的加固效果。
8.优选的,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对应定位杆以及抵紧杆的滑槽,且所述定位杆以及抵紧杆上的螺杆均贯穿在滑槽内,设置在螺杆上的滑块可对抵紧杆以及定位杆与盖板进行限位,配合盖板上设置的滑槽,实现对多组抵紧杆以及定位杆的限位。
9.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由异形轮、连接轴以及调节板组成;所述调节板转动连接在盖板上;所述异形轮活动连接在底盘内;所述底盘内壁上开设有圆周对称的弧形槽,且所述连接轴活动在弧形槽内;所述异形轮固接在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贯穿盖板以及调节板,同时挤压多组抵紧杆以及定位杆,实现对多组抵紧杆以及定位杆的微调效果,实现
将抵紧杆与定位杆进一步抵紧在管片本体的内壁上。
10.优选的,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调节槽,且所述连接轴贯穿调节槽;所述调节板的中部固接转动把手,在人为利用转动把手带动调节板转动时,连接轴会活动在调节板上,通过连接轴可带动异形轮活动在底盘上的弧形槽内,进而实现多组异形轮的收放效果。
11.优选的,所述活动组件设置四组,且四组所述活动组件对称布置在底座四角;所述活动组件由支架、滚轮以及弹簧组成;所述滚轮转动连接在支架底部,且所述弹簧固接在支架顶部;所述底座上对应于活动组件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接在活动槽底面;所述支架以及滚轮均活动在活动槽内,在底座向下压缩时,位于底座底部的活动组件会在弹簧的形变效果下,收缩在活动槽内,同时使得支架与滚轮收缩在活动槽内,此时底座底面与地面贴合,实现定位效果。
12.优选的,所述抵紧杆以及定位杆的外侧设置有管片本体,且相邻管片本体组合为弧形结构;若干组所述抵紧杆以及所述定位杆组合为对应的弧形结构,且所述抵紧杆与所述定位杆的外侧贴合在管片本体的内侧壁上。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盾构隧道用管片支撑装置,通过设置抵紧杆以及定位杆,配合底盘以及盖板,可在对管片本体进行支撑时,利用抵紧杆以及定位杆活动在底盘上的限位槽内,可在需要时,对抵紧杆以及定位杆进行微调,使之紧密贴合在管片本体内壁上,同时利用螺杆与螺母的固接,对抵紧杆以及定位杆进一步的加固,提高管片本体的支撑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盾构隧道用管片支撑装置,通过设置在底盘内部的调节组件,在人为将抵紧杆以及定位杆预处理至管片底部时,利用调节组件进行微调,使得抵紧杆以及定位杆能够进一步贴合在管片本体的内壁上,同时,定位杆在抵紧管片本体内壁时,会产生反向的作用力,使得底盘底部的活动组件收缩,进而使得底盘底面贴合在底面上,实现限位效果,同时活动组件在使用时,可带动该装置移动,使得该装置的适用性提高。
附图说明
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18.图2是实施例一的第一正视图;
19.图3是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20.图4是实施例一的第二正视图;
21.图5是实施例二的正视图;
22.图例说明:
23.1、底座;12、抵紧杆;121、螺杆;122、滑块;13、支柱;14、底盘;141、盖板;142、滑槽;143、调节板;144、调节槽;145、转动把手;151、异形轮;152、连接轴;153、弧形槽;16、定位杆;17、活动槽;171、支架;172、滚轮;173、弹簧;18、橡胶垫;2、管片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
26.实施例一:
27.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盾构隧道用管片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活动组件、支柱13、底盘14、抵紧杆12、定位杆16以及调节组件;所述支柱13固接在底座1上,且所述底盘14固接在支柱13顶部;所述抵紧杆12设置四组,且四组所述抵紧杆12对称活动连接在底盘14上;所述定位杆16活动连接在底盘14的中部,且所述定位杆16与所述底座1呈垂直布置;所述底盘14的外侧经螺栓固接有盖板141,且所述调节组件活动连接在底盘14内;
28.所述底盘14的内部开设有对应于多组抵紧杆12以及定位杆16的限位槽,且所述抵紧杆12与定位杆16均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所述抵紧杆12的表面固接有螺杆121,且所述螺杆121的另一端贯穿盖板141;所述螺杆121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22,且所述滑块122设置在盖板141外侧;所述螺杆121最外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定位杆16上对应固接螺杆121。
29.工作时,在对隧道内壁上的管片本体2进行支撑时,传统的方式一般采用直杆以及较多的加固零件进行固定,其需要使用大量的零部件,且各管片本体2的支撑结构较为独立,拆装不便,对施工进度影响较大,而该装置在使用时,可利用底盘14底部的活动组件带动该装置移动,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同时在移动至适宜位置时,可人为活动多组抵紧杆12以及定位杆16,在人为活动后,多组抵紧杆12以及定位杆16均能预处理至与管片本体2的内壁接触,此时抵紧杆12与定位杆16能够对管片本体2提供一定的支撑效果,随后人为转动调节组件,使得调节组件活动在底盘14内部以及盖板141表面;当调节组件活动时,能够驱动多组抵紧杆12以及定位杆16沿限位槽活动在底盘14内,进而使得多组抵紧杆12与定位杆16进一步的抵紧在多组管片本体2的内壁处,实现对管片本体2的进一步支撑效果,而多组抵紧杆12与定位杆16在人为活动时,均可活动在底盘14中的限位槽内,其中滑块122为可拆卸结构,其为两组对称的弧形块拼接而成,利用螺丝固定,可拆卸,在多组抵紧杆12与定位杆16调节后,将螺杆121上的螺母拧紧,实现对定位杆16以及抵紧杆12的加固效果。
30.进一步的,所述盖板141上开设有对应定位杆16以及抵紧杆12的滑槽142,且所述定位杆16以及抵紧杆12上的螺杆121均贯穿在滑槽142内。
31.工作时,在人为调节多组抵紧杆12以及定位杆16时,抵紧杆12以及定位杆16上的螺杆121会活动在盖板141上的滑槽142内,同时,设置在螺杆121上的滑块122可对抵紧杆12以及定位杆16与盖板141进行限位,配合盖板141上设置的滑槽142,实现对多组抵紧杆12以及定位杆16的限位。
32.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由异形轮151、连接轴152以及调节板143组成;所述调节板143转动连接在盖板141上;所述异形轮151活动连接在底盘14内;所述底盘14内壁上开设有圆周对称的弧形槽153,且所述连接轴152活动在弧形槽153内;所述异形轮151固接在连接轴152上;所述连接轴152的另一端贯穿盖板141以及调节板143。
33.工作时,在人为利用调节组件调节多组抵紧杆12以及定位杆16时,通过人为转动
调节板143,带动调节板143转动,当调节板143转动时,调节板143会带动连接轴152活动,而连接轴152的底部活动在底盘14内壁底部的弧形槽153内,因此在转动调节板143时,与连接轴152固接的异形轮151会活动在底盘14底部的弧形槽153内,由于弧形槽153为斜向布置,因此在调节板143带动下,多组异形轮151会同步向外活动偏转,进而使得多组异形轮151的外围周径增大,同时挤压多组抵紧杆12以及定位杆16,实现对多组抵紧杆12以及定位杆16的微调效果,实现将抵紧杆12与定位杆16进一步抵紧在管片本体2的内壁上。
34.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143上开设有调节槽144,且所述连接轴152贯穿调节槽144;所述调节板143的中部固接转动把手145。
35.工作时,调节板143上开设有圆周对称的多组调节槽144,且连接轴152贯穿调节槽144,在人为利用转动把手145带动调节板143转动时,连接轴152会活动在调节板143上,通过连接轴152可带动异形轮151活动在底盘14上的弧形槽153内,进而实现多组异形轮151的收放效果。
36.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组件设置四组,且四组所述活动组件对称布置在底座1四角;所述活动组件由支架171、滚轮172以及弹簧173组成;所述滚轮172转动连接在支架171底部,且所述弹簧173固接在支架171顶部;所述底座1上对应于活动组件开设有活动槽17;所述弹簧173的另一端固接在活动槽17底面;所述支架171以及滚轮172均活动在活动槽17内。
37.工作时,在定位杆16受到调节组件的带动下抵紧在管片本体2的内壁上时,定位杆16会反向作用底座1,使得底座1向下活动一定距离,而此时底盘14的位置相对静止,在底座1向下压缩时,位于底座1底部的活动组件会在弹簧173的形变效果下,收缩在活动槽17内,同时使得支架171与滚轮172收缩在活动槽17内,此时底座1底面与地面贴合,实现定位效果。
38.进一步的,所述抵紧杆12以及定位杆16的外侧设置有管片本体2,且相邻管片本体2组合为弧形结构;若干组所述抵紧杆12以及所述定位杆16组合为对应的弧形结构,且所述抵紧杆12与所述定位杆16的外侧贴合在管片本体2的内侧壁上。
39.实施例二:
40.请参阅图5所示,对比实施例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实施例一中的抵紧杆12的外侧均胶粘有弧形结构的橡胶垫18;工作时,当抵紧杆12在人为作用下贴合在管片本体2内壁上时,由于抵紧杆12外侧橡胶垫18的布置,可提高管片本体2与抵紧杆12的摩擦力,有利于增强抵紧杆12对管片本体2的支撑效果。
41.工作原理:在对隧道内壁上的管片本体2进行支撑时,传统的方式一般采用直杆以及较多的加固零件进行固定,其需要使用大量的零部件,且各管片本体2的支撑结构较为独立,拆装不便,对施工进度影响较大,而该装置在使用时,可利用底盘14底部的活动组件带动该装置移动,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同时在移动至适宜位置时,可人为活动多组抵紧杆12以及定位杆16,在人为活动后,多组抵紧杆12以及定位杆16均能预处理至与管片本体2的内壁接触,此时抵紧杆12与定位杆16能够对管片本体2提供一定的支撑效果,随后人为转动调节组件,使得调节组件活动在底盘14内部以及盖板141表面;当调节组件活动时,能够驱动多组抵紧杆12以及定位杆16沿限位槽活动在底盘14内,进而使得多组抵紧杆12与定位杆16进一步的抵紧在多组管片本体2的内壁处,实现对管片本体2的进一步支撑效果,而多组抵紧杆12与定位杆16在人为活动时,均可活动在底盘14中的限位槽内,其中滑块122
为可拆卸结构,其为两组对称的弧形块拼接而成,利用螺丝固定,可拆卸,在多组抵紧杆12与定位杆16调节后,将螺杆121上的螺母拧紧,实现对定位杆16以及抵紧杆12的加固效果;
42.在人为利用调节组件调节多组抵紧杆12以及定位杆16时,通过人为转动调节板143,带动调节板143转动,当调节板143转动时,调节板143会带动连接轴152活动,而连接轴152的底部活动在底盘14内壁底部的弧形槽153内,因此在转动调节板143时,与连接轴152固接的异形轮151会活动在底盘14底部的弧形槽153内,由于弧形槽153为斜向布置,因此在调节板143带动下,多组异形轮151会同步向外活动偏转,进而使得多组异形轮151的外围周径增大,同时挤压多组抵紧杆12以及定位杆16,实现对多组抵紧杆12以及定位杆16的微调效果,实现将抵紧杆12与定位杆16进一步抵紧在管片本体2的内壁上;在定位杆16受到调节组件的带动下抵紧在管片本体2的内壁上时,定位杆16会反向作用底座1,使得底座1向下活动一定距离,而此时底盘14的位置相对静止,在底座1向下压缩时,位于底座1底部的活动组件会在弹簧173的形变效果下,收缩在活动槽17内,同时使得支架171与滚轮172收缩在活动槽17内,此时底座1底面与地面贴合,实现定位效果。
4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