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清罐油泥静置分相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26 02:17: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危废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清罐油泥静置分相装置。


背景技术:

2.石化储罐长期使用后,油品中含有的细微颗粒(泥、砂等)和自身含有的胶质、沥青质、重金属等比重较大,容易沉积在储罐底部,长期累积,容易导致储罐容积减少或堵塞管道等问题,因此,会对储罐底部定期进行清理,然而,在清理过程中,容易导致大量的可利用油品随着沉积物一起被清理出来。
3.相关技术中,对这些清罐油泥进行处理时,一般通过静置分相溢流将油相分离出来,效率较低,分离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5.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罐油泥静置分相装置,通过在同一外壳体内设置刮油机、集油槽、返水堰等,实现油相、水相、泥相的静置分离,利用浮油刮板带动油相进入集油槽内收集,水相经返水堰排出,泥相从底部抽出,大大提高了分离效率。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清罐油泥静置分相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一侧面开设进料口;刮油机,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的内侧顶部,所述刮油机包括配合设置的传送辊、输送带以及浮油刮板;集油槽,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端,所述集油槽靠近所述刮油机设置,所述集油槽的底部开设出油管接口;冲洗管接口,开设在所述外壳体的底部;抽泥管接口,开设在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返水堰,安装在所述外壳体内部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端;出水口,开设在靠近所述返水堰的外壳体侧面上。
7.优选地,还包括:多个第一蒸汽盘管,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多个第二蒸汽盘管,安装在所述集油槽的底部。
8.优选地,还包括:挡板,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的底板内侧中间位置,且与清罐油泥的流动方向相垂直。
9.优选地,处于下方的浮油刮板与所述外壳体底面的距离为500mm-1500mm。
10.优选地,设置两个抽泥管接口,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挡板的左侧,另一个设置在所述返水堰的左侧。
11.优选地,所述返水堰的高度不高于所述集油槽的底面高度,且高度可调节。
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清罐油泥静置分相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清罐油泥静置分相装置通过安装在外壳体内的刮油机将静置分相后的上层油相刮到集油槽内,大大提高了油相的收集效率,而在集油槽的底部开设出油管接口,便于将收集到的油相输出。
14.(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清罐油泥静置分相装置在外壳体内部远离进料口的一端安装返水堰,便于将中部的水相收集起来,由出水口处排出,而且水相不易返流。
15.(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清罐油泥静置分相装置在外壳体的底部开设冲洗管接口,便于对装置进行清洗,而开设抽泥管接口,便于将底部的泥相抽出。
16.(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清罐油泥静置分相装置在外壳体的底部以及集油槽的底部设有蒸汽盘管,便于静置分相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有利于提升分相效果,以及保障后续工艺的高效运行。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9.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清罐油泥静置分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清罐油泥静置分相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示出了图1清罐油泥静置分相装置中集油槽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示出了图1清罐油泥静置分相装置中集油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24.102外壳体,104进料口,106刮油机,1062传送辊,1064输送带,1066浮油刮板,108集油槽,110出油管接口,112冲洗管接口,114抽泥管接口,116返水堰,118出水口,120第一蒸汽盘管,122第二蒸汽盘管,124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7.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清罐油泥静置分相装置进行具体说明。
28.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清罐油泥静置分相装置包括:外壳体102、刮油机106、集油槽108、出油管接口110、冲洗管接口112、抽泥管接口114、返水堰116、出水口118、第一蒸汽盘管120、第二蒸汽盘管122、挡板124等。在外壳体102的一侧面上开设进料口104,清罐油泥由污泥泵泵入到清罐油泥静置分相装置中。刮油机106安装在外壳体102的内侧顶部,刮油机106包括配合设置的传送辊1062、输送带1064以及浮油刮板1066,而驱动电机安装在外壳体102的外侧,与传送辊1062相连接,驱动传送辊1062转动,从
而带动浮油刮板1066移动,朝下的浮油刮板1066将上层油相刮入集油槽108内。集油槽108靠近刮油机106设置,且设置在外壳体102的内部远离进料口104的一端,能够接收整个装置内的油相,而且清罐油泥由进料口104到集油槽108的距离较长,能够充分静置分相。集油槽108的底部开设出油管接口110,便于将收集到的油相输出。外壳体102的底部开设冲洗管接口112可以接入水,对装置进行清洗。外壳体102的底部开设抽泥管接口114,便于将泥相抽出进行后续处理。返水堰116安装在外壳体102内部远离进料口104的一端,在靠近返水堰116的外壳体102侧板上开设出水口118,便于将中部的水相收集起来,由出水口118处排出,而且水相不易返流。在外壳体102的底部安装多个第一蒸汽盘管120,在集油槽108的底部安装多个第二蒸汽盘管122,便于静置分相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有利于提升分相效果,以及保障后续工艺的高效运行。在外壳体102的底板内侧中间位置安装挡板124,挡板124与清罐油泥的流动方向相垂直,能够对泥相进行遮挡,便于泥相的抽出,以及减少泥相混在水相中流出现象的发生。
29.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处于下方的浮油刮板1066与外壳体102底面的距离l为500mm-1500mm。如此设计,浮油刮板1066处于上层油相中,进一步保证了将油相刮到集油槽108内。
30.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设置两个抽泥管接口114,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挡板124的左侧,另一个设置在所述返水堰116的左侧。这两处是泥相汇集较多的地方,进一步保障了泥相的抽离效率。
31.进一步地,返水堰116的高度不高于集油槽108的底面高度,且高度可调节。从而,进一步保障了将中部的水相收集起来,由出水口118处排出,而且水相不易返流,不易混入泥相,也不易混入油相。
3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清罐油泥静置分相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33.通过污泥泵将清罐油泥由进料口104泵入清罐油泥静置分相装置中,清罐油泥在清罐油泥静置分相装置中进行分相,在分相过程中通过第一蒸汽盘管120控制整体温度,通过第二蒸汽盘管122控制集油槽108内油相的温度;通过刮油机106上的浮油刮板1066将上层油相刮到集油槽108内,经由出油管接口110输出;中间水相流动至返水堰116,经由出水口118输出;下层泥相经抽泥管接口114抽出;在使用完成之后,通过冲洗管接口112向内加水进行冲洗清理。
34.需要说明的是,进入该清罐油泥静置分相装置中的清罐油泥是已经经过了前期处理,需要进行静置分相工艺的油泥。
35.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
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