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电磁兼容试验的多功能滤波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25 23:39: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兼容试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磁兼容试验的多功能滤波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传统的电磁兼容试验过程中,要求对电子设备进行因开关操作产生电压尖峰的测试时,常使用单一的空气开关或按钮开关、单刀双掷开关等简易开关操作,导致因开关操作自身产生电压尖峰超标而无法满足试验要求。
3.为了避免因开关操作自身产生电压尖峰超标的问题,传统方式是在开关上临时增加滤波器件,以降低手动开关操作产生的电压尖峰干扰,这种方式因为临时连接滤波电路导致其可靠性低,难以满足指标要求,更难以一次性满足指标要求,而且费时费力,还不能重复使用。即使如此,传统的开关 滤波线路的临时装置都只能进行单一的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的电磁兼容试验,其功能单一,制作费时费事,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靠性高、能够重复使用的用于电磁兼容试验的多功能滤波开关装置。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6.一种用于电磁兼容试验的多功能滤波开关装置,包括外壳和安装于所述外壳上的操作开关,还包括印制板和安装于所述印制板上的滤波电路,所述外壳上安装有公共输入接线端、直流输入负极接线端、交流零线输入接线端、公共输出接线端、直流输出负极接线端和交流零线输出接线端,所述公共输入接线端的外端用于与直流电源的正极或交流电源的火线连接,所述直流输入负极接线端的外端用于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交流零线输入接线端的外端用于与交流电源的零线连接,所述公共输出接线端的外端、所述直流输出负极接线端的外端和所述交流零线输出接线端的外端分别用于与对应的负载连接,所述操作开关串联在所述公共输入接线端的内端和所述公共输出接线端的内端之间,所述滤波电路分别与所述公共输入接线端的内端、所述直流输入负极接线端的内端、所述交流零线输入接线端的内端、所述公共输出接线端的内端、所述直流输出负极接线端的内端和所述交流零线输出接线端的内端对应连接。上述滤波电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只要能够在公共输入接线端的内端和公共输出接线端的内端之间、直流输入负极接线端的内端和直流输出负极接线端的内端之间、交流零线输入接线端的内端和交流零线输出接线端的内端之间均实现滤波功能即可。
7.作为优选,为了实现良好滤波功能,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差模电感、第二差模电感、第三差模电感、共模电感、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第三滤波电容和第四滤波电容,所述共模电感包括一个磁环和绕制在该磁环上的三组线圈,所述公共输入接线端的内端与所述第一差模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差模电感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一
端、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一端和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一组线圈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直流输入负极接线端的内端与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差模电感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二组线圈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交流零线输入接线端的内端与所述第三差模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差模电感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三组线圈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一组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滤波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四滤波电容的一端和所述操作开关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操作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公共输出接线端的内端连接,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二组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滤波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直流输出负极接线端的内端相互连接,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三组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第四滤波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交流零线输出接线端的内端相互连接。
8.作为优选,为了将三个线圈绕制在一个磁环上形成共模电感,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二组线圈和第三组线圈相互重叠绕制在对应的所述磁环上,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二组线圈和第三组线圈之间通过耐高温绝缘胶带隔离。
9.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操作,所述操作开关为单刀双掷摇杆开关。
10.作为优选,为了便于与其它设备快速连接和拆卸,所述公共输入接线端、所述直流输入负极接线端、所述交流零线输入接线端、所述公共输出接线端、所述直流输出负极接线端和所述交流零线输出接线端均为插孔式接线端。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操作开关和滤波电路整合在同一个外壳内,并将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的开关和滤波功能集成在一起,能够满足各类交、直流供电类型设备的电磁兼容试验测试需求,可靠性高,可一次性满足指标要求,使用时只需连接电源和对应的负载即可,使用方便,且能重复使用;通过设计公共输入接线端和公共输出接线端作为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的公共接线端并将操作开关串联在两者之间,减少了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分别试验所需零部件,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简化了结构,减小了产品体积和成本,便于应用。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电磁兼容试验的多功能滤波开关装置组装前的立体爆炸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电磁兼容试验的多功能滤波开关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电磁兼容试验的多功能滤波开关装置包括外壳12、安装于外壳12上的操作开关13、印制板5和安装于印制板5上的滤波电路,外壳12上安装有公共输入接线端14、直流输入负极接线端15、交流零线输入接线端16、公共输出接线端8、直流输出负极接线端10和交流零线输出接线端11,公共输入接线端14的外端用于与直流电源的正极或交流电源的火线连接,直流输入负极接线端15的外端用于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交流零线输入接线端16的外端用于与交流电源的零线连接,公共输出接线端8的外端、直流输出负极接线端10的外端和交流零线输出接线端11的外端分别用于与对应的负载连
接,操作开关13串联在公共输入接线端14的内端和公共输出接线端8的内端之间,所述滤波电路分别与公共输入接线端14的内端、直流输入负极接线端15的内端、交流零线输入接线端16的内端、公共输出接线端8的内端、直流输出负极接线端10的内端和交流零线输出接线端11的内端对应连接。
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以下多种更加优化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上述结构与下述一种或多种结构进行叠加组合形成更加优化的技术方案。
18.为了实现良好滤波功能,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差模电感l1即图1的7、第二差模电感l2(图1中不可视)、第三差模电感l3(图1中不可视)、共模电感l4即图1的9、第一滤波电容c1即图1的2、第二滤波电容c2即图1的3、第三滤波电容c3即图1的4和第四滤波电容c4即图1的6,共模电感l4包括一个磁环和绕制在该磁环上的三组线圈,公共输入接线端vin 即图1的14的内端与第一差模电感l1的一端连接,第一差模电感l1的另一端、第一滤波电容c1的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2的一端和共模电感l4的第一组线圈的一端相互连接,直流输入负极接线端vin dc-即图1的15的内端与第二差模电感l2的一端连接,第二差模电感l2的另一端、第一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和共模电感l4的第二组线圈的一端相互连接,交流零线输入接线端vinac-即图1的16的内端与第三差模电感l3的一端连接,第三差模电感l3的另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和共模电感l4的第三组线圈的一端相互连接,共模电感l4的第一组线圈的另一端、第三滤波电容c3的一端、第四滤波电容c4的一端和操作开关k即图1的13的一端相互连接,操作开关k的另一端与公共输出接线端vout 即图1的8的内端连接,共模电感l4的第二组线圈的另一端、第三滤波电容c3的另一端和直流输出负极接线端vout dc-即图1的10的内端相互连接,共模电感l4的第三组线圈的另一端、第四滤波电容c4的另一端和交流零线输出接线端voutac-即图1的11的内端相互连接。说明:图1和图2对应的部件名称分别用了不同标记,是为了便于按习惯表述,对应部件是同一个部件。
19.为了将三个线圈绕制在一个磁环上形成共模电感9,共模电感9的第二组线圈和第三组线圈相互重叠绕制在对应的所述磁环上,共模电感9的第二组线圈和第三组线圈之间通过耐高温绝缘胶带隔离。
20.为了便于操作,操作开关13为单刀双掷摇杆开关。
21.为了便于与其它设备快速连接和拆卸,公共输入接线端14、直流输入负极接线端15、交流零线输入接线端16、公共输出接线端8、直流输出负极接线端10和交流零线输出接线端11均为插孔式接线端。
22.图1还示出了与外壳12连接的盖板1,为常规结构。
23.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根据供电情况选择接入方式,如果为直流电源,则将公共输入接线端14即图2的vin 与电源正极连接,将直流输入负极接线端15即图2的vin dc-与电源负极连接,将公共输出接线端8即图2的vout 与负载正极输入端连接,将直流输出负极接线端10即图2的vout dc-与负载负极输入端连接;如果为交流电源,则将公共输入接线端14即图2的vin 与电源火线连接,将交流零线输入接线端16即图2的vinac-与电源零线连接,将公共输出接线端8即图2的vout 与负载火线输入端连接,将交流零线输出接线端11即图2的voutac-与负载零线输入端连接。由于两种连接方式都有各自的滤波电路,所以能很好地对电压尖峰进行滤波,从而使因操作开关13通断产生的电压尖峰满足标准要求。
24.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
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