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的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25 22:42: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模剂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脱模剂是一种介于模具和成品之间的功能性物质。脱模剂有耐化学性,在与不同树脂的化学成分(特别是苯乙烯和胺类)接触时不被溶解。脱模剂还具有耐热及应力性能,不易分解或磨损;脱模剂粘合到模具上而不转移到被加工的制件上,不妨碍喷漆或其他二次加工操作。由于注塑、挤出、压延、模压、层压等工艺的迅速发展,脱模剂的用量也大幅度地提高。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脱模剂的生产要使用到反应釜。
3.但是现有的反应釜的搅拌装置搅拌不够充分,影响脱模剂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的搅拌装置,脱模剂在反应釜中进行生产时,能对反应液进行充分的搅拌,提高脱模剂的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的效益。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的搅拌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顶部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贯穿反应釜本体顶部,且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底部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反应釜本体内壁固定有环形齿条,所述环形齿条与第一齿轮之间对称设置有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二齿轮与环形齿条和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底部均固定有搅拌杆,所述第二齿轮与反应釜本体之间设置有跟随第二齿轮转动的转动装置。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应釜工作时,电机输出轴带动转杆转动,转杆转动带动第一齿轮与第一搅拌杆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自转的同时会沿环形齿条轨迹做圆周运动,第二齿轮转动的同时转动装置会跟随第二齿轮转动,同时转动装置对第二齿轮具有限位作用,防止第二齿轮掉落或偏离环形齿条,第二齿轮自转时带动第二搅拌杆自转,同时第二搅拌杆沿环形齿条做圆周远动,且第二搅拌杆转动的方向与第一搅拌杆转动的方向相反,从而使反应釜本体内部的反应液更充分的接触,反应更加的充分,大大提高了脱模剂的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的效益。
8.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开设于反应釜本体顶部的环形槽,环形槽内活动设置有两个连接杆,且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环形槽的一端分别与第二齿轮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槽直径与两个第二齿轮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连接杆通过连接组件与第二齿轮连接,且连接杆活动设置在环形槽内,通过连接杆能防止第二齿轮脱离环形齿条,第二齿轮在环形齿条做圆周运动的同时,连接杆沿着环形槽做圆周运动。
10.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开设于第二齿轮内的空腔,所述第二齿轮顶部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与空腔相通,所述连接杆远离环形槽的一端穿过通孔进入到空腔内,且所述连接杆底部固定有限位板,且所述连接杆转动设置在通孔和空腔内。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底部的限位板的长度大于通孔直径,从而实现对第二齿轮的限位,防止第二齿轮脱离环形齿条,且连接杆内在通孔和空腔内转动,连接杆就不会跟着第二齿轮转动,保证第二齿轮能正常转动。
12.作为优选,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开设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上设置有阀门。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均匀反应后的脱模剂从排料管中排出,阀门起到排料管打开和关闭的作用。
14.作为优选,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固定有支脚,所述支脚底部固定有橡胶垫。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脚支撑反应釜,橡胶垫能减小装置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从而保证反应釜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a出放大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反应釜本体;2、电机;3、转杆;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环形齿条;7、连接杆;8、连接组件;9、转动装置;10、第一搅拌杆;11、支脚;12、排料管;13、阀门;14、通孔;15、限位板;16、空腔;17、环形槽;18、第二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1.见图1,一种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的搅拌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1,反应釜本体1顶部固定有支脚11,支脚11起到支撑反应釜的作用,支脚11底部固定有橡胶垫,橡胶垫能减小反应釜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反应釜本体1底部固定有电机2,电机2输出轴贯穿反应釜本体1顶部,且电机2输出轴固定有转杆3,转杆3底部固定有第一齿轮4,反应釜本体1内壁固定有环形齿条6,环形齿条6与第一齿轮4之间对称设置有第二齿轮5,且第二齿轮5与环形齿条6和第一齿轮4啮合,第二齿轮5与第一齿轮4底部均固定有搅拌杆,第二齿轮5与反应釜本体1之间设置有跟随第二齿轮5转动的转动装置9。
22.反应釜工作时,电机2输出轴带动转杆3转动,转杆3转动带动第一齿轮4与第一搅拌杆10转动,第一齿轮4转动带动第二齿轮5转动,第二齿轮5自转的同时会沿环形齿条6轨迹做圆周运动。
23.见图1-3,转动装置9包括开设于反应釜本体1顶部的环形槽17,环形槽17内活动设置有两个连接杆7,且两个连接杆7远离环形槽17的一端分别与第二齿轮5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8,连接组件8包括开设于第二齿轮5内的空腔16,第二齿轮5顶部开设有通孔14,且通孔
14与空腔16相通,连接杆7远离环形槽17的一端穿过通孔14进入到空腔16内,且连接杆7底部固定有限位板15,连接杆7转动设置在通孔14和空腔16内,反应釜本体1底部开设有排料管12,排料管12上设置有阀门13。
24.第二齿轮5转动的同时连接杆7会跟随着第二齿轮5在环形槽17内转动,连接杆7转动设置在第二齿轮5上的空腔16和通孔14内,不仅对第二齿轮5起到限位作用,能防止第二齿轮5掉落或偏离环形齿条6,且能保证第二齿轮5能正常转动,不会出现抱死的情况,第二齿轮5自转时带动第二搅拌杆18自转,同时第二搅拌杆18沿环形齿条6做圆周运动,且第二搅拌杆18转动的方向与第一搅拌杆10的方向相反,从而使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反应液更充分的接触,反应更加的充分,大大提高了脱模剂的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的效益,最后打开阀门13,将反应液充分反应得到的脱模剂从排料管12中排出进行收集保存。


技术特征:
1.一种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的搅拌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顶部固定有电机(2),所述电机(2)输出轴贯穿反应釜本体(1)顶部,且所述电机(2)输出轴固定有转杆(3),所述转杆(3)底部固定有第一齿轮(4),所述第一齿轮(4)底部固定有第一搅拌杆(10),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壁固定有环形齿条(6),所述环形齿条(6)与第一齿轮(4)之间对称设置有第二齿轮(5),且所述第二齿轮(5)与环形齿条(6)和第一齿轮(4)啮合,所述第二齿轮(5)底部固定有第二搅拌杆(18),所述第二齿轮(5)与反应釜本体(1)之间设置有跟随第二齿轮(5)转动的转动装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9)包括开设于反应釜本体(1)顶部的环形槽(17),环形槽(17)内活动设置有两个连接杆(7),且两个所述连接杆(7)远离环形槽(17)的一端分别与第二齿轮(5)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8)包括开设于第二齿轮(5)内的空腔(16),所述第二齿轮(5)顶部开设有通孔(14),且所述通孔(14)与空腔(16)相通,所述连接杆(7)远离环形槽(17)的一端穿过通孔(14)进入到空腔(16)内,且所述连接杆(7)底部固定有限位板(15),且所述连接杆(7)转动设置在通孔(14)和空腔(16)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底部开设有排料管(12),所述排料管(12)上设置有阀门(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底部固定有支脚(11),所述支脚(11)底部固定有橡胶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脱模剂生产用反应釜的搅拌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本体顶部固定有电机,电机输出轴贯穿反应釜本体顶部,且电机输出轴固定有转杆,转杆底部固定有第一齿轮,反应釜本体内壁固定有环形齿条,环形齿条与第一齿轮之间对称设置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环形齿条和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底部均固定有搅拌杆,第二齿轮与反应釜本体之间设置有跟随第二齿轮转动的转动装置,脱模剂在反应釜中进行生产时,能对反应液进行充分的搅拌,提高脱模剂的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的效益。的效益。的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易奇风 陈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金佳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4
技术公布日:2022/6/2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