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渐进式轴流清棉机的制作方法

2022-06-25 04:44: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渐进式轴流清棉机。


背景技术:

2.过去棉花采收以人工为主,而时至今日,因劳动力紧缺且人工成本较高,已然被机采棉所取代。但因机采棉无法进行选择性分等分级采收,故而所采收的棉花不仅在成熟度和纤维长短及好坏上参差不齐,而且因内含不孕籽棉所造成的棉结和未成熟短纤维增多,特别是棉叶、细杂等杂质奇高不下。因此原有只限于去除大杂质的开清棉机,已无法适应机采棉的除杂需求。其主要的缺点是:
3.1、无法去除棉花内部杂质。原有单轴流开清棉机的入棉方式是由一端进入,内侧设有螺旋导板,让棉花在内部旋绕4-6圈,再从另一端出口被导出,此时因为旋绕而使棉花形成团状。棉花虽在内部旋绕4-6圈,能多次接触除尘刀,但总是只限于除去其表面杂质,无法对包裹在团状棉花内部的杂质进行去除。
4.2、原有双轴流的清开棉机的入棉方式亦是由一侧进入,经两付打手交叉打击,以一种较乱的气流让大杂质下沉而被去除,但细杂则随棉花被后道集棉气流一并带走。因此,对于去除机采棉所含的较细杂质,也是无能为力。
5.3、以上两种机器的打手不外乎采用的是刀片、铁棒式或钢爪式,其刀口较长,与除尘刀隔距较大,很难除去细杂。同时,以上两种机器均是使用的除尘三角棒,其整体长度较短,一般在25-30mm,即使对细杂有所作用,但很容易反复又被打手产生的回流再带回去,故除细杂的效果有限。
6.因此,如何有效克服机采棉高细杂难除净而影响后道纺纱品质的技术瓶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渐进式轴流清棉机,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渐进式轴流清棉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顶部设有集棉入口,且所述集棉入口处设有强力除尘机,所述集棉入口与所述机壳的内腔相连接的位置处设有一旋转喷口,所述旋转喷口由一固定于所述机壳内部的大尘笼所包围,所述大尘笼的底部出口连接位于所述机壳内腔下部的清棉机组件;
9.所述清棉机组件包括与所述大尘笼的底部出口相连接的棉花入口以及设于所述棉花入口下部的第一打手、第二打手,所述第一打手与所述第二打手横向并排设置,且各自由电机带动进行同向运转;所述第一打手为刀片式结构,其表面布设有多个刀片;所述第二打手为锯齿式结构,其表面整包有锯齿针布;所述第一打手的下端前侧安装有第一除尘刀组,下端后侧安装有第二除尘刀组,下端正下方安装有第一分梳罗拉;所述第二打手的下端前侧安装有第三除尘刀组,下端后侧安装有第四除尘刀组,下端正下方安装有第二分梳罗拉;所述第二除尘刀组与所述第三除尘刀组之间安装有第三分梳罗拉,三个分梳罗拉均由
包针布而成,且三个分梳罗拉的顶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打手、所述第二打手的底部旋转方向相对;所述第一除尘刀组与所述第一打手之间形成的隔距为第一区除杂区,所述第一分梳罗拉与所述第一打手之间形成的隔距为第二区除杂区,所述第二除尘刀组与所述第一打手之间形成的隔距为第三区除杂区,所述第三除尘刀组与所述第二打手之间形成的隔距为第四区除杂区,所述第二分梳罗拉与所述第二打手之间形成的隔距为第五区除杂区,所述第四除尘刀组与所述第二打手之间形成的隔距为第六区除杂区,六个除杂区首尾顺次连接;所述第一区除杂区的首端进棉口与所述棉花入口相连通,所述第六区除杂区的尾端出棉口与设于所述机壳外部的棉花出口相连通,所述棉花出口处设有出棉风机;
10.六个除杂区的下部整体设有一漏斗形排杂通道,所述大尘笼的外壁与所述机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竖向排杂通道,所述竖向排杂通道向下与所述漏斗形排杂通道相连通;所述漏斗形排杂通道的窄口端靠上位置安装有一下脚输送罗拉,所述漏斗形排杂通道的底部出口与设于所述机壳内腔底部的横向排杂通道连通,所述横向排杂通道的出口处设有除杂风机。
1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一种渐进式轴流清棉机具有以下优点:
12.1、通过温和渐进式的开松和除杂,特别是对于草叶、飞尘等细杂,效果更显著且伤纤维更少。
13.2、棉花经四区除尘刀作用,中间三次翻转,开松效果更好,除杂更有效,且不落白花,提高制成率。
14.3、杂质下落后不再返回,避免了重复打击,效率高,效果好。
15.4、第二打手为锯齿针布式结构,能够有效将棉花分梳细致、均匀。
16.5、无握持开棉,不伤及纤维。
17.优选地,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机壳的下部,且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电机的对应输出轴以及所述第一打手、所述第二打手的轴端分别安装有带轮,所述第一打手、所述第二打手上的带轮与各自对应的所述电机的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18.优选地,所述第六区除杂区的尾端出棉口与所述棉花出口之间设有出棉通道,所述出棉通道与所述第六区除杂区的尾端出棉口相连接处的下侧位置设有用于补风的对流口,所述对流口设于所述机壳上。
19.优选地,所述出棉通道为一出口朝上的直角通道,所述直角通道拐角处的底端与一重物收集箱相连接。
20.优选地,所述第一打手上的刀片与刀片之间的最小间距为70~90mm;所述第二打手上针布的密度最大不超过10针/平方英寸。
21.优选地,四个除尘刀组均各自包括弧形形状的安装基座以及排列安装于所述安装基座内侧面上的数个鹰嘴式除尘刀,所述鹰嘴式除尘刀包括与所述安装基座相连接的铝合金座以及安装于所述铝合金座顶端并形成侧勾的三角钢棒。
22.优选地,所述第一除尘刀组、所述第二除尘刀组、所述第三除尘刀组、所述第四除尘刀组的所述三角钢棒的顶端与对应的打手底部末端之间的隔距按顺序由大渐小。
23.优选地,四个除尘刀组的各自所述安装基座上均设有能够使其相对于对应打手外周面进行转动调整的安装部。
24.优选地,四个除尘刀组中每相邻两所述鹰嘴式除尘刀之间的最小间距均为5~
6mm。
25.优选地,所述鹰嘴式除尘刀的刀口与其上方对应打手的旋转方向相对。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渐进式轴流清棉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六个除杂区的具体位置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打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打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除尘刀组进行转动调整的状态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鹰嘴式除尘刀的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机壳,2-集棉入口,3-强力除尘机,4-旋转喷口,5-大尘笼,6-棉花入口,7-第一打手,8-第二打手,9-第一除尘刀组,10-第二除尘刀组,11-第一分梳罗拉,12-第三除尘刀组,13-第四除尘刀组,14-第二分梳罗拉,15-第三分梳罗拉,16-第一区除杂区,17-第二区除杂区,18-第三区除杂区,19-第四区除杂区,20-第五区除杂区,21-第六区除杂区,22-棉花出口,23-漏斗形排杂通道,24-竖向排杂通道,25-下脚输送罗拉,26-对流口,27-安装基座,28-铝合金座,29-三角钢棒,30-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实施例:
3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渐进式轴流清棉机,包括机壳1,机壳1的顶部设有集棉入口2,且集棉入口2处设有用以将棉花吸入机壳1内的强力除尘机3,集棉入口2与机壳1的内腔相连接的位置处设有一旋转喷口4,旋转喷口4由一固定于机壳1内部的大尘笼5所包围,大尘笼5的底部出口连接位于机壳1内腔下部的清棉机组件。
3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旋转喷口4,让棉花下喷的同时进行360
°
旋转,同时又在旋转喷口4的外圈包围大尘笼5,此设计第一,可以让棉花在下冲扩散及旋转的过程中将其中的部分灰尘、短绒、细杂等杂质分离出来,并从大尘笼5的筛孔中排出,达到预除杂效果;第二,由强力除尘机3引至的气流可以顺势从大尘笼5中排出,降低机壳1内的气压;第三,入棉由
强力除尘机3用旋转喷口4喷入,使棉花可以在松散和无握持状态下由打手进行自由打击,不仅高除杂,而且不伤纤维。
39.清棉机组件包括与大尘笼5的底部出口相连接的棉花入口6以及设于棉花入口6下部的第一打手7、第二打手8,第一打手7与第二打手8横向并排设置,且各自由电机带动进行同向运转;第一打手7为刀片式结构,其表面布设有多个刀片;第二打手8为锯齿式结构,其表面整包有锯齿针布。
40.如图3所示,第一打手7为刀片式,其刀片与刀片之间的最小间距为70~90mm,即刀片间距约有80mm,由于刀片本身较大,且刀片与刀片之间的空间也较大,故第一打手7在运转中,只能将棉花粗略的开松,也只能将较重、较大的杂质分离去除。
41.如图4所示,第二打手8为表面整包有锯齿针布的锯齿式,其齿高为刀片的七分之一,针布的密度最大不超过10针/平方英寸,通常为6针/平方英寸,植针密度为第一打手7的20倍多,棉花进入第二打手8,第二打手8将以较高的密度将棉花做有效的抓取分梳,并能均匀分布在针布表面齿尖上,扩散分布面积稍大,密度高,棉层厚,细杂能显露于表面,易于让除尘刀去除。
42.进一步的,电机安装于机壳1的下部,且设有两个;两个电机的对应输出轴以及第一打手7、第二打手8的轴端分别安装有带轮,第一打手7、第二打手8上的带轮与各自对应的电机的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43.第一打手7的下端前侧安装有第一除尘刀组9,下端后侧安装有第二除尘刀组10,下端正下方安装有第一分梳罗拉11;第二打手8的下端前侧安装有第三除尘刀组12,下端后侧安装有第四除尘刀组13,下端正下方安装有第二分梳罗拉14;第二除尘刀组10与第三除尘刀组12之间安装有第三分梳罗拉15,三个分梳罗拉均由包针布而成,且三个分梳罗拉的顶部与对应的第一打手7、第二打手8的底部旋转方向相对。
44.如图2所示,第一除尘刀组9与第一打手7之间形成的隔距为第一区除杂区16,第一分梳罗拉11与第一打手7之间形成的隔距为第二区除杂区17,第二除尘刀组10与第一打手7之间形成的隔距为第三区除杂区18,第三除尘刀组12与第二打手8之间形成的隔距为第四区除杂区19,第二分梳罗拉14与第二打手8之间形成的隔距为第五区除杂区20,第四除尘刀组13与第二打手8之间形成的隔距为第六区除杂区21,六个除杂区首尾顺次连接;第一区除杂区16的首端进棉口与棉花入口6相连通,第六区除杂区21的尾端出棉口与设于机壳1外部的棉花出口22相连通,棉花出口22处设有出棉风机。
45.进一步的,四个除尘刀组均各自包括弧形形状的安装基座27以及排列安装于安装基座27内侧面上的数个鹰嘴式除尘刀,如图6所示,鹰嘴式除尘刀包括与安装基座27相连接的铝合金座28以及安装于铝合金座28顶端并形成侧勾的三角钢棒29。鹰嘴式除尘刀的刀口(即三角钢棒29的侧勾方向)与其上方对应打手的旋转方向相对,如此可以有效的将包裹于棉花内部的杂质除下,除下的杂质则直接落至下脚输送罗拉25,不再返回打手。
46.更进一步的,第一除尘刀组9、第二除尘刀组10、第三除尘刀组12、第四除尘刀组13的三角钢棒29的顶端与对应的打手底部末端之间的隔距按顺序由大渐小,此结构可有效进行由渐进式的除大杂到除小杂,效果极为显著。
47.并且,如图5所示,四个除尘刀组的各自安装基座27上均设有能够使其相对于对应打手外周面进行转动调整的安装部30。具体的,通过调动安装基座27,变动安装部30的安装
位置,便可改变鹰嘴式除尘刀的刀口角度,进而达到改变除尘刀组与对应的打手底部末端之间的隔距的目的。
48.本实用新型在第一除尘刀组9、第二除尘刀组10之间设置第一分梳罗拉11,在第二除尘刀组10、第三除尘刀组12之间设置第三分梳罗拉15,在第三除尘刀组12、第四除尘刀组13之间设置第二分梳罗拉14,并将第一打手7和第二打手8各自划设三个除杂区,使其达到六个除杂区域。第一区除杂区16除大杂,第二区除杂区17的第一分梳罗拉11抓除中型杂质,并将棉花翻转进入第三区除杂区18除中小型杂质,继而转入第二打手8,由第三分梳罗拉15对棉花进行分梳,并除下包裹于棉花内部的包叶和大型杂质,然后对棉花继续做翻转使其进入第四区除杂区19由除尘刀除杂,再经第五区除杂区20的第二分梳罗拉14除杂并再翻转棉花至第六区除杂区21,由大渐小,将杂质绝大部分去除,除杂率可超过60%以上。
49.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四个除尘刀组中每相邻两鹰嘴式除尘刀之间的最小间距d(如图6所示)均为5~6mm,即本实用新型对应缩小了除尘刀组中刀与刀的间距,这样可有效除杂而且容易将棉花隔档往下掉,长棉纤维不易被勾下。
5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多个小间距除尘刀,再加上多个分梳罗拉,可达到高除杂、低落白(棉)和提高制成率的效果。
51.六个除杂区的下部整体设有一漏斗形排杂通道23,大尘笼5的外壁与机壳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竖向排杂通道24,竖向排杂通道24向下与漏斗形排杂通道23相连通;漏斗形排杂通道23的窄口端靠上位置安装有一下脚输送罗拉25,漏斗形排杂通道23的底部出口与设于机壳1内腔底部的横向排杂通道连通,横向排杂通道的出口处设有除杂风机,除杂风机通过引风集尘,以直接吸取的方式将除杂区除下的尘杂以及由竖向排杂通道24落下的尘杂直接吸走,集中集尘。
52.漏斗形排杂通道23窄口端的下脚输送罗拉25可将尘杂引至横向排杂通道中,同时让集尘气流在横向排杂通道内横向顺畅流通,确保集尘效果。
53.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第六区除杂区21的尾端出棉口与棉花出口22之间设有出棉通道,出棉通道与第六区除杂区21的尾端出棉口相连接处的下侧位置设有用于补风的对流口26,对流口26设于机壳1上。对流口26可以通过补风让除完杂的棉花顺利随气流流出至棉花出口22。
54.更进一步的,出棉通道还可设计为一出口朝上的直角通道,直角通道拐角处的底端与一重物收集箱相连接,进入出棉通道的棉花中若含有重物,可在拐角处被直角通道阻拦然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重物收集箱内,此结构通过做一个简易的重物分离,可起到进一步过滤一些重杂物的效果。
55.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和渐进式的开松和除杂,特别是对于草叶、飞尘等细杂,效果更显著且伤纤维更少。打手刀片先疏后密,除尘刀隔距先大后小,让杂质无所遁形,尤其是对机采棉的含杂率高且细杂量大特别有效。棉花经四区除尘刀作用,中间三次翻转,开松效果更好,除杂更有效。
56.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高除杂率、低落花、不伤纤维的优点,能有效克服机采棉高细杂难除净而影响后道纺纱品质的技术瓶颈,为提升清梳联的技术水平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装置。
57.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5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