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桌面级混合供粉式非金属粉末3D打印机

2022-06-22 13:48: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桌面级混合供粉式非金属粉末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平台、平台机架、成型板、成型板举升装置、粉箱、粉箱转动装置、供粉装置、铺粉装置以及激光振镜和振镜机架;所述主体平台顶面的中部竖直向下设有非贯穿地成型腔,主体平台顶面的两端均竖直向下设有贯穿地装配圆孔;所述平台机架固定在主体平台底面上;所述成型板与成型腔的横截面相匹配;所述成型板举升装置设置在主体平台上且其举升端竖直贯穿至成型腔之中,成型板水平设置在成型腔之中且其与成型板举升装置的举升端固定连接;所述粉箱为顶面开口的圆柱箱体结构,粉箱中竖直设有将其分为供粉腔和回收腔的隔板,主体平台的两装配圆孔中均设有粉箱,且粉箱上下两端均通过密封圆环滚子轴承与装配圆孔连接;所述粉箱转动装置为两组且均固定在主体平台底面上,两粉箱转动装置的转动轴分别与两粉箱的底面同轴连接;每一粉箱上均设有供粉装置,供粉装置包括供粉板和供粉板举升装置,供粉板与粉箱中供粉腔的横截面相匹配,供粉板举升装置设置在粉箱上且其举升端竖直贯穿至供粉腔之中,供粉板水平设置在供粉腔之中且其与供粉板举升装置的举升端固定连接;所述铺粉装置包括铺粉机构以及两组动力滑轨,两组动力滑轨分别设置在主体平台前后两侧,且两者保持平行,铺粉机构设置在两动力滑轨的滑块上;所述激光振镜通过振镜机架设置在主体平台顶面上成型腔的上方,振镜机架与主体平台连接处位于两动力滑轨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面级混合供粉式非金属粉末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板举升装置包括第一举升电机、第一电机板、第一丝杆、第一光杆,第一举升电机固定在第一电机板底面上,第一丝杆下端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第一举升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丝杆穿过成型腔底面且与之螺纹连接,第一光杆为两组,两第一光杆下端均与第一电机板顶面固定连接,两第一光杆穿过成型腔底面,两第一光杆上端与成型板底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面级混合供粉式非金属粉末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粉板举升装置包括第二举升电机、第二电机板、第二丝杆、第二光杆,第二举升电机固定在第二电机板底面上,第二丝杆下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二举升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丝杆穿过供粉腔底面且与之螺纹连接,第二光杆为两组,两第二光杆下端均与第二电机板顶面固定连接,两第二光杆穿过供粉腔底面,两第二光杆上端与供粉板底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面级混合供粉式非金属粉末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铺粉机构包括铺粉辊、铺粉辊支撑架、铺粉辊驱动电机和同步带轮,铺粉辊支撑架两端分别与两组动力滑轨的滑块固定连接,铺粉辊水平转动设置在铺粉辊支撑架下方,铺粉辊驱动电机固定在铺粉辊支撑架上,同步带轮一端与铺粉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同步带轮另一端与铺粉辊的端部同轴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面级混合供粉式非金属粉末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箱转动装置包括粉箱驱动电机和电机安装支架,电机安装支架固定在主体平台底面上,粉箱驱动电机安装设置在电机安装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桌面级混合供粉式非金属粉末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热装置,预热装置固定在振镜支架上且其位于激光振镜下方。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桌面级混合供粉式非金属粉末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装置包括回形凹槽壳体以及四组预热管,四组预热管分别通过预热管固定支架固定在回形凹槽壳体四周的槽体中,回形凹槽壳体外壁上设有预热装置固定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面级混合供粉式非金属粉末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平台前后两侧面均设有型材脚架,动力滑轨和振镜机架均固定在型材脚架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面级混合供粉式非金属粉末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机架包括支撑腿和腿固定板,支撑腿为四组且其呈矩阵分布等长穿过腿固定板并与之固定连接,每一支撑腿的下端均设有脚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桌面级混合供粉式非金属粉末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腿固定板的中部设有用于成型板举升装置通过的避让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桌面级混合供粉式非金属粉末3D打印机,包括主体平台、平台机架、成型板、成型板举升装置、粉箱、粉箱转动装置、供粉装置、铺粉装置以及激光振镜和振镜机架。本发明设计了左右两个圆柱箱体结构的粉箱,每一粉箱均通过隔板分为供粉腔和回收腔,两个粉箱的供粉腔分别盛装不同的非金属粉末,铺粉机构往复运动,对应粉箱配合进行供粉,即可实现交替混合供粉,从而烧结成型由两种不同非金属粉末组成的工件,改变了无法同时供给不同种类粉末的现状,同时通过粉箱转动装置驱动粉箱旋转,使一端粉箱中的供粉腔靠近成型腔、另一端粉箱中的回收腔靠近成型腔,每次铺粉完成后,剩余粉末能够被回收至相应回收腔中,实现了剩余粉末的分类回收。末的分类回收。末的分类回收。


技术研发人员:林柏林 陈欣琦 杨凯 孙筠 伍家梅 熊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3.11
技术公布日:2022/6/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