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具有孔板的犁耕模块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22:55: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涉及一种用于可更换地装配在用于犁地的犁耕设备的基架上的犁耕模块,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7涉及一种装备有至少一个这样的犁耕模块的犁耕设备。


背景技术:

2.当用这种通常由拖拉机牵引的犁耕设备进行犁耕时,会从地面上切开所谓的翻土壁(erdbalken)。翻土壁具有侧部区域,第一切割元件沿该侧部区域切割或完成切割。此外,翻土壁具有底部区域,该底部区域连接两个侧部区域并通过第二切割元件与地面分离。相应地,地面在翻土壁的底部区域具有分离面(即所谓的犁沟底部)。因此,从地面切割出近似矩形的翻土壁,通过第二切割元件在剩余的地面上产生水平切割平面(=犁沟底部),并且通过第一切割元件产生竖直切割平面(=犁沟壁)。通过切割翻土壁,在地面上形成沟壁,翻土壁的侧部区域与沟壁分离。因此,底部区域限定了在与地面分离时翻土壁的竖直最低表面。
3.应当指出,术语“水平”和“竖直”以及“上方”和“下方”是指犁耕设备的布置和构造方式,并因此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在犁耕设备上的犁耕模块的布置和构造方式,其中,犁耕设备按照预期放置在地面上并在犁耕操作中视为能够沿犁耕方向移动。
4.de 3541490 a1描述了一种地面犁耕机,其具有能够围绕向上指向的轴驱动的地面犁耕工具。犁耕工具被设计为底土松散工具,以便在地面的下层强化犁耕、分解并完全松散。这些底土松散工具沿犁耕方向跟随布置在其前面的盘式犁刀,盘式犁刀设置成分离地面。这种已知的地面犁耕机旨在松土,而不是用于从需要犁耕的底部区域切出和翻转翻土壁。由于位于地表以下的地面结构可能较松散,因此已知的地面犁耕机也特别适用于松土,即使植物已经生长在待松土的底部区域中。
5.由de 10 2017 102 683 a1已知一种相应的犁耕设备。设计为切割盘的具有围绕设置的第一切割边的可旋转的第一切割元件设置在该犁耕设备的基架上,其中,第一切割元件设计为通过犁耕设备在地面上沿犁耕方向移动能够切开地面的翻土壁的侧部区域。犁耕方向或犁耕方向被限定为犁耕设备在地面上行进的方向。具有第二切割边的平面的第二切割元件也固定在基架上并且在犁耕方向上布置在第一切割元件的前方。第二切割元件的设计方式是,通过沿犁耕方向在地面上移动犁耕模块,可以切开翻土壁的底部区域。当用这种犁耕设备犁耕时,首先通过第二切割元件切割待形成的翻土壁的底部区域。设计为拱形切割板的后面的第一切割元件然后切割翻土壁的侧部区域并将其放置在形成的犁沟中。与具有犁耕体和犁板的传统犁相比,这种犁耕设备所需要的牵引力显著降低。
6.根据de 10 2017 102 683 a1的犁耕设备的其中一个缺点是,各种切割元件单独装配在基架上,这使得在传统的犁架上装配或改装变得困难。此外,两个切割元件彼此的空间取向是复杂的,并且两个切割元件的调节或调整通常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进行。此外,在已知的犁耕设备的情况下,不能适应不同的地面,因此在地面变化的情况下犁耕结果不能
最佳地适应相应的地面。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单元,其中组合形成犁耕模块的切割元件在犁耕期间将翻土壁与待犁耕的地面分离并且翻转,在犁耕设备的基架上,该结构单元可以更换或装配,并且实现容易犁耕,易于适应不断变化的地面条件。
8.该目的一方面通过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犁耕模块并且另一方面通过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7的特征的犁耕设备来实现。在相应的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了有利的改进方案。
9.该目的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将犁耕模块设计为装配完成的结构单元并且设置有第一载体结构和第二载体结构来实现,第一切割元件布置在第一载体结构上,第二切割元件布置在第二载体结构上,即相应的载体结构承载相应的切割元件,并且两个载体结构相互连接;以及第一载体结构具有用于可拆卸地固定在犁耕设备的基架上的机构,其中设有犁耕模块,在犁耕模块中,沿犁耕方向在第一切割元件之后设置第二切割元件。第一切割元件可以围绕两个相互不同的轴枢转并且可以调节其期望的枢转角和/或其切割角。
10.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描述了一种用于犁地的犁耕设备的犁耕模块。犁耕模块具有第一载体结构,在该第一载体结构上设有可旋转的切割元件、例如拱形圆盘。第二切割元件,例如另一用于将第一切割元件成一定角度布置的圆盘或切割刀装配在第二载体结构上,该第二载体结构又与第一载体结构牢固连接。可旋转的第一切割元件具有围绕设置的第一切割边并且被设计成当具有载体结构的犁耕设备在地面上沿其犁耕方向、即犁耕方向移动时,通过第一切割边的第一切割区域切开、特别是从犁沟壁切开地面的翻土壁的侧部区域。第一载体结构和第二载体结构彼此固定连接,并通过第一载体结构共同布置在犁耕设备的基本结构上。第二切割元件具有第二切割边,第二切割元件设置在第二载体结构上并且被设计成当犁耕模块沿犁耕方向在地面上移动时,地面的翻土壁的底部区域可以通过第二切割边的第二切割区域切开,特别是沿着翻土壁和犁沟底部之间的分离面切开。第二切割元件在犁耕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切割元件布置成使得第二切割区域在犁耕方向上位于第一切割区域的后面。
11.根据本发明,两个切割元件可以在它们相对于地面的切割任务的各自位置中单独或一起进行调整,从而可以选择各自的接合角度。地面的状况,例如地面结构、壤土或沙子含量,会因待犁耕的地面与待犁耕的地面之间部分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根据本发明的犁的主要优点在于,与传统的犁相比,所需的牵引力可以减少,同时改善对地面的犁耕和破碎。这也是最大程度地改善生态,因为在减少牵引力的情况下需要更少的燃料。测量表明,根据地面的不同,根据本发明的犁可以减少最高达25%的牵引力。因此,对于根据本发明的犁,第一切割元件被设计成可围绕两个不同的转动轴枢转。第一切割元件可围绕指向待犁耕的地面的方向的轴枢转。切割元件围绕特别是在朝向地面的竖直方向上的枢转轴的运动意味着第一切割元件可以相对于其切割角枢转并且还可以调节到期望的切割角。例如,当物体在水中运动时,这种运动对应于偏航运动。提供了第一切割元件的第二运动可能性,方式为,第一切割元件可以相对于其枢转角围绕指向犁耕方向的轴枢转。这个枢转角也可以根据地面条件调节到任何所需的值。与物体在水中的运动相比,这就是所谓的滚动运动。第一
切割元件的两个运动、即沿犁耕方向绕轴的运动以及围绕垂直于犁耕方向和垂直于待犁耕地面指向的轴的运动,可以是单独或一起的,即也可调节。
12.此外,根据一个实施例,优选地规定,第二切割元件可以围绕垂直于犁耕方向并且基本上平行于犁沟底部延伸的轴可调节地枢转。因此可以实现,第二切割元件通过相对于犁沟底部的攻角一方面确定犁沟底部在地面中的深度,另一方面确定使犁进入地面的拉入力。
13.与具有传统犁铧的传统犁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犁的主要优点在于,对于传统犁铧,犁沟侧和犁沟底部由单独的元件切割并且获得的翻土壁被翻转,其中元件由于其曲率在一次拉动中从基本上起初垂直取向的侧壁区域过渡到犁沟底部的基本上水平的区域。根据本发明,这两个切割区域,即犁沟壁的区域和犁沟底部的区域是由单独的切割元件产生的,因此传统的犁可以说是分成两个不同的切割元件。由于这两个元件是分开的,各个切割元件的分开调节是根据本发明的新型犁的极高灵活性和优化以及适应的基础,以进一步降低不同地面条件下的牵引力。
14.优选地,犁耕模块上的各个切割元件可以相对于它们彼此之间的位置进行调整,优选地能够枢转。这与已知的犁耕设备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例如,可以使用犁耕模块,其中用于翻土壁的侧面分离的第一切割元件布置在用于翻土壁的底部分离的第二切割元件的前面。然而,两个切割元件也可以在自由调整的范围内相互同步地调整,例如在z方向上同时调整。例如,当由于地面条件或其他情况需要改变犁耕深度时,就需要进行这种调整。这意味着翻土壁的厚度可以从地面的上侧变化到犁沟底部。
15.优选地,示出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犁耕设备包括多个犁耕模块,例如在犁侧上的3个至8个模块,即关于一个基架共有6到16个模块。在已知的犁耕设备中,用于切割翻土壁的侧面的第一切割元件布置在第二切割元件之后,该第二切割元件切割翻土壁的底部或从其切割翻土壁的犁沟。显然应选择这种已知的布置,因为第一切割元件例如与导向板配合或在设计为凹盘时负责翻转切割出的翻土壁。为此,犁沟的底部,即翻土壁的下侧可能已经被切割。因此,在已知的装置中,第二切割元件相对于其有效切割布置在第一切割元件的前面。这种布置使得第一切割元件能够在其切割翻土壁的侧壁之后立即翻转翻土壁,因为犁沟的底部已经被切割。为了使第一切割元件能够可靠地切割侧面,或者在弯曲构造中,还能够使翻土壁准备好进行翻转并开始翻转,第一切割元件的驱动器或轴承或夹持器当然必须提供在其背面。然而,这又意味着第二切割元件和第一切割元件必须各自具有单独的载体,第二切割元件和第一切割元件通过载体加装到框架。这使得两个切割元件的相互调节变得相当困难。
16.相反,在本发明中,切割翻土壁的侧面的第一切割元件布置在切割翻土壁或犁沟的底面的第二切割元件的前面。通常不考虑这一点,因为其中在牵引方向上首先布置有用于切割翻土壁侧面的第一切割元件的犁耕设备也不能执行翻转功能,尽管形状设计为空心圆盘且原则上提供了翻土壁的翻转。因为犁沟底部还没有被切开。这正是根据本发明的模块的优点,即只需提供两个切割元件,而不需要导向板或刮擦板。根据本发明的优点还在于,由于第一切割元件在其后侧具有驱动器或轴承或载体结构并且当布置在也具有载体结构的第二切割元件的前面时,第一切割元件和第二切割元件的两个载体结构可以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模块,该模块可以通过单个悬架加装到犁耕设备的支撑框架。决定性的优
势在于,通过拆卸犁耕体并组装相应的模块,可以毫不费力地转换具有犁耕体的传统犁耕设备。当然,传统的基架(也称为犁臂)可以在工厂同时配备根据本发明的犁耕模块。
17.令人惊讶的是,现在已经表明,对于具有作为凹盘的围绕设置的第一切割元件的犁耕设备,可以在不首先翻转的情况下切割侧部区域,因为尚未切割犁沟底部。这仅由跟随的第二切割元件完成。如果在犁耕设备中几个这样的模块一个接一个地布置,则已经表明,在犁地方向上看,在第一模块之后的第二模块中,第一切割元件不仅已切割翻土壁的那里已存在的侧表面,也穿过第一模块已在那里切割地面犁沟。因此,期望的功能可以由第二模块直接执行,即凹盘形式的第一切割元件切割翻土壁的侧表面并且可以同时翻转翻土壁。
18.由于第一切割元件的能够关于切割角和枢转角进行调节的位置变化,当第一切割元件绕着轴沿犁耕方向枢转并且也或代替这种绕垂直于地面指向的轴枢转时,该第一切割元件可以根据不同的地面条件进行调整,并结合地面条件调整到优化的低的牵引力。这对于传统的犁头来说通常是不可能的,因为将侧表面和犁沟底部切割成单个元件(即犁头)这两个切割任务的组合总是代表一种折衷方案,就所需的牵引力而言,比相应切割元件的相应单独功能的优化干预和优化实施起来更不利。
19.关于结构,人们可以受益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第一切割元件的夹持其载体结构向后指向第二切割元件的载体结构,从而两个切割元件易于加装和连接以形成模块是可能的。这也适用于用于调整切割元件的摆动角、切割角或设定角的促动器。例如,如果犁耕设备只有一个犁耕模块,那么在犁田的第一次拉动时,仅第一次拉动将切割未切割的翻土壁的一侧但尚未翻转。然而,早在第二次拉动时,第一切割元件将立即翻转侧向切开的翻土壁,因为第二切割元件已经切开了该区域的犁沟底部,从而切开了翻土壁的下侧。这与传统的犁耕设备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将具有犁耕体的传统犁耕设备替换或转换为根据本发明的犁耕模块是容易的。由于模块化,还可以很容易地快速更换犁耕设备上的由于地面结构变化而适应的缺陷或其他犁耕模块,或者在检测到缺陷时执行不变的枢转角调节,以便抵消这些缺陷。
20.如果第一和第二切割元件的位置可以调节,则根据本发明的犁耕模块是特别有利的。由此产生对待犁耕的地面的可调节性以及两个切割元件彼此的可调节性。第二切割元件可在载体结构上枢转,优选可绕两个轴同样枢转的第一切割元件固定在该载体结构上,以便在切割地面时引导第二切割元件略微向下倾斜,从而防止该犁沟底部切割元件在犁地过程中移出,以防止并同时将第一切割元件保持在地面中。第一切割元件可以在多个方向上枢转和偏移,即,第一切割元件具有多个自由度,以便在两个切割元件彼此相互作用时实现相应的最佳犁耕结果。
21.在犁耕设备上提供多个模块还具有可以利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一次拉动更大宽度的优点。在犁耕待耕田的边缘时,将切割元件枢转脱离啮合也是有利的,否则最后一次拉动的宽度将太大而不会在犁耕模块离侧面最远的情况下冒地面分离的风险,例如,对可能已经在相邻田地的一块地面执行地面分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使相应的切割元件枢转脱离接合来防止这种情况。
22.根据本发明的犁耕模块通过犁耕设备的基架连接到牵引机,例如拖拉机,拖拉机因此将切割元件沿犁耕方向拉过地面。基架也可以是承载铁或腿部的一部分。对于由布置在组合载体结构上的两个切割元件(即用于切割翻土壁的侧面和用于翻转的第一切割元件
和用于切割犁沟底部的第二切割元件)组成的犁耕模块,滑橇也可以完全省去。载体结构具有金属梁和/或纤维复合元件。此外,如下文将详细描述的,加装元件可以可调节地固定在载体结构上。
23.由第一和第二载体结构形成的犁杆或载体结构因此为犁耕模块上的切割元件以及诸如铰链或调整元件的附加部件提供刚性但适合于调节的紧固结构。换言之,切割元件以这样的方式固定在相应的第一或第二载体结构上,使得在犁耕期间切割元件之间不能发生相对运动。如果在犁耕过程中第二切割元件由于翻土壁的切割而被压入地面,则第一切割元件同时通过拉入力被压入地面。然而,优选地,切割元件也可以在犁耕期间关于切割元件的可调节的摆动角以及例如切割元件的高度相对于彼此是可调整的,这可以例如以电动或液压的方式进行。
24.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和/或第二切割元件例如通过铰链可枢转地固定在相应的载体结构上,使得转动轴与第二切割边的延伸方向之间的角度可调整并固定在所需位置。在本发明的另一有利实施方式中,第二载体结构本身通过铰链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载体结构。由此,可以调节第二切割元件相对于犁耕方向的攻角。攻角通常使得前切割边略微向下指向地面。
25.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切割元件和/或第二切割元件在相应的载体结构上可枢转和/或可平移地布置,以便调节攻角和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因此,根据地面条件和所需的犁耕深度和强度,可以相对于犁耕方向调整第二切割元件的攻角。
26.诸如上述铰链的装置用于调整切割元件角度(圆盘推移角),并允许调节切割元件倾斜角度(垂直于地面的犁沟壁的倾斜)和切割元件方向角度(相对于犁耕方向,即相对于拖拉机行驶方向)。第一切割边和犁沟壁之间的切割元件的切割线可以通过可调整的支撑件在高度上进行调整。因此,第一切割元件和第二切割元件之间的竖直和/或水平距离可以可变地调节。换言之,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切割元件和第二切割元件可以相对于彼此布置,使得第一切割元件的第一切割边的切割区域与第二切割元件的第二切割边竖直隔开。可以通过沿水平方向的调整来调节拉动的切割宽度或犁耕宽度。这种在宽度方向上的调整优选地通过调整元件进行,该调整元件优选地设计为推杆。通过推杆的平移移动,犁耕模块的基于基架的侧向偏移和因此犁耕宽度通过合适的传动元件来调节或实现。推杆优选地是以液压或电动方式优选无级调整的。
2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切割区域构造在第一切割平面内并且第二切割区域构造在第二切割平面内,第一切割平面和第二切割平面彼此形成的夹角为30
°
到135
°
,特别是45
°
到110
°
。为此目的可以调节期望的角度,方式为,将两个切割元件可枢转地装配在分别相关联的载体结构上。当然,两个切割平面的预定的、固定的取向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28.第一切割边在第一切割平面中延伸,而第二切割边在第二切割平面中延伸。第一切割元件和第二切割元件相对于彼此固定在载体结构上,使得第一切割平面和第二切割平面不平行地形成并且彼此具有大于或小于90
°
的角度(打开角)。换言之,在进一步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切割元件可以布置成使得在第一切割元件的转动轴和第二切割边的延伸方向(或第二切割区域上的切线,如果第二切割元件设计成旋转盘的话)之间形成从大约0
°
到大约
±
30
°
的角度。特别地,当犁耕设备旨在放置在地面上时,第一切割平面的法线具有
平行于水平方向的(方向)分量。切割元件的转动轴尤其平行于第一切割平面的法线。此外,当犁耕设备旨在放置在地面上时,第二切割平面的法线具有平行于竖直方向的另一(方向)分量。例如,可以在45
°
至130
°
之间选择法线之间的角度,以便在地面上实现所需的犁沟图案。
29.如果第一切割平面和第二切割平面彼此成大约90
°
,则第二切割元件沿第一切割元件的方向挤压底切的翻土壁。由此,在沿犁耕方向的运动期间,可以有利地犁耕在第一切割元件和第二切割元件之间的翻土壁。通过两个旋转机器元件的配合,即第一和第二切割元件具有优选的犁耕结果或“破碎度”(土块粉碎度)。此外,对拖拉机牵引线有负面影响的第一切割元件的大的侧向拉力在很大程度上通过第二切割元件的反作用来补偿。牵引机因此保持在轨道上而没有太多的反向转向。
30.第一切割元件可旋转地或者可转动地固定在第一载体结构上。相应地,第一切割元件具有第一转动轴,第一切割元件围绕该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切割元件优选地设计为拱形切割盘并且具有圆形的圆周线。围绕设置的第一切割边沿圆周线形成。借助第一切割边,将翻土壁的侧部区域与地面的沟壁分离,同时翻土壁侧向转向。围绕设置的第一切割边具有第一切割区域。第一切割区域是第一切割边的周向部分,其优选地首先与地面接触并在犁耕方向上切割地面。第一切割元件可具有约500mm至约800mm的直径。此外,第一切割元件可以具有齿部、被装配在中心并且可以相对于第一载体结构和第二切割元件调整位置,优选地通过滑座进行调整。
31.特别有利的是,可围绕转动轴转动的第一切割元件是拱形的或具有圆锥或截锥的形状。这确保了被切开的翻土壁被转动并沉积在在犁耕模块的前一次通过期间形成的相邻犁沟中。第一切割元件的转动轴设置成与犁耕方向成一定角度,使得切割元件的前缘相对于犁耕方向降低并且切割元件基本上倾斜于犁耕方向延伸,并且从而延伸到待被它切割的翻土壁上。
32.当犁耕设备沿地面移动时,第一切割元件自动旋转。在此,产生的摩擦力使第一切割元件移动。优选地,第一切割元件的尺寸设计成使得在犁耕期间,仅位于第一转动轴下方的第一切割元件的下半部穿透地面,使得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引起旋转。
33.构造成拱形或板形的第一切割元件的旋转还具有将切开的翻土壁抬起并同时转向侧面的效果。特别地,被切开的翻土壁与第一切割元件的第一切割面摩擦接触。第一切割面是构造在第一切割边内的第一切割元件的表面。此外,第一切割面是面向被切开的翻土壁的表面。第一切割面可以均匀地形成而没有凹口或隆起。此外,第一切割面(即第一切割元件的外侧表面)可以形成锥形或截锥形的形状。
34.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切割元件设计为圆盘并且可旋转地装配,第二切割边由第二切割元件的围绕设置的边缘限定。可替代地,第二切割元件可以通过具有横向于犁耕方向延伸的切割边的可调整的切割刀来实现。优选地在其切割边上呈啮合部状的切割元件优选地以其尖端相对于犁耕方向成限定角度地略微向后指向,即与犁耕方向的夹角大于90
°
。通过第二切割边,将翻土壁的底部区域与地面的犁沟底部分开、底切、必要时同时抬高。在可旋转的盘的情况下,围绕设置的第二切割边具有第二切割区域。第二切割区域是第二切割边的然后在犁耕方向上与地面接触并切割地面的周向部分。
35.第一切割元件(例如拱形圆盘)在第一竖直平面中切开翻土壁,例如在距地表约15
至35cm的犁耕深度处开始,并将翻土壁引导到先前形成的犁沟中。
36.在位于距地表约15至35厘米的犁耕深度处开始的水平的第二层平面,水平地、即从犁沟底部切割翻土壁。
37.两个切割平面之间的距离(上方:旋转的竖直的第一切割元件;下方:水平的第二切割元件)可以通过旋转切割元件的可调整性来适配。
38.由第一拱形切割元件和第二平面切割元件(例如切割刀或转盘)的主要部件组成的有效犁耕体大致对应于穿过地面的倾斜的卷绕平面。分开的翻土壁沿着其内侧上的拱形的第一切割元件向上和侧向滑动。这个过程包括压缩翻土壁的上半部分和拉伸下半部分。由此,在翻土壁内产生压应力、拉应力和扭应力,压应力、拉应力和扭应力导致地面碎裂。
39.通过根据本发明将第二切割元件沿犁耕方向布置在第一切割元件之后,可以减小会导致犁耕设备的所需高牵引力的摩擦力。由于翻土壁在其侧面被第一切割元件切割时,已经被第二切割元件以底切方式从犁沟底部分离,因此翻土壁已经被第一切割元件抬起和翻转。第二切割区域在犁耕方向上,例如在第一切割区域之后1cm到50cm之间,特别是15cm到25cm之间。然后基本上水平的第二切割盘或切割刀与地面发生第二接触,并且可以说是跟随或后置于基本上竖直布置的第一切割盘或切割元件。第二切割元件的这种布置方案“底切”犁沟壁或待犁耕的翻土壁以进行水平犁耕,从而使剥落/犁沟清理更加容易。竖直布置的拱形的第一切割元件在随后的拉动期间通过下游的第二切割元件切开水平预切割的翻土壁,同时通过凹盘的旋转运动将其翻转并将其侧向放置,优选地放置在犁沟中。
40.因此,犁耕设备能够实现平稳的犁地效果。与传统的刚性犁耕体相比,摩擦系数显著降低,因为切割元件随之转动。这个设计方案提供了一种易于拉动、省油的犁,同时产生几乎为苗床准备好的恒定犁沟图案。此外,由于凹盘形式的第一切割元件在其后侧的轮毂区域中具有夹持器,从而降低了摩擦系数,使得凹盘的内表面保持基本光滑,即最多仅几乎没有突出的夹持部位。
41.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二切割元件是可主动旋转的切割元件,并且第二切割边是围绕第二切割元件的切割边。第二切割元件可以通过电动或液压驱动装置驱动或旋转。
42.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或第二切割元件的第一或第二切割边呈拱形的齿状并例如形成一个凹形盘。拱形设计意味着在第一或第二切割边中形成凹口或隆起(啮合部)。因此可以实现在分开翻土壁时第一或第二切割元件的改进的切割效果。借助尤其是第一切割元件的球帽形设计,可以翻转沿其滑动的翻土壁,从而可以省去刮擦板或导向板的加装。有利的是,第一切割元件的第一切割边和/或盘形的第二切割元件的第二切割边在圆周上具有凹口。这产生了圆锯片形式的设计,该圆锯片特别容易地穿透地面并且可以通过与地面接合而转动。
43.通过所描述的犁耕设备,通过犁耕设备的易于拉动能够节省牵引力/燃料,与已知的犁相比,这可以实现最高达25%的节省。此外,犁耕设备可以通用,几乎可以在所有地面条件下工作,因为它可以适应所有地面条件。此外,翻土壁通过切割盘的旋转运动不断破碎。这实现了所需的土块破碎度(土块切碎度)。土块破碎效应可以减少后处理步骤。这节省了直到苗床处理的处理步骤。此外,有利地混合地面。此外,不再需要传统的标准部件或标准附件,例如肥料插入器和圆盘犁刀。旋转的第一和/或第二切割元件导致较少的磨损并因
此降低了备件成本。由于这种良好的地面犁耕,与具有传统犁板的犁耕设备相比,切割元件造成的腐殖质破坏性金属磨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避免或减少。
44.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犁耕设备具有至少一个另外的犁耕模块,犁耕模块也具有可旋转的第一切割元件,该第一切割元件具有围绕设置的附加第一切割边,并且犁耕设备被设计为使得当载体结构在地面上沿犁耕方向移动时,通过另外的犁耕模块将另外的翻土壁的另外的侧部区域与地面切开,并且可以旋转另外的第一切割元件,从而可以通过另外的第一切割元件抬起另外的翻土壁。
45.上述实施方式清楚地表明,大量犁耕模块可以在犁耕方向上并排布置,即沿与犁耕方向正交(在水平面内)的方向间隔且并排布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大量沿犁耕方向并排布置的翻土壁从地面切分、抬起,并在必要时翻转。
46.当大量或多个相应的犁耕模块以及相应数量的切割元件在犁耕方向上一个接一个地布置时,由于各个犁耕模块横向于犁耕方向彼此侧向偏移,与一次拉动仅使用一个犁耕模块的情况相比,一次拉动可以犁耕出更宽的区域。反过来,如果切割元件脱离接合并且因此可以枢转离开切割元件的设定位置,则对于犁耕设备的功能而言是有利的。例如,这使得将跟随切割元件变为引导切割元件成为可能。在犁耕设备的多个犁耕模块的组合中,这对于不同的参数而言是有用的或有利的,例如在最优调整的意义上的地面条件而言。
47.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犁耕设备,例如,使用上部可旋转的拱形的第一切割元件,即使没有导向板和刮擦板,地面的翻土壁也可以平缓而平坦地翻转至例如15厘米。
48.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切割元件和第二切割元件以可更换的方式(例如,通过螺纹连接)布置在相应的载体结构上。第一载体结构被设计成以可拆卸方式装配在犁耕设备的基架上,这优选地使用螺纹连接来完成。也可以提供剪切螺栓来保护石头。为此目的而提供的装配元件,例如孔或销,优选地以这样的方式设计和布置,使得它们与用于犁耕设备的市售基架兼容。因此,犁耕模块可以容易地改装到犁耕设备的基架上,而不是例如犁耕体。
49.由于第一切割元件的旋转,被分离的翻土壁被略微抬起、翻转并堆放到犁沟上。在沿犁耕方向移动犁耕设备时,翻土壁沿犁耕方向翻转。
50.由于通过旋转的第一切割元件抬起翻土壁,翻土壁可以在犁耕方向上以节能的方式放置在切割元件后面。
51.在根据本发明的犁耕模块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切割元件设计为固定的切割刀。在这种情况下,切割刀设计为平坦的、矩形的、直的或弯曲的刀,刀在一个端部区域处固定在第二载体结构上。固定优选地通过拧紧来完成,这也允许在磨损时容易地更换第二切割元件。刀在其犁耕位置的切割边指向犁耕方向并且通常横向于该方向定向。
52.在该构造的有利修改方案中,第二切割元件的切割刀构造成l形,切割刀的第一梁在犁耕模块的作业位置上沿水平取向,第二梁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梁地取向。因此,第一梁将待形成的翻土壁的底部区域切分。而在犁耕模块的作业位置上,竖直的第二梁位于第一切割元件的前面并有利于其进入地面,因为第二梁与第一切割元件的前缘基本位于同一平面内。仅出于机械稳健性的原因,将切割刀设计成一体是有利的。切割刀通常呈平坦的刀的形式,正面有锋利的边缘。刀相对于犁耕方向的攻角可以是可调节的,以确保实现并保持犁耕模块所需的进入地面深度。
53.根据权利要求17,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犁耕设备,在该犁耕设备的基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犁耕模块,优选地设置有6至16个这样的犁耕模块。在这种情况下,犁耕模块优选地通过螺纹连接牢固地连接到基架,其中通过第一载体结构进行该连接。不言而喻,必须在基架和第一载体结构上形成兼容的固定元件,例如孔或螺栓。替代地,也可以提供适配器元件,以便能够将犁耕模块适配和固定在犁的不同的基架上。犁耕模块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装配在基架上或例如为了维护目的而移除。
附图说明
54.为了进一步解释和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实施例。其中:
55.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犁耕模块的基本功能的示意图;
56.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犁耕设备在犁耕操作期间的一般工作方式的示意图;
57.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犁耕模块的基架结构,其中示出作为第二切割元件的切割刀和切割盘的替代性布置方案;
58.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出其基架的犁耕设备,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具有三个犁耕模块的苗床犁耕设备;
59.图5示出根据图4的犁耕设备的俯视图,其中,例如,按照改装的方式,犁耕体已经被根据本发明的犁耕模块所替换;
60.图6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两个犁耕模块的示意图,两个犁耕模块布置在基架的两侧;
61.图7以不同的透视图示出根据图7的布置方案;
62.图8示出具有无级可变的切割元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63.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用于切割元件的无级调节促动器的犁的总体布置;以及
64.图10示出根据图9的根据本发明的犁的总体布置,具有附加的切口宽度调节。
65.不同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中的图示主要是示意性的并且仅是示例性的。
具体实施方式
66.图1示出用于犁耕地面120的犁耕模块,其中呈球形帽形状的凹盘形式的第一切割元件102沿犁耕方向一个接一个地布置在呈平板形式的第二切割元件105的前面。第一切割元件102旨在切割翻土壁的侧表面,而布置在第一切割元件102之后的第二切割元件105被设计为切割犁沟底部的平盘。两个切割元件102、105通过载体结构4、5连接在一起作为犁耕模块。载体结构4、5可以固定在框架(未示出)上,第二切割元件105通过其载体结构4铰接到第一切割元件102。
67.如根据图1的犁耕模块1的基架所示,可旋转的第一切割元件102具有带有第一切割区域104的围绕设置的、拱形的第一切割边103,第一切割元件布置在第一载体结构4上并且被设计成,当载体结构4在地面120上沿犁耕方向110移动时,地面120的翻土壁201的侧部
区域202(见图2)可以通过第一切割边103的第一切割区域切割,如图1所示。犁耕方向110限定为犁耕设备2在地面120上方移动的方向。具有带有第二切割区域107的第二切割边106的第二切割元件105设置在第二载体结构5上,第二载体结构5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载体结构4并且可相对于第一载体结构枢转。第二切割元件105被设计成,当载体结构5在地面120上沿犁耕方向110移动时,地面120的翻土壁201的底部区域203可以通过在第二切割边106的第二切割区域被切开,其中,第二切割元件105相对于第一切割元件102在犁耕方向110上布置,使得第二切割区域在犁耕方向上布置在第一切割区域之后。第二切割区域因此与第一切割区域间隔开距离x。为了简化图示,已经省略了用于切割元件102、105(参见图6至9)的角度调节的调节促动器26(26.1、26.2和26.3)。
68.由于在犁耕过程中,具有第一载体结构4和第二载体结构5的犁耕模块1的基架3在朝向地面120的分离面121的方向上被挤压,所以相应地第一切割元件102也在朝向分离面121的方向上被挤压,使得第一切割元件102在犁耕期间保持在所需的地面深度。
69.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犁耕设备在犁耕操作期间的基本功能元件的示意图。该图2示出第一切割元件102和第二切割元件105的正确空间布置以及翻土壁201的形成和翻转。为了清楚起见,未示出相关联的犁耕设备2的其余构件。
70.如图2所示,所谓的翻土壁201在犁耕期间从地面120中切出。翻土壁201具有第一切割元件102沿其切割的侧部区域202。此外,翻土壁201具有底部区域203,底部区域连接两个侧部区域202并通过第二切割元件105与底部120分开,第二切割元件在此作为示例示出为呈双l形状的固定的切割刀6。相应地,地面120在翻土壁201的底部区域203上具有分离面121,即所谓的犁沟底部121。在翻土壁201已经被切开之后,可以在地面120中看到犁沟壁122,翻土壁201的侧部区域202从该犁沟壁处分离。因此,底部区域203在限定了与地面120分离时翻土壁201在竖直方向上的最低水平表面。翻土壁201的侧部区域202限定了与地面120分离时翻土壁201的侧向的壁区域。
71.如图1所示,用于两个切割元件102和105的载体结构4和5被设计成,使得至少第一切割元件102和第二切割元件105共同牢固地连接到犁耕设备2的基架3。第一载体结构4可以通过基架3而非犁耕设备2固定在牵引机上,例如为拖拉机,以便相应地沿着犁耕方向110驱动切割元件102、105。犁耕模块1具有例如第一和第二载体结构4、5,第一和第二载体结构可以被设计为固定的或可通过铰链枢转。
72.第一载体结构4和第二载体结构5因此形成用于切割元件102、105的刚性固定结构。切割元件102、105以这样的方式固定在载体结构4、5上,使得在犁耕期间切割元件102、105的位置之间可以没有相对移动。如果根据本发明,由于翻土壁201的切割,第二切割元件105被压向地面120的方向,则第一切割元件102也同时被压入地面120,因为两个载体结构4、5彼此牢固连接。
73.第一切割元件102和第二切割元件105可旋转地固定在相应的载体结构4或5上。相应地,第一切割元件102具有转动轴108,切割元件102围绕该转动轴转动。第二切割元件105形成第二转动轴109,第二切割元件105围绕该第二转动轴转动。第一切割元件102和第二切割元件105在此例如设计为球形帽形状的切割盘或平盘并且具有圆形的圆周线。对应的围绕设置的第一切割边103和第二切割边106沿圆周线形成。翻土壁201的侧部区域202通过第一切割边103与地面120的犁沟壁122分离。围绕设置的第一切割边103具有切割区域104。切
割区域104是第一切割边103的周向部分,其在犁耕方向110上首先与地面120接触并切割地面。翻土壁201的基部区域203通过第二切割边106与基部120分离。第二切割边106的第二切割区域是第二切割元件105的在犁耕方向110上然后与地面120接触或跟随第一切割元件并切割地面的周向部分。图2中的双箭头12表示第二切割元件105可枢转地装配在此处未示出的第二载体结构5上。枢转允许调节切割刀6相对于犁耕方向的攻角,从而调节犁耕模块1在地面120中的进入深度。
74.可旋转的盘式犁刀13可以布置在犁耕模块1的前面或与其连接,使得在切割刀6的竖直的第二梁9和第一切割元件102的前面预切割或打开地面120。由此减少了犁耕所需的牵引力,切割刀6和随后的第一切割元件102的磨损也减少了。切割刀作为双刃或三刃水平地和竖直地切割。
75.如果犁耕设备2沿地面120移动,则第一切割元件102旋转。在此,例如,摩擦力使得切割元件102移动。切割元件102的尺寸设计成使得在犁耕期间,仅位于转动轴108下方的第一切割元件102的下半部穿透地面120,从而与地面120的摩擦力引起旋转。
76.第一切割元件102的旋转还使得分离的翻土壁201被抬起。这在图2中通过箭头示出,该箭头指示翻土壁201沿犁耕设备2的传送方向123。
77.被切开的翻土壁201与切割元件102的切割面113摩擦接触。切割面113是切割元件102的构造在第一切割边103内并被第一切割边103包围的表面。另外,切割面113是与指向切开的翻土壁201的表面。如图1所示,切割面113可以均匀地形成而没有凹口或隆起。
78.由于通过旋转的切割元件102抬起翻土壁201,翻土壁201能够以节能的方式输送到相邻的犁沟中。如图2所示,该犁沟是在犁耕模块的先前通道中挖出的。
79.根据图1,第一切割元件102和第二切割元件105相对于彼此固定在载体结构4、5上,使得当犁耕设备3停留在地面120上的作业位置上或穿透地面时,第一切割元件102的切割区域104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二切割元件105间隔开或者位于第二切割元件105上方。
80.旋转的切割元件102和第二切割元件105协同工作。一方面,通过第二切割元件105使所需的犁耕深度保持恒定,因为被切开的翻土壁201以限定的挤压力/拉入力压在第二切割元件105上并因此抵消旋转切割元件102的推力。另一方面,当切割翻土壁201,特别是切割翻土壁201的侧表面或侧部区域202时,可以利用旋转切割元件102的能量上的有利效果。因此,提供了一种节能的犁耕设备2,而不会对犁沟图案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旋转的第二切割元件105使切开的翻土壁201朝向第一切割元件102的方向受压,使切开的翻土壁201破碎。此外,由于通过上游的第二切割元件105引入第一载体结构4的侧向力,在切割期间在第一切割元件102上引起的侧向力被抵消,从而能够更容易和更好地与牵引机一起引导犁耕设备2。
81.第一切割元件102和第二切割元件105相对于彼此布置在第一载体结构4和第二载体结构5上,第二切割元件105的第二切割边106的包括切割元件105的前半部的第二切割区域107在犁耕方向110上以距离x布置在第一切割元件102的第一切割边103的第一切割区域104之后。因此,在犁耕期间,旋转的第一切割元件105首先侧向撞击翻土壁201,并利用第二切割元件105的第二切割边106以节能的方式将其从剩余的地面120上切下。然后,第一切割元件105以第一切割边103切割翻土壁201的侧部区域202。第二切割元件105底切通过第一切割元件102切割的犁沟壁。由此,后续模块的后续切割元件102可以侧向地竖直切割和翻
转翻土壁。翻土壁201然后通过第一切割元件102的弯曲形状及其相对于犁耕方向的倾斜取向转动并沉积在相邻的犁沟中。因此,第一切割元件102和第二切割元件105以节能的方式切割翻土壁201,并且与作用在第二切割元件105上的挤压力同时保持在期望的切割深度。
82.第二切割元件105以一定区域(大约半个圆盘)底切翻土壁201。第二切割元件105的另一固定区域构造在第二切割元件105上背离第一切割元件102的一侧上,在该另一固定区域上布置有固定推杆/轴(转动轴109),用于与第一载体结构4固定。因此,在犁耕过程中,固定推杆/轴在已经准备好的犁沟中行进,这降低了犁耕设备2的牵引力。
83.载体结构4、5被设计成,使得第一切割元件102和/或第二切割元件105能够相对于彼此沿着犁耕方向110和/或竖直地,即垂直于犁耕方向110进行调节。例如,第一切割元件102可以通过螺栓连接件115可推移地固定在载体结构4上,该螺栓连接件可以接合在第一载体结构4中的长孔116中。通过调节切割元件102、第二切割元件105和载体结构4、5沿犁耕方向110的距离,犁耕设备3可以适应不同类型地面的特殊条件并以效率优化方式使用。此外,如果在使用犁耕设备2之后元件发生翘曲,则可以重新调节元件。
84.此外,载体结构4、5可以设计成,使得第一切割元件102可以沿着第一转动轴108的方向分量并且第二切割元件105沿着第二转动轴109的方向分量相对于彼此调节。特别地,可以调节第一转动轴108和第二转动轴109之间的角度。第一切割边103在第一切割平面中延伸,而第二切割边106在第二切割平面中延伸。第一切割元件102和第二切割元件105相对于彼此固定在相应的载体结构4或5上,使得第一切割平面和第二切割平面不平行并且彼此成角度。例如,第一转动轴108和第二转动轴109之间的角度小于90
°
,特别是在45
°
至80
°
之间。
85.因此,通过将切割元件102和/或第二切割元件105柔性加装到载体结构4和5,切割元件102的第一切割边103的切割区域104与第二切割元件105的第二切割边106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86.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犁耕模块1,其中第二切割元件105可替换地设计为旋转盘16或固定的切割刀6。
87.第一切割元件102和/或第二切割元件105能够以可枢转的方式、例如通过铰链固定在相应的载体结构4或5上,使得第一转动轴108和第二转动轴109之间的角度能够调节并固定在所需位置。这种可能性在此通过液压缸或主轴15以示例的方式表示,第二载体结构5中的液压缸或主轴将可枢转地装配的第二切割元件105连接到第一载体结构4。第一切割元件102(在此作为示例示出为具有拱形边缘的凹盘)的位置也可以相对于第一载体结构4例如以液压方式进行调节。这种设置尤其可以用于影响所形成的犁沟14的宽度或两个切割元件102和105之间的配合。
88.图3中的第一切割元件102具有球形帽形状并且在其第一转动轴108上具有相应的固定区域,该固定区域构造在固定平面中。围绕设置的第一切割边103在第一切割平面内延伸,固定平面沿转动轴108与切割平面间隔开。切割元件102的切割面113构造在围绕设置的第一切割边103和固定区域之间。
89.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犁耕设备2作为苗床犁耕设备的示意图,在其基架3上示例性地示出三个根据本发明的犁耕模块1。所示的三个犁耕模块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第一切割元件102和跟随第一切割元件的第二切割元件105,第一切割元件和第二切割元件在第一载体
结构4和第二载体结构5上相互连接以形成单元式的犁耕模块,第二载体结构5可枢转地铰接在第一载体结构上,使得第二切割元件105由于调节促动器26.3(参见图6至图9)可以具有至少小的、可调节的向下进入地面的固定攻角,以便在犁耕设备上施加必要的压力、以保持在期望的犁耕深度并且因此确保设计为凹盘的第一切割元件102处于期望的深度以切开翻土壁的侧面。当沿以箭头110所示的犁耕方向犁耕时,具有用于切割翻土壁的侧面的周向切割边103的第一切割元件102位于具有用于切割犁沟底部的周向切割边106的第二切割元件105的前面。第一联接部件20用于将犁耕设备2连接到例如牵引机,第一联接部件20铰接到通常为梁形设计的第二联接部件21。原则上,第二联接部件21代表基架3。犁耕模块1通过铰链19固定在基架3上。
90.当拉过地面120时,犁耕模块的一部分穿透地面120直到构造上预定的深度并且弹出在该过程中产生的翻土壁201。在这种情况下,犁耕模块1基本上彼此交错布置,从而根据它们的数量产生多个翻土壁,如图2所示。在翻转之后,当离开第一切割元件102时,这些翻土壁201停留在由位于前面的切割元件102形成的犁沟14中,如图2所示。
91.并且最后,图5示出犁耕设备3的俯视图,其中六个犁耕体24并排成对布置。双箭头表示犁耕体24可以更换为根据本发明的犁耕模块1。这对于组装工作来说特别容易,因为完整的犁耕模块1可以更换为最初装配在犁耕设备上的犁耕体24,而不会明显增加组装工作。根据本发明的犁耕模块1具有用于切割翻土壁的侧面的前置的第一切割元件102和用于切割犁沟底部的跟随的切割元件105。第二切割元件105加装到载体结构5,而第一切割元件102加装到第一载体结构4。载体结构4和载体结构5以第二载体结构5可以枢转的方式彼此连接,以便能够调节第二切割元件105相对于犁沟底部的攻角。第一切割元件102可以在多个自由度上进行调整,从而一方面犁的宽度以及另一方面第一切割元件102和第二切割元件105之间的配合可以根据地面参数以及其他参数来调节。例如,第一切割元件102通过滑座23可调整地安装在第一载体结构4上,从而其相对于与第二切割元件105相交的平面的高度可以调节。
92.在图6中示出两个犁耕模块1,它们在两侧加装到基架3。犁耕模块1的上述基本结构包括载体结构4,第一切割元件102固定在该载体结构上,并且支撑第二切割元件105的第二载体结构5安装在该载体结构4上,第一载体结构4固定在框架2上。孔板25布置在第一切割元件102的第一载体结构4上,该第一载体结构设计为凹盘,孔板允许第一切割元件围绕基本上垂直于待犁耕地面的轴枢转。枢转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被设计为圆盘段的呈孔板25形式的元件在外圆周上具有彼此以限定的栅格间距布置的钻孔。这些钻孔用于枢转凹盘,即枢转第一切割元件102以调节限定钻孔的栅格间距的角度大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切割元件102的切割角是分级调整的。还示出另一液压调节促动器26.3,该调节促动器为了调节第二切割元件105的切割角在穿过地面移动并形成犁沟底部时无级地调整切割角。其余基本结构对应于已经例如参考图1解释过的结构,因此这里不再重复这些细节。此外,在图6中示出设计为推杆27形式的连接元件。推杆27通过转盘将固定在犁耕设备上的所有犁耕模块相互连接,使得当推杆27纵向移动时,所有犁耕模块1的切割宽度可以同步调整。推杆27设计为方形空心型材并且优选焊接在套筒上,代表相应枢轴的销在内侧穿过该套筒。
93.图7是根据图6的实施例在稍微不同的透视图中的图示,其中可以清楚地分别看到用于调整第二切割元件105的切割角的调节促动器26.3和孔板25。该结构的其余部分对应
于图6中所示的结构。
94.图8示出犁耕模块1的实施例,其对应于根据图1的基本结构,但是可以通过液压调节促动器26.1和26.2对设计为凹盘的第一切割元件102进行调整。调节促动器26.1用于无级地调节第一切割元件102的切割角,这通过使第一切割元件102围绕基本上垂直于待犁耕的地面定向的轴枢转来实现。设有第二调节促动器26.2,其使得第一切割元件102能够围绕基本上指向犁耕方向的轴枢转。相应的力通过铰接的杠杆构件传递,这本身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因此这里不需要更详细地解释。基本结构的其余部分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犁耕模块1的结构,如在图1中已经示出和解释的那样,不能调整第一盘元件102。
95.为了完整表示起见,图9示出具有六个犁耕模块1的犁耕设备2,三个犁耕模块1分别位于基架3或犁臂的一侧,在基本结构在图1中另外描述。清晰可辨的是设置有调节促动器26的犁耕模块1,由于使用液压调节缸,因此通过该调节促动器第一切割元件102的双轴枢转和第二切割元件105的单轴枢转能够无级地调整。
96.在图10中示出犁耕设备,其上布置了六个犁耕模块1,各三个在犁杆3的两侧。各对犁耕模块1通过呈近似三角形的枢转板形式的枢转元件牢固地连接到呈推杆27形式的连接元件。随着推杆27的纵向运动,犁耕模块可以通过枢转板调节其切割宽度。推杆27在纵向上的相应运动是通过第三液压缸28来实现的,因此当调节驱动缸28时,所有液压模块的切割宽度都可以同步调节。以本身已知的方式,根据本发明的犁耕设备相对于牵引犁的拖拉机的枢转通过第一和第二调节缸29侧向调节,为此目的,犁耕设备固定在拖拉机上的加装侧30。第三调节缸28通过与推杆27连接的调节缸28同时调节犁耕设备的切割宽度。基本结构的其余部分包括第一切割元件102和第二切割元件105,它们已经在上面进行了描述,因此在此不再解释它们的功能和布置方案。
97.犁耕模块1以及整个犁耕设备的其余功能和结构的其余部分已经在上面进行了描述,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98.附图标记列表
[0099]1ꢀꢀꢀꢀꢀꢀ
犁耕模块
[0100]2ꢀꢀꢀꢀꢀꢀ
犁耕设备
[0101]3ꢀꢀꢀꢀꢀꢀ
基架/犁杆
[0102]4ꢀꢀꢀꢀꢀꢀ
第一载体结构
[0103]5ꢀꢀꢀꢀꢀꢀ
第二载体结构
[0104]6ꢀꢀꢀꢀꢀꢀ
切割刀
[0105]7ꢀꢀꢀꢀꢀꢀ
铰链
[0106]8ꢀꢀꢀꢀꢀꢀ
第一梁
[0107]9ꢀꢀꢀꢀꢀꢀ
第二梁
[0108]
10
ꢀꢀꢀꢀꢀ
凹口
[0109]
11
ꢀꢀꢀꢀꢀ
凹口
[0110]
12
ꢀꢀꢀꢀꢀ
双箭头
[0111]
13
ꢀꢀꢀꢀꢀ
圆盘犁刀
[0112]
14
ꢀꢀꢀꢀꢀ
犁沟
[0113]
15
ꢀꢀꢀꢀꢀ
液压缸/主轴
[0114]
16
ꢀꢀꢀꢀꢀ

[0115]
17
ꢀꢀꢀꢀꢀ
箭头
[0116]
18
ꢀꢀꢀꢀꢀ
铰链
[0117]
19
ꢀꢀꢀꢀꢀ
铰链
[0118]
20
ꢀꢀꢀꢀꢀ
第一联接部件
[0119]
21
ꢀꢀꢀꢀꢀ
第二联接部件
[0120]
22
ꢀꢀꢀꢀꢀ
枢转臂
[0121]
23
ꢀꢀꢀꢀꢀ
滑座
[0122]
24
ꢀꢀꢀꢀꢀ
犁耕体
[0123]
25
ꢀꢀꢀꢀꢀ
孔板
[0124]
26
ꢀꢀꢀꢀꢀ
调节促动器:
[0125]
26.1
ꢀꢀꢀ
第一切割元件的调节促动器,针对切割角
[0126]
26.2
ꢀꢀꢀ
第一切割元件的调节促动器,针对枢转角
[0127]
26.3
ꢀꢀꢀ
第二切割元件的调节促动器,针对攻角
[0128]
27
ꢀꢀꢀꢀꢀ
推杆
[0129]
28
ꢀꢀꢀꢀꢀ
第三调节缸
[0130]
29
ꢀꢀꢀꢀꢀ
第一和第二调节缸
[0131]
30
ꢀꢀꢀꢀꢀ
加装侧
[0132]
102
ꢀꢀꢀꢀ
第一切割元件
[0133]
103
ꢀꢀꢀꢀ
第一切割边
[0134]
104
ꢀꢀꢀꢀ
第一切割元件的切割区域
[0135]
105
ꢀꢀꢀꢀ
第二切割元件
[0136]
106
ꢀꢀꢀꢀ
第二切割边
[0137]
107
ꢀꢀꢀꢀ
第二切割元件的切割区域
[0138]
108
ꢀꢀꢀꢀ
第一切割元件的转动轴
[0139]
109
ꢀꢀꢀꢀ
第二切割元件的转动轴
[0140]
110
ꢀꢀꢀꢀ
犁耕方向
[0141]
113
ꢀꢀꢀꢀ
切割面
[0142]
120
ꢀꢀꢀꢀ
地面
[0143]
121
ꢀꢀꢀꢀ
分离面/犁沟底部
[0144]
201
ꢀꢀꢀꢀ
翻土壁
[0145]
202
ꢀꢀꢀꢀ
侧部区域
[0146]
203
ꢀꢀꢀꢀ
底部区域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