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雾化器及电子烟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14:06: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电子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2.电子烟一般有雾化器和主机组成,雾化器容设于主机内。其中,雾化器包括储油管和容设于储油管内的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可以对储油管内的烟油进行雾化。
3.现有的雾化组件一般与烟油隔离,用户首次使用该电子烟时,用户需要将进油孔露出,并使得烟油通过进油孔进入雾化组件内,但是烟油通过进油孔浸润雾化组件的速度较慢,影响了用户的体验感,为了提高烟油浸润雾化组件的速度,相关技术中的电子烟一般按压挤压件产生的气压直接作用在储油管内的烟油上,使得雾化液快速通过进油孔进入雾化组件内,但是无法对进入雾化组件的烟油的量进行控制,影响了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以解决现有的电子烟采用挤压件无法对进入雾化组件内的烟油的量进行控制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储油管和雾化组件,所述储油管内开设有容设烟油的储油腔,所述雾化组件容设于所述储油腔内,所述雾化组件上开设有供烟油进入的进油孔,所述雾化器还包括:
6.分隔件,设置于储油腔内,用于将所述储油腔隔离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用于容设烟油和所述雾化组件,所述分隔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以及
7.吸嘴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用于压缩所述第一腔体的体积,以使产生的气压通过所述通孔挤压所述第二腔体内的烟油,并使得烟油通过所述进油孔注入所述雾化组件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件将储油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并将吸嘴件活动设置于第一腔体内,该吸嘴件可以相对于储油管做轴向移动从而可以压缩第一腔体的体积,使得第一腔体内的压强增大,产生的气压通过通孔挤压第二腔体内的烟油,将储油腔隔离成两个腔体,第一腔体能够控制挤压件按压的距离,且气压通过通孔注入第二腔体内,从而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按压带来的压力容积,进而可以控制进入雾化组件内的烟油的量,解决现有的电子烟采用挤压件无法对进入雾化组件内的烟油的量进行控制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雾化气体的浓度的控制。
9.可选地,所述分隔件包括:
10.第一筒体部,自所述储油管的出烟口朝背离出烟的方向延伸;
11.第二筒体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部背离出烟的一侧;以及
12.连接凸缘,连接于所述第一筒体部和所述第二筒体部之间,所述连接凸缘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压可以通过多个通孔进入第二腔体内,对第二腔体的压缩效果更好,烟油受到的压力更大,进一步加快了雾化速度。
14.可选地,当所述吸嘴件与所述连接凸缘抵接时,所述吸嘴件的顶端与所述储油管的出烟口平齐。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吸嘴件的限位,即该吸嘴件完全进入第一腔体内,不会影响用户的体验。
16.可选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
17.密封套,套设于所述吸嘴件的远离出烟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腔体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套用于在所述吸嘴件的推动下沿所述储油管做轴向位移。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密封套在第一腔体内滑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并且能够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防止烟油从第一腔体和吸嘴件之间的间隙处泄漏,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19.可选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
20.隔离件,套设于所述雾化组件的外侧,用于隔离所述雾化组件和所述烟油,所述隔离件上开设有供所述进油孔露出的开口;
21.其中,所述吸嘴件套设于所述雾化组件上,所述吸嘴件用于推动所述雾化组件相对于所述隔离件做轴向位移,以使所述进油孔与隔离件的所述开口正对设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压缩体积的同时实现了将进油孔露出,便于烟油通过该进油孔进入雾化组件内,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结构更加紧凑。
23.可选地,所述隔离件包括:
24.第一隔离部,与所述储油管密封连接;
25.连接部,自所述第一隔离部的一侧朝向出烟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所述开口;以及
26.第二隔离部,自所述连接部的一侧朝背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
27.其中,所述进油孔位于所述第二隔离部内;或者,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开口正对设置。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在初次使用该电子烟时,进油孔位于第二隔离部内,从而能够实现导油棉与烟油的隔离,当推动雾化管时,使得进油孔与开口正对设置,从而可以使得进油孔露出。
29.可选地,所述雾化组件包括:
30.雾化管,容设于所述储油管内,所述雾化管的靠近出烟的一端与所述吸嘴件连接,所述雾化管的远离出烟的一端套设有所述隔离件,所述雾化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所述进油孔;
31.导油棉,设置于所述雾化管内;以及
32.电热丝,伸入于所述导油棉内。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嘴件用于推动雾化管沿储油管的轴向移动以打开进油孔,发热丝加热将导油棉上的烟油进行雾化产生的气雾导通至出烟口处。
34.可选地,所述雾化管沿其轴向开设有出烟通道,所述雾化管包括:
35.第一管体,套设于所述导油棉的外侧,所述第一管体的管壁上开设有所述进油孔;
以及
36.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体的朝向出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储油管,并与所述吸嘴件连接。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推动吸嘴件,通过带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移动,以使得第二管体上的进油孔与开口正对设置。
38.可选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
39.安装座,与所述储油管背离出烟的一端密封连接,并与所述隔离件连接,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供所述雾化组件伸入的伸入孔。
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座用于支撑隔离件。
4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所述的雾化器以及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的主机。
4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了上述的雾化器,可以对进入雾化组件内的烟油的量进行控制,从而可以控制雾化气体的浓度,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4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46.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47.图4为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4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电子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4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雾化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5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雾化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51.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隔离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2.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3.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54.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55.10-雾化器;
56.11-储油管;111-储油腔;1111-第一腔体;1112-第二腔体;
57.12-雾化组件;120-进油孔;121-雾化管;1211-第一管体;1212-第二管体; 1213-出烟通道;122-导油棉;123-电热丝;124-咪头;
58.13-分隔件;130-通孔;131-第一筒体部;1132-第二筒体部;133-连接凸缘; 14-吸嘴件;140-出烟口;
59.15-密封套;151-环状凸缘;
60.16-隔离件;160-开口;161-第一隔离部;162-连接部;163-第二隔离部; 164-环状凸缘151;
61.17-安装座;
62.2-主机;21-电池;22-咪头;23-壳体;24-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63.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6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65.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6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67.请一并参阅图1,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10进行说明。所述雾化器10可以与主机2连接,以形成电子烟,其中,雾化器10与主机2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当然,也可以是分体结构。
68.具体地,进一步结合图2至图4,该雾化器10包括储油管11和雾化组件 12,储油管11内开设有容设烟油的储油腔111,雾化组件12容设于该储油腔 111内,雾化组件12上开设有供烟油进入的进油孔120,烟油通过该进油孔120 进入到雾化组件12的雾化腔内,以浸润雾化腔内的器件,产生雾化效果。
69.进一步地,该雾化器10还包括分隔件13和吸嘴件14,分隔件13设置于储油腔111内,用于将储油腔111隔离成第一腔体1111和第二腔体1112,第一腔体1111靠近储油管11的出烟口140设置,第二腔体1112用于容设烟油和雾化组件12,分隔件13上开设有通孔130,该通孔130连通第一腔体1111和第二腔体1112,即第一腔体1111通过该通孔130连通第二腔体1112;吸嘴件14活动设置于第一腔体1111内,用于压缩第一腔体1111的体积,以使产生的气压通过该通孔130挤压第二腔体1112内的烟油,并使得该烟油通过进油孔 120注入雾化组件12内,即通过直接按压吸嘴沿储油管11的轴向向下运动,能通过通孔130把按压产生的气压作用在第二腔体1112内部的烟油上,并使得烟油快速通过进油孔120进入雾化组件12内。
70.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的电子烟通过采用活动连接于储油管11内的挤压件直接挤压储油管11内的烟油,从而可以使得雾化液快速通过进油孔120 进入雾化组件12内,由于压缩的距离无法控制从而无法对进入雾化组件12内的烟油的量进行控制。
71.而本实施例通过分隔件13将储油腔111分隔成第一腔体1111和第二腔体 1112,并将吸嘴件14活动设置于第一腔体1111内,该吸嘴件14可以相对于储油管11做轴向移动从而可以压缩第一腔体1111的体积,使得第一腔体1111 内的压强增大,产生的气压通过通孔
130挤压第二腔体1112内的烟油,将储油腔111隔离成两个腔体,第一腔体1111能够控制挤压件按压的距离,且气压通过通孔注入第二腔体1112内,从而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按压带来的压力容积,进而可以控制进入雾化组件12内的烟油的量,解决现有的电子烟采用挤压件无法对进入雾化组件12内的烟油的量进行控制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雾化气体的浓度的控制。
72.在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分隔件13包括第一筒体部131、第二筒体部1132以及连接凸缘133,第一筒体部131自储油管11 的出烟口140朝背离出烟的方向延伸,第二筒体部1132设置于第一筒体部131 背离出烟的一侧,第二筒体部1132的横截面直径小于第一筒体部131的横截面直径,连接凸缘133连接于第一筒体部131和第二筒体部1132之间,连接凸缘 133环设于第二筒体部1132的外缘上,且连接凸缘133的外周壁与第二筒体部 1132连接,雾化组件12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筒体、连接凸缘133以及第二筒体而露出储油管11外,连接凸缘133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30,气压可以通过多个通孔130进入第二腔体1112内,对第二腔体1112的压缩效果更好,烟油受到的压力更大,进一步加快了雾化速度。
73.进一步地,当吸嘴件14与连接凸缘133抵接时,此时吸嘴件14的顶端与储油管11的出烟口140平齐。
74.具体地,吸嘴件14露出于储油管11外,从而便于挤压该吸嘴件14,且吸嘴件14的远离出烟口140的一端与连接凸缘133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当挤压吸嘴件14时,可以对第一腔体1111内的气体进行挤压,产生的气压通过通孔 130进入第二腔体1112内,直到吸嘴件14的远离出烟口140的一端与连接凸缘133抵接时,此时吸嘴件14的顶端与储油管11的出烟口140平齐,如此,实现了吸嘴件14的限位,即该吸嘴件14完全进入第一腔体1111内,不会影响用户的体验。
75.在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及图5,该雾化器10还包括密封套 15,该密封套15套设于吸嘴件14的远离出烟的一端,并与第一腔体1111的腔壁密封连接,该密封套15用于在吸嘴件14的推动下沿储油管11做轴向位移,通过采用密封套15使得密封套15在第一腔体1111内滑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并且能够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防止烟油从第一腔体1111和吸嘴件14之间的间隙处泄漏,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76.具体地,密封套15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环状凸缘151,该环状凸缘151弹性抵接于第一腔体1111的腔壁上,使得该密封套15在吸嘴件14的推动作用下沿第一腔体1111滑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方便用户按压。可选地,该密封套15 采用硅胶制成,即有一定的硬度又保持了一定的弹性。
77.在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7及图8,该雾化器10还包括隔离件16,该隔离件16套设于雾化组件12的外侧,该隔离件16用于隔离雾化组件12和烟油,隔离件16上开设有供进油孔120露出的开口160,吸嘴件14套设于雾化组件12的露出于出烟口140的一端,吸嘴件14用于推动雾化组件12相对于隔离件16做轴向位移,从而使得进油孔120与隔离件16的开口160正对设置,从而可以打开进油孔120。
78.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延长烟油的存储时间以及防止烟油泄漏,该雾化器10 未使用时,雾化组件12上的进油孔120处于封闭状态,烟油与雾化组件12内的器件均不接触。因此,用户在首次使用该电子烟时,需要先将雾化组件12 上的进油孔120的打开,即通过推动吸
嘴件14带动雾化组件12相对于隔离件 16做轴向位移,随着雾化组件12的移动,从而使得雾化组件12上的进油孔120 与隔离件16上的开口160正对设置,通过将吸嘴件14套设于雾化组件12的外侧,如此在实现压缩体积的同时实现了将进油孔120露出,便于烟油通过该进油孔120进入雾化组件12内,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结构更加紧凑。
79.具体地,进一步结合图9及图10,雾化组件12包括雾化管121、导油棉 122以及电热丝123,其中雾化管121容设于储油管11内,该雾化管121的靠近出烟的一端与吸嘴件14连接,雾化管121的远离出烟的一端套设有隔离件 16,吸嘴件14用于推动雾化管121沿储油管11的轴向移动以打开进油孔120,吸嘴件14的前端中心位置朝背离出烟的位置凹陷形成贯通的出烟口140,雾化管121沿其轴向开设有雾化通道,电热丝123加热将导油棉122上的烟油进行雾化产生的气雾导通至出烟口140处,用户通过含住吸嘴件14吸食该气雾。
80.导油棉122设置于雾化管121内,并包裹电热丝123,即电热丝123伸入于导油棉122内,增加了烟油与电热丝123的接触面积,如此可以使得电热丝 123能够快速、均匀地进行加热雾化。可选地,电热丝123可以是由镍、铜、钛或者镍铬合金等材料制成的金属材料,能够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对导油棉122 上的烟油进行加热雾化。
81.进一步地,隔离件16包括第一隔离部161、连接部162以及第二隔离部163,第一隔离部161与储油管11密封连接,连接部162自第一隔离部161的一侧朝向出烟的方向延伸,连接部162上开设有开口160,第二隔离部163自连接部 162的一侧朝背离连接部162的方向延伸,其中,用户在初次使用该电子烟时,进油孔120位于第二隔离部163内,从而能够实现导油棉122与烟油的隔离,当推动雾化管121时,使得进油孔120与开口160正对设置,从而可以使得进油孔120露出。
82.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雾化管121包括第一管体1211和第二管体1212,第一管体1211套设于导油棉122的外侧,第一管体1211的管壁上开设有进油孔120,第二管体1212的一端与第一管体1211的朝向出烟的一端连接,第二管体1212的另一端伸出储油管11并与吸嘴件14连接,其中,第一管体1211与第二管体1212为一体成型结构,提高了第一管体1211和第二管体1212连接处的稳定性,且便于加工成型,通过推动吸嘴件14,通过带动第一管体1211和第二管体1212移动,以使得第二管体1212上的进油孔120 与开口160正对设置。
83.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该雾化器10还包括安装座17,该安装座17与储油管11背离出烟的一端密封连接,安装座17上开设有供雾化组件 12伸入的伸入孔,该安装座17用于支撑隔离件16。
84.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烟,所述电子烟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雾化器10以及与雾化器10连接的主机2。
85.本技术提供的电子烟,采用了上述的雾化器10,可以对进入雾化组件12 内的烟油的量进行控制,从而可以控制雾化气体的浓度,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86.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主机与雾化器10可拆卸连接,由于雾化器10和烟油属于消耗品,需要不断地更换雾化器10。
87.可选地,主机2包括电池21,雾化器10通过电热丝123与电池21的正负极相连,使得电热丝123能够在电池21的作用下发热。
88.进一步地,该主机2还包括咪头22,当用户含住吸嘴件14抽吸时,气体经由气道由
咪头22感应到抽吸动作,咪头22即产生电信号,传导至单片机,唤醒mcu,把电送到电热丝123,电热丝123把电转换为热,加热烟油,烟油受热雾化产生气体。
89.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及图5,该主机2还包括壳体23和盖体 24,该壳体23用于保护和安装电池21和咪头22等部件,盖体24封盖于壳体 23的远离出烟的一端。
9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