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风管清扫机

2022-06-18 01:29: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管清扫机,属于管道清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2.物料管道长时间使用易造成管道内堆积物料、灰尘等,尤其涉及一些固体物料的输送管道内,而由于部分管道很多架设在高空,采用人工清理劳动强度大且存在着高空作业和极大的人身安全隐患。特别是在食品加工行业和卷烟制造行业,架设在高空的各种管道内物质不及时清理,容易造成滋生各种有害虫类和变质杂物,一旦脱落混入在制品中,会造成质量事故,影响到产品质量和原材料的浪费,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和信誉下降。
3.现阶段往往通过气体吹扫来清理粘结在管道内壁上的物质,但由于部分管道管径小且管路较长,实际清理效果并不理想。而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管内清灰装置大多只能清扫灰尘,对灰尘无法收集。
4.本国专利,申请号:202023323381.7,名称:一种管道清灰机器人中记载的方案通过简化结构实现的装置的轻量化,但由于装置的工作半径固定不能满足不同管径的管道需要,同时未能单独设置灰尘收集装置,造成实际不能将灰尘清除,只能实现与管壁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管内清灰装置只能对管道内壁清扫灰尘,无法收集管内的灰尘。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风管清扫机,包括壳体、转动驱动件、驱动轮组件、动力轴和清灰叶片,所述壳体为中空的管状结构,转动驱动件设置在壳体内,动力轴转动设置在壳体内,且转动驱动件的输出轴与动力轴连接,动力轴远离转动驱动件一端伸出壳体,清灰叶片设置在动力轴的伸出端;驱动轮组件包括驱动轮、调节件和传动件,驱动轮通过调节件和传动件周向间隔设置在壳体外侧壁上,且调节件可调节驱动轮与壳体的间距,传动件使得动力轴旋转驱动驱动轮旋转;还包括灰尘收集盒、过滤片和吸尘叶轮,灰尘收集盒和吸尘叶轮设置在壳体靠清灰叶片的内壁上,且吸尘叶轮与壳体转动连接,吸尘叶轮通过动力轴驱动旋转,灰尘收集盒进口与壳体外部连通,灰尘收集盒的出口设置有过滤片,且与吸尘叶轮的进口连通,吸尘叶轮的出口沿壳体轴向与壳体外端连通。
7.其中,上述装置中壳体靠近清灰叶片端封口,且壳体端部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进气口,且进气口与灰尘收集盒进口连通。
8.其中,上述装置中还包括齿轮副,吸尘叶轮通过齿轮副与动力轴转动连接。
9.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壳体靠清灰叶片的筒体上间隔设置有开口,灰尘收集盒设置在开口内,所述灰尘收集盒和吸尘叶轮为2至3个,且一一对应并均匀间隔设置在壳体周向上。
10.进一步,上述装置中还包括叶轮轴,所述叶轮轴转动设置在壳体上,叶轮轴的一端与吸尘叶轮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齿轮副中一啮合齿轮,另一啮合齿轮套设在动力轴上。
11.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杆和连接杆,调节杆为伸缩杆结构,且一端与壳体外侧壁铰接,调节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一端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壳体外壁铰接,驱动轮转动设置在连接杆和调节杆的铰接端处。
12.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调节杆包括外管、弹性件a和内杆,外管的一端与壳体外壁铰接,弹性件套设在内杆上并穿入外管内,内杆的另一端与壳体外壁连接。
13.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传动件包括涡轮、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动力轴中部为蜗杆结构,涡轮设置在连接杆与壳体的铰轴上,且与蜗杆啮合,驱动齿轮与涡轮间隔且同轴设置,从动齿轮与驱动轮间隔且同轴设置,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14.其中,上述装置中还包括从动轮组件,所述从动轮组件包括从动轮和调节装置,所述从动轮通过调节装置周向间隔设置在壳体外壁上,且调节装置可调节从动轮与壳体外壁的间距;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连杆和支撑杆,调节连杆为伸缩杆结构,且一端与壳体外侧壁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杆一端铰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壳体外壁连接,从动轮穿套在调节连杆和支撑杆铰接处的铰轴上。
15.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调节连杆包括外套管、弹性件b和内连杆,外套管的一端与壳体外壁铰接,弹性件套设在内连杆上并穿入外套管内,内连杆的另一端与壳体外壁连接。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转动驱动件驱动动力轴旋转,而动力轴后输出为三路:一路直接输出到动力轴连接的清扫叶片,使清扫叶片旋转清扫灰尘;另一路经过齿轮副增速后输出到吸尘叶轮使吸尘叶轮高速旋转产生负压,将清扫叶片扫下的灰尘吸取到灰尘收集盒、灰尘经过滤片过滤后的空气被输出到电机电池部位,起到冷却电池、电机的作用;第三路是通过传动件带动驱动轮转动实现装置的驱动。同时该装置能在不同直径的圆管内行走,壳体上设置有从动轮组件,在遇到弯道时能引导装置转弯。同时设置驱动轮组件,驱动轮与管壁紧密贴合保证足够压紧力。而调节调节杆即可实现变化驱动轮与壳体间距,也即是调节装置的工作半径,以适应不同管径变化。使得本装置即可实现工作半径的调节,同时通过调节杆和连接杆构成的连杆机构保证了驱动轮的稳定,延长了装置的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断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b断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灰尘收集盒断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齿轮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置于管道内工作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记为:1是壳体,2是从动轮组件,21是从动轮,22是内连杆,23是外套管,24是弹性件b,25是支撑杆,3是驱动轮组件,30是定位件,31是外管,32是弹性件a,33是内杆,34是驱动轮,35是涡轮,36是连接杆,37是从动齿轮,38是驱动齿轮,39是旋转轴,4是吸尘叶轮,5是蓄电池,6是转动驱动件,7是联轴器,8是蜗杆部,9是动力轴,10是管道,11是进气口,12是清灰叶片,13是灰尘收集盒,14是过滤片,15是齿轮副,151是大齿轮,152是小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5.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风管清扫机,包括壳体1、转动驱动件6、驱动轮组件3、动力轴9和清灰叶片12,所述壳体1为中空的管状结构,转动驱动件6设置在壳体1内,动力轴9转动设置在壳体1内,且转动驱动件6的输出轴与动力轴9连接,动力轴9远离转动驱动件6一端伸出壳体1,清灰叶片12设置在动力轴9的伸出端;驱动轮组件3包括驱动轮34、调节件和传动件,驱动轮34通过调节件和传动件周向间隔设置在壳体1外侧壁上,且调节件可调节驱动轮34与壳体1的间距,传动件使得动力轴9旋转驱动驱动轮34旋转;还包括灰尘收集盒13、过滤片14和吸尘叶轮4,灰尘收集盒13和吸尘叶轮4设置在壳体1靠清灰叶片12的内壁上,且吸尘叶轮4与壳体1转动连接,吸尘叶轮4通过动力轴9驱动旋转,灰尘收集盒13进口与壳体1外部连通,灰尘收集盒13的出口设置有过滤片14,且与吸尘叶轮4的进口连通,吸尘叶轮4的出口沿壳体1轴向与壳体1外端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包括壳体1、转动驱动件6、驱动轮组件3、动力轴9和清灰叶片12,实际优选壳体1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可优选壳体1为圆管状结构。将转动驱动件6设置在壳体1内,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其设置在空气的流出端,且位于过滤片14的后侧。而动力轴9转动设置在壳体1内,也即是动力轴9可在壳体1内自由旋转,同时将转动驱动件6的输出转轴与动力轴9连接,也即是动力轴9通过转动驱动件6实现自由旋转。将动力轴9远离转动驱动件6一端伸出壳体1,清灰叶片12设置在动力轴9的伸出端,使得清灰叶片12可跟随动力轴9一同旋转,实现直接对管道10清灰的目的。本装置还包括灰尘收集盒13、过滤片14和吸尘叶轮4,灰尘收集盒13和吸尘叶轮4设置在壳体1靠清灰叶片12内,且吸尘叶轮4与壳体1转动连接,使得吸尘叶轮4可在壳体1自由旋转,且与其他构件不干涉。而吸尘叶轮4通过动力轴9驱动旋转,也即是动力轴9不仅可带动清灰叶片12旋转,也可带动吸尘叶轮4旋转。灰尘收集盒13进口与壳体1外部连通,灰尘收集盒13的出口设置有过滤片14,且与吸尘叶轮4的进口连通,吸尘叶轮4的出口沿壳体1轴向与壳体1外端连通,使得壳体1外部的空气通过吸尘叶轮4的作用吸入壳体1内,并经过过滤片14后从壳体1远离清灰叶片12流出,在空气的流动过程中直接与转动驱动件6换热,实现转动驱动件6冷却,保证装置的稳固,延长其寿命。本装置优选转动驱动件6为电机和蓄电池5,实际将电机通过联轴器7与动力轴9连接,实现电机驱动动力轴9旋转,同时蓄电池5与电机电连接,实现电机的供电。而本装置的驱动轮组件3包括驱动轮34、调节件和传动件,实际使得驱动轮34通过调节件和传动件周向间隔设置在壳体1外侧壁上,使得装置通过驱动轮34与管道10内壁接触连接,同时保证装置壳体1不与管道10内壁接触,使得装置壳在管道10内滑动。而本装置的调节件可调节驱动轮34与壳体1的间距,也即是更改装置的工作半径,满足不同管径的管道10需要;而传动件使得转轴9旋转驱动驱动轮34旋转,使得装置在管道10内滑动的目的,实际可将转轴9另一端也即是远离驱动件6端伸出壳体1并设置清洗叶片实现通过清扫和移动的目的。
26.其中,上述装置中壳体1靠近清灰叶片12端封口,且壳体1端部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进气口11,且进气口11与灰尘收集盒13进口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为了防止灰尘直接进入壳体1对转动连接处损坏,本装置优选在壳体1靠近清灰叶片12端封口,且壳体1端部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进气口11,且进气口11与灰尘收集盒13进口连通,使得在壳体1内形成单独的空气流通通道,也即是附图中的箭头表示路径线方向即为壳体1内空
气流动方向。为了实现电机和蓄电池5的冷却,本装置优选壳体1远离清灰叶片12端封口,保持过滤后的冷空气与电机6和蓄电池5的接触换热,同时为了保证空气流通,优选在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开口。
27.其中,上述装置中还包括齿轮副15,吸尘叶轮4通过齿轮副15与动力轴9转动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优选设置齿轮副15,使得吸尘叶轮4通过齿轮副15与动力轴9转动连接。优选齿轮副15包括大齿轮151和小齿轮152,小齿轮152的数量与吸尘叶轮4的数量一一对应,且分布在大齿轮151的圆周上并与大齿轮151啮合,而大齿轮151可直接套设在动力轴9上,跟随动力轴9一并旋转。
28.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壳体1靠清灰叶片12的筒体上间隔设置有开口,灰尘收集盒13设置在开口内,所述灰尘收集盒13和吸尘叶轮4为2至3个,且一一对应并均匀间隔设置在壳体1周向上。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为了方便灰尘收集盒13的固定,本装置优选在靠清灰叶片12的筒体上间隔设置有开口,将灰尘收集盒13设置在开口内,实际可将灰尘收集盒13与壳体1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具体可采用卡接的方式固定,方便后期清理灰尘收集盒13内的灰尘。为了提升收尘效果,本装置优选灰尘收集盒13和吸尘叶轮4为2至3个,且一一对应并均匀间隔设置在壳体1周向上。使得一个灰尘收集盒13对应有一个吸尘叶轮4,提高收尘效率。
29.进一步,上述装置中还包括叶轮轴,所述叶轮轴转动设置在壳体1上,叶轮轴的一端与吸尘叶轮4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齿轮副15中一啮合齿轮,另一啮合齿轮套设在动力轴9上。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为了方便吸尘叶轮4转动设置在壳体1内,本装置优选在壳体1内设置叶轮转轴,具体将叶轮转轴架设在壳体1内,使得叶轮转轴与壳体1转动连接,同时在叶轮转轴远离吸尘叶轮4端设置有齿轮副15的小齿轮152,并将齿轮副15的大齿轮151套设在动力轴9上,且小齿轮152和大齿轮151啮合,使得动力轴9可直接带动吸尘叶轮4,实现吸入收集灰尘的目的。
30.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杆和连接杆36,调节杆为伸缩杆结构,且一端与壳体1外侧壁铰接,调节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36一端铰接,连接杆36的另一端与壳体1外壁铰接,驱动轮34转动设置在连接杆36和调节杆的铰接端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为了保证装置的稳定性,本装置优选调节件包括调节杆和连接杆36,同时进一步优选调节杆为伸缩杆结构,且一端与壳体1外侧壁铰接,调节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36一端铰接,连接杆36的另一端与壳体1外壁铰接,使得调节杆和连接杆36形成连杆结构,也即是与壳体1形成三角形结构,保证了装置工作半径调节的稳定性。同时将驱动轮34转动设置在连接杆36和调节杆的铰接端处,使得驱动轮34既可设置在连接杆36上,又可设置在调节杆上,考虑到调节杆的伸缩结构,实际可优选将驱动轮34设置在连接杆36上,且靠近调节杆即可。同时由于驱动轮34需要转动设置,故优选驱动轮34通过旋转轴39与连接杆36转动连接。
31.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调节杆包括外管31、弹性件a32和内杆33,外管31的一端与壳体1外壁铰接,弹性件套设在内杆33上并穿入外管31内,内杆33的另一端与壳体1外壁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优选调节杆的具体结构,优选包括外管31、弹性件a32和内杆33,外管31的一端与壳体1外壁铰接,弹性件套设在内杆33上并穿入外管31内,由优选弹性件a32套入内杆33端与内杆33连接后不易脱落,内杆33的另一端与壳体1外壁连接。这种结构使得内杆33与外管31弹性连接,实现驱动轮34的减震,同时更改弹性件
a32可改变内杆33的插入深度来改变调节杆的总长,实现连接杆36的转动进而调节驱动轮34与壳体1的间距,为了实现同一弹性件a32穿入外管31内的长度调节,本装置优选设置定位件30,将定位件30可将弹性件a32远离内杆33铰接端固定在外管31内的任意位置,实际可将定位件30设置为定位销结构,同时在外管31侧壁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穿入孔,通过改变定位件30的插入位置实现调节弹性件a32插入端的位置来实现调节杆的调节。优选弹性件a32为管弹簧结构。
32.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传动件包括涡轮35、驱动齿轮38和从动齿轮37,所述动力轴9中部为蜗杆结构,涡轮35设置在连接杆36与壳体1的铰轴上,且与蜗杆啮合,驱动齿轮38与涡轮35间隔且同轴设置,从动齿轮37与驱动轮34间隔且同轴设置,驱动齿轮38与从动齿轮37啮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优选通过蜗杆8、涡轮35的连接方式来传递动力,具体是传动件包括涡轮35、驱动齿轮38和从动齿轮37,转轴9中部为蜗杆结构,也即是转轴9上一端为蜗杆8,而将涡轮35设置在连接杆36与壳体1的铰轴上,涡轮35穿过壳体1后与蜗杆8啮合,而驱动齿轮38与涡轮35间隔且同轴设置,也即是驱动齿轮38与涡轮35通过键间隔设置在同一轴上,涡轮35旋转即可实现驱动齿轮38旋转,而从动齿轮37与驱动轮34间隔且同轴设置,驱动齿轮38与从动齿轮37啮合,使得驱动齿轮38带动从动齿轮37旋转进而带动驱动轮34旋转,这种方式就可将转轴9的转动传递到驱动轮34的旋转上,实现装置的移动。
33.其中,上述装置中还包括从动轮组件2,所述从动轮组件2包括从动轮21和调节装置,所述从动轮21通过调节装置周向间隔设置在壳体1外壁上,且调节装置可调节从动轮21与壳体1外壁的间距;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连杆和支撑杆25,调节连杆为伸缩杆结构,且一端与壳体1外侧壁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杆25一端铰接,支撑杆25的另一端与壳体1外壁连接,从动轮21穿套在调节连杆和支撑杆25铰接处的铰轴上。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为了保证装置只能在管道10内滚动,本装置优选通过从动组件实现装置与管道10内的接触,具体是还包括从动轮组件2,且从动轮组件2应与驱动轮组件3间隔设置,且均周向间隔设置在壳体1外侧壁上,而从动轮组件2包括从动轮21和调节装置,同理从动轮21通过调节装置周向间隔设置在壳体1外壁上,且调节装置可调节从动轮21与壳体1外壁的间距,这种设置可调节从动轮21与不同管径的管道10内壁接触,保证装置的运行平稳,同时从动轮21也可作为导向轮使用进而控制装置的移动方向。本装置也是进一步优选调节装置的具体结构,优选包括调节连杆和支撑杆25,调节连杆为伸缩杆结构,且一端与壳体1外侧壁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杆25一端铰接,支撑杆25的另一端与壳体1外壁连接,从动轮21穿套在调节连杆和支撑杆25铰接处的铰轴上,也即是通过调节连杆和支撑杆25构成的连杆结构实现从动轮21的转动设置,这与驱动轮34的设置相同。
34.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调节连杆包括外套管23、弹性件b24和内连杆22,外套管23的一端与壳体1外壁铰接,弹性件套设在内连杆22上并穿入外套管23内,内连杆22的另一端与壳体1外壁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同理优选调节连杆包括外套管23、弹性件b24和内连杆22,外套管23的一端与壳体1外壁铰接,弹性件b24套设在内连杆22上并穿入外套管23内,内连杆22的另一端与壳体1外壁连接,实际也可通过控制弹性件b24的插入量来实现调节杆长度调节的目的,可优选弹性件b24也为管弹簧结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