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光学单元的制作方法

2022-06-16 06:35: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单元。


背景技术:

2.以往,使用各种光学单元。其中,使用一种光学单元,其使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可动,该可动体具备使来自外部的入射光束朝向摄像元件反射的反射部。在这样的光学单元中,构成为:反射部固定于可动体上,且反射部不会从可动体脱落。例如,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一种光学单元,其中,在可动体上的固定反射部的区域形成有用于注入粘接剂的狭缝。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cn208984869u
6.专利文献2:us2019/0227300a1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8.然而,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这样的结构的光学单元中,狭缝较浅,因此反射部相对于可动体的固定力不充分,存在反射部从可动体脱落的情况。这样,在以往的结构的光学单元中,反射部可能从可动体脱落。
9.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10.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单元,例如,具备:反射部,所述反射部使从外部入射的入射光束在反射面上向从入射方向朝向摄像元件的反射方向反射;可动体,在所述可动体上固定有所述反射部;以及固定体,就所述可动体而言,对与所述反射面接触的反射面接触面及与和所述入射方向及所述反射方向均交叉的所述反射部的交叉方向侧的侧面接触的侧面接触面中的至少一方实施了纹理加工。根据本方案,对反射面接触面及侧面接触面中的至少一方实施了纹理加工。通过实施纹理加工,摩擦力显著变大。因此,能够抑制反射部从可动体脱落。
11.另外,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例如,具备:反射部,所述反射部使从外部入射的入射光束在反射面上向从入射方向朝向摄像元件的反射方向反射;可动体,在所述可动体上固定有所述反射部;以及固定体,所述可动体在所述反射部的容纳面和所述反射部的所述入射方向侧的面即入射面及所述反射部的所述反射方向侧的面即出射面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台阶,在所述台阶上形成有粘接剂池。根据本方案,可动体在反射部的容纳面形成有相对于反射部的入射面及出射面中的至少一方成为粘接剂池的台阶。通过在台阶上形成粘接剂池,能够形成大的粘接剂池。因此,能够抑制反射部从可动体脱落。
12.另外,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例如,具备:反射部,所述反射部使从外部入射的入射光束在反射面上向从入射方向朝向摄像元件的反射方向反射;可动体,在所述可动体上
固定有所述反射部;以及固定体,所述可动体在侧面接触面上通过热铆接固定有所述反射部,所述侧面接触面与和所述入射方向及所述反射方向均交叉的所述反射部的交叉方向侧的侧面接触。根据本方案,可动体在侧面接触面上通过热铆接固定有反射部。通过进行热铆接,可动体和反射部的固定力显著变大。因此,能够抑制反射部从可动体脱落。
13.另外,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例如具备:反射部,所述反射部使从外部入射的入射光束在反射面上向从入射方向朝向摄像元件的反射方向反射;可动体,在所述可动体上固定有所述反射部;固定体;以及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固定所述可动体和所述反射部。根据本方案,具备固定可动体和反射部的固定部件。因此,能够通过固定部件更有效地抑制反射部从可动体脱落。
14.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可以设为如下结构:所述固定部件抵接所述反射部的所述入射方向侧的面即入射面及所述反射部的所述反射方向侧的面即出射面中的至少一方并进行面接触。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相对于可动体将反射部容易且适当地定位,并且通过在面接触的部分涂布粘接剂等,特别是能够提高粘接力,能够有效地抑制反射部从可动体脱落。
15.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可以设为如下结构:所述固定部件是板簧,所述板簧通过从与所述入射方向及所述反射方向均交叉的所述反射部的交叉方向侧的两侧的侧面夹持所述反射部而固定于所述反射部,并且固定于所述可动体上。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以利用板簧夹持反射部且与板簧一起固定于可动体上这一简单的结构,特别有效地抑制反射部从可动体脱落。
16.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能够设为如下结构:所述可动体具有与所述反射面接触的反射面接触面,所述固定部件在与反射面接触面对置的位置与所述反射部的所述入射方向侧的面即入射面的一部分及所述反射部的所述反射方向侧的面即出射面的一部分接触。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地抑制反射部向与反射面接触面对置的方向脱落,能够特别有效地抑制反射部从可动体脱落。
17.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可以设为如下结构:所述固定部件具有支承所述反射面的反射面支承部和从与所述入射方向及所述反射方向均交叉的所述反射部的交叉方向侧的两侧的侧面夹持所述反射部的夹持部,所述可动体具有与所述反射面支承部接触的反射面支承部接触面,在所述反射面支承部,在与反射面支承部接触面接触的面上形成有狭缝。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狭缝将固定部件牢固地粘接到可动体上,能够特别有效地抑制反射部从可动体脱落。
18.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在所述夹持部,在与所述反射面支承部对置的位置设置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与所述反射部的所述入射方向侧的面即入射面的一部分及所述反射部的所述反射方向侧的面即出射面的一部分接触。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限制部有效地抑制反射部向与反射面接触面对置的方向脱落,能够特别有效地抑制反射部从可动体脱落。
19.另外,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例如具备:反射部,所述反射部使从外部入射的入射光束在反射面上向从入射方向朝向摄像元件的反射方向反射;可动体,在所述可动体上固定有所述反射部;以及固定体,所述可动体在与所述反射面接触的反射面接触面上设置有多个狭缝,所述狭缝的平均深度大于所述狭缝的平均宽度。根据本方案,可动体在反射面
接触面上设置有多个狭缝,狭缝的平均深度大于狭缝的平均宽度。如果狭缝浅,则可能不能充分利用粘接剂的粘接力,但通过形成深的狭缝,则能够获得大的粘接力。因此,能够抑制反射部从可动体脱落。
20.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多个所述狭缝中的每一个狭缝的深度方向对齐。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形成多的狭缝,能够有效地抑制反射部从可动体脱落。
21.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多个所述狭缝中的每一个狭缝在深度方向上贯通。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容易向狭缝导入粘接剂。
22.发明效果
23.本发明的光学单元能够抑制反射部从固定有该反射部的可动体脱落。
附图说明
24.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的智能手机的立体图。
25.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的概略侧视图。
26.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的反射单元的概略立体图,表示将棱镜拆下后的状态。
27.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光学单元的反射单元的概略立体图。
28.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光学单元的反射单元的概略立体图。
29.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光学单元的反射单元的概略立体剖视图。
30.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光学单元的反射单元的概略平面剖视图。
31.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光学单元的反射单元的概略立体图。
32.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光学单元的反射单元的概略立体图。
33.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光学单元的棱镜及固定部件的概略立体图。
34.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光学单元的固定部件的概略立体图。
35.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光学单元的棱镜及固定部件的概略立体图。
36.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光学单元的棱镜及固定部件的概略立体图。
37.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光学单元的反射单元的概略立体图,表示将棱镜拆下的状态。
38.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光学单元的反射单元的概略立体剖视图。
39.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1的光学单元的反射单元的概略立体剖视图。
40.附图标记说明
[0041]1…
光学单元;10

棱镜(反射部);10a

反射面;10b

入射面;10c

出射面;10d

侧面;100

智能手机;101

透镜;102

透镜;103

基板;103a

摄像元件;104

照相机;200

反射单元(可动体);201

固定部;202

反射面接触面(反射面支承部接触面);203

侧面接触面;203a

第一肋(固定部件);203b

第二肋(固定部件);203c

第三肋(固定部件);203f

-y方向侧端部;203g

-z方向侧端部;211

台阶;221

固定部;231

板簧(固定部件);232

间隙;241

限制部件(固定部件);251

固定部件;251a

反射面支承部;251b

夹持部;251c

凸部;251d

限制部;251e

限制部;261

狭缝;261a

狭缝;261b

狭缝;300

固定体;400

旋转支承机构;c

旋转轴;d1

入射方向;d2

反射方向;r…
开放空间;s

狭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x轴、y轴及z轴为各自正交的方向,将沿 x方向及-x方向观察的图设为侧视图,将沿 y方向观察的图设为俯视图,将沿-y方向观察的图设为仰视图,将沿 z方向观察的图设为后视图,将沿-z方向观察的图设为主视图。而且, y方向与来自外部的光束的入射方向d1相对应。
[0043]
[实施例1]
[0044]
首先,对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进行说明。
[0045]
《具备光学单元的装置的概略》
[0046]
图1是作为具备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的装置的一例的智能手机100的概略立体图。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能够优选用于智能手机100。这是因为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能够构成为薄型,能够将智能手机100中的y轴方向上的厚度构成得较薄。但是,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不限于智能手机100,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用于照相机或视频等各种装置。
[0047]
如图1所示,智能手机100具备入射光束的透镜101。在智能手机100中的透镜101的内部具备光学单元1。智能手机100成为能够经由透镜101从外部沿入射方向d1入射光束,并基于入射光束拍摄被摄体像的结构。
[0048]
《光学单元的整体结构》
[0049]
图2是示意性表示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具有固定体300、具有作为反射部的棱镜10的作为可动体的反射单元200、以及具有设置有摄像元件103a的基板103和透镜102的照相机104。反射单元200使光束在入射面10b上经由透镜101从外部沿入射方向d1入射,由棱镜10的反射面10a反射入射光束,向从出射面10c朝向摄像元件103a的反射方向d2出射入射光束。此外,本实施例的反射单元200具备棱镜10作为反射部,但反射部的结构不限于棱镜10,也可以设为具备反射镜作为反射部的结构等。此外,入射方向d1是沿着y轴方向的方向,而反射方向d2大致沿着z轴方向,但是随着棱镜10的位移而变化。
[0050]
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具备旋转支承机构400,该旋转支承机构400使反射单元200相对于固定体300以与入射方向d1及反射方向d2均交叉的方向(x轴方向)为旋转轴c而旋转。但是,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设为反射单元200相对于固定体300以x轴方向以外的方向为旋转轴旋转的结构、或通过反射单元200相对于固定体300旋转以外的方法可动的结构。
[0051]
《反射单元的结构》
[0052]
图3是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的反射单元200的立体图。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的反射单元200具有棱镜10的固定部201。在固定部201设有与棱镜10的反射面10a接触的反射面接触面202、与和入射方向d1及反射方向d2均交叉的棱镜10的交叉方向侧(x轴方向侧)的侧面10d(参照图2)接触的侧面接触面203。而且,反射面接触面202及侧面接触面203被实施了纹理加工。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接触”是指除了直接接触的情况以外还包括经由其它部件间接接触的情况。
[0053]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具备使从外部入射的入射光束在反射面10a上向
从入射方向d1朝向摄像元件103a的反射方向反射的棱镜10、固定有棱镜10的反射单元200、以及固定体300。而且,在这种结构的光学单元中,优选的是,如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这样对反射单元200的反射面接触面202及侧面接触面203中的至少一方实施了纹理加工。这是因为通过实施纹理加工,摩擦力显著变大,因此,能够抑制棱镜10从反射单元200脱落。
[0054]
然后,通过在实施了纹理加工的反射面接触面202及侧面接触面203上涂布粘接剂,特别是摩擦力显著地变大,能够有效地抑制棱镜10从固定有棱镜10的反射单元200脱落。因此,特别优选的是,设为在反射面接触面202及侧面接触面203上涂布粘接剂的结构。但是,也可以设为不在反射面接触面202及侧面接触面203上涂布粘接剂的结构。
[0055]
[实施例2]
[0056]
接下来,使用图4对实施例2的光学单元1进行说明。在此,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光学单元1的反射单元200的立体图。此外,与上述实施例1共同的构成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除了在下述中说明的部分的结构以外,是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同样的结构。因此,除了在下述中说明的部分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同样的技术特征。
[0057]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反射单元200中,与棱镜10的侧面10d相比,侧面接触面203在-y方向及-z方向上较大。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反射单元200相对于棱镜10的入射方向d1侧的面即入射面10b、及棱镜10的反射方向侧的面即出射面10c形成有台阶211。而且,将与该台阶211对应的区域作为粘接剂池。在此,粘接剂池是能够贮存粘接剂的区域,通过形成粘接剂池,粘接力提高。
[0058]
通过如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这样设为在反射单元200中的棱镜10的作为容纳面的侧面接触面203和棱镜10的入射面10b及棱镜10的出射面10c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台阶211,并在该台阶211上形成有粘接剂池的结构,能够形成大的粘接剂池。通过形成大的粘接剂池,能够将棱镜10牢固地固定在反射单元200上。因此,通过如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这样形成作为粘接剂池的台阶211,能够抑制棱镜10从反射单元200脱落。
[0059]
[实施例3]
[0060]
接下来,使用图5对实施例3的光学单元1进行说明。在此,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光学单元1的反射单元200的立体图。此外,与上述实施例1及实施例2共同的构成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除了在下述中说明的部分的结构以外,是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同样的结构。因此,除了在下述中说明的部分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同样的技术特征。
[0061]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反射单元200中,在侧面接触面203上形成有多个固定部221,该固定部221是通过将形成于侧面接触面203的凸部进行热铆接而形成的。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反射单元200在侧面接触面203上通过热铆接固定棱镜10。通过在侧面接触面203上对棱镜10进行热铆接,反射单元200和棱镜10之间的固定力显著变大。因此,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成为能够有效地抑制棱镜10从反射单元200脱落的结构。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侧面接触面203上形成有多个突起,并在使棱镜10支承于反射单元200之后,加热该突起使其变形,由此,进行热铆接。因此,散布有多个固定部221,但不限于这样的结构,固定部221也可以遍及整个圆周而一体形成。另外,在图5中,仅观察到-x方向侧的侧面接触面203上的固定部221,但在 x方向侧的侧面接触面203上也形成有固定部221。
[0062]
[实施例4]
[0063]
接下来,使用图6对实施例4的光学单元1进行说明。在此,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光学单元1的反射单元200的立体剖视图。此外,与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3共同的构成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除了在下述中说明的部分的结构以外,是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同样的结构。因此,除了在下述中说明的部分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同样的技术特征。
[0064]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反射单元200中,与棱镜10的反射面10a对置的区域为开放空间r,成为能够从该开放空间r侧向箭头方向插入棱镜10的结构。而且,本实施例的反射单元200具备:第一肋203a,其通过使入射面10b与从该开放空间r侧插入的棱镜10抵接而进行限制;以及第二肋203b及第三肋203c,其通过出射面10c与从该开放空间r侧插入的棱镜10抵接而进行限制。而且,通过在入射面10b和第一肋203a之间配置粘接剂,且在出射面10c和第二肋203b及第三肋203c之间配置粘接剂,棱镜10相对于反射单元200被固定。
[0065]
这样,本实施例的反射单元200具备作为固定部件的第一肋203a、第二肋203b及第三肋203c的固定反射单元200和棱镜10。因此,通过作为固定部件的第一肋203a、第二肋203b及第三肋203c有效地抑制了棱镜10从反射单元200脱落。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反射单元200中,作为固定部件的第一肋203a、第二肋203b及第三肋203c与侧面接触面203一体构成。然而,固定部件可以与反射单元200的构成部件一体构成,也可以由另外的部件构成。
[0066]
此外,固定部件是抵接棱镜10的入射面10b及棱镜10的出射面10c中的至少一方并且面接触的结构即可。这是因为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相对于反射单元200对棱镜10容易且适当地定位,并且通过进行对面接触的部分涂布粘接剂等,能够提别提高粘接力,能够有效地抑制棱镜10从反射单元200脱落。
[0067]
[实施例5]
[0068]
接下来,使用图7及图8对实施例5的光学单元1进行说明。在此,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光学单元1的反射单元200的平面剖视图。另外,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光学单元1的反射单元200的立体图。此外,与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4共同的构成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除了在下述中说明的部分的结构以外,是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同样的结构。因此,除了在下述中说明的部分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同样的技术特征。
[0069]
如图7及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反射单元200中,作为固定反射单元200和棱镜10的固定部件,具备板簧231。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反射单元200的固定部件是板簧231,该板簧231通过从与入射方向d1及反射方向d2均交叉的棱镜10的交叉方向侧(x轴方向侧)的两侧的侧面10d夹持棱镜10而被固定于棱镜10上,并且固定于反射单元200上。通过使用这样的结构的固定部件,能够以棱镜10由板簧231夹持并与板簧231一起固定于反射单元200上这一简单的结构,特别有效地抑制棱镜10从反射单元200脱落。此外,通过在图7中的反射单元200和棱镜10的间隙232中注入粘接剂,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棱镜10从反射单元200脱落。
[0070]
[实施例6]
[0071]
接下来,使用图9对实施例6的光学单元1进行说明。在此,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光学单元1的反射单元200的立体图。此外,与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5共同的构成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除了在下述中说明的部分
的结构以外,是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同样的结构。因此,除了在下述中说明的部分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同样的技术特征。
[0072]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反射单元200中,作为固定反射单元200和棱镜10的固定部件,具备沿x轴方向延伸的限制部件241。详细而言,作为固定部件,在与反射面接触面202对置的位置具备限制部件241,该限制部件241与棱镜10的入射面10b的一部分及棱镜10的出射面10c的一部分接触。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地抑制棱镜10向与反射面接触面202对置的方向脱落,能够特别有效地抑制棱镜10从反射单元200脱落。此外,限制部件241成为仅与棱镜10的入射面10b的一部分及棱镜10的出射面10c的一部分接触的结构,以不妨碍入射光束向棱镜10的入射及从棱镜10的出射。
[0073]
[实施例7]
[0074]
接下来,使用图10及图11对实施例7的光学单元1进行说明。在此,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光学单元1的棱镜10及固定部件251的立体图。另外,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光学单元1的固定部件251的立体图。此外,与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6共同的构成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除了在下述中说明的部分的结构以外,是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同样的结构。因此,除了在下述中说明的部分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同样的技术特征。
[0075]
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反射单元200中,具备固定反射单元200和棱镜10的固定部件251。详细而言,固定部件251具有支承棱镜10的反射面10a的反射面支承部251a和从棱镜10的x轴方向侧的两侧的侧面10d夹持棱镜10的夹持部251b。在此,反射面接触面202具有作为与反射面支承部251a接触的反射面支承部接触面的作用,如图11所示,在反射面支承部251a,在与反射面支承部接触面接触的面上形成有狭缝s。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狭缝将固定部件牢固地粘接到可动体上,能够特别有效地抑制反射部从固定有反射部的可动体脱落。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狭缝s将固定部件251牢固地粘接到反射单元200上,能够特别有效地抑制棱镜10从反射单元200脱落。
[0076]
另外,本实施例的固定部件251在夹持部251b形成有凸部251c。而且,通过凸部251c与设置于侧面接触面203的未图示的凹部(卡合部)卡合,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棱镜10从反射单元200脱落。
[0077]
[实施例8]
[0078]
接下来,使用图12对实施例8的光学单元1进行说明。在此,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光学单元1的棱镜10及固定部件251的立体图。此外,与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7共同的构成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除了在下述中说明的部分的结构以外,是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同样的结构。因此,除了在下述中说明的部分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同样的技术特征。
[0079]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固定部件251中,在两个夹持部251b双方设置有按压棱镜10的入射面10b和出射面10c的边界部分的限制部251d。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除了在两个夹持部251b双方设置有限制部251d以外,设为与实施例7的光学单元1同样的结构。
[0080]
[实施例9]
[0081]
接下来,使用图13对实施例9的光学单元1进行说明。在此,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光学单元1的棱镜10及固定部件251的立体图。此外,与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8共同的构
成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除了在下述中说明的部分的结构以外,是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同样的结构。因此,除了在下述中说明的部分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同样的技术特征。
[0082]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固定部件251中,设置有与两个夹持部251b双方连接且按压棱镜10的入射面10b和出射面10c的边界部分的限制部251e。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除了设置有与两个夹持部251b双方连接的限制部251e以外,设为与实施例7的光学单元1同样的结构。
[0083]
在此,就实施例8的光学单元1及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而言,在夹持部251b,在与反射面支承部251a对置的位置设置有与棱镜10的入射面10b的一部分及棱镜10的出射面10c的一部分接触的限制部(限制部251d或限制部251e)。实施例8的光学单元1及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该限制部有效地抑制棱镜10向与反射面接触面202对置的方向脱落,能够特别有效地抑制棱镜10从反射单元200脱落。
[0084]
[实施例10]
[0085]
接下来,使用图14及图15对实施例10的光学单元1进行说明。在此,图14及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光学单元1的反射单元200的立体图,图14是拆下棱镜10后的状态图,图15是安装棱镜10后的状态图。此外,与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9共同的构成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除了在下述中说明的部分的结构以外,是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同样的结构。因此,除了在下述中说明的部分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同样的技术特征。
[0086]
如图14及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反射单元200在反射面接触面202上形成有多个以 z方向为深度方向较深地延伸的、沿着x轴方向的狭缝261。在此,优选狭缝261的平均深度大于狭缝261的平均宽度。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反射单元200中,棱镜10在反射面接触面202上设置有深度不同的多个狭缝261,但各个狭缝261的平均深度大于各个狭缝261的平均宽度。在狭缝261的内部注入有粘接剂,但如果狭缝261较浅,则有时不能充分利用粘接剂的粘接力。这是因为粘接剂有时会从狭缝261剥落。然而,通过如本实施例这样形成较深的狭缝261,能够获得大的粘接力。因此,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抑制了棱镜10从反射单元200脱落的情况。
[0087]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多个狭缝261中的每一个狭缝的深度方向均在 z方向上对齐。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较多地形成狭缝261,能够特别有效地抑制棱镜10从反射单元200脱落。但是,也可以设为多个狭缝261中的每一个的深度方向未对齐的结构。
[0088]
此外,如图14及图15所示,就本实施例的反射单元200而言,侧面接触面203的-y方向侧端部203f及-z方向侧端部203g被倒角。棱镜10的侧面10d由粘接剂粘贴到侧面接触面203,但通过将该被倒角的区域作为粘接剂池,特别是提高了棱镜10和反射单元200的粘接强度。
[0089]
[实施例11]
[0090]
接下来,使用图16对实施例11的光学单元1进行说明。在此,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1的光学单元1的反射单元200的立体图。此外,与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10共同的构成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除了在下述中说明的部分的结构以外,是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同样的结构。因此,除了在下述中说明的部分以
外,具有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同样的技术特征。
[0091]
如图14及图15所示,在实施例10的光学单元1中,多个狭缝261的每一个狭缝的深度方向均在 z方向上对齐。另一方面,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具备狭缝261a和狭缝261b这两个狭缝261,但深度方向未对齐。狭缝261a的深度方向是 z方向,狭缝261b的深度方向是 y方向。
[0092]
在此,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多个狭缝261中的每一个狭缝在深度方向上贯通。具体而言,狭缝261a向 z方向贯通,狭缝261b向 y方向贯通。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在使棱镜10支承于反射单元200之后从外侧注入粘接剂,使得更易于将粘接剂导入狭缝261中。
[0093]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结构实现。例如,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实现上述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对与发明内容栏所记载的各方式中的技术特征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适当地进行替换或组合。另外,如果该技术特征在本说明书中未被作为必须的内容进行说明,则可以适当地删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