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含酚废气的高效净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6-16 01:03: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酚废气的高效净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腰果酚是通过粗腰果酚蒸馏得到,在蒸馏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酚废气,若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含酚废气还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3.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碱洗塔对含酚废气进行处理,利用喷洒碱性溶液,使碱性溶液中和废气中的酚,但是仅仅通过碱洗塔的作用,并不能对废气进行完全处理。同时腰果酚不同于苯酚等酚类物质,其不溶于水,需要更高效率的处理系统对其进行达标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酚废气的高效净化处理系统。
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含酚废气的高效净化处理系统,包括:
7.用于吸收腰果酚生产废气的放空冷凝器,所述放空冷凝器的进气口与外部的腰果酚生产废气收集管路连接;
8.所述放空冷凝器的出气口通过一接收罐与喷淋洗涤塔的进气口相连,
9.所述喷淋洗涤塔的出气口连接活性炭吸附装置;
10.通过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进行吸附后通过排空装置排出;
11.所述喷淋洗涤塔内设置有相连的第一级喷淋吸收塔和第二级喷淋吸收塔,在所述第一级喷淋吸收塔和第二级喷淋吸收塔的下部设置有循环水箱,在所述第二级喷淋吸收塔的出口设置有除雾段;
12.所述第一级喷淋吸收塔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段、均流段和第一级填料吸收段和第一级喷淋段;
13.所述第二级喷淋吸收塔包括依次相连第二级填料吸收段和第二级喷淋段。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放空冷凝器设置有循环回水管路和循环上水管路。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级喷淋段与第二级喷淋段的喷嘴密度和喷淋压力不同。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空装置为并联的第一排空风机和第二排空风机,以及与所述第一排空风机和第二排空风机相连的排气烟囱。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水箱出口与吸收塔循环装置相连,通过所述吸收塔循环装置对吸收液进行回用。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吸收塔循环装置包括并联的第一吸收塔循环泵和第二吸收塔循环泵。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吸收塔循环装置的出水管路与污水池的进水口相连。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污水池的出水口通过防腐自吸装置连通外部排水管路。
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腐自吸装置包括并联的第一防腐自吸泵和第二防腐自吸泵。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3.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含酚废气实现更高效率的处理,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淋洗涤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结构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27.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属于“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如图1所示的含酚废气的高效净化处理系统,包括了用于吸收腰果酚生产废气的放空冷凝器100,放空冷凝器100的进气口与外部的腰果酚生产废气收集管路10连接。放空冷凝器100设置有循环回水管路101和循环上水管路102。
29.放空冷凝器100的出气口通过接收罐200与喷淋洗涤塔300的进气口相连。
30.放空冷凝器100由冷却塔提供冷却水。腰果酚类的沸点常温时在300-400℃之间,故很容易凝结为液体。
31.重点结合图2,喷淋洗涤塔300内设置有相连的第一级喷淋吸收塔310和第二级喷淋吸收塔320,在第一级喷淋吸收塔310和第二级喷淋吸收塔320的下部设置有循环水箱330,在第二级喷淋吸收塔320的出口设置有除雾段340。
32.第一级喷淋吸收塔310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段311、均流段312和第一级填料吸收段313和第一级喷淋段314。
33.冷凝后的废气进入喷淋洗涤塔300的第一级喷淋吸收塔310当中,迅速充满进气段311的空间,然后均匀地通过均流段312上升到第一级填料吸收段313当中。
34.在第一级填料吸收段313的填料表面上,废气被有效截留,随吸收液流入下部循环水箱330中。
35.未完全截留气体继续上升进入第一级喷淋段314,在第一级喷淋段314中吸收液从
均布的喷嘴高速喷出,形成无数细小雾滴,与混合气体充分混合接触,继续发生有效截留。
36.然后气体上升到第二级喷淋吸收塔320当中的第二级填料吸收段321和第二级喷淋段322当中进行与第一级类似的截留过程第二级喷淋吸收塔320包括依次相连第二级填料吸收段321和第二级喷淋段322。其中第一级喷淋段314与第二级喷淋段322的喷嘴密度和喷淋压力不同,截留气体浓度范围也有所不同。
37.塔体的最上部是除雾段340,气体中所夹的吸收液雾滴在这里被清除下来,经过治理后的气体由塔体上端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400。
38.喷淋洗涤塔300的出气口连接活性炭吸附装置400,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400进行吸附后通过排空装置500排出。
39.排空装置500为并联的第一排空风机510和第二排空风机520,以及与第一排空风机510和第二排空风机520相连的排气烟囱530。
40.循环水箱330的出口与吸收塔循环装置600相连,通过吸收塔循环装置600对吸收液进行回用。吸收塔循环装置600包括并联的第一吸收塔循环泵610和第二吸收塔循环泵620。
41.吸收塔循环装置600的出水管路601与污水池700的进水口相连,污水池700的出水口通过防腐自吸装置800连通外部排水管路。防腐自吸装置800包括了并联的第一防腐自吸泵810和第二防腐自吸泵820来连通外部排水管路20。
4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43.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含酚废气的高效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吸收腰果酚生产废气的放空冷凝器,所述放空冷凝器的进气口与外部的腰果酚生产废气收集管路连接;所述放空冷凝器的出气口通过一接收罐与喷淋洗涤塔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喷淋洗涤塔的出气口连接活性炭吸附装置;通过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进行吸附后通过排空装置排出;所述喷淋洗涤塔内设置有相连的第一级喷淋吸收塔和第二级喷淋吸收塔,在所述第一级喷淋吸收塔和第二级喷淋吸收塔的下部设置有循环水箱,在所述第二级喷淋吸收塔的出口设置有除雾段;所述第一级喷淋吸收塔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段、均流段和第一级填料吸收段和第一级喷淋段;所述第二级喷淋吸收塔包括依次相连第二级填料吸收段和第二级喷淋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气的高效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空冷凝器设置有循环回水管路和循环上水管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气的高效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喷淋段与第二级喷淋段的喷嘴密度和喷淋压力不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气的高效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空装置为并联的第一排空风机和第二排空风机,以及与所述第一排空风机和第二排空风机相连的排气烟囱。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气的高效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箱出口与吸收塔循环装置相连,通过所述吸收塔循环装置对吸收液进行回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气的高效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循环装置包括并联的第一吸收塔循环泵和第二吸收塔循环泵。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气的高效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循环装置的出水管路与污水池的进水口相连。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气的高效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的出水口通过防腐自吸装置连通外部排水管路。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含酚废气的高效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自吸装置包括并联的第一防腐自吸泵和第二防腐自吸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酚废气的高效净化处理系统,包括:放空冷凝器,放空冷凝器的进气口与外部管路连接;放空冷凝器的出气口通过接收罐与喷淋洗涤塔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喷淋洗涤塔的出气口连接活性炭吸附装置;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进行吸附后通过排空装置排出;喷淋洗涤塔内设置有相连的第一级喷淋吸收塔和第二级喷淋吸收塔,在第一级喷淋吸收塔和第二级喷淋吸收塔的下部设置有循环水箱,在第二级喷淋吸收塔的出口设置有除雾段;第一级喷淋吸收塔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段、均流段和第一级填料吸收段和第一级喷淋段;第二级喷淋吸收塔包括依次相连第二级填料吸收段和第二级喷淋段。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含酚废气实现更高效率的处理,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免对环境产生污染。免对环境产生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志 温国明 戴志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熟耐素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7
技术公布日:2022/6/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