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ATV车灯光切换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06:09: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atv车灯光切换控制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灯光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atv车灯光切换控制器,可用于全地形沙滩车。


背景技术:

2.沙滩车是全地形车—all terrain vehicle(适合所有地形的交通工具)缩写是atv的俗称,又称"全地形四轮越野机车"。在欧盟、美国,atv与utv、baja、go-kart、非道路两轮摩托车等均统一叫为orv(非道路车)。沙滩车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行驶的车辆,在普通车辆难以机动的地形上行走自如,车辆简单实用,越野性能好,外观一般无篷。
3.在沙滩车使用中,需要考虑到照明切换控制问题,即远近光灯的切换。目前用于汽车的灯光切换控制器,其不适用于沙滩车使用环境,沙滩车存在激烈驾驶、行驶环境恶劣的情况,全地形沙滩车对灯光切换控制器的要求高。
4.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atv车灯光切换控制器。


技术实现要素:

5.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atv车灯光切换控制器,其设计结构合理,可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灯光切换控制器的技术问题。
6.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atv车灯光切换控制器,包括壳体、pcb基板、触摸液晶显示屏、单片机、通讯模块、通讯导线、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远近光灯座板、远光灯和近光灯;所述pcb基板设置在壳体内,触摸液晶显示屏、单片机、通讯模块安装在pcb基板上,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通讯模块之间通过通讯导线并联连接,远光灯、近光灯分别安装在远近光灯座板上,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分别与远光灯、近光灯之间并联连接,其中,单片机与通讯模块连接,触摸液晶显示屏、通讯导线分别与通讯模块连接。
7.本技术方案的,所述atv车灯光切换控制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一端上部外壁的铰链,及设置在铰链上的盖板,及设置在盖板一端外壁的第一紧固板,及设置在第一紧固板内的第一紧固板孔,及设置在壳体另一端上部外壁的第二紧固板,及设置在第二紧固板内的第二紧固板孔,及通过第一紧固板孔、第二紧固板孔将第一紧固板、第二紧固板连接的紧固螺栓、紧固螺栓螺母,其中,壳体设置为敞开式结构。
8.本技术方案的,所述atv车灯光切换控制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两端下部外壁的定位板,及分别设置在定位板内的腰形固定通槽。
9.本技术方案的,所述atv车灯光切换控制器,还包括设置在pcb基板上的定位模块,其中,定位模块与通讯模块连接。
10.本技术方案的,所述atv车灯光切换控制器,远光灯、近光灯上设置有远光灯连接座、近光灯连接座,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分别通过远光灯控制导线、近光灯控制导线与远光灯连接座、近光灯连接座连接。
11.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盖板内设置有与触摸液晶显示屏相配合使用的触摸控制通
槽;所述壳体一侧外壁设置有与通讯导线相配合使用的一组通讯导线引线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atv车灯光切换控制器的有益效果在于:1、其设计结构合理,壳体、pcb基板、触摸液晶显示屏、单片机、通讯模块、通讯导线、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远近光灯座板、远光灯和近光灯等适用于沙滩车多种恶劣使用环境,使用寿命长,同时具备定位模块,功能丰富;2、整体构成分为三段式结构,便于分别进行制作生产,且后续装配方便。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atv车灯光切换控制器的俯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tv车灯光切换控制器的主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15.图中序号如下:100-壳体、101-铰链、102-定位板、103-腰形固定通槽、104-盖板、105-第一紧固板、106-第一紧固板孔、107-紧固螺栓、108-紧固螺栓螺母、109-第二紧固板、110-第二紧固板孔、111-一组通讯导线引线孔、112
‑ꢀ
pcb基板、113-触摸液晶显示屏、114-通讯模块、115-单片机、116-定位模块、117-通讯导线、118-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9-远近光灯座板、120-近光灯控制导线、121-远光灯、122-远光灯连接座、123-近光灯、124-近光灯连接座、125-远光灯控制导线、126-触摸控制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17.实施例一
18.如图1和图2所示的atv车灯光切换控制器,包括壳体100、pcb基板112、触摸液晶显示屏113、单片机115、通讯模块114、通讯导线117、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8、远近光灯座板119、远光灯121和近光灯123;pcb基板112设置在壳体100内,触摸液晶显示屏113、单片机115、通讯模块114安装在pcb基板112上,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8、通讯模块114之间通过通讯导线117并联连接,远光灯121、近光灯123分别安装在远近光灯座板119上,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8分别与远光灯121、近光灯123之间并联连接,其中,单片机115与通讯模块114连接,触摸液晶显示屏113、通讯导线117分别与通讯模块114连接。
19.实施例二
20.如图1和图2所示的atv车灯光切换控制器,包括壳体100、pcb基板112、触摸液晶显示屏113、单片机115、通讯模块114、通讯导线117、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8、远近光灯座板119、远光灯121和近光灯123;pcb基板112设置在壳体100内,触摸液晶显示屏113、单片机115、通讯模块114安装在pcb基板112上,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8、通讯模块114之间通过通讯导线117并联连接,远光灯121、近光灯123分别安装在远近光灯座板119上,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8分别与远光灯121、近光灯123之间并联连接,其中,单片机115与通讯模块114连接,触摸液晶显示屏113、通讯导线117分别与通讯模块114连接,及设置在壳体100一端上部外壁的铰链101,及设置在铰链101上的盖板104,及设置在盖板104一端外壁的第一紧固板105,及设置在第一紧固板105内的第一紧固板孔106,及设置在壳体100另一端上部外壁的第二紧固板109,及设置在第二紧固板109内的第二紧固板孔110,及通过第一紧固板孔106、第二紧固板孔110将第一紧固板105、第二紧固板109连接的紧固螺栓107、紧固螺栓螺母
108,其中,壳体100设置为敞开式结构。
21.实施例三
22.如图1和图2所示的atv车灯光切换控制器,包括壳体100、pcb基板112、触摸液晶显示屏113、单片机115、通讯模块114、通讯导线117、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8、远近光灯座板119、远光灯121和近光灯123;pcb基板112设置在壳体100内,触摸液晶显示屏113、单片机115、通讯模块114安装在pcb基板112上,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8、通讯模块114之间通过通讯导线117并联连接,远光灯121、近光灯123分别安装在远近光灯座板119上,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8分别与远光灯121、近光灯123之间并联连接,其中,单片机115与通讯模块114连接,触摸液晶显示屏113、通讯导线117分别与通讯模块114连接,及设置在壳体100一端上部外壁的铰链101,及设置在铰链101上的盖板104,及设置在盖板104一端外壁的第一紧固板105,及设置在第一紧固板105内的第一紧固板孔106,及设置在壳体100另一端上部外壁的第二紧固板109,及设置在第二紧固板109内的第二紧固板孔110,及通过第一紧固板孔106、第二紧固板孔110将第一紧固板105、第二紧固板109连接的紧固螺栓107、紧固螺栓螺母108,其中,壳体100设置为敞开式结构,及设置在壳体100两端下部外壁的定位板102,及分别设置在定位板102内的腰形固定通槽103。
23.实施例四
24.如图1和图2所示的atv车灯光切换控制器,包括壳体100、pcb基板112、触摸液晶显示屏113、单片机115、通讯模块114、通讯导线117、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8、远近光灯座板119、远光灯121和近光灯123;pcb基板112设置在壳体100内,触摸液晶显示屏113、单片机115、通讯模块114安装在pcb基板112上,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8、通讯模块114之间通过通讯导线117并联连接,远光灯121、近光灯123分别安装在远近光灯座板119上,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8分别与远光灯121、近光灯123之间并联连接,其中,单片机115与通讯模块114连接,触摸液晶显示屏113、通讯导线117分别与通讯模块114连接,及设置在壳体100一端上部外壁的铰链101,及设置在铰链101上的盖板104,及设置在盖板104一端外壁的第一紧固板105,及设置在第一紧固板105内的第一紧固板孔106,及设置在壳体100另一端上部外壁的第二紧固板109,及设置在第二紧固板109内的第二紧固板孔110,及通过第一紧固板孔106、第二紧固板孔110将第一紧固板105、第二紧固板109连接的紧固螺栓107、紧固螺栓螺母108,其中,壳体100设置为敞开式结构,及设置在壳体100两端下部外壁的定位板102,及分别设置在定位板102内的腰形固定通槽103,及设置在pcb基板112上的定位模块116,其中,定位模块116与通讯模块114连接。
25.实施例五
26.如图1和图2所示的atv车灯光切换控制器,包括壳体100、pcb基板112、触摸液晶显示屏113、单片机115、通讯模块114、通讯导线117、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8、远近光灯座板119、远光灯121和近光灯123;pcb基板112设置在壳体100内,触摸液晶显示屏113、单片机115、通讯模块114安装在pcb基板112上,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8、通讯模块114之间通过通讯导线117并联连接,远光灯121、近光灯123分别安装在远近光灯座板119上,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8分别与远光灯121、近光灯123之间并联连接,其中,单片机115与通讯模块114连接,触摸液晶显示屏113、通讯导线117分别与通讯模块114连接,及设置在壳体100一端上部外壁的铰链101,及设置在铰链101上的盖板104,及设置在盖板104一端外壁的第一紧固板
105,及设置在第一紧固板105内的第一紧固板孔106,及设置在壳体100另一端上部外壁的第二紧固板109,及设置在第二紧固板109内的第二紧固板孔110,及通过第一紧固板孔106、第二紧固板孔110将第一紧固板105、第二紧固板109连接的紧固螺栓107、紧固螺栓螺母108,其中,壳体100设置为敞开式结构,及设置在壳体100两端下部外壁的定位板102,及分别设置在定位板102内的腰形固定通槽103,及设置在pcb基板112上的定位模块116,其中,定位模块116与通讯模块114连接,及远光灯121、近光灯123上设置有远光灯连接座122、近光灯连接座124,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8分别通过远光灯控制导线125、近光灯控制导线120与远光灯连接座122、近光灯连接座124连接。
27.实施例六
28.如图1和图2所示的atv车灯光切换控制器,包括壳体100、pcb基板112、触摸液晶显示屏113、单片机115、通讯模块114、通讯导线117、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8、远近光灯座板119、远光灯121和近光灯123;pcb基板112设置在壳体100内,触摸液晶显示屏113、单片机115、通讯模块114安装在pcb基板112上,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8、通讯模块114之间通过通讯导线117并联连接,远光灯121、近光灯123分别安装在远近光灯座板119上,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8分别与远光灯121、近光灯123之间并联连接,其中,单片机115与通讯模块114连接,触摸液晶显示屏113、通讯导线117分别与通讯模块114连接,及设置在壳体100一端上部外壁的铰链101,及设置在铰链101上的盖板104,及设置在盖板104一端外壁的第一紧固板105,及设置在第一紧固板105内的第一紧固板孔106,及设置在壳体100另一端上部外壁的第二紧固板109,及设置在第二紧固板109内的第二紧固板孔110,及通过第一紧固板孔106、第二紧固板孔110将第一紧固板105、第二紧固板109连接的紧固螺栓107、紧固螺栓螺母108,其中,壳体100设置为敞开式结构,及设置在壳体100两端下部外壁的定位板102,及分别设置在定位板102内的腰形固定通槽103,及设置在pcb基板112上的定位模块116,其中,定位模块116与通讯模块114连接,及远光灯121、近光灯123上设置有远光灯连接座122、近光灯连接座124,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8分别通过远光灯控制导线125、近光灯控制导线120与远光灯连接座122、近光灯连接座124连接,及盖板104内设置有与触摸液晶显示屏113相配合使用的触摸控制通槽126,壳体100一侧外壁设置有与通讯导线117相配合使用的一组通讯导线引线孔111。
29.本结构的atv车灯光切换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30.切换时,手指通过触摸控制通槽126点击触摸液晶显示屏113,并通过通讯模块114将触发信号信息输送至单片机115,单片机115接收触发信号信息并通过通讯模块114、通讯导线117将触发信号信息(远光或近光信号)传输至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8,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8按照的触发信号分别利用远光灯控制导线125、远光灯连接座122与近光灯控制导线120、近光灯连接座124控制、远光灯121关/闭、近光灯123关/闭。
31.本结构的atv车灯光切换控制器,pcb基板112、触摸液晶显示屏113、单片机115、通讯模块114、通讯导线117、远近光灯电子控制件118、远近光灯座板119、远光灯121、近光灯123、定位模块116等均未采购的成熟技术产品,本技术不做改进。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