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灌装机用硬支喷码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4 19:51: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装机用硬支喷码输送装置,属于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灌装机是对密封胶进行灌装的设备。密封胶的灌装包括灌装、打盖、喷码等环节。喷码即在密封胶灌装用的料筒上标识生产日期、批次号、中英文、条码等信息。现有技术中料筒喷码时使用的输送装置,结构简单,料筒输送不稳定,如料筒存在明显的晃动或抖动,影响喷码质量。
3.因此设计一种专用的自动灌装机用硬支喷码输送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灌装机用硬支喷码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能对硬支料筒进行间歇地、自动输送,且输送过程中硬支料筒运行稳定,方便喷码,自动化程度高、适于实用。
5.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灌装机用硬支喷码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高度可调节的滚轮和用于输送硬支料筒的移动板;所述机架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托板;滚轮位于两个托板之间,滚轮位于托板的上方;两个托板上对应滚轮的位置分别设有两个转动设置的托轮和一个第一凹槽,两个托轮设置在第一凹槽的侧部;托轮的外圆周凸出所述第一凹槽的槽面;移动板位于两个托板之间,移动板的上端设有多个第三凹槽。
7.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支撑座和带动滚轮转动的电机;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板上,滚轮与电机直连;支撑座上设有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上加工有长孔;电机安装板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座上,另一端安装有螺杆,螺杆的上端贯穿长孔,螺杆的上端固定有螺母。
8.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托板的上端设有多个用于放置硬支料筒的第二凹槽。
9.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包括能上下移动的底座,底座上滑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移动板固定在固定板上;底座上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伸缩杆通过连接块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10.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移动单元还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竖直安装在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与底座固定连接。
11.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导向孔,底座上设有导向杆;导向杆贯穿导向孔。
12.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固定座位于底座下方,第一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机架,。
13.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托板前端的上部设有向下倾斜设置的斜面。
1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5.本实用新型的灌装机用硬支喷码输送装置,能通过移动单元对硬支料筒进行间歇地、自动输送,且输送中硬支料筒运行稳定。在对应滚轮和托轮的位置设置喷码装置,滚轮和托轮分别从上方和下方对硬支料筒进行约束,滚轮转动带动硬支料筒转动,方便喷码装置在硬支料筒的外壁上进行喷码。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适于实用。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灌装机用硬支喷码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灌装机用硬支喷码输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19.图3是图1的俯视图;
20.图4是图1中滚轮及其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图1中滚轮及其支撑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22.图6是图1中移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灌装机用硬支喷码输送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24.图中,1-机架,2-托板,3-第一凹槽,4-滚轮,5-托轮,6-第二凹槽,7-移动板,8-第三凹槽,9-支撑座,10-第二固定座,11-电机,12-螺杆,13-长孔,14-螺母,15-电机安装板,16-底座,17-第一气缸,18-连接块,19-固定板,20-第一固定座,21-第二气缸,22-导向孔,23-导向杆,24-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说明,而不是用于限制,将该灌装机用硬支喷码输送装置使用时,硬支料筒的输送方向定义为前,与其相对的方向定义为后。
实施例
26.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共同所示,一种灌装机用硬支喷码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高度可调节的滚轮4和用于输送硬支料筒的移动单元。机架1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托板2,托板2前端的上部设有向下倾斜设置的斜面24。滚轮4位于两个托板2之间,且滚轮4位于托板2的上方。两个托板2上对应滚轮4的位置分别设有两个转动设置的托轮5和一个第一凹槽3,斜面24位于第一凹槽3的前方。
27.如图1所示,托板2的上端还多个用于放置硬支料筒的第二凹槽6。第二凹槽6位于第一凹槽3的后方。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3的后方有四个第二凹槽6。第一凹槽3位于滚轮4的正下方,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6均为弧形槽。两个托轮5间隔设置在第一凹槽3的侧部;托轮5的外圆周凸出第一凹槽3的槽面。当硬支料筒置于该位置时,两个托轮5从下方托住硬支料筒的底部,滚轮4从上方压住硬支料筒的上部。滚轮4转动时能带动硬支料筒一起转动。托轮5的设置使得滚轮4带动硬支料筒转动时,硬支料筒转动更加稳定、不卡顿。
28.如图1、图2、图3和图6共同所示,移动单元包括能上下移动的底座16和用于输送硬支料筒的移动板7,移动板7位于两个托板2之间,移动板7的上端设有多个第三凹槽8,第三凹槽8为方形槽。对应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6的位置,移动板7上均有第三凹槽8。底座16上滑动安装有固定板19,移动板7固定在固定板19上;底座16上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气缸
17,第一气缸17的伸缩杆通过连接块18与固定板19固定连接。第一气缸17的伸缩杆伸缩时带动固定板19和移动板7一起水平运动。移动单元还包括第一固定座20和竖直安装在第一固定座20上的第二气缸21,第二气缸21的伸缩杆与底座16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座20上设有导向孔22,底座16上设有导向杆23;导向杆23贯穿导向孔22。第二气缸21的伸缩杆伸缩时带动底座16向上或向下运动。第一固定座20位于底座16下方,第一固定座20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
29.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共同所示,该灌装机用硬支喷码输送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支撑座9和带动滚轮4转动的电机11。电机11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板15上,滚轮4与电机11直连。电机启动后带动滚轮4一起转动。支撑座9的上端设有第二固定座10,第二固定座10上加工有长孔13。电机安装板15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固定座10上,另一端安装有螺杆12,螺杆12的上端贯穿长孔13,螺杆12的上端固定有螺母14。电机安装板15和第二固定座10间设有间隙。当滚轮4或电机11受到向上的力的作用时,滚轮4或电机11能够向上移动。当向上的力消失时,滚轮4或电机11在自身重力作用向下复位。即有硬支料筒输送至滚轮4下方时,会对滚轮4施加向上的推力,滚轮4向上运动并从上方压住硬支料筒,此时滚轮4转动会带动硬支料筒一起转动。该位置即是对硬支料筒进行喷码的最佳位置。该灌装机用硬支喷码输送装置使用时,会将喷码装置安装在该位置处硬支料筒的上方,硬支料筒转动过程中方便喷码装置在硬支料筒的外壁上进行喷码。
30.喷码结束后通过移动单元将硬支料筒输送走,并将新的且需要喷码的硬支料筒输送过来,进行喷码。移动单元将硬支料筒输送走时会对滚轮4施加向上的力使得滚轮4向上运动;硬支料筒移走后滚轮4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复位。上述结构设计使得硬支料筒能顺利输送至喷码位置,且喷码时硬支料筒稳定转动,喷码完成后硬支料筒被顺利地输送至下一工位,整个过程运行平稳,不会产生卡顿现象。
31.如图7所示,将该灌装机用硬支喷码输送装置安装在全自动灌装机上使用。硬支料筒在全自动灌装机上灌装完成后,会被送至全自动灌装机的某个工位。该工位正好与移动板7上的一个第三凹槽8位置相对应。初始状态,第一气缸17的伸缩杆伸出,第二气缸21的伸缩杆收回。
32.使用时,电机11一直处于工作状态。首先控制第二气缸21的伸缩杆伸出并带动底座16和移动板7向上运动,使得托板2上的硬支料筒脱离托板2的支撑并落入第三凹槽8内。然后控制第一气缸17的伸缩杆收回,第一气缸17的伸缩杆收回过程中带动固定板19和移动板7沿着底座16向前滑动。第三步,控制第二气缸21的伸缩杆收回,固定板19和移动板7均随同底座16下移,并将硬支料筒送至移动板7上的下一个第二凹槽6或第一凹槽3上。最后将第一气缸17的伸缩杆伸出,移动板7复位。
33.当有硬支料筒被送至第一凹槽3的位置时,两个托轮5从下方托住硬支料筒的底部,滚轮4从上方压住硬支料筒的上部。滚轮4转动时能带动硬支料筒一起转动。喷码装置对硬支料筒进行喷码。喷码结束后,移动单元动作并通过移动板7将硬支料筒送至下一工位,并将待喷码的新硬支料筒送该工位进行喷码,实现对硬支料筒的自动输送。
3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