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模具漏水气压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4 18:25: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具漏水气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注塑产品为了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就要尽可能地缩短注塑产品的成型周期,因此注塑模具都要设计冷却水路。为确保模具正常生产,就必须保证模具中每组水路不存在泄漏问题。为了避免模具水路存在泄漏风险,需要在模具安装在注塑机前就做好漏水测试。模具漏水检测装置是保证模具不漏水的重要工具。
3.但目前,检测漏水的装置多采用水压方式检测,采用这种方式,需要接通水源并将水贯通至水路中,检测完毕后要对其进行清理,否则会造成水路损坏,费时费力,同时,大量地消耗水也会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环保性不高;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模具漏水气压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漏水气压检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模具漏水气压检测装置,包括气源接口组件,所述气源接口组件的左端可拆卸连接有储气罐,所述储气罐的外表面上部固定连接有压力表,所述储气罐的左端可拆卸连接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左端可拆卸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左端可拆卸安装有模具终端接口组件;
7.所述模具终端接口组件包括第二软管接口,所述第二软管接口的外表面左部螺纹连接有第三固定螺母,所述第三固定螺母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终端接口,所述终端接口的外表面左部开设有螺纹。
8.优选的,所述终端接口的内壁直径尺寸与第二软管接口的内壁直径尺寸相等,所述第二软管接口的内壁直径尺寸与软管的外表面直径尺寸相等。
9.优选的,所述气源接口组件包括气源接口和转杆,所述气源接口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阀门管道,所述阀门管道的外表面上部开设有转杆孔,且转杆孔与阀门管道的内部相通,所述转杆的外表面下部贯穿开设有阀门孔,所述转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10.优选的,所述阀门管道的内径尺寸与第一连接管的内径尺寸相等,所述转杆孔的尺寸与转杆的直径尺寸相等,所述阀门孔的截面直径尺寸与阀门管道的内径尺寸相等,所述转杆的长度尺寸大于阀门管道的外表面直径尺寸。
11.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螺母,所述第一固定螺母的左端螺纹连接有中间接口,所述中间接口的外表面左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母,所述第二固定螺母的内壁左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软管接口。
12.优选的,所述中间接口的内径尺寸与第一软管接口的内径尺寸相等,所述第一软管接口的内径尺寸与软管的外表面直径尺寸相等。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储气罐和压力表,接通气源并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关闭气源接口组件,使连接的通路闭合,若待检测水路正常,则压力表示数不会变化,由此达到检测的目的,以气压的方式代替水压检测的方式,达到省时省力、节能环保的目的;
15.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源接口组件和模具终端接口组件,气源接口组件采用较为简便的阀门设置,同时密闭性能好,保证气体能够随时进入或停止,模具终端接口组件采用卡接的方式与水路输入端连接,同时设置有第三固定螺母,连接密封性强,达到密闭连接气源与水路、防止跑气的目的。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漏水气压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漏水气压检测装置气源接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漏水气压检测装置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漏水气压检测装置的模具终端接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气源接口组件;2、储气罐;3、压力表;4、连接组件;5、软管;6、模具终端接口组件;11、气源接口;12、限位螺母;13、第一连接管;14、阀门管道;15、转杆孔;16、转杆;17、阀门孔;18、把手;41、第一固定螺母;42、中间接口;43、第二固定螺母;44、第一软管接口;61、第二软管接口;62、第三固定螺母;63、终端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如图1-4所示,一种模具漏水气压检测装置,包括气源接口组件1,气源接口组件1的左端可拆卸连接有储气罐2,储气罐2的外表面上部固定连接有压力表3,储气罐2的左端可拆卸连接有连接组件4,连接组件4的左端可拆卸连接有软管5,软管5的左端可拆卸安装有模具终端接口组件6。
25.在本实施例中,模具终端接口组件6包括第二软管接口61,第二软管接口61的外表面左部螺纹连接有第三固定螺母62,第三固定螺母6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终端接口63,终端接口63的外表面左部开设有螺纹,终端接口63的内壁直径尺寸与第二软管接口61的内壁直径尺寸相等,第二软管接口61的内壁直径尺寸与软管5的外表面直径尺寸相等;软管5的尾端连接有第二软管接口61,第二软管接口61旋入第三固定螺母62中,第三固定螺母6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终端接口63并卡紧至水路输入端,由此,气体经由模具终端接口组件6可在水路中形成完成的通路。
26.在本实施例中,气源接口组件1包括气源接口11和转杆16,气源接口1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螺母12,限位螺母1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3,第一连接管1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阀门管道14,阀门管道14的外表面上部开设有转杆孔15,且转杆孔15与阀门管道14的内部相通,转杆16的外表面下部贯穿开设有阀门孔17,转杆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8,阀门管道14的内径尺寸与第一连接管13的内径尺寸相等,转杆孔15的尺寸与转杆16的直径尺寸相等,阀门孔17的截面直径尺寸与阀门管道14的内径尺寸相等,转杆16的长度尺寸大于阀门管道14的外表面直径尺寸;转动把手18使得阀门孔17与阀门管道14的通路之间保持畅通,此时气体可以通过气源接口组件1并到达储气罐2,同时压力表3的示数会发生变化,证明此时有气压产生,当气压稳定后,转动把手18关闭阀门,切断气源,并将水路输出端堵住,若此通路不漏水,则密闭性较好,气体不会发生泄漏,所以理论上压力表3的示数不会发生变化,同理,若关闭阀门后压力表3的示数变化,则证明通路漏气,当检测完毕后,打开水路输出端,打开阀门,完成泄压。
27.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4包括第一固定螺母41,第一固定螺母41的左端螺纹连接有中间接口42,中间接口42的外表面左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母43,第二固定螺母43的内壁左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软管接口44,中间接口42的内径尺寸与第一软管接口44的内径尺寸相等,第一软管接口44的内径尺寸与软管5的外表面直径尺寸相等;第一固定螺母41固定在储气罐2的左端,旋入中间接口42后,将中间接口42与压力表3接通,之后在中间接口42的外表面左部旋入第二固定螺母43,由于第二固定螺母43的宽度较宽,在一端接入中间接口42后,另一端可以接入第一软管接口44,并连接软管5。
2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模具漏水气压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气源接口11通过其外表面右端的螺纹旋入气源上的接口,以此接通气源,之后将模具终端接口组件6中的终端接口63卡入模具水路的终端,确认气源接口组件1和模具终端接口组件6完全卡紧之后,打开气源,并转动把手18使得阀门孔17与阀门管道14的通路之间保持畅通,此时气体可以通过气源接口组件1并到达储气罐2,同时压力表3的示数会发生变化,证明此时有气压产生,第一固定螺母41固定在储气罐2的左端,旋入中间接口42后,将中间接口42与压力表3接通,之后在中间接口42的外表面左部旋入第二固定螺母43,由于第二固定螺母43的宽度较宽,在一端接入中间接口42后,另一端可以接入第一软管接口44,并连接软管5,软管5的尾端连接有第二软管接口61,第二软管接口61旋入第三固定螺母62中,第三固定螺母6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终端接口63并卡紧至水路输入端,由此,气体经由模具终端接口组件6可在水路中形成完成的通路,当气压稳定后,转动把手18关闭阀门,切断气源,并将水路输出端堵住,若此通路不漏水,则密闭性较好,气体不会发生泄漏,所以理论上压力表3的示数不会发生变化,同理,若关闭阀门后压力表3的示数变化,则证明通路漏气,当检测完
毕后,打开水路输出端,打开阀门,完成泄压,采用该方法省时省力,传统的水路检测方法需要在检测完成后对通路进行处理,否则会残留水分,对通路造成损坏,并且传统检测方式不环保,局限性较大。
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