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保健器具的制作方法

2022-06-12 03:22: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器具。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可作为筋膜推刮或按摩器具而加以使用的保健器具。


背景技术:

2.以往,作为保健器具,广泛使用了在垫子构件等的框体内收容有振动模块的各种振动按摩器具。这样的保健器具贴紧于人体的腰部、颈部、脚等被按摩面,将在振动模块上产生的振动传播到人体,由此赋予按摩效果。利用该按摩效果放松被按摩面的一部分肌肉,由此能够缓解或消除发硬、肿胀、疼痛等症状。近年来,为了根本上改善发硬、肿胀、疼痛等症状以及姿势、人体扭曲等,不仅关注按摩而且还关注使筋膜处于适当状态的方法。
3.筋膜包住肌肉或肌肉群等的肌肉纤维而实现分开及连接,是将胶原蛋白和水分作为构成成分而含有的具有弹性的膜。筋膜传递保持人体姿势、支持肌肉纤维活动的力,同时还具有保护肌肉、血管、神经、淋巴管等以及保护肌肉纤维彼此的摩擦以及肌肉收缩时的润滑作用等功能,遍布全身。如果因精神压力、受伤及歪斜的姿势、动作等而身体的至少一部分承受负担,则筋膜的活动或润滑变差,发生拧曲、萎缩、粘合等且柔软性下降。如果在筋膜上发生异常,则血管、神经、淋巴管等被压迫而有可能发生循环障碍等,或者对其他肌肉等也产生坏影响而有可能引起性能(肌肉力量、柔软性、运动、日常生活等)下降、肌肉功能不全、平衡恶化、发硬、肿胀、疼痛等的坏影响。
4.近年来,作为将改善性能、可动范围、代谢、自我护理等总体的健康状态为目的的人体护理理疗,对肌肉及筋膜施加压力、刺激而改善筋膜的拧曲、萎缩、粘合等的筋膜推刮受注目。通过持续进行筋膜推刮,筋膜的活动、润滑、柔软性被改善为适当的状态。尤其,在人体护理界、体育界、美容界等,对不受场所限制、根据自己步调、根据身体状况或状态而简单且灵活地进行筋膜推刮而可实现筋膜自我护理的器具的需求得到了提高。尤其,在运动员或教练员之间,将提高体温、受伤预防、性能提高等为目的的训练或将比赛前的热身或疲劳恢复等为目的的训练或比赛后的舒缓时的筋膜推刮的实施被受注目。目前为止,筋膜推刮主要通过专家的理疗来进行,但是最近开发出了各种器具,以便能够简单地实施筋膜推刮。
5.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进行振动的辊轮型的保健器具。该保健器具用于康复训练及护理、放松、自我护理或热身、训练后的疲劳恢复,在运动员之间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棍子整体发生振动,因此难以将振动高效地传递到所希望的理疗部位。
6.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备热可塑性弹性体制的末端且该末端进行振动的筋膜放松用具。但是,末端为圆筒形,难以将振动有效地传递到任意理疗部位。
7.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便携式电动击打按摩涂抹器(applicator)。虽然其通过被往
复运动组件所驱动的活塞进行击打按摩(敲诊),但是振动会传递到本体,因此难以将振动高效地传递到任意理疗部位。
8.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可用单手保持而实施理疗的筋膜放松工具。但是,理疗要靠人力来进行,理疗者有可能感到疲劳。
9.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9968513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7/0304144号说明书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9/16455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国专利第604685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健器具,将来自设置在保健器具的框体内的振动模块的振动,能够无浪费地传递到所希望的理疗部位,根据理疗部位能够实施有效的按摩或筋膜推刮。
11.本发明者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进行了潜心研究,发现了通过做成如下的结构能够解决所述课题,达到了完成本发明。具体而言,如同以下所述。1.一种保健器具,其特征为,具备:框体;收容在所述框体内的振动模块;及在连结于所述振动模块的同时从所述框体突出的振动传递构件,所述振动模块只安装于所述振动传递构件。2.根据1所记载的保健器具,其特征为,所述振动模块并不接触所述框体。3.根据1或2所记载的保健器具,其特征为,所述振动传递构件将在所述振动模块上产生的振动传递到人体的皮肤。4.根据1~3的任意1项所记载的保健器具,其特征为,所述振动传递构件的顶端部形成为,由弹性体构成的板构件可装拆地被安装。5.根据1~4的任意1项所记载的保健器具,其特征为,所述振动传递构件沿着框体长度方向从框体以线状突出。6.根据1~5的任意1项所记载的保健器具,其特征为,框体内收容用于振动模块的可充电的电池。7.根据1~6的任意1项所记载的保健器具,其特征为,具有防水及/或防尘功能。8.根据1~7的任意1项所记载的保健器具,其特征为,其为筋膜推刮用。9.一种人体护理方法,其特征为,使用1~8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保健器具。
12.通过本发明提供一种保健器具,将来自设置在保健器具的框体内的振动模块的振动,无浪费地传递到所希望的理疗部位(人体的皮肤),由此根据理疗部位能够实施有效的按摩或筋膜推刮。而且,与接受由专家(理疗者)实施的理疗的情况相比,提供一种在时间、劳力及费用上更有利且成本性能出色的保健器具。另外,在由专家(理疗者)实施理疗前,使用本发明的保健器具进行按摩或筋膜推刮,能够减轻专家(理疗者)实施理疗时的负担,能够减轻专家(理疗者)的疲劳等以及能够提高性能。本发明的保健器具根据理疗部位能够实施有效的按摩或筋膜推刮,使用其的人体
护理方法有可能有助于淋巴液的流动及血流量的提高、肌肉或关节的可动范围的提高、姿势矫正、性能提高、训练效果提高、疲劳恢复、睡眠质量提高、受伤防止以及发硬、肿胀、疼痛的改善效果等总体的健康状态的提高。
附图说明
13.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即保健器具被安装于电源模块中的充电座的状态的从正面斜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即保健器具离开充电座的状态的从正面斜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即保健器具离开充电座的状态的从背面斜下方观察的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即保健器具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即保健器具的拆下框体第1构件及框体第2构件的状态的侧视立体图。图6是图5中的a-a线剖视图。图7是图5中的b-b线剖视图。图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即保健器具上安装有其他形状的板的状态的从正面斜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即保健器具上安装有另外其他形状的板的状态的从正面斜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0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即图2中的保健器具的六视图(主视图、后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俯视图及仰视图)。图1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即图8中的保健器具的六视图(主视图、后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俯视图及仰视图)。图1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即图9中的保健器具的六视图(主视图、后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俯视图及仰视图)。符号说明
14.a-保健器具;b-框体;1-框体第1构件;11-开口部;2-框体第2构件;21-框体密封件;3-第1侧面罩;31-开关;32-通知构件;33-控制盘;34-第1o形圈;4-第2侧面罩;41-充电端子;42-第2o形圈;c-振动传递构件;5(5a、5b、5c)-板;6-板台;61-板固定部;62-板台密封件;d-振动模块;7-马达;71-第1马达罩;72-第2马达罩;73-偏心锤;e-电源模块;8-电池;81-电池罩;9-充电座;91-供电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保健器具的适当的一个实施形态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一个实施形态。另外,在不脱离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的范围内,可进行适当变更。并且,当在不同的附图中采用相同的参照符号时,其表示类似或相同的项目或特征。
16.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即保健器具被安装于电源模块中的充电座的状
态的从正面斜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即保健器具离开充电座的状态的从正面斜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即保健器具离开充电座的状态的从背面斜下方观察的立体图。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保健器具a具备:框体b,由框体第1构件1、框体第2构件2、第1侧面罩3、第2侧面罩4所构成;振动传递构件c,从框体b突出(至少由板5、板台6、板台密封件62所构成);及振动模块d(未图示),收容于框体b内且连结于振动传递构件c。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中,保健器具a构成为,通过插入于电源模块e中的充电座9,能够对在收容于框体b内的电源模块e中的电池8(未图示)进行充电。
17.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即保健器具a的分解立体图。如图4所示,构成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保健器具a的振动传递构件c由板5、板台6及板台密封件62所构成,构成为设置于板台6的板固定部61与板5发生嵌合,同时板5盖住板台6的上部。另外,振动模块d由第1马达罩71、第2马达罩72、马达7所构成,第1马达罩71与板台6发生结合,第2马达罩72连结于第1马达罩71,马达7被设置于形成在第1马达罩71与第2马达罩72之间的空间。而且,通过电池罩81将电源模块e的一部分即电池8设置在框体b内部,电池8通过导线(未图示)借由控制盘33连接于马达7,同时也连接于设置在第2侧面罩上的充电端子41。
18.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即保健器具a的拆下框体第1构件1及框体第2构件2的状态的侧视立体图,图6是图5中的a-a线剖视图、图7是图5中的b-b线剖视图。如图5及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保健器具a中,振动模块并不接触框体b(框体第1构件1及框体第2构件2)也并不发生结合。如图5~图7所示,在框体第1构件1与框体第2构件2的结合部,设置有收容由弹性材料形成的框体密封件21的密封件收容部,在框体第1构件1、框体第2构件2与第1侧面罩3的结合部以及框体第1构件1、框体第2构件2与第2侧面罩4的结合部,分别设置有收容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第1o形圈34及第2o形圈42的o形圈收容部。由此,对框体b赋予防水及/或防尘功能。以下,对框体、振动传递构件、振动模块、电源模块进行详细说明。
19.框体如图2及图5所示,框体第1构件1、框体第2构件2、第1侧面罩3及第2侧面罩4借由框体密封件21、第1o形圈34及第2o形圈42发生结合,从而一体化形成框体b。在框体b的内部,形成有至少收容振动模块d及电源模块中的电池8的空间。作为框体b的形状,虽然并不特意限定,但是例如可以是单手容易把持的大小的圆柱、多角柱、圆锥、圆锥台、多角锥、多角锥台等形状且在内部具有空间。作为图2所示的一个实施形态,框体b例如可以是直径约50mm、长度约150mm的圆柱。
20.在形成框体b的框体第1构件1及框体第2构件2的外周,还可以具有以适当的间隔具有适当的高度及宽度的加强筋或槽。另外,还可以设置用于用手握持的凹部或凸部等。框体第1构件1、框体第2构件2、第1侧面罩3及第2侧面罩4分别独立地例如能够由选自abs树脂、抗冲击性聚苯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硅胶树脂、frp(纤维强化塑料)等塑料材料及钛、铝等金属材料及木材、陶瓷的1种以上所构成。
21.本发明中,框体第1构件1具有用于使振动传递构件c突出的开口部11。开口部11可
以沿着框体b的长度方向形成,并不特意限定其形状。例如,在图2所示的一个实施形态中,设置有以框体第1构件1的中央的顶部为中心,长度方向上约120mm左右、宽度方向上10mm左右的缝隙状的开口部11。并且,根据不同情况,框体第1构件1还可以构成为,设置1个以上的开口部11或在框体第2构件2上设置1个以上的开口部,同时使振动传递构件c突出,由此使2个以上的振动传递构件c从框体b突出。
22.框体b及振动传递构件c如下,设置在构成振动传递构件c的板台6周围的板台密封件62的外周与开口部11的内周贴紧。由此,能够发挥防水及/或防尘功能,能够防止水、乳液、粉尘等从框体第1构件1的开口部11与板台6之间进入框体的内部空间。另外,由于通过板台密封件62能够抑制振动模块d的振动从板台6传递到框体b,因此能够有效地对振动传递构件c赋予振动。
23.而且,在框体第1构件1与框体第2构件2的结合部,设置有收容由弹性材料形成的框体密封件21的密封件收容部,在框体第1构件1、框体第2构件2与第1侧面罩3的结合部以及框体第1构件1、框体第2构件2与第2侧面罩4的结合部,分别设置有收容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第1o形圈34及第2o形圈42的o形圈收容部。由此,对框体b赋予防水及/或防尘功能。
24.作为结合框体第1构件1、框体第2构件2、第1侧面罩3及第2侧面罩4的手段,可采用嵌合、螺纹固定、铆钉固定、粘接等中的任意1个以上的结合手段。另外,在框体b的内部,框体第1构件1与电池罩81还可以由嵌合、螺纹固定、铆钉固定、粘接等中的任意1个以上的结合手段所结合。在对这些进行结合时,考虑维护等,优选采用可分解的结合手段,例如嵌合、螺纹固定等结合手段。
25.在第1侧面罩3上可以设置进行起动、振动调节等的开关31及led、显示器、扬声器等通知构件32等。例如,还可以构成为,通过多次按压开关31来进行起动、振动调节、结束的操作。例如,还可以通过选自led、显示器、扬声器等的1个以上的通知构件32,通知保健器具a及振动模块d的动作状态、电池剩余量等各种信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中,优选作为通知构件32而使用安装有led的弹性构件。开关31、通知构件32等通过导线(未图示)等连接于收容在框体b内部的控制盘33。控制盘33通过导线(未图示)等还连接于电池8、马达7等。根据不同情况,控制盘33可以根据程序进行振动模块d的驱动时间的自动调整或振动强度的自动控制等。
26.在第2侧面罩4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对收容在框体b内部的电池8进行充电的充电端子41。例如,在第2侧面罩4上水密地穿通设置金属制的充电端子41,可构成为只要放置于电源模块e的充电座9就可以充电。作为电池8,可使用锂离子电池等公知的可充电的电池。充电端子41通过导线(未图示)连接于电池8,而供给充电电流。此时,根据需要还可以借由充电控制电路(未图示)。另外,通过在框体b的内部设置线圈等无线充电设备(未图示),从而还可以不使用充电端子41而以无线方式对电池8进行充电。作为无线充电的方式,可采用电磁感应方式、磁场共振方式、电波接收方式、电场结合方式等任意方式。
27.为了向框体b内部的振动模块d或可充电的电池8供给电流,替代在第2侧面罩4上设置充电端子41或者在框体b内部设置无线充电设备,还可以构成为将市面上销售的干电池容易安装在框体b的内部。例如,通过采用使第2侧面罩4嵌合于设置在框体第1构件1及框
体第2构件2上的螺纹槽的方式,能够容易拆下。
28.振动传递构件从框体b(框体第1构件1的开口部11)突出的振动传递构件c是用于将在振动模块d上产生的振动传递到理疗部位(人体的皮肤)的构件,构成为至少由可装拆地安装于板台6的各种形状的板5(5a、5b或5c)及板5可装拆地被安装的板台6及板台密封件62所构成,板台密封件62围住板台6的周围,同时其外周接触设置于框体第1构件1的开口部11的内周。
29.虽然并不特意限定构成板5的材料,但是分别独立地例如能够由硅胶类弹性体、天然橡胶、丁二烯类橡胶、烯烃类弹性体、聚氨酯类弹性体等弹性材料的1种以上所构成。另外,板5的肖氏硬度分别独立地可以为5a~70a。只要构成板台6的材料具有必要的强度等,则并不特意限定,但是能够由选自abs树脂、抗冲击性聚苯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硅胶树脂、frp(纤维强化塑料)等塑料材料及钛、铝等金属材料及木材、陶瓷的1种以上所构成。虽然并不特意限定构成板台密封件62的材料,但是例如能够由硅胶类弹性体、天然橡胶、丁二烯类橡胶、烯烃类弹性体、聚氨酯类弹性体等弹性材料的1种以上所构成。
30.虽然并不特意限定振动传递构件c的突出方式,但是例如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形态那样,优选沿着框体b的长度方向以线状突出的形状。而且,作为安装于振动传递构件c的顶端部的板5,根据适用部位或症状等,不限定于图1~5所示的形状而可更换使用各种形状。在图1、图8或图9所示的一个实施形态中,能够可更换地安装3种形状的板5,根据理疗部位等而能够定制。例如,分别图1~7是安装有中央部凸出的圆弧状的板5a的例子,图8是安装有中央部凹下的圆弧状的板5b的例子,图9是安装有具有波形的板5c的例子。
31.能够使安装于振动传递构件c的顶端部的板5的硬度成为,充分地对实验对象的身体的所希望的位置提供治疗效果的硬度。根据治疗部位、治疗效果、理疗者的理疗方法等,可改变硬度。
32.通过设置于板台6的板固定部61的板5与板台6的嵌合,以及板5的如包住(板盖住板台)板台6那样的嵌合,本发明的振动传递构件c被一体化。另外,以围住板台6的方式被设置的板台密封件62的外周与设置于框体第1构件1的开口部11的内周贴紧。由此,还可以发挥防水及/或防尘效果。
33.振动模块例如可以使用旋转轴上设置有偏心锤73的马达7,来构成收容在框体b内部的振动模块d。如图5所示,振动模块d至少还由第1马达罩71及第2马达罩72所构成,第1马达罩71与振动传递构件c的板台6发生结合,第2马达罩72结合于第1马达罩71且形成设置马达7的空间。当保健器具a掉落时或承受冲击等应力时,第1马达罩71及第2马达罩72还发挥用于保护马达7的作用。
34.振动模块d产生振动并将振动直接传递到板台6及顶端部的板5。作为振动例如可以为2,000~9,000rpm,优选3,000~8,000rpm,更优选4,000~6,500rpm。能够以数个阶段调整振动,既可以在各阶段中做成固有的振幅及频率,还可以以任意组合进行调整。另外,由振动模块d产生的振动可以是选自振动、往复运动及摆动的1个以上的运动,可以是选自
直线运动、旋转运动、扫掠运动、圆周运动的1个以上的运动。
35.如图5所示,马达7具有相对于振动传递构件c平行延伸的旋转轴,偏心锤73被固定于旋转轴。能够将马达7设置成,振动模块d的重心位于框体b内部的大致中央部。马达7通过导线(未图示)借由控制盘33连接于电池8,因来自电池8的电流而产生振动。控制盘33从电池8接受电力,对应于设置在第1侧面罩3上的开关31的操作,控制向马达7的供电。优选将马达7及电池8配置在框体b的内部,以便当握持保健器具a时重心并不发生偏离。
36.马达7被收容在由第1马达罩71及第2马达罩72所形成的空间内,第1马达罩71与振动传递构件c的板台6发生结合,第2马达罩72与第1马达罩71发生结合。固定在马达7的旋转轴上的偏心锤73,既可以收容在由第1马达罩71及第2马达罩72所形成的空间内,还可以并不收容在该空间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中,第1马达罩71及第2马达罩72是只盖住马达7的本体部分的罩。板台6与第1马达罩71以及第1马达罩71与第2马达罩72分别通过嵌合、螺纹固定、铆钉固定、粘接等中的任意1个以上的结合手段被结合。并且,本发明中,如图6所示,优选第1马达罩71及第2马达罩72并不接触以及也不结合于框体第1构件1及框体第2构件2的任意一个。
37.当向马达7供给电力时,旋转轴进行旋转,因偏心锤73的旋转而产生振动。所产生的振动直接传递到连结于第1马达罩71的振动传递构件c。由此,包括板5的振动传递构件c整体有效地进行振动。通过将偏心锤73设置成位于板5的长度方向中央附近,能够加大在板5的中央处的振动的振幅。
38.振动模块d结合于振动传递构件c,优选并不接触框体b。另外,振动传递构件c与框体b借由由弹性材料构成的板台密封件62发生接触。由此,在振动模块d上产生的振动有效地传递到振动传递构件c,从板5有效地传递到理疗部位。而且,由于由弹性材料构成的板台密封件62抑制振动扩散到保健器具a整体,因此能够将在振动模块d上产生的振动更加有效地从板5传递到理疗部位。
39.电源模块只要电源模块e能够向马达7供给电力,则并不特意限定。例如,可由设置在框体b内部的可充电的电池8或使用市面上销售的干电池来构成,还可以将导线(未图示)连接于插座而构成。另外,例如还可以如下构成电源模块e,在第2侧面罩4上设置连接于连电源的导体(均为未图示)的端子(电源线或usb端子等,均为未图示),或者借由第2侧面罩4连结对电源与框体b内部进行连接的导体。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中,优选电源模块e由设置在框体b内部的可充电的电池8及电池罩81及用于对电池8进行充电的充电座9所构成。
40.本发明中,如图4所示,优选在框体b的内部设置有可充电的电池8,例如设置有锂离子电池。由此,可做成不受使用场所的限制且便于携带的无线式,而且通过使用容量较大的锂离子电池,通过1次充电就可以连续使用较长时间,在经济成本上也有利。能够在框体b内部设置1个以上的电池,作为电池形状可以是圆筒形、箱形等的任意形状。
4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中,可借由设置在第2侧面罩4上的充电端子41对可充电的电池进行充电。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中,将圆筒形的保健器具a插入于电源模块e的充电座9,充电端子41与供电端子91发生接触,由此可开始充电。
42.将充电座9可做成如下箱状,即由底面部及从底面部的周缘向上方突出的侧壁所形成,上方发生开口。充电座9上可设置现有已公知的充电控制盘(未图示),在任意部分可设置连接于电源的导线(电源线)或用于连接于导线的端子。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中,充电控制盘被设置在充电座9的底面部,连接于外部电源的导线或连接于导线的端子(均为未图示)被设置于充电座9的侧壁。作为外部电源,可以是家庭用电源或移动电源,连接于连外部电源的导线的端子例如可以是usb端子。
43.在充电座9的底面部,设置有接触充电端子41的供电端子91。供电端子91例如由板簧等所构成,由此能够确实地接触充电端子41。另外,在充电座9的侧壁上,还可以设置通知充电状态或通电状态的led等通知构件。充电座9上可设置卡合部(例如槽等凹部,未图示),以便保健器具a以规定的状态被插入,优选在框体b(框体第1构件1或框体第2构件2的外周面)上设置对应的卡合部(与设置在充电座上的凹部发生嵌合的凸部,未图示)。由此,保健器具a被固定于充电座9内,同时以规定的状态被插入,由此能够防止装反而进行充电。
44.人体护理方法本发明的人体护理方法为,用手把持本发明的保健器具a的框体b,用适当的力将板5按压于想进行按摩或筋膜推刮等理疗的部位,根据需要进行往复运动,由此实现所述目的。另外,可根据理疗部位或症状而区别使用。本发明的人体护理方法可适用于如下部位,例如包括骨骼肌、筋膜、腱、韧带以及骨骼与任意其他结合组织之间的连结部的身体的各种部位。
45.例如,将图1~5所示的中央部凸出的板5a按压于胸骨间或后背等,图8所示的中央部凹下的板5b则将凹部的圆弧对齐脚或手腕等的圆弧而按压,由此沿着肌肉纤维的方向进行移动,或者在与肌肉纤维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进行移动,而能够进行按摩或筋膜推刮。
46.在本发明的人体护理方法中,例如包括放松、物理疗法、按摩疗法、整骨护理、由教练员进行的护理、自我人体护理等。另外,其目的可以为训练前的热身、训练后的舒缓、疲劳恢复、肌肉放松、筋膜推刮等。本发明的人体护理方法通过振动效果可得到可动范围的改善、柔软性的改善、血流的改善、疲劳恢复等的效果。而且,在本发明的人体护理方法中,保健器具a较紧凑,成本性能出色,因此能够不太顾及预算及空间而加以使用。实施例
47.使用本发明的保健器具a进行了人体护理,确认了如同以下的筋膜放松效果。对象者为没有躯干、下肢的整形外科经历的成人5名。对象者分别将提踵(“caff(腿肚)” “raise(提升)”)实施了自己最大限度的次数。并且,提踵是以下所示的运动。(i)站在壁前,将两脚打开肩宽程度。(ii)将手轻轻接触壁而支撑身体,同时慢慢提起脚后跟。(iii)将脚后跟提到极限,之后将脚后跟慢慢降低到快要摩擦地板面。(iv)反复进行所述(ii)及(iii)。
48.对象者的详细信息及实施自己最大限度的提踵次数所需的时间(提踵竭尽全力时
间)如同表1所示。表1
49.提踵后,对右脚的腿肚,使用本发明的保健器具a将筋膜推刮实施了1分钟理疗。另外,对左脚的腿肚,并未实施理疗而是使其处于安静状态。理疗或安静后,对本人所感到的疲劳感进行了数值化。疲劳感的数值化通过nrs(numeric rating scale)来进行,将可想象的最大疲劳感作为10,没有疲劳感的状态作为0,而对对象者的左右腿肚分别进行了评价,求出其平均值。表2中表示结果。表2
50.表2中,右脚腿肚的(nrs变化值)=(提踵后的nrs值)-(筋膜推刮1分钟理疗后的nrs值)右脚腿肚的(nrs变化率)=(nrs变化值)/(提踵后的nrs值)左脚腿肚的(nrs变化值)=(提踵后的nrs值)-(1分钟安静后的nrs值)左脚腿肚的(nrs变化率)=(nrs变化值)/(提踵后的nrs值)。
51.从表2可知以下内容。当使用本发明的保健器具a而将筋膜推刮实施1分钟理疗时,与将筋膜推刮并未实施1分钟理疗时相比,nrs变化值及nrs变化率这两者更大,可推测出提踵后的腿肚(下肢)有疲劳改善倾向。
52.以上,虽然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在上述的构成中,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实施各种变更。从而,上述的说明所包含或添附的附图所示的全部事项,应解释为例示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