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羊肚菌/猴头菇复合菌丝粉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6-11 14:53: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食用菌产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羊肚菌/猴头菇复合菌丝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属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的一类大型子囊真菌,因其表面有蜂窝状的可孕头部,外观极似羊肚而得名。明末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上,记有“玄扈先生曰:

北士有羊肚菜,生天池中,此苇根所为也。
’”
提到羊肚菌作为菌类烹调食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羊肚菌“甘寒无毒,益肠胃,化痰利气,补脑提神”的记载。瑞典人卡尔
·
林奈也在《植物种志》中记载和命名了羊肚菌及其变种。羊肚菌性平,味甘寒,无毒;有益肠胃、助消化、化痰理气、补肾壮阳、补脑提神、强身健体、预防感冒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羊肚菌对胃肠炎症、消化不良病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现代研究表明,羊肚菌作为一种世界上公认的药食两用真菌,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富含蛋白质、多糖、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 并且富含锗、铁、锌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而且羊肚菌中锗的存在形式是有机锗,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和利用,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脂、抗氧化及保护肝肾等多种有效功效,在食品、保健品、医药等领域展示出极大的开发潜力。
3.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又名猴头、猴头蘑、猴头菌、刺猬菌等,是一种大型真菌,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目、齿菌科、猴头属,因其子实体形状像猴子头部而得名。猴头菇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真菌,具有多种氨基酸,并且富含高蛋白,中医学认为猴头菇味甘性平,有“利五脏、助消化”之功能,尤其在生活中和临床上发现其对胃肠黏膜性疾病疗效显著,猴头菇常用作“养胃”食品。猴头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多糖及多种氨基酸,子实体和菌丝体均可入药。大量的医学和药理学研究表明,猴头菇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降血脂等生理功能。猴头菇可增进食欲,是良好的滋补食品,能增强胃粘膜屏障机能,对消化道溃疡及神经衰弱有良好疗效,也具有降血脂和降血糖的作用。猴头菇可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使人体提高对疾病的免疫能力;在抗癌药物筛选中,还发现其对某些癌肿有明显抑制作用。
4.据《本草纲目》记载,谷(麦)芽有“健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之功。这主要得力于麦芽中除含有淀粉、麦芽糖、蛋白质外还含有丰富的水解酶和转化糖酶及各种维生素。小麦萌发过程中种子内部发生着激烈的生物化学变化,其中贮藏的淀粉要进行迅速降解,多种酶类活力激增;小麦芽中的淀粉水解酶水解自身的淀粉产生单糖和低聚糖,其多糖、膳食纤维、维生素含量、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等方面显著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对食物资源的认识不断加深,作为绿色食品的食用菌种类的认识也在不断增加,并被越来越多地开发和利用。食用菌菌丝体作为新资源食品原料被广泛关注,其所含的多糖有着明显的提高免疫、抗病毒、抗氧化、降血脂等功能。但羊肚菌菌丝生长速度较慢,产率较低,严重制约了羊肚菌丝相关产品的研发和销售。
5.cn112410299a公开了一种提高总黄酮含量的羊肚菌菌丝体的方法,其实采用白
果,即银杏作为培养基原料,银杏价格昂贵,以银杏作为培养基原料会极大提高菌丝的生产成本,该专利方法并不经济,不适合目前羊肚菌丝生长的产业化。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对羊肚菌丝的培养方法提出了改进,其专利cn109504612a共来了一种羊肚菌丝的培养方法,是在pda培养基中加入茉莉酸甲酯,采用牛肉膏和圆杨树叶提取物作为添加物,能够促进羊肚菌生长菌丝粗壮,生长速度快,而且羊肚菌多糖含量也提高。其另一篇专利cn109566272a公开了一种羊肚菌丝的培养方法,其是在pda培养基中添加5-20g/l caso4,通过钙离子浓度调节细胞活性,在一定浓度下促进羊肚菌生长,并且提高羊肚菌胞外多糖浓度含量提高。cn108076972公开了一种利用纤维素酶加速羊肚菌菌丝生长的方法,是将粗木屑、细木屑、麦麸用纤维素酶酶解后作为培养基,但是实际上,即使对木屑进行酶解后,其穿产生的糖类物质也不足以支持羊肚菌的生长,在没有外加粮食等营养物质的情况下,该专利方法无法重复出其声称的促进羊肚菌生长。
6.此外,羊肚菌菌丝粉味苦,作为营养性食品还缺乏愉快的的消费者体验,影响了此类产品的销售。如果加入其他调味物质,一是不符合菌丝粉尽量少加入外加剂的理念,另一方面还可能影响菌丝粉的生物活性的发挥。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将羊肚菌、猴头菇菌丝体培养在发芽小麦、玉米等谷物上,通过加入xx以及调节光照条件,高效地制备了复合菌丝粉,其中羊肚菌丝生长周期短,生产效率高,能够解决目前羊肚菌资源不足的限制。本发明制得的复合菌丝粉健脾开胃,化痰理气,增强身体免疫力,本发明不仅结合食用菌菌丝及麦芽的功能性,通过配方调制,,集合了羊肚菌和猴头菇菌丝、麦芽的功效性,并且通过产品的复配改善了菌丝粉的滋味口感,消费者接受程度更高,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羊肚菌/猴头菇复合菌丝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s1)固体培养基制备:小麦过筛选、清洗、浸麦后,发芽;玉米经过筛选、清洗;分别将发芽小麦和玉米进行灭菌;
10.(s2)液体菌种制备:将选育初次分离的羊肚菌种和猴头菇菌种分别经过母种培养、扩种培养和液体罐培养;
11.(s3)固体培养基接种:将液体罐菌种分别接种至步骤(s100)经过灭菌的发芽小麦培养基上和玉米培养基,送入生长车间,在对湿度、温度控制条件下生长;
12.(s4)后处理:菌丝生长结束后,进行烘干,出料,将羊肚菌菌丝和猴头菇菌丝和炒好的鹰嘴豆,黑苦荞,以及茯砖茶,按照比例在混料机中混合之后,进行粗粉碎,加湿,加湿时加入甜菊糖,膨化,造粒,磨粉,包装,即得复合菌丝粉。
13.按照本发明上述方法,一共得到四种菌丝粉,分别是羊肚菌小麦菌丝粉,羊肚菌玉米菌丝粉,猴头菇小麦菌丝粉,猴头菇玉米菌丝粉。本发明的复合菌丝粉也可以将羊肚菌,猴头菇菌在发芽小麦和玉米按照一定质量配比混合粮食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这样得到两种菌丝,分别是羊肚菌小麦/玉米菌丝,和猴头菇小麦/玉米菌丝。本发明优选采用羊肚菌和猴头菇,在发芽小麦和玉米固体培养基分开接种生长,一方面是不同菌种在不同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条件不同,另一方便得到成分较为单一的菌丝粉,之后再按照不同需求,把所得单
一的菌丝粉按照一定比例复配后得到复合菌丝粉。
14.本发明得到的复合菌丝粉包括如下质量份的成分:10-20份羊肚菌小麦菌丝粉,10-20羊肚菌玉米菌丝粉,15-30份猴头菇小麦菌丝粉,15-30份猴头菇玉米菌丝粉,5-10份鹰嘴豆,4-7 份黑苦荞,0.1-1.0份份茯砖茶,2-5份甜菊糖。
15.优选地,按照上述方法得到的菌丝粉包括如下质量份的成分:15-20份羊肚菌小麦菌丝粉, 15-20份羊肚菌玉米菌丝粉,20-25份猴头菇小麦菌丝粉,20-25份猴头菇玉米菌丝粉,6-9份鹰嘴豆,5-6份黑苦荞,0.4-0.6份茯砖茶,3-4份甜菊糖。
16.以上述配比得到的复合菌丝粉,对各成分含量进行了优化组合,综合了羊肚菌,猴头菇的独特生理活性和营养。发明人预料不到地发现,在后续工艺中加入少量的茯砖茶,可以明显改善产品复合菌丝粉的口感,使本发明复合菌丝粉口感佳,味道好,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打开市场,克服了羊肚菌丝粉口感有一定苦涩感的缺陷。并且所加入的茯砖茶本身也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有降血糖、血脂,抗辐射,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17.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小麦发芽的工艺和操作为本领域所熟知,在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是在人工气候房中,在17-18℃,湿度65-70rh%条件下,发芽23-36h,让小麦叶芽适当生长。发芽过程即使通风和翻麦,激活小麦中酶原,促使淀粉酶等的形成,促进小麦淀粉向多糖转换,有利于后续的菌种生长。
18.进一步地,步骤(s2)中,母种培养和扩种培养是在液体培养基i中进行,液体罐培养是在液体培养基ii中进行,所述液体培养基i是马铃薯煮沸后的过滤清液,加入葡萄糖、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维生素b1、大豆蛋白胨、琼脂和水,混合均匀后,灭菌得到液体培养基i;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50-200份马铃薯,20-30份葡萄糖,2-3份硫酸镁、 4-8份磷酸二氢钾,0.2-0.4份维生素b1,3-5份大豆蛋白胨,水补足至1000份。
19.进一步地,所述液体罐培养所用液体培养基ii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10-15份玉米面,10-15 份玉米淀粉,3-5份蔗糖,20-30份葡萄糖,4-8份磷酸二氢钾,2-3份硫酸镁,3-5份大豆蛋白胨,0.2-0.4份维生素b1,水补足至1000份。
20.进一步地,在用于培养羊肚菌的液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ii的基础上还加入1.2-1.8份天门冬酰胺,0.002-0.005份油菜素内酯,0.001-0.002份14-羟基芸台素甾醇。发明人发现,加入上述三种物质后,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共同促进羊肚菌生长。
21.进一步地,所述母种培养是将培养基装入灭菌试管中,装入量是试管体积的1/5至1/4,斜面培养基试管在密封环境下二氧化氯熏蒸消毒30-60分钟,放入超净工作台,对台面和接种器具消毒,将选育的初次分离的羊肚菌种和猴头菇菌种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在25-28℃恒温条件下培养5-7天;和/或
22.所述扩种培养是将斜面培养基母种分割为菌块后,在液体培养基i中,25-28℃,100-150rpm 搅拌条件下培养4-5天;和/或
23.所述液体罐培养是在液体罐中配制好液体培养基ii,将扩种后的液体中加入液体罐中接种,保持液体罐换气状态,压力0.03-0.05mpa,温度24-26℃恒温下液体菌种生长4-5天。
24.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固体培养基接种时,按照液质比(10-15)l:100kg进行接种。
25.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对湿度、温度的控制条件,是指在猴头菇在固体培养基生长过程中,调控温度20-25℃,湿度60-70rh%,避光生长,生长时间10-14天,至菌丝布满固体培养基为止;在羊肚菌在固体培养基生长过程中中,调控温度在14-18℃,湿度70-80rh%,在生长的0-4天时间避光生长,在第5天之后(包括第5天),每天有1-6h光照,其余时间避光。
26.进一步地,所述光照为日光光照、蓝光光照、绿光光照、黄光光照;光照强度5-15w,优选8-10w。优选为蓝光光照,所述蓝光光照波长为430-470nm。
27.更进一步地,所述光照的光照时间在第5天之后按照每天增加15-30min,但以每天光照时间不超过6h为准。
28.一般认为羊肚菌丝适宜的生长条件是高湿,低温和避光,发明人在羊肚菌丝生长一定阶段之后,加入每天适量的光照,发现能够明显促进羊肚菌丝的生长。
29.进一步地,步骤(s4)中所述膨化,造粒,磨粉的工艺和参数为本领域所熟知,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膨化设置三段控温,分别为75-85℃,85-105℃和105-115℃,造粒出料直径1-3cm,磨粉时可以加入钙粉(乳钙或碳酸钙),钙粉加入量是膨化后物料质量的0-3wt%,磨粉使细粉粒度在100-200目。
30.进一步地,步骤(s4)中所述烘干是70-80℃下在烘房中干燥,控制出料含水率5-7%。
31.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培养基通过包括以下步骤i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得到:
32.(p1)马铃薯去皮切块后,加入4-6倍质量的水中,加热煮沸,再文火煮20-30min,过滤得清夜;
33.(p201)对于液体培养基i,在(p1)所得清夜中加入葡萄糖,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维生素 b1、大豆蛋白胨、琼脂,用水补足,混合均匀,灭菌;
34.(p202)对于液体培养基ii,在(p1)所得清夜中加入玉米面,玉米淀粉,蔗糖,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大豆蛋白胨,维生素b1,用水补足,混合均匀,灭菌。
35.进一步地,所述灭菌是在120-125℃,0.1-0.15mpa下进行灭菌处理30-60min。
3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37.一、本发明通过羊肚菌、沟头菇和发芽小麦,玉米作为主要原料制作复合菌丝,集合了多种原料的营养成分,能够对食用者产生有益效果,并且通过各物料适当比例的复配,最终得到的复合菌丝粉口感佳,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38.二、本发明通过在常规的液体罐培养基中加入天门冬酰胺、油菜素内酯和14-羟基芸台素甾醇,三者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共同促进羊肚菌丝的生长,使羊肚菌丝的生物量提高并且对其品质并没有不利影响。
39.三、本发明在羊肚菌固体培养基生长阶段的5天后,进行一定程度的蓝光照射,也能够促进羊肚菌丝的生长。
附图说明
40.图1是实施例1中编号1培养条件下羊肚菌小麦菌丝在7天的生长情况;
41.图2是实施例1中编号19培养条件下羊肚菌小麦菌丝在7天的生长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42.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羊肚菌菌种为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所用猴头菇菌种为长白上猴头菇。
43.为评价羊肚菌生长效率,引入了菌丝生长指数=菌丝长势评分
×
菌丝平均生长速率(mm/d)得到(具体参考文献(“不同碳源及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3月,第39卷第3期)。其中菌丝长势按照菌丝浓密程度分为5个等级,样品通过单位面积横截面图像采样,计算机分析计算图片中白色菌丝覆盖率进行分级:覆盖率 90%及以上为5级,90%>覆盖率≥85%为4级,85%>覆盖率≥80%为3级,80%>覆盖率≥ 75%为2级,覆盖率<75%为1级,。
44.实施例1
45.(s1)固体培养基制备:
46.(s101)小麦经筛选机筛选,筛除小石子等杂物,经清洗机清洗,漂除浮麦等杂质,沥水晾干,在浸麦箱中浸麦,温度12~15℃左右,换水前后搅拌,断水期间增湿并通风。之后,进入人工气候房中,在17-18℃下,湿度68%,发芽约30小时,让叶芽适当生长。发芽过程中及时通风和翻麦。
47.(s102)玉米经筛选机筛选,筛除小石子等杂物,经清洗机清洗,去除漂浮物杂质,沥水晾干;
48.(s103)清洗后玉米和发芽小麦分别装入灭菌袋中,放入灭菌罐/箱中进行灭菌,灭菌温度 121℃,压力0.13mpa,灭菌时间2.5-3小时;灭菌结束后,温度降至25-30℃时送入无菌接种室准备接种。
49.(s2)液体菌种制备:
50.(s201)实验室中优化、筛选羊肚菌和猴头菇菌种;
51.(s202)母种培养:马铃薯去皮切块(10*10mm)200份,加入6000份水中,加热煮沸,文火煮25分钟;过滤取清液,加入20份葡萄糖、0.5份硫酸镁、1.5份磷酸二氢钾、2份维生素 b1、2份大豆蛋白胨、琼脂20g,混合均匀后,在灭菌箱中121℃,0.13mpa下灭菌时间45分钟得到液体培养基i;制备好的培养基分装入灭菌过的试管中备用,装入量是试管的1/5;斜面培养基试管在密封环境下用二氧化氯熏蒸消毒30分钟,放入超净工作台;紫外灯照射30分钟,空间消毒,用75%酒精对台面消毒,酒精灯对接种器具消毒;将选育的初次分离菌种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放入恒温箱中,25-28℃下培养5-7天。
52.(s203)扩种培养:将斜面培养基母种分割成4*4mm的菌块,轻轻放入抽滤瓶液面上,恒温箱中25-28℃下磁力搅拌器搅拌4-5天,转速100-150rpm。
53.(s204)液体罐培养:按照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配制液体培养基ii:10份玉米面、10份玉米淀粉、3份蔗糖、20份葡萄糖、4.7份磷酸二氢钾、1份硫酸镁、3份大豆蛋白胨、0.4份维生素 b1,水补足至1000份。液体培养基ii’是在液体液体培养基ii基础上,还加入1.5份天门冬酰胺,0.003份油菜素内酯,0.001份14-羟基芸台素甾醇。液体培养基ii和ii’在在121℃,0.13mpa 下灭菌时间60分钟,灭菌结束后,降至25-30℃,将扩种抽滤瓶中液体种通过菌种加料口加入液体罐中,猴头菇菌种接种到装有液体培养基ii的液体罐中,羊肚菌菌种接种到装有液体培养基ii’的液体罐中。菌种加料前后,加料口用酒精燃烧灭菌;液体罐接种完成后,保持液体罐换气状态,压力0.03-0.05mpa,温度24-26℃,液体菌种生长4天。
54.(s3)固体培养基接种:
55.将液体罐菌种分别接种至步骤(s103)经过灭菌的发芽小麦培养基上和玉米培养基,猴头菇菌种按照10l:100kg的液质比进行接种,羊肚菌菌种按照10l:100kg的液质比进行接种,接种后送入生长车间;
56.其中猴头菇菌丝的生长条件是:调控温度23
±
1℃,相对湿度65
±
5rh%,避光生长,生长7-10天,至菌丝布满固体培养基为止。
57.羊肚菌菌丝的生长条件是:调控温度15
±
1℃,相对湿度75
±
5rh%,在0-4天避光生长,在第5天起进行蓝光照射,蓝光在430-470nm,波峰在452nm附近,照射强度10w,照射时间 3小时,其余时间避光,之后每天增加20min蓝光照射时间,再生长5-10天,至羊肚菌丝布满固体培养基为止。
58.为同意标准,在生长第7天进行菌丝长势和日均增长速率的测试,羊肚菌丝在玉米培养基的菌丝长势评价为5,菌丝日均增长速率为9.82mm/d,菌丝生长指数为49.10;羊肚菌丝在发芽小麦培养基的菌落长势评价为5,菌丝日均增长速率为10.35mm/d,菌丝生长指数为51.75。
59.(s4)后处理:
60.(s401)菌丝生长结束后,均匀摊覆在烘箱托盘上,放入烘房推车,75℃下在烘房中干燥,出料含水率5%左右,出料;
61.(s402)鹰嘴豆、黑苦荞经筛选、清洗、晾干,分别放入炒锅中翻炒,温度设置140-150℃,炒出豆香后倒出、凉置;
62.(s403)将17.6份羊肚菌玉米菌丝、22.4份猴头菇玉米菌丝、17.6份羊肚菌小麦菌丝、22.4 份猴头菇小麦菌丝、8份鹰嘴豆、5份黑苦荞、0.4份茯砖茶在混料机混合后,进行粗粉碎,粉碎机筛网为2mm。粗粉碎后,粗粉产品在混合机中加湿,含水量控制在10%左右,加入3份甜菊糖,混合均匀后在膨化机中膨化、造粒,膨化温度设置三段控温,分别在75-85℃、85-105℃和105-115℃,出料直径约1cm;将膨化后物料送入超微磨粉机中磨粉,此时加入6份碳酸钙粉,制备细粉粒度180目;细粉在包装机上内包,之后送入外包车间,完成产品。
63.对实施例1所得复合菌丝粉进行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和粗多糖的检测数据如下表1所示:
64.表1实施例1复合粉丝成分表
[0065][0066]
发明人还进行了不同培养条件下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同培养条件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2所示:
[0067]
编号1的培养条件即实施例1中的培养条件。
[0068]
编号2的培养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204)中,液体罐中液体培养基ii’中天门冬酰胺替换为等质量的半胱氨酸。
[0069]
编号3的培养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204)中,液体罐中液体培养基ii’中不加入天门冬酰胺。
[0070]
编号4的培养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204)中,液体罐中液体培养基ii’中不加入油菜素内酯。
[0071]
编号5的培养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204)中,液体罐中液体培养基ii’中不加入14-羟基芸台素甾醇。
[0072]
编号6的培养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204)中,液体罐中液体培养基ii’中油菜素内酯的加入量为0.001份。
[0073]
编号7的培养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204)中,液体罐中液体培养基ii’中油菜素内酯的加入量为0.002份。
[0074]
编号8的培养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204)中,液体罐中液体培养基
ii’中油菜素内酯的加入量为0.005份。
[0075]
编号9的培养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204)中,液体罐中液体培养基ii’中油菜素内酯的加入量为0.008份。
[0076]
编号10的培养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204)中,液体罐中液体培养基ii’中 14-羟基芸台素甾醇的加入量为0.002份。
[0077]
编号11的培养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204)中,液体罐中液体培养基ii’中 14-羟基芸台素甾醇的加入量为0.003份。
[0078]
编号12的培养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3)中羊肚菌菌丝生长时,蓝光照射条件是每天照射3h。
[0079]
编号13的培养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3)中羊肚菌菌丝生长时,蓝光照射条件是从液体罐向固体培养基接种后第0天开始照射。
[0080]
编号14的培养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3)中羊肚菌菌丝生长时,蓝光照射条件是从液体罐向固体培养基接种后第3天开始照射。
[0081]
编号15的培养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3)中羊肚菌菌丝生长时,光照条件从蓝光照射改为日光灯照射。
[0082]
编号16的培养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3)中羊肚菌菌丝生长时,光照条件从蓝光照射改为黄光照射(580-595nm)。
[0083]
编号17的培养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3)中羊肚菌菌丝生长时,光照条件从蓝光照射改为绿照射(510-550nm)。
[0084]
编号18的培养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3)中羊肚菌菌丝生长时,不进行光照射,全部在避光条件下生长法。
[0085]
编号19的培养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204)中,采用液体培养基ii,即不加入天门冬酰胺、油菜素内酯、14-羟基芸台素甾醇。
[0086]
表2不同培养条件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0087][0088][0089]
注:羊肚菌生长态势和生长速度均是在第7天进行。
[0090]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在用于液体罐培养中加入一定量的天门冬酰胺、油菜素内酯和14-羟基芸台素甾醇,三者协同配合作用,共同促进了羊肚菌丝在固体培养基的生长,生长态势和生长速度都比较高。但是油菜素内酯和14-羟基芸台素甾醇浓度需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否则还可能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申请人还加入了一定程度的蓝光照
射,实验发现,在第5 天开始进行少量的光照射,之后每天照射时间加长的方式,最有利于羊肚菌丝的生长,其中蓝光照射是最佳光照条件。图1是实施例1(即编号1)的培养条件下,羊肚菌在发芽小麦为固体培养基下培养第7天时的照片,图2是编号19,即液体罐中培养基中不加入天门冬酰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条件下,在第7天的时的照片。可以看出,编号19的羊肚菌丝长势明显不如编号1。
[0091]
实施例2
[0092]
其他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403),原料比例改为:15份羊肚菌玉米菌丝、 25份猴头菇玉米菌丝、15份羊肚菌小麦菌丝、25份猴头菇小麦菌丝、8份鹰嘴豆、5份黑苦荞、 0.4份茯砖茶。
[0093]
实施例3
[0094]
其他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403),原料比例改为:20份羊肚菌玉米菌丝、20份猴头菇玉米菌丝、20份羊肚菌小麦菌丝、20份猴头菇小麦菌丝、8份鹰嘴豆、5份黑苦荞、 0.4份茯砖茶。
[0095]
实施例4
[0096]
其他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403),茯砖茶用量改为0.6份。
[0097]
实施例5
[0098]
其他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403),茯砖茶用量改为0.3份。
[0099]
实施例6
[0100]
其他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403),茯砖茶用量改为0.8份。
[0101]
实施例7
[0102]
其他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403),甜菊糖用量改为4份。
[0103]
实施例8
[0104]
其他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403),不加入甜菊糖。
[0105]
应用例
[0106]
对不同实施例进行口感测试。测试方法是筛选16名受试者,男女各半,受试者年龄,健康状况,没有显著性差别,进行本发明实施例复合菌丝粉的品尝。具体方法是,在瓶中装入实施例所得复合菌丝粉10g,用100ml70℃温水冲开,混合均匀,自然冷却至约50℃时请受试者品尝。按照5分制进行打分,其中5分表示口感味道最为满意,1分表示口感味道不佳,不能接受。受试者每次品尝复合菌丝粉后,用清水漱嘴,10min后品尝下一组复合菌丝粉。结果如下表3 所示:
[0107]
表3不同实施例复合菌粉口感打分
[0108][0109][0110]
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对在复合菌丝粉中加入少量的茯砖茶,能够明显提升复合菌丝粉的口感味道,品尝者口感最佳。而且茯砖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有益的胜利活性,能够提高免疫力,抗辐射,降血脂血糖,和本发明羊肚菌,猴头菇菌丝粉一起制作成为复合菌丝粉,是一种口感细腻,味道丰富,长期引用能够改善身体状况。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