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换热器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2-06-11 10:03: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换热器和空调器
1.本技术要求2021年9月19号提交的名称为“分液器、单向阀、换热器、制冷循环系统、空调器”、申请号为202122281454.9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其全部内容被结合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2.本技术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3.目前,空调器一般由压缩机、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四通阀和室内换热器组成冷媒循环回路,并且通过四通阀改变冷媒在冷媒循环回路的流向,从而分别实现空调器的制冷功能和制热功能。
4.换热器在制热流向下,其换热管内的冷媒处于高温高压区对压降不敏感,传热性能主要受传热系数影响,因此换热管适合采用较少支路数,以加速循环而增大传热系数;而换热器在制冷流向下,其换热管内冷媒处于低温低压区,传热性能主要受传热系数和压降共同约束,因此换热管适合采用较多支路数,以在保证传热系数的同时大幅降低压降而提升系统压力。
5.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采用分流管或者分流器进行分流设计,从而使换热器在制冷流向下冷媒流经更多的支路,延长了冷媒的流通路径、降低了压降,提升了换热器在制冷流向下的性能。
6.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7.当换热器在制热流向下时,冷媒循环回路的流向改变,此时冷媒需要沿着换热器在制冷流向下的流路反向流动,此时流通路径较长不利于冷媒快速循环,导致空调器整体换热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8.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以解决怎样使换热器既能在制冷流向下延长冷媒流通路径又能在制热流向下缩短冷媒流通路径的问题。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
11.第一主管路;
12.第二主管路;
13.第一换热通路,其第一端连通于第一分流元件,其第二端连通于第二分流元件;并且,所述第一分流元件连通于所述第一主管路;
14.第二换热通路,其第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分流元件,其第二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分
流元件;
15.第三换热通路,其第一端连通于第三分流元件,其第二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分流元件;
16.第四换热通路,其第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分流元件,其第二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分流元件;
17.第五换热通路,其第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分流元件,其第二端连通于第四分流元件;并且,所述第四分流元件连通于所述第二主管路;
18.第一旁通管路,其第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分流元件,其第二端连通于所述第三分流元件;
19.第二旁通管路,其第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分流元件,其第二端连通于所述第四分流元件;
20.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旁通管路,且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限定为从所述第三分流元件流向所述第一分流元件;
21.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旁通管路,且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限定为从所述第四分流元件流向所述第二分流元件;
22.第三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三换热通路;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导通方向限定为从所述第二分流元件流向所述第三分流元件,且所述第三单向阀的预设导通压力小于第一压力且大于第二压力;
23.其中,所述第一压力为所述换热器满载工况下所述第三换热通路的压力,所述第二压力为所述换热器半载工况下所述第三换热通路的压力。
24.可选地,所述第四分流元件包括:
25.壳体,内部具有分液腔,开设有第一分液口和第二分液口;
26.汇流管,包括弯折连通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分液腔直接连通;
27.第一分液支管,通过所述第一分液口与所述分液腔连通;和,
28.第二分液支管,通过所述第二分液口与所述分液腔连通,
29.其中,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分液支管和第二分液支管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非垂直。
30.可选地,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50度,且小于或等于70度。
31.可选地,所述第一分液支管的内径大于或等于5.1mm,且小于或等于6.1mm;
32.所述第二分液支管的内径大于或等于3.1mm,且小于或等于3.7mm。
33.可选地,所述第二管段偏向所述第二分液支管侧设置。
34.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通路包括多个换热管,多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下或开口朝上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
35.所述第二换热通路包括多个换热管,多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下或开口朝上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
36.所述第三换热通路包括多个换热管,多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下或开口朝上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
37.所述第四换热通路包括多个换热管,多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下或开口朝上的u形
的冷媒流通路径;
38.所述第五换热通路包括多个换热管,多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下或开口朝上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
39.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通路包括10个换热管,且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一侧的换热管为4个,另一侧的换热管为6个;或者,
40.所述第一换热通路包括8个换热管,且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一侧的换热管为4个,另一侧的换热管为4个。
41.可选地,所述第二换热通路包括8个换热管,且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一侧的换热管为4个,另一侧的换热管为4个;或者,
42.所述第二换热通路包括10个换热管,且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一侧的换热管为4个,另一侧的换热管为6个。
43.可选地,所述第三换热通路包括8个换热管,且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一侧的换热管为4个,另一侧的换热管为4个;或者,
44.所述第三换热通路包括10个换热管,且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一侧的换热管为6个,另一侧的换热管为4个。
45.可选地,所述第四换热通路包括8个换热管,且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一侧的换热管为4个,另一侧的换热管为4个;或者,
46.所述第四换热通路包括10个换热管,且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一侧的换热管为4个,另一侧的换热管为6个。
47.可选地,所述第五换热通路包括4个换热管,且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一侧的换热管为2个,另一侧的换热管为2个;或者,
48.所述第五换热通路包括8个换热管,且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一侧的换热管为4个,另一侧的换热管为4个。
49.所述空调器包括至少由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和四通阀构造成的冷媒循环回路,其中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或所述室外换热器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
5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和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51.冷媒从第二主管路进入第四分流元件时,换热器内的冷媒以制冷流向流通,冷媒的流通路径包括第一换热通路、第二换热通路、第三换热通路、第四换热通路、第五换热通路、第一旁通管路和第二旁通管路,并且第一换热通路至第四换热通路组成第一并联通路,第一并联通路与第五换热通路组成第二并联通路。这样有效延长了冷媒在换热器内的流通路径和流通时长,从而降低了换热器内的压降、提升了换热器的性能。
52.冷媒从第一主管路进入第一分流元件时,换热器内的冷媒以制热流向流通,冷媒的流通路径包括第一换热通路、第二换热通路和第三换热通路、第四换热通路和第五换热通路,并且第一换热通路和第二换热通路组成第三并联通路,第三换热通路和第四换热通路组成第四并联通路,第三并联通路、第四并联通路和第五换热通路依次组成串联通路。这样有效缩短了冷媒在换热器内的流通路径和流通时长,从而有利于冷媒的快速循环流通、提升了换热器的性能。
53.并且,通过限定第三单向阀的预设导通压力实现了换热器在不同负载下的换热面积的调整。若换热器以较小负载运行且第三单向阀上游的压力小于预设导通压力,则第三
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76.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77.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78.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79.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80.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8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82.空调器的冷媒循环回路一般由压缩机500、室外换热器510、节流装置530、室内换热器520和四通阀构成,其中四通阀用来改变冷媒循环回路内冷媒的流向。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通过四通阀使压缩机500排出的冷媒依次经过室外换热器510、节流装置530和室内换热器520,最终回到压缩机500重新压缩。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通过四通阀使压缩机500排出的冷媒依次经过室内换热器520、节流装置530和室外换热器510,最终回到压缩机500重新压缩。
83.结合图1-9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主管路100、第二主管路110、第一换热通路200、第二换热通路210、第三换热通路220、第四换热通路230、第五换热通路240、第一旁通管路250、第二旁通管路260、第一单向阀400、第二单向阀410。其中,第一换热通路200的第一端连通于第一分流元件300,其第二端连通于第二分流元件310;并且,第一分流元件300连通于第一主管路100;第二换热通路210的第一端连通于第一分流元件300,其第二端连通于第二分流元件310;第三换热通路220的第一端连通于第三分流元件320,其第二端连通于第二分流元件310;第四换热通路230的第一端连通于第三分流元件320,其第二端连通于第二分流元件310;第五换热通路240的第一端连通于第三分流元件320,其第二端连通于第四分流元件330;并且,第四分流元件330连通于第二主管路110;第一旁通管路250的第一端连通于第一分流元件300,其第二端连通于第三分流元件320;第二旁通管路260的第一端连通于第二分流元件310,其第二端连通于第四分流元件330;第一单向阀400设置于第一旁通管路250,且第一单向阀400的导通方向限定为从第三分流元件320流向第一分流元件300;第二单向阀410设置于第二旁通管路260,且第二单向阀410的导通方向限定为从第四分流元件330流向第二分流元件310。
84.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冷媒从第一主管路100进入第一分流元件300
时,换热器内的冷媒以制热流向流通,如图3所示。首先在第一单向阀400的单向导通作用下,第一分流元件300内的冷媒仅能同时分别通过第一换热通路200和第二换热通路210进入第二分流元件310。然后在第二单向阀410的单向导通作用下,第二分流元件310内的冷媒仅能分别通过第三换热通路220和第四换热通路230进入第三分流元件320。随着冷媒的流通,第三分流元件320内的压力小于第一分流元件300,第三分流元件320内的冷媒仅能通过第五换热通路240进入第四分流元件330。最后第四分流元件330内的冷媒通过第二主管路110流出。
85.冷媒从第二主管路110进入第四分流元件330时,换热器内的冷媒以制冷流向流通,如图4所示。首先第四分流元件330内的冷媒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第五换热通路240进入第三分流元件320,另一路通过第二旁通管路260进入第二分流元件310。然后第二分流元件310内的冷媒再分成四路,其中一路通过第一换热通路200进入第一分流元件300、一路通过第二换热通路210进入第一分流元件300、一路通过第三换热通路220进入第三分流元件320、一路通过第四换热通路230进入第三分流元件320。接着第三分流元件320内的冷媒通过第一旁通管路250进入第一分流元件300。最后第一分流元件300内的冷媒通过第一主管路100流出。
86.换热器在制冷流向下,冷媒的流通路径包括第一换热通路200、第二换热通路210、第三换热通路220、第四换热通路230、第五换热通路240、第一旁通管路250和第二旁通管路260,并且第一换热通路200至第四换热通路230组成第一并联通路,第一并联通路与第五换热通路240组成第二并联通路。这样有效延长了冷媒在换热器内的流通路径和流通时长,从而降低了换热器内的压降、提升了换热器的性能。换热器在制热流向下,冷媒的流通路径包括第一换热通路200、第二换热通路210和第三换热通路220、第四换热通路230和第五换热通路240,并且第一换热通路200和第二换热通路210组成第三并联通路,第三换热通路220和第四换热通路组成第四并联通路,第三并联通路、第四并联通路和第五换热通路240依次组成串联通路。这样有效缩短了冷媒在换热器内的流通路径和流通时长,从而有利于冷媒的快速循环流通、提升了换热器的性能。
87.并且,通过限定第三单向阀420的导通压力实现了换热器在不同载荷下的换热面积的调整。若换热器以较小负载运行且第三单向阀420上游的压力小于预设导通压力,则第三换热通路220不导通,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为整体换热面积的五分之四,从而避免能源浪费;若换热器接近满载运行且第三单向阀420上游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则第三换热通路220导通,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即为整体换热面积,从而满足换热器的负载需求。
88.可选地,空调器以不同负载运行时,压缩机对应的频率也不相同,进而换热器的负载也不相同,换热器同一换热通路中的冷媒压力存在差异。本发明采用空调器在额定的制热模式下第三换热通路220的冷媒压力作为第一压力,记为p1;空调器在中间制热模式下第三换热通路220的冷媒压力作为第二压力,记为p2。第三单向阀420的预设导通压力记为p0,则p2<p0<p1。
89.换热器内的冷媒以制冷流向流通时,若换热器负载较小且第三单向阀420上游的压力小于p0,则第二分流元件310内的冷媒的流向包括第一换热通路200、第二换热通路210、第四换热通路230,能够避免能源浪费;若换热器负载较大且第三单向阀420上游的压力大于p0,则第二分流元件310内的冷媒的流向包括第一换热通路200、第二换热通路210、
第三换热通路220和第四换热通路230,从而满足换热器的负载需求。
90.换热器内的冷媒以制热流向流通时,若换热器负载较小且第三单向阀420上游的压力小于p0,则第二分流元件310内的冷媒的流向仅包括为第四换热通路230,能够避免能源浪费;若换热器负载较大且第三单向阀420上游的压力大于p0,则第二分流元件310内的冷媒的流向包括第三换热通路220和第四换热通路230,从而满足换热器的负载需求。
9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分流元件330包括壳体,汇流管600、第一分液支管620和第二分液支管621。壳体内部开设有分液腔610,壳体开设有第一分液口和第二分液口,汇流管600与分液腔610连通,第一分液支管620通过第一分液口与分液腔610连通,第二分液支管621通过第二分液口与分液腔610连通。
92.可选地,分液腔610包括汇流腔体,第一分支腔体611和第二分支腔体612,第一分液支管620通过第一分液口与第一分支腔体611连通,第二分液支管621通过第二分液口与第二分支腔体612连通。
93.可选地,汇流管600包括弯折连通的第一管段601和第二管段602,第一管段601与分液腔610直接连通。
94.第一管段601和第二管段602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第一分液支管620和第二分液支管621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可选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非垂直。
95.汇流管600包括第一管段601和第二管段602,第一管段601和第二管段602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为e。如图6所示。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非垂直,可以理解为,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e小于90
°
。可选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以两者形成的锐角计。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非垂直,这样,经第一管段601进入第一分液支管620与第二分液支管621的冷媒量不同。例如,当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在第一分液支管620侧时,在重力作用下,冷媒流向第二分液支管621的流量大于流向第一分液支管620的流量。类似的,当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夹角在第二分液支管621侧时,在重力作用下,冷媒流向第一分液支管620的流量大于流量第二分液支管621的流量。
96.仅通过限定第一分液支管620和第二分液支管621的内径差别,很难实现第一分液支管620与第二分液支管621的流量比为4:1的冷媒分配。原因在于,分液支管的内径有最小值的限制,如,分液支管的内径不能低于3mm,甚至不能低于3.36mm,低于该内径的铜管实际已经成为毛细管,毛细管具有较大的流动阻力,对冷媒的流动形成节流降压作用,进而会增大压缩机的功率,降低系统的性能;甚至导致空调器运行制热工况时,室外换热器结霜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由于分液支管内径最小值的限制,为了实现流量比为4:1的冷媒分配,另一个分液支管的管径需大于7mm,可选地,此处的7mm可以为外径,一般的,外径比内径大1.4mm,然而,这显然超出了换热器的实际使用的换热管的内径,换热器的一般管径为7mm,如管翅式换热器。因此,仅通过限定第一分液支管620和第二分液支管621的内径差别,在不超出换热器中换热管的管径允许的范围内,很难实现第一分液支管620与第二分液支管621的流量比为4:1的冷媒分配
9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通过汇流管600的第一管段601和第二管段602的轴线所在的第一平面与两个分液支管的轴线所在的第二平面之间设置夹角,并进一步配合两个分液支管之间的内径差的技术方案,在换热器的换热管管径允许的范围内,可实现两个分液支管的冷媒流量比为4: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现较大的流量比的冷媒分配方案,第二分液支
管621的内径不需要设计的过细,也可以实现第一分液支管620内冷媒的流量远大于第二分液支管621内冷媒的流量。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分流元件330的冷媒分配方案,避免了两个分液支管冷媒分配比较大时第四分流元件330的分液支管及换热器的总压降过大的问题。
98.可选地,汇流管600的第一管段601和第二管段602的轴线所在的第一平面与两个分液支管的轴线所在的第二平面之间设置夹角大于或等于50度,且小于或等于70度。提高了第一分液支管620和第二分液支管621内冷媒流量的差异。可选地,第一分液支管620的内径大于或等于5.1mm,且小于或等于6.1mm;第二分液支管621的内径大于或等于3.1mm,且小于或等于3.7mm。可选地,汇流管600的第二管段602向第二分液支管621侧倾斜设置。
99.在空调器运行制热工况时,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换热器在如下情况能够发挥最理想的换热能力:在制热时,从低温液态不断吸收周围环境空气中的热量,随着温度升高到达了气液两相态,这个时候温度保持在蒸发温度不变,只是不断的发生液态到气态的相变,液态冷媒越来越少,气态冷媒越来越多,到整个换热支路的出口时刚好全部变为气态并温度高于蒸发温度1~2℃。这是因为当换热支路的出口温度过热时,全部为气态冷媒,气态冷媒焓差小换热能力低,且当过热度过大时,冷媒和环境温度换热温差小,比如当蒸发温度为0~1℃左右时,若过热度大于3℃,温度在4℃以上,而冬天环境温度也就7℃左右,换热温差很小,就更难以发挥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了。
100.而均匀性越好,越容易每个换热支路有合适的换热,如果不均匀,很容易有的支路已经过热严重,后面几根发卡管无换热效果,而有的换热支路冷媒过多,流经整个换热支路仍有很多低温液态冷媒没有将冷量交换出去,这样一来,同样的冷媒流量下,整个换热器换热效果差,空调的能力就很低。因此制热时经验的分流好的判断方法为:各支路出口温差在2℃以内,出口过热度在1℃左右,这种情况下分流较好。
[0101][0102]
表1
[0103][0104]
表2
[0105]
可选地,在空调器运行制热工况、换热器在作为蒸发器,且,并联的第一换热通路200、第二换热通路210、第三换热通路220和第四换热通路230与第一分液支管620相连通,第五换热通路240与第二分液支管621相连通时,各换热支路的出口处的冷媒温度如表1和表2所示。其中,表1为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为90度时,不同第一分液支管620和第二分液支管621内径下,第五换热通路240与前四支路的最大温差以及空调器的制热能力。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第一分液支管620的内径为5.6mm,且,第二分液支管621的内径为3.36mm时,换热器的第五换热通路240与前四支路的最大温差最小,为4.1℃,且,该内径下空调器的制热能力最大,为7104.8w。表2为第一分液支管620的内径为5.6mm,且,第二分液支管621的内径为3.36mm时,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为不同角度下,第五换热通路240与前四支路的最大温差与空调器的制热能力。从表2中可以看出,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为45度时,第五换热通路240与前四支路的最大温差最小,为1.2℃,且,该角度下,空调器的制热能力最大,为7216.7w。
[0106]
从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换热器中与第一分液支管620相连通的换热支路的数量为4条,与第二分液支管621相连通的换热支路的数量为1条,第一分液支管620的内径为5.6mm、第二分液支管621的内径为3.36mm,且,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时,第五换热通路240与前四支路的最大温差最小,各换热支路内冷媒的换热能力均匀性最好,且,空调器的制热能力最大。即,实现了第一分液支管620内冷媒量与第二分液支管621内的冷媒量比为4:1。
[0107]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流元件300、第二分流元件310、第三分流元件320和第四分流元件330分别为一个冷媒分配器。
[0108]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通路200至第五换热通路240分别包含的换热管均为铜管,这样使得冷媒在换热管内部流通时能够更好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热量交换。
[0109]
可选地,第一换热通路200至第五换热通路240分别包含的换热管均设有换热翅片,这样能够增大换热管的换热面积、提高冷媒的换热效率。
[01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还包括机壳540,机壳540内设有管板,第一换热通路200至第五换热通路240分别包含的多个换热管均通过管板固定于机壳540内。
[011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通路200、第二换热通路210、第三换热通路220、第四换热通路230、第五换热通路240位自上而下依次排布。
[011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管路100的高度大于第二主管路110的高度。
[0113]
可选地,第一主管路100设置于机壳540的左侧,第二主管路110设置于机壳540的右侧。
[011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流元件300的高度大于第三分流元件320的高度。这样换热器内的冷媒以制热流向流通时,在重力作用下,冷媒无法通过第一旁通管路250进入第一分流元件300。
[0115]
可选地,第一分流元件300和第三分流元件320均设置于机壳540的左侧。
[0116]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分流元件310的高度高于第四分流元件330的高度。这样换热器内的冷媒以制热流向流通时,在重力作用下,冷媒无法通过第二旁通管路260进入第二分流元件310。
[0117]
可选地,第二分流元件310和第四分流元件330均设置于机壳540的右侧。
[0118]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分流元件310的高度等于第三分流元件320的高度。或者,第二分流元件310的高度大于第三分流元件320的高度。
[0119]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通路200包括多个换热管,且多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下或开口朝上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
[0120]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第一换热通路200由8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下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其中第一换热通路200的左侧的换热管数量为4个,相邻的换热管通过发卡管相连通;第一换热通路200的右侧的换热管为4个,相邻的换热管通过发卡管相连通。其中,第一换热通路200的左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与右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通过发卡管连通,第一换热通路200的左侧下部第一根换热管与第一分流元件300相连通,第一换热通路200的右侧下部第一根换热管与第二分流元件310相连通,从而组成开口朝下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需要说明的是,同一侧的多个换热管的连通方式,以该实施例中的连通方式为例,左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的前端通过发卡管与右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的前端相连通,左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的后端通过发卡管与左侧上部第二根换热管的后端相连通,左侧上部第二根换热管的前端通过发卡管与左侧上部第三根的前端相连通,依次类推同一侧的多个换热管组成蛇形结构。下文所描述的换热管的连通方式与之类似。
[0121]
又一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第一换热通路200由10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下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其中第一换热通路200左侧的换热管数量为6个、右侧的换热管数量为4个。该示例中换热管与分流元件的连通关系与上述示例相同。
[012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热通路210包括多个换热管,多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下或开口朝上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
[0123]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第二换热通路210由8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上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其中第二换热通路210的左侧的换热管数量为4个,相邻的换热管通过发卡管相连通;第二换热通路210的右侧的换热管为4个,相邻的换热管通过发卡管相连通。其中,第二换热通路210的左侧下部第一根换热管与右侧下部第一根换热管通过发卡管连通,第二换热通路210的左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与第一分流元件300相连通,第二换热通路210的右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与第二分流元件310相连通,从而组成开口朝上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
[0124]
又一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第二换热通路210由10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下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其中第二换热通路210左侧的换热管数量为4个、右侧的换热管数量为6个。
该示例中换热管与分流元件的连通关系与上述示例相同。
[012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换热通路220包括多个换热管,多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下或开口朝上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
[0126]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第三换热通路220由8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上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其中第三换热通路220的左侧的换热管数量为4个,相邻的换热管通过发卡管相连通;第三换热通路220的右侧的换热管为4个,相邻的换热管通过发卡管相连通。其中,第三换热通路220的左侧下部第一根换热管与右侧下部第一根换热管通过发卡管连通,第三换热通路220的左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与第三分流元件320相连通,第三换热通路220的右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与第二分流元件310相连通,从而组成开口朝下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
[0127]
又一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第三换热通路220由10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下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其中第三换热通路220左侧的换热管数量为4个、右侧的换热管数量为6个。该示例中换热管与分流元件的连通关系与上述示例相同。
[0128]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换热通路230包括多个换热管,多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下或开口朝上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
[0129]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第四换热通路230由6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下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其中第四换热通路230的左侧的换热管数量为4个,相邻的换热管通过发卡管相连通;第四换热通路230的右侧的换热管为2个,相邻的换热管通过发卡管相连通。其中,第四换热通路230的左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与右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通过发卡管连通,第四换热通路230的左侧下部第一根换热管与第三分流元件320相连通,第四换热通路230的右侧下部第一根换热管与第二分流元件310相连通,从而组成开口朝下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
[0130]
又一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第四换热通路230由8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下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其中第四换热通路230左侧的换热管数量为4个、右侧的换热管数量为4个。该示例中换热管与分流元件的连通关系与上述示例相同。
[013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换热通路240包括多个换热管,多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下或开口朝上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
[0132]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第五换热通路240由6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上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其中第五换热通路240的左侧的换热管数量为2个,相邻的换热管通过发卡管相连通;第五换热通路240的右侧的换热管为4个,相邻的换热管通过发卡管相连通。其中,第五换热通路240的左侧下部第一根换热管与右侧下部第一根换热管通过发卡管连通,第五换热通路240的左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与第三分流元件320相连通,第五换热通路240的右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与第四分流元件330相连通,从而组成开口朝上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
[0133]
又一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第五换热通路240由4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上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其中第五换热通路240左侧的换热管数量为2个、右侧的换热管数量为2个。该示例中换热管与分流元件的连通关系与上述示例相同。
[0134]
又一示例性地,如图9所示,第五换热通路240由8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上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其中第五换热通路240左侧的换热管数量为4个、右侧的换热管数量为4个。
该示例中换热管与分流元件的连通关系与上述示例相同。
[0135]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换热器520和/或室外换热器510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换热器。
[0136]
示例性地,室外换热器510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换热器。
[0137]
空调器在制冷模式下,室外换热器510作为冷凝器,通过四通阀使室外换热器510的第一主管路100与压缩机500的排气口相连通,室外换热器510的第二主管路110与室内换热器520相连通。压缩机500通过排气口排出的冷媒从第一主管路100进入第一分流元件300,此时室外换热器510内的冷媒以制热流向进行流通。这样缩短了冷媒在空调器内的流通路径,有利于冷媒的快速循环流通。
[0138]
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室外换热器510作为蒸发器,通过四通阀使室内换热器520与压缩机500的排气口相连通。此时,室外换热器510的第二主管路110与室内换热器520相连通,室外换热器510的第一主管路100与压缩机500的吸气口相连通。压缩机500通过排气口排出的冷媒经过室内换热器520进入室外换热器510的第二主管路110,冷媒通过第二主管路110进入第四分流元件330,此时室外换热器510内的冷媒以制冷流向进行流通。这样延长了冷媒在空调器内的流通路径和流通时长,降低了空调器内的压降、提升了空调器内的性能。
[0139]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