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气缸缸体生产冷却设备及其冷却方法与流程

2022-03-31 10:24: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气缸缸体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气缸缸体生产冷却设备及其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2.引导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空气在发动机气缸中通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在压缩机气缸中接受活塞压缩而提高压力。
3.涡轮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等的壳体通常也称“气缸”;气缸的应用领域:印刷(张力控制)、半导体(点焊机、芯片研磨)、自动化控制、机器人等等。
4.气缸的主要部件是气缸的外部密封缸体,但是在生产时,活塞是与缸体分离生产后组装的,但缸体在刚刚生产出的时候温度较高,需要进行冷却,但是传统的冷却池只能够一次性进行多个冷却,不仅效果不好,而且使用一次以后需要很长时间的冷却,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气缸缸体生产冷却设备及其冷却方法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气缸缸体生产冷却设备及其冷却方法,其优点在于循环换热,可以持续工作。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隔断吊眉龙骨安装加固装置,包括冷却结构及循环散热组件,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冷却池,所述冷却池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填充有第一冷却液与第二冷却液,所述冷却结构的内部设置有传动带,且冷却池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多个为传动带提供方向引导的导向轮,所述传动带的左右两端均贯穿并延伸处冷却池的表面;所述冷却结构的正面设置有循环散热组件,所述循环散热组件包括数量为两个的抽液泵,两个所述抽液泵的右侧连通有循环管,两个所述循环管的表面均包覆有冷凝管,所述冷却池的背面设置有冷凝泵,所述冷凝泵的输出端贯穿并延伸至两个所述冷凝管的内部,两个所述抽液泵的背面与两个循环管远离抽液泵的一端均与冷却池的内壁相连通,两个所述循环管的右侧设置有进出液体阀门螺纹管。
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底部两个所述导向轮浸泡于第二冷却液的内部,顶部两个所述导向轮设置于第一冷却液的上方,且中间四个导向轮均浸泡于第一冷却液的内部。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冷却液还包括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操作台。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螺纹定位环,所述螺纹定位环的底部与冷却池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定位环的表面与辅助结构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螺纹定位环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液位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且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浸泡于第一冷却液和第二冷却液的内部。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提拉把手。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池的顶部设置有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底部的四个角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四个所述连接架的底部均与冷却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弧形挡板。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板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吸风扇。
13.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带的内壁从左到右依次等距分布有多个气缸盛放架,且多个所述气缸盛放架的底部均成弧形,且弧形区域为弹性耐高温材料制成。
1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抽液泵与循环管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架,相邻两个所述定位架相对的一侧均与冷凝泵的表面相连。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装置能够利用两层第一冷却液与第二冷却液相互配合,实现同一装置内部的两层冷却效果,并且还能够在气缸盛放架带动气缸离开的时候表面覆盖上第一冷却液,防止锈蚀形成保护,并且第一冷却液与第二冷却液能够通过各自液面高度所处的循环散热组件进行循环,保证了整个装置可以长时间的进行工作,配合辅助结构还能够加速散热,并且对于操作人员实施一定的保护,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发明前景。
1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用于气缸缸体生产冷却设备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对于冷却结构的内部进行填充,其过程包括:(aa)将第二冷却液倒入冷却池的内部,直到液面与下方的液位传感器接触后,下方液位传感器提醒第一冷却液液面已经满足需求;(ab)将第一冷却液倒入冷却池的内部,直到液面与上方的液位传感器接触后,上方液位传感器提醒第二冷却液液面已经满足需求,但需要将冷却池内部的第一冷却液与第二冷却液静置一段时间以后,因为互不相融,并且第一冷却液的密度小于第二冷却液的密度,形成一个分离态;步骤(b)初步运行冷却操作,其过程为:启动传动带自左向右带动多个气缸盛放架移动,从左侧将待冷却气缸逐个投入对应的气缸盛放架内部,气缸盛放架经过第一冷却液、第二冷却液以后,又重回到第一冷却液,不仅能够进行双层两种物质配合冷却,还能够在离开冷却池之前表面被覆盖上第一冷却液方便后续抛光、养护等操作;步骤(c)对于运行过程中的循环冷却处理,其过程包括:(ca)当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固定好的连接杆上的温度传感器测量两层的温度;(cb)当任意一个温度传感器达到需要冷却的温度以后,启动抽液泵与冷凝泵,对应的第一冷却液与第二冷却液将依次通过相邻的抽液泵与循环管进行循环,并且循环管表面套设的冷凝管经过冷凝泵冷却以后持续带走循环管内部所存放的第一冷却液及第二冷却液的热量;(cc)在循环散热组件运行的同时,顶板顶部的吸风扇运行将因为热量所导致气化的第一冷却液、第二冷却液及大量的水蒸气从顶部排出,防止对下方的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同时还能够辅助循环散热组件进行热量排出。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使用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使用方法的有益效果是:这样操作可以有效的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基本实现了半自动化的冷却效果,操作人员只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利用进出液体阀门螺纹管对于进行第一冷却液与第二冷却液进
行补充即可。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循环散热组件与冷却池连接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循环散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气缸盛放架与传动带局部立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冷却结构;101、第一冷却液;102、第二冷却液;103、冷却池;104、气缸盛放架;105、传动带;106、支撑座;107、操作台;108、导向轮;2、循环散热组件;201、抽液泵;202、进出液体阀门螺纹管;203、定位架;204、循环管;205、冷凝泵;206、冷凝管;3、检测单元;301、连接杆;302、液位传感器;303、螺纹定位环;304、温度传感器;4、辅助结构;401、顶板;402、吸风扇;403、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4,一种用于气缸缸体生产冷却设备,包括冷却结构1及循环散热组件2,冷却结构1包括冷却池103,冷却池103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填充有第一冷却液101与第二冷却液102,冷却结构1的内部设置有传动带105,且冷却池10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多个为传动带105提供方向引导的导向轮108,传动带105的左右两端均贯穿并延伸处冷却池103的表面;冷却结构1的正面设置有循环散热组件2,循环散热组件2包括数量为两个的抽液泵201,两个抽液泵201的右侧连通有循环管204,两个循环管204的表面均包覆有冷凝管206,冷却池103的背面设置有冷凝泵205,冷凝泵205的输出端贯穿并延伸至两个冷凝管206的内部,两个抽液泵201的背面与两个循环管204远离抽液泵201的一端均与冷却池103的内壁相连通,两个循环管204的右侧设置有进出液体阀门螺纹管202。
21.在图1中,底部两个导向轮108浸泡于第二冷却液102的内部,顶部两个导向轮108设置于第一冷却液101的上方,且中间四个导向轮108均浸泡于第一冷却液101的内部,限制了导向轮108的位置能够让气缸盛放架104所承载的气缸在进行冷却时可以经过不同的过程,保证可以经过第一冷却液101、第二冷却液102与第一冷却液101相互切换时的完整浸泡效果。
22.在图1中,第一冷却液101还包括支撑座106,两个支撑座10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操作台107,设置有两端的操作台107,可以放置一些其他例如放置或者整理结构,提供一定的便捷性。
23.在图1中,检测单元3包括螺纹定位环303,螺纹定位环303的底部与冷却池10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螺纹定位环303的表面与辅助结构4的内壁滑动连接,螺纹定位环303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连接杆301,连接杆3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液位传感器302及温度传感器304,且两个温度传感器304分别浸泡于第一冷却液101和第二冷却液102的内部,设置有检测单元3用于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并且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04方便连接杆301的底部与冷却池103的固定,能够让操作者可以快速的了解到液面高度与温度,方便操作减少失误。
24.在图1中,连接杆301的顶部设置有提拉把手,设置有提拉把手方便从冷却池103内解除连接杆301与温度传感器304的限位效果,方便拆卸连接杆301、对于液位传感器302与温度传感器304进行维护与清理。
25.在图3中,冷却池103的顶部设置有辅助结构4,辅助结构4包括顶板401,顶板401底部的四个角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403,四个连接架403的底部均与冷却池103的顶部固定连接,顶板40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弧形挡板,设置有辅助结构4配合循环散热组件2循环散热的同时,防止蒸汽向两侧扩散。
26.在图1中,顶板40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吸风扇402,多个吸风扇402能够将高温蒸汽吸收,对于操作人员进行保护。
27.在图3中,传动带105的内壁从左到右依次等距分布有多个气缸盛放架104,且多个气缸盛放架104的底部均成弧形,且弧形区域为弹性耐高温材料制成,设置有气缸盛放架104能够配合传动带105实现气缸的逐个隔开冷却,防止气缸堆积在一起降低冷却效果。
28.在图2中,两个抽液泵201与循环管204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架203,相邻两个定位架203相对的一侧均与冷凝泵205的表面相连,设置有定位架203可以通过抽液泵201与循环管204再进行一层固定,提高冷凝泵205的稳定性。
29.进一步的,第一冷却液101可以采用冷却油溶液,第二冷却液102可以采用其他密度大于冷却油的冷却液。
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装置能够利用两层第一冷却液101与第二冷却液102相互配合,实现同一装置内部的两层冷却效果,并且还能够在气缸盛放架104带动气缸离开的时候表面覆盖上第一冷却液101,防止锈蚀形成保护,并且第一冷却液101与第二冷却液102能够通过各自液面高度所处的循环散热组件2进行循环,保证了整个装置可以长时间的进行工作,配合辅助结构4还能够加速散热,并且对于操作人员实施一定的保护,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发明前景。
31.用于气缸缸体生产冷却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对于冷却结构1的内部进行填充,其过程包括:aa、将第二冷却液102倒入冷却池103的内部,直到液面与下方的液位传感器302接触后,下方液位传感器302提醒第一冷却液101液面已经满足需求;ab、将第一冷却液101倒入冷却池103的内部,直到液面与上方的液位传感器302接触后,上方液位传感器302提醒第二冷却液102液面已经满足需求,但需要将冷却池103内部的第一冷却液101与第二冷却液102静置一段时间以后,因为互不相融,并且第一冷却液101的密度小于第二冷却液102的密度,形成一个分离态;步骤b、初步运行冷却操作,其过程为:启动传动带105自左向右带动多个气缸盛放架104移动,从左侧将待冷却气缸逐个投入对应的气缸盛放架104内部,气缸盛放架104经过第一冷却液101、第二冷却液102以后,又重回到第一冷却液101,不仅能够进行双层两种物质配合冷却,还能够在离开冷却池103之前表面被覆盖上第一冷却液101方便后续抛光、养护等操作;步骤c、对于运行过程中的循环冷却处理,其过程包括:ca、当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固定好的连接杆301上的温度传感器304测量两层的温度;
cb、当任意一个温度传感器304达到需要冷却的温度以后,启动抽液泵201与冷凝泵205,对应的第一冷却液101与第二冷却液102将依次通过相邻的抽液泵201与循环管204进行循环,并且循环管204表面套设的冷凝管206经过冷凝泵205冷却以后持续带走循环管204内部所存放的第一冷却液101及第二冷却液102的热量;cc、在循环散热组件2运行的同时,顶板401顶部的吸风扇402运行将因为热量所导致气化的第一冷却液101、第二冷却液102及大量的水蒸气从顶部排出,防止对下方的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同时还能够辅助循环散热组件2进行热量排出。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使用方法的有益效果是:这样操作可以有效的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基本实现了半自动化的冷却效果,操作人员只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利用进出液体阀门螺纹管202对于进行第一冷却液101与第二冷却液102进行补充即可。
33.以上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