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的禽畜粪便发酵方法及其制品与流程

2022-06-11 09:15: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肥料加工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禽畜粪便发酵方法及其制品。


背景技术:

2.肥料是指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畜禽粪便是有机肥料生产的重要原料之一,禽畜粪便发酵过程中,原辅料的配比和发酵菌的选择,常常影响发酵的时间、发酵的程度和发酵的中间产物,以及发酵的品质等。
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如今在禽畜粪便发酵过程中,大多会添加许多的化学物质,不能很好的对禽畜粪便进行分解发酵,使发酵不彻底,且发酵成本过高,故而提出一种新型的禽畜粪便发酵方法及其制品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禽畜粪便发酵方法及其制品,具备经济、高效的发酵等优点,解决了禽畜粪便发酵不彻底,且成本过高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禽畜粪便发酵方法及其制品,包括以下步骤:
6.1)原料准备:按重量比,取新鲜猪粪,随后,按重量比,将酵母菌、乳酸菌、高温放线菌、芽孢杆菌混匀后,得复合菌i,最后,按重量比,将光合菌、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放线菌混匀后,得复合菌ⅱ;
7.2)原料混合:将复合菌i均匀喷洒在步骤一的新鲜猪粪中,同时,按重量比,取米糠、锯木面加入,并混匀后,堆成发酵条,让其进行好氧发酵;
8.3)第一次发酵:每隔24h用水银温度计在发酵堆内部的不同深度测定其温度,并求取平均值,当平均温度达到50-55℃左右时,使用翻抛机对其进行翻抛,每天翻抛一次,保证发酵堆的温度和湿度,同时给发酵堆提供充足的氧气,当温度达到60℃时,每天翻抛两次;
9.4)第二次发酵:使发酵堆的温度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并保持在45摄氏度左右时,加入复合菌ⅱ,并混合均匀后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过程中每天翻抛一次;
10.5)发酵成品:每隔24h用水银温度计在发酵堆内部的不同深度测定其温度,并求取平均值,当平均温度达到30-35℃,且发酵堆出现大量白色菌丝、发酵产物松散无恶臭时即发酵完成,得发酵成品;
11.6)有机肥成品:将发酵成品转移至缓存区,堆成圆形垛进行低温缓存3-5天,当发酵成品膨松、干燥、无恶臭味、颜色为褐色或深褐色时,得有机肥半成品,然后将机肥半成品进行筛分、粉碎后即得有机肥成品。
12.进一步,鲜猪粪700份、米糠260-300份和锯木面0-40份。
13.进一步,所述复合菌i原料配比为:酵母菌0.4-0.6份、乳酸菌0.5-0.7份、高温放线菌0.3-0.5份和芽孢杆菌0.4-0.6份。
14.进一步,所述复合菌ⅱ原料配比为:光合菌0.1-0.3份、乳酸菌0.1-0.3份、芽孢杆菌0.5-0.7份、酵母菌0.1-0.3份和放线菌0.1-0.3份。
15.进一步,所述发酵条为宽1.5-1.8m和高1.0-1.2m的条形垛。
16.进一步,所述原料混合中发酵条需要进行堆码发酵7-10天。
17.进一步,所述第二次发酵中发酵堆需要高温发酵3-5天。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1、该新型的禽畜粪便发酵方法及其制品,通过改变传统发酵工艺,将发酵分为两步进行,先初步发酵,达到除臭、升温的目的,再进行第二次发酵,这样会让发酵更彻底;
20.2、该新型的禽畜粪便发酵方法及其制品,通过对发酵微生物生存所需的最佳碳氮比(c/n),对原辅料的组份进行合理的配制,让复合菌的发酵效果达到最佳,缩短了发酵时间,减少了发酵过程中氮的损耗,保证了发酵成品的质量,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禽畜粪便发酵项目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新型的禽畜粪便发酵方法及其制品,包括以下步骤:
24.1)原料准备:按重量比,取新鲜猪粪,随后,按重量比,将酵母菌、乳酸菌、高温放线菌、芽孢杆菌混匀后,得复合菌i,最后,按重量比,将光合菌、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放线菌混匀后,得复合菌ⅱ;
25.2)原料混合:将复合菌i均匀喷洒在步骤一的新鲜猪粪中,同时,按重量比,取米糠、锯木面加入,并混匀后,堆成发酵条,让其进行好氧发酵;
26.3)第一次发酵:每隔24h用水银温度计在发酵堆内部的不同深度测定其温度,并求取平均值,当平均温度达到50-55℃左右时,使用翻抛机对其进行翻抛,每天翻抛一次,保证发酵堆的温度和湿度,同时给发酵堆提供充足的氧气,当温度达到60℃时,每天翻抛两次;
27.4)第二次发酵:使发酵堆的温度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并保持在45摄氏度左右时,加入复合菌ⅱ,并混合均匀后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过程中每天翻抛一次;
28.5)发酵成品:每隔24h用水银温度计在发酵堆内部的不同深度测定其温度,并求取平均值,当平均温度达到30-35℃,且发酵堆出现大量白色菌丝、发酵产物松散无恶臭时即发酵完成,得发酵成品;
29.6)有机肥成品:将发酵成品转移至缓存区,堆成圆形垛进行低温缓存3-5天,当发
酵成品膨松、干燥、无恶臭味、颜色为褐色或深褐色时,得有机肥半成品,然后将机肥半成品进行筛分、粉碎后即得有机肥成品。
30.本实施例中,鲜猪粪700份、米糠280份和锯木面20份。
31.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加入的鲜猪粪来源于养猪场,一方面,猪粪质地较细,含有蛋白质、脂肪类、有机酸、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无机盐,其中含有机质25%、氮0.5~0.6%、磷0.15~0.3%、钾0.35~0.65%,另一方面,猪粪容易被微生物分解,释放出可为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因此,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对其进行再利用,不仅能解决禽畜粪便排放问题,还能“变废为宝”,生产出有机肥用于种植业中;加入的米糠是指稻米加工脱壳后产生的糠麸,常用作饲料,此发明专利中将其作为发酵原材料。米糠不仅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等有机物,还含有大量的矿质元素磷、钾、镁、铁,钙等,可以提高肥料中的养分含量;加入的锯末面,是木材加工过程中因切割而从其上散落下来的木材本身的沫状木屑,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碳氮比(c/n)较高,可以调节物料的碳氮比,同时,因其膨松、多孔,透气性好,能提高肥料的疏松程度,在发酵过程中,能让物料有更多的空气进入。
32.本实施例中,复合菌i原料配比为:酵母菌0.5份、乳酸菌0.6份、高温放线菌0.4份和芽孢杆菌0.5份。
33.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加入的复合菌i主要对发酵原料进行生物除臭,并对混合后的原辅料进行前期的发酵升温过程,让发酵堆的温度达到60℃左右。
34.本实施例中,复合菌ⅱ原料配比为:光合菌0.2份、乳酸菌0.2份、芽孢杆菌0.6份、酵母菌0.1份和放线菌0.1份。
35.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加入的复合菌ⅱ主要进行第二次发酵,让发酵更彻底,同时钝化其中的重金属,消除其中的抗生素、病虫卵等
36.本实施例中,发酵条为宽1.5-1.8m、高1.0-1.2m的条形垛。
37.本实施例中,原料混合中发酵条需要进行堆码发酵7-10天。
38.本实施例中,第二次发酵中发酵堆需要高温发酵3-5天。
39.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40.先在新鲜猪粪中加入复合菌i进行生物除臭,其次加入辅料“米糠”、“锯末面”进行堆码发酵7-10天,然后加入复合菌ⅱ进行再次的高温发酵5-7天,钝化其中的重金属,消除其中的抗生素、病虫卵等,最后通过低温缓存3-5天,让其各种理化性质达到稳定后,经过筛分、粉碎所得的有机肥制品。
4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