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床单抻裁机用折叠装置及折叠方法与流程

2022-06-11 07:23: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床单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床单抻裁机用折叠装置及折叠方法。


背景技术:

2.床单作为生活的日用品,其需求量每年也在持续增加,一般在床单在生产的后续过程中,需要将较长的床单裁剪成大小相同的床单,然后再经过床单折叠装置将床单折叠起来,方便后续的包装过程。
3.目前的床单折叠装置,大部分只对床单进行一次折叠,无法对床单进行二次折叠,折叠完后的床单会出现边角无法对齐的情况,如此会造成床单折叠不整齐,且在对折过程中无法对床单折叠处进行挤压,使床单折叠完后会出现膨胀的现象,在后续的包装过程中给床单装袋造成不便,且装货过程中会增大床单的占用空间,目前的大部分床单折叠装置不与裁剪装置一体,如此增加了其裁剪折叠过程的繁琐程度,影响床单的生产效率。
4.针对上诉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一种高效的床单抻裁机用折叠装置及折叠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折叠完后的床单会出现边角无法对其的情况,在对折过程中无法对床单折叠处进行挤压,使床单折叠完出现膨胀,床单折叠装置不与裁剪装置一体,增加了其裁剪折叠过程的繁琐程度,影响床单的生产效率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床单抻裁机用折叠装置及折叠方法。
6.技术方案:一种床单抻裁机用折叠装置,包括有l形架,l形架上部左侧固接有第一异形架,第一异形架左部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筒,第一异形架左部下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滚筒,第一异形架中部上侧固接有t形架,t形架斜向下设置,t形架下部固接有第一液压推杆,第一液压推杆伸缩端固接有第一裁剪刀,l形架左部下侧设置有用于床单输送和初次折叠的传动折叠机构,传动折叠机构上设置有第二裁剪刀,第二裁剪刀与第一裁剪刀配合,传动折叠机构上设置有用于裁剪完成床单卡紧的卡紧机构,卡紧机构位于l形架左侧下部,卡紧机构和传动折叠机构配合,避免床单脱落,传动折叠机构上设置有将折叠好的床单压实的辅助压实机构,辅助压实机构位于第二裁剪刀内侧部,辅助压实机构将传动折叠机构折叠完成的床单进行压实,辅助折叠机构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辅助折叠机构分别与传动折叠机构固接,辅助折叠机构用于辅助床单的折叠,辅助折叠机构配合传动折叠机构将床单进行铺平,辅助折叠机构下方设置有用于床单二次折叠的二次折叠机构,二次折叠机构位于l形架下侧,二次折叠机构位于传动折叠机构中部下侧,二次折叠机构配合辅助压实机构将受限位的床单从传动折叠机构中取出并进行二次折叠。
7.优选地,传动折叠机构包括有y形杆,y形杆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y形杆上部固接有固定轴,固定轴外侧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套筒,第一转动套筒前侧部固接有第一圆环,第一转动套筒外侧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套筒,第一转动套筒中部开设有弧形滑槽,第二
转动套筒前侧部固接有第二圆环,第二圆环和第一圆环均为弹性材料,弧形盘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弧形盘分别与第二转动套筒前部外侧面固接,左侧的弧形盘位于右侧的弧形盘的前部,前侧的y形杆上部固接有l形管,前侧的y形杆上l形管通过电机座固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轴端开设有滑槽,伺服电机的电机座后部固接有第一l形杆,第一l形杆后部开设有滑槽,第一l形杆与伺服电机输出轴端转动连接,第一l形杆的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动板,滑动板与第一l形杆后部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簧,滑动板上部固接有第三圆环,第三圆环与两个弧形盘配合,第三圆环外侧面右部位置位于两个弧形盘中间,伺服电机输出轴的滑槽上滑动设置有异形套筒,异形套筒后部与第三圆环限位配合,异形套筒后部为等径设置、前部为圆台设置,异形套筒后部直径与其圆台部分外侧壁中部的直径相等,第二圆环与异形套筒后部配合,第一圆环与异形套筒的圆台部分后部配合,限位套筒两个为一组,上下设置有两组,两组内的限位套筒前后对称,上侧的两个限位套筒分别与第一转动套筒中部固接,下侧的两个限位套筒分别与第二转动套筒固接,上侧的两个限位套筒均位于第二转动套筒的弧形槽内,下侧的两个限位套筒均位于第二转动套筒的弧形槽外,四个限位套筒内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一滑杆,四个第一滑杆分别与相邻的限位套筒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四个第二弹簧分别位于相邻的限位套筒内,折叠板上下设置有两个,两个折叠板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滑杆右侧固接,上侧的折叠板下侧面开设有t形滑槽,上侧的折叠板下表面左部开设有前后对称的限位槽,上侧的折叠板上侧面右部固接有第二裁剪刀,第二异形架两个为一组,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每组内的两个第二异形架分别与相邻的折叠板右部固接,下侧的两个第二异形架外侧面分别开设有弧形槽,每组内的两个第二异形架之间均转动设置有第三滚筒,第二异形架的弧形槽一端靠近第三滚筒轴心、另一端远离第三滚筒轴心,传动折叠机构中第一转动套筒、第一圆环、异形套筒和折叠板配合用于床单的输送与初次折叠。
8.优选地,第三圆环外侧面中部为向外凸出设置,且两个弧形盘的上下两个侧面均为弧形设置,用于异形套筒方向的改变。
9.优选地,卡紧机构包括有减速电机,下侧的折叠板前侧面右部固接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输出轴端固接有第一带轮,下侧的两个第二异形架之间转动设置有转杆,转杆位于第三滚筒内,转杆前端固接有第二带轮,第二带轮与第一带轮之间绕设有皮带,第一u形杆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u形杆左部分别与转杆滑动连接,两个第一u形杆分别位于下侧的第三滚筒外侧部,两个第一u形杆分别与转杆之间固接有第三弹簧,两个第一u形杆分别与相邻的第二异形架的弧形槽限位配合,两个第一u形杆外侧部分别固接有卡紧柱,两个卡紧柱外侧面分别与下侧的第三滚筒外侧面对齐,两个卡紧柱外侧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凸尖,第一电动滑轨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电动滑轨与上侧的两个的第二异形架外侧面固接,两个第一电动滑轨上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一电动滑块,两个第一电动滑块上部分别转动设置有卡紧杆,两个卡紧杆内侧面为粗糙设置,两个卡紧杆上部分别固接有限位转杆,两个卡紧杆分别与相邻的第一电动滑块之间固接有扭力弹簧,两个扭力弹簧分别套设在相邻的限位转杆上,卡紧机构中第一u形杆、第三弹簧和卡紧柱配合,用于床单的卡紧。
10.优选地,辅助压实机构包括有第二电动滑轨,上侧的折叠板上侧面固接有第二电动滑轨,第二电动滑轨内滑动设置有第二电动滑块,第二电动滑块前部固接有t形板,t形板与上侧的折叠板的t形滑槽滑动配合,t形板下侧面左部为弧形设置,滚轴若干个为一组,前
后设置有两组,每个滚轴分别位于折叠板的t形滑槽内,每个滚轴分别与折叠板转动连接,两组滚轴位于t形板外侧,辅助压实机构中t形板和滚轴配合,用于折叠完成床单的压实。
11.优选地,辅助折叠机构包括有异形板,折叠板前侧面固接有异形板,异形板位于下侧的折叠板前方,异形板上表面后部开设有矩形槽,异形板后部固接有矩形凸块,矩形凸块位于异形板上矩形滑槽的后部,异形板上表面前部开设有异形滑槽,折叠板的异形滑槽左部为斜槽、右部为直槽,折叠板左部上侧转动设置有转轴,第一齿轮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齿轮分别与转轴两端固接,上侧的折叠板前侧面焊接有弧形齿圈,弧形齿圈与后侧的第一齿轮啮合,异形板左部固接有t形杆,异形板上的t形杆上滑动设置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前侧的第一齿轮啮合,异形板的异形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一异形滑块,第一异形滑块下部为圆柱形,异形板的矩形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二异形滑块,第二异形滑块下部为矩形,第二异形滑块与第一异形滑块前后对齐,第一异形滑块上部滑动设置有辅助折叠杆,辅助折叠杆贯穿第二异形滑块并与其固接,辅助折叠杆后端位于第三滚筒中部,辅助折叠杆后部位于第三滚筒右部上侧,辅助折叠杆与上侧的折叠板的两个限位槽配合,第一异形滑块与第二异形滑块之间固接有第四弹簧,第二异形滑块上部固接有第三异形架,第三异形架上开设有t形滑槽,第一齿条右部与第三异形架的t形滑槽滑动配合,辅助折叠机构中第二异形滑块、辅助折叠杆和第三异形架配合,用于裁剪完成的床单中部向左折叠。
12.优选地,辅助折叠杆材质为弹性材料,辅助折叠杆上部为弧形、下部与下侧的折叠板上表面平齐,用于将床单铺平。
13.优选地,二次折叠机构包括有u形板,l形架左部下侧设置有操作台,操作台上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外侧面粗糙,操作台上通过支撑块转动设置有电动转轴,电动转轴上部固接有翻转板,操作台前侧设置有收集箱,u形板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u形板分别与操作台后部固接,两个u形板外侧面右部均固接有斜向电动滑轨,两个斜向电动滑轨内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三电动滑块,两个第三电动滑块下侧面均为粗糙设置,两个u形板内侧面分别滑动设置有u形架,两个u形架分别与相邻的u形板之间固接有两个第五弹簧,两个u形架内侧部分别转动设置有夹紧滚筒,两个夹紧滚筒中部半径均小于外侧半径,两个夹紧滚筒中部用于床单通过,两个夹紧滚筒外侧部贴合,操作台右部设置有折叠组件。
14.优选地,折叠组件包括有第二l形杆,操作台右侧面中部固接有第二l形杆,第二l形杆前部固接有第二滑杆,第二l形杆后部滑动设置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上部前侧与第二滑杆滑动配合,第二滑杆位于第二齿条前部,第二l形杆与第二齿条之间固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设在第二滑杆上,操作台右侧通过安装座设置有第二液压推杆,第二液压推杆伸缩端固接有第三电动滑轨,第三电动滑轨内滑动设置有第四电动滑块,第四电动滑块左部设置有异形滑动架,异形滑动架前部开设有通孔,异形滑动架的通孔与第二滑杆配合,异形滑动架左部滑动设置有异形杆,异形杆下部为圆环设置,异形滑动架与异形杆下部之间固接有第六弹簧,第六弹簧套设异形杆,第二滑杆上绕有的复位弹簧弹力系数比第六弹簧的弹力系数大,异形杆下部设置有第二u形杆,第二u形杆上部与异形杆下部转动连接,第二u形杆上部右侧固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配合,滚动套筒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滚动套筒分别与第二u形杆转动连接,二次折叠机构中第二齿条、第二u形杆、第二齿轮和滚动套筒配合,用于床单的二次折叠与压实。
15.优选地,一种床单抻裁机用折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步骤s1:操作人员启动装置进行裁剪和折叠之前,首先将床单绕设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上,将床单下端与第二滚筒左侧面平齐,床单安装完成,然后操作人员启动卡紧机构将床单下端卡紧,随后,启动传动折叠机构将床单向下拉动,当床单被拉动一定长度后,操作人员启动卡紧机构将床单中部卡紧,随后通过第一裁剪刀和第二裁剪刀配合将床单裁断;
17.步骤s2:床单裁断后,传动折叠机构和卡紧机构配合带动床单顺时针转动,然后,传动折叠机构和辅助折叠机构配合对床单进行初次折叠,在床单完成初次折叠后,操作人员启动辅助压实机构将初次折叠完成的床单进行压实,并对床单的折叠处进行持续挤压,随后卡紧机构解除对床单的卡紧;
18.步骤s3;床单压实完成后,床单继续顺时针转动至二次折叠机构上方,随后通过二次折叠机构和辅助压实机构配合将床单从传动折叠机构中取出,平整的铺设在二次折叠机构上,在通过二次折叠机构将床单进行二次折叠与压实;
19.步骤s4;在床单二次折叠和压实完成后,传动折叠机构继续运行复位,同时,辅助折叠机构进行复位,操人员继续重复上述步骤对后续的床单裁剪压实。
20.本发明通过传动折叠机构中的第一圆环转速增大,第一转动套筒转速增大,同时,上侧的折叠板转速增大,上侧的折叠板逐渐向下侧的折叠板靠近,实现了将床单初次折叠的效果,卡紧机构中的两个第一u形杆分别带动相邻的卡紧柱逆时针转动并逐渐靠近第三滚筒,当两个第一u形杆内侧部均位于相邻的第二异形架的弧形槽上端时,两个卡紧柱将床单下部进行卡紧,实现了更好的床单卡紧效果,辅助压实机构中的第二电动滑块带动t形板移动,t形板将床单上部铺平、压实,实现了更好的压实床单折叠处的效果,通过辅助折叠机构中的第三异形架带动第二异形滑块向左移动,第二异形滑块带动辅助折叠杆和第四弹簧向左移动,辅助折叠杆将床单中部向左折叠,实现了将床单中部向左折叠的效果,二次折叠机构中的第六弹簧开始压缩,异形滑动架带动第二齿条向下移动,第二齿条带动第二齿轮逆时针转动,同时,u形架带动下侧的滚动套筒逆时针转动,当下侧的滚动套筒与而二次折叠的床单上表面接触时将床单压实,实现了对床单二次折叠后压实的效果。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部分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传动折叠机构的一种立体结构部分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传动折叠机构的另一种立体结构部分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传动折叠机构的立体结构部分剖面图。
26.图6为本发明的a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卡紧机构的一种立体结构部分示意图。
28.图8为本发明卡紧机构的另一种立体结构部分示意图。
29.图9为本发明辅助压实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0为本发明辅助折叠机构的立体结构部分示意图。
31.图11为本发明辅助折叠机构的立体结构部分剖面图。
32.图12为本发明二次折叠机构的一种立体结构部分示意图。
33.图13为本发明二次折叠机构的另一种立体结构部分示意图。
34.图14为本发明二次折叠机构的立体结构部分剖面示意图。
35.在图中:1-l形架,2-第一异形架,3-第一滚筒,4-第二滚筒,5-t形架,6-第一液压推杆,7-第一裁剪刀,8-传动折叠机构,801-y形杆,802-固定轴,803-第一转动套筒,804-第一圆环,805-第二转动套筒,806-第二圆环,807-弧形盘,808-伺服电机,809-第一l形杆,810-滑动板,811-第一弹簧,812-第三圆环,813-异形套筒,814-限位套筒,815-第一滑杆,816-第二弹簧,817-折叠板,818-第二异形架,819-第三滚筒,9-第二裁剪刀,10-卡紧机构,1001-减速电机,1002-第一带轮,1003-转杆,1004-第二带轮,1005-第一u形杆,1006-第三弹簧,1007-卡紧柱,1008-第一电动滑轨,1009-第一电动滑块,1010-卡紧杆,1011-扭力弹簧,11-辅助压实机构,1101-第二电动滑轨,1102-第二电动滑块,1103-t形板,1104-滚轴,12-辅助折叠机构,1201-异形板,1202-转轴,1203-第一齿轮,1204-弧形齿圈,1205-第一齿条,1206-第一异形滑块,1207-第二异形滑块,1208-辅助折叠杆,1209-第四弹簧,1210-第三异形架,13-二次折叠机构,1301-u形板,1302-斜向电动滑轨,1303-第三电动滑块,1304-u形架,1305-第五弹簧,1306-夹紧滚筒,1307-第二l形杆,1308-第二滑杆,1309-第二齿条,1310-第二液压推杆,1311-第三电动滑轨,1312-第四电动滑块,1313-异形滑动架,1314-异形杆,1315-第六弹簧,1316-第二u形杆,1317-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7.实施例1
38.一种床单抻裁机用折叠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l形架1,l形架1上部左侧固接有第一异形架2,第一异形架2左部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筒3,第一异形架2左部下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滚筒4,第一异形架2中部上侧固接有t形架5,t形架5斜向下设置,t形架5下部固接有第一液压推杆6,第一液压推杆6伸缩端固接有第一裁剪刀7,l形架1左部下侧设置有用于床单输送和初次折叠的传动折叠机构8,传动折叠机构8实现了将床单初次折叠的效果,传动折叠机构8上设置有第二裁剪刀9,第二裁剪刀9与第一裁剪刀7配合,传动折叠机构8上设置有用于裁剪完成床单卡紧的卡紧机构10,卡紧机构10位于l形架1左侧下部,卡紧机构10和传动折叠机构8配合,避免床单脱落,传动折叠机构8上设置有将折叠好的床单压实的辅助压实机构11,辅助压实机构11位于第二裁剪刀9内侧部,辅助压实机构11将传动折叠机构8折叠完成的床单进行压实,辅助折叠机构12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辅助折叠机构12分别与传动折叠机构8固接,辅助折叠机构12用于辅助床单的折叠,辅助折叠机构12配合传动折叠机构8将床单进行铺平,辅助折叠机构12实现了将床单中部向左折叠的效果,辅助折叠机构12下方设置有用于床单二次折叠的二次折叠机构13,二次折叠机构13位于l形架1下侧,二次折叠机构13位于传动折叠机构8中部下侧,二次折叠机构13配合辅助压实机构11将受限位的床单从传动折叠机构8中取出并进行二次折叠。
39.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操作人员将第一滚筒3上缠绕的床单向下拉动,当床单下端
拉至第二滚筒4左侧时,操作人员停止拉动床单,随后操作人员启动传动折叠机构8将床单下端卡紧,传动折叠机构8带动第二裁剪刀9、卡紧机构10、辅助压实机构11和辅助折叠机构12顺时针转动,随后,在传动折叠机构8的带动下,卡紧机构10将床单继续向下拉动,当床单下端向下移动一定距离时,卡紧机构10将床单上部卡紧,此时床单上部的卡紧部分位于第二滚筒4左侧,当第二裁剪刀9与床单接触后,操作人员启动卡紧机构10将床单上部卡紧,随后,操作人员启动第一液压推杆6,第一液压推杆6带动第一裁剪刀7向下移动,随后第一裁剪刀7和第二裁剪刀9配合,将床单裁剪,床单不会继续被向下拉动,然后,传动折叠机构8配合卡紧机构10带动床单进行顺时针转动,传动折叠机构8将被裁剪完的床单初次折叠,在床单初次折叠的过程中,传动折叠机构8带动辅助折叠机构12对床单进行限位后将其中部向内折叠,当传动折叠机构8将床单折叠后,辅助折叠机构12解除对床单的限位,随后操作人员启动辅助压实机构11将初次折叠完成的床单进行压实,床单被压实后,操作人员启动卡紧机构10解除对床单的卡紧,随后,传动折叠机构8继续带动床单顺时针转动,当床单转动一定角度时,操作人员启动二次折叠机构13将床单下部进行卡紧,床单逐渐脱离传动折叠机构8并铺设在二次折叠机构13上,在床单铺设的过程中,传动折叠机构8将床单进行再次压实,操作人员启动辅助压实机构11辅助床单从传动折叠机构8上脱离,同时,操作人员启动二次折叠机构13进入折叠状态,当床单铺设完成后,二次折叠机构13将床单的右部卡紧解除,并将床单进行二次折叠,同时传动折叠机构8进行复位,传动折叠机构8带动辅助折叠机构12复位,当传动折叠机构8复位完成后继续转动,当传动折叠机构8转动至初始位置时,一次床单折叠完成,随后本装置继续对后续的床单进行裁剪折叠。
40.实施例2
41.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3-图6所示,传动折叠机构8包括有y形杆801,y形杆801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y形杆801上部固接有固定轴802,固定轴802外侧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套筒803,第一转动套筒803前侧部固接有第一圆环804,第一转动套筒803外侧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套筒805,第一转动套筒803中部开设有弧形滑槽,第二转动套筒805前侧部固接有第二圆环806,第二圆环806和第一圆环804均为弹性材料,弧形盘807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弧形盘807分别与第二转动套筒805前部外侧面固接,左侧的弧形盘807位于右侧的弧形盘807的前部,前侧的y形杆801上部固接有l形管,前侧的y形杆801上l形管通过电机座固接有伺服电机808,伺服电机808输出轴端开设有滑槽,伺服电机808的电机座后部固接有第一l形杆809,第一l形杆809后部开设有滑槽,第一l形杆809与伺服电机808输出轴端转动连接,第一l形杆809的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动板810,滑动板810与第一l形杆809后部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簧811,滑动板810上部固接有第三圆环812,第三圆环812与两个弧形盘807配合,第三圆环812外侧面右部位置位于两个弧形盘807中间,伺服电机808输出轴的滑槽上滑动设置有异形套筒813,异形套筒813后部与第三圆环812限位配合,异形套筒813后部为等径设置、前部为圆台设置,异形套筒813后部直径与其圆台部分外侧壁中部的直径相等,第二圆环806与异形套筒813后部配合,第一圆环804与异形套筒813圆台部分的后部配合,第三圆环812外侧面中部为向外凸出设置,且两个弧形盘807的上下两个侧面均为弧形设置,用于异形套筒813方向的改变,限位套筒814两个为一组,上下设置有两组,两组内的限位套筒814前后对称,上侧的两个限位套筒814分别与第一转动套筒803中部固接,下侧的两个限位套筒814分别与第二转动套筒805固接,上侧的两个限位套筒814均位于第二转动套
筒805的弧形槽内,下侧的两个限位套筒814均位于第二转动套筒805的弧形槽外,四个限位套筒814内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一滑杆815,四个第一滑杆815分别与相邻的限位套筒814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816,四个第二弹簧816分别位于相邻的限位套筒814内,折叠板817上下设置有两个,两个折叠板817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滑杆815右侧固接,上侧的折叠板817下侧面开设有t形滑槽,上侧的折叠板817下表面左部开设有前后对称的限位槽,上侧的折叠板817上侧面右部固接有第二裁剪刀9,第二异形架818两个为一组,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每组内的两个第二异形架818分别与相邻的折叠板817右部固接,下侧的两个第二异形架818外侧面分别开设有弧形槽,每组内的两个第二异形架818之间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三滚筒819,第二异形架818的弧形槽一端靠近第三滚筒819轴心、另一端远离第三滚筒819轴心,传动折叠机构8中第一圆环804转速增大,第一转动套筒803转速增大,同时,上侧的折叠板817转速增大,上侧的折叠板817逐渐向下侧的折叠板817靠近,实现了将床单初次折叠的效果。
42.如图6-图8所示,卡紧机构10包括有减速电机1001,下侧的折叠板817前侧面右部固接有减速电机1001,减速电机1001输出轴端固接有第一带轮1002,下侧的两个第二异形架818之间转动设置有转杆1003,转杆1003位于第三滚筒819内,转杆1003前端固接有第二带轮1004,第二带轮1004与第一带轮1002之间绕设有皮带,第一u形杆1005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u形杆1005左部分别与转杆1003滑动连接,两个第一u形杆1005分别位于下侧的第三滚筒819外侧部,两个第一u形杆1005分别与转杆1003之间固接有第三弹簧1006,两个第一u形杆1005分别与相邻的第二异形架818的弧形槽限位配合,两个第一u形杆1005外侧部分别固接有卡紧柱1007,两个卡紧柱1007外侧面分别与下侧的第三滚筒819外侧面对齐,两个卡紧柱1007外侧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凸尖,第一电动滑轨1008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电动滑轨1008与上侧的两个的第二异形架818外侧面固接,两个第一电动滑轨1008上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一电动滑块1009,两个第一电动滑块1009上部分别转动设置有卡紧杆1010,两个卡紧杆1010内侧面为粗糙设置,两个卡紧杆1010上部分别固接有限位转杆,两个卡紧杆1010分别与相邻的第一电动滑块1009之间固接有扭力弹簧1011,两个扭力弹簧1011分别套设在相邻的限位转杆上,卡紧机构10中两个第三弹簧1006被压缩,两个第一u形杆1005分别带动相邻的卡紧柱1007逆时针转动并逐渐靠近第三滚筒819,实现了更好的卡紧床单的效果。
43.如图2和图9所示,辅助压实机构11包括有第二电动滑轨1101,上侧的折叠板817上侧面固接有第二电动滑轨1101,第二电动滑轨1101内滑动设置有第二电动滑块1102,第二电动滑块1102前部固接有t形板1103,t形板1103与上侧的折叠板817的t形滑槽滑动配合,t形板1103下侧面左部为弧形设置,滚轴1104若干个为一组,前后设置有两组,每个滚轴1104分别位于折叠板817的t形滑槽内,每个滚轴1104分别与折叠板817转动连接,两组滚轴1104位于t形板1103外侧,辅助压实机构11中第二电动滑块1102带动t形板1103移动,t形板1103将床单上部铺平,压实,由于t形板1103下侧面左部为弧形设置,使得t形板1103对床单进行压实时容易向左移动实现了更好的辅助折叠效果。
44.如图10和图11所示,辅助折叠机构12包括有异形板1201,折叠板817前侧面固接有异形板1201,异形板1201位于下侧的折叠板817前方,异形板1201上表面后部开设有矩形槽,异形板1201后部固接有矩形凸块,矩形凸块位于异形板1201上矩形滑槽的后部,异形板1201上表面前部开设有异形滑槽,折叠板817的异形滑槽左部为斜槽、右部为直槽,折叠板
817左部上侧转动设置有转轴1202,第一齿轮1203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齿轮1203分别与转轴1202两端固接,上侧的折叠板817前侧面焊接有弧形齿圈1204,弧形齿圈1204与后侧的第一齿轮1203啮合,异形板1201左部固接有t形杆,异形板1201上的t形杆上滑动设置有第一齿条1205,第一齿条1205与前侧的第一齿轮1203啮合,异形板1201的异形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一异形滑块1206,第一异形滑块1206下部为圆柱形,异形板1201的矩形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二异形滑块1207,第二异形滑块1207下部为矩形,第二异形滑块1207与第一异形滑块1206前后对齐,第一异形滑块1206上部滑动设置有辅助折叠杆1208,辅助折叠杆1208贯穿第二异形滑块1207并与其固接,辅助折叠杆1208后端位于第三滚筒819中部,辅助折叠杆1208后部位于第三滚筒819右部上侧,辅助折叠杆1208与上侧的折叠板817的两个限位槽配合,辅助折叠杆1208材质为弹性材料,辅助折叠杆1208上部为弧形、下部与下侧的折叠板817上表面平齐,用于将床单铺平,第一异形滑块1206与第二异形滑块1207之间固接有第四弹簧1209,第二异形滑块1207上部固接有第三异形架1210,第三异形架1210上开设有t形滑槽,第一齿条1205右部与第三异形架1210的t形滑槽滑动配合,辅助折叠机构12中第三异形架1210带动第二异形滑块1207向左移动,第二异形滑块1207带动辅助折叠杆1208和第四弹簧1209向左移动,辅助折叠杆1208将床单中部向左折叠,实现了更好的压实,折叠效果。
45.如图12-图14所示,二次折叠机构13包括有u形板1301,l形架1左部下侧设置有操作台,操作台上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外侧面粗糙,操作台上通过支撑块转动设置有电动转轴,电动转轴上部固接有翻转板,操作台前侧设置有收集箱,u形板1301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u形板1301分别与操作台后部固接,两个u形板1301外侧面右部均固接有斜向电动滑轨1302,两个斜向电动滑轨1302内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三电动滑块1303,两个第三电动滑块1303下侧面均为粗糙设置,两个u形板1301内侧面分别滑动设置有u形架1304,两个u形架1304分别与相邻的u形板1301之间固接有两个第五弹簧1305,两个u形架1304内侧部分别转动设置有夹紧滚筒1306,两个夹紧滚筒1306中部半径均小于外侧半径,两个夹紧滚筒1306中部用于床单通过,两个夹紧滚筒1306外侧部贴合,操作台右部设置有折叠组件。
46.如图12-图14所示,折叠组件包括有第二l形杆1307,操作台右侧面中部固接有第二l形杆1307,第二l形杆1307前部固接有第二滑杆1308,第二l形杆1307后部滑动设置有第二齿条1309,第二齿条1309上部前侧与第二滑杆1308滑动配合,第二滑杆1308位于第二齿条1309前部,第二l形杆1307与第二齿条1309之间固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设在第二滑杆1308上,操作台右侧通过安装座设置有第二液压推杆1310,第二液压推杆1310伸缩端固接有第三电动滑轨1311,第三电动滑轨1311内滑动设置有第四电动滑块1312,第四电动滑块1312左部设置有异形滑动架1313,异形滑动架1313前部开设有通孔,异形滑动架1313的通孔与第二滑杆1308配合,异形滑动架1313左部滑动设置有异形杆1314,异形杆1314下部为圆环设置,异形滑动架1313与异形杆1314下部之间固接有第六弹簧1315,第六弹簧1315套设异形杆1314,第二滑杆1308上绕有的复位弹簧弹力系数比第六弹簧1315的弹力系数大,异形杆1314下部设置有第二u形杆1316,第二u形杆1316上部与异形杆1314下部转动连接,第二u形杆1316上部右侧固接有第二齿轮1317,第二齿轮1317与第二齿条1309配合,滚动套筒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滚动套筒分别与第二u形杆1316转动连接,二次折叠机构13中u形架1304带动下侧的滚动套筒逆时针转动,当下侧的滚动套筒与而二次折叠的床单
上表面接触时,操作人员将第四电动滑块1312停止,下侧的滚动套筒对二次折叠的床单进行压实,实现了对床单的二次折叠和压实的效果。
47.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操作人员将第一滚筒3上缠绕的床单向下拉动,当床单下端拉至第二滚筒4左侧时,操作人员停止拉动床单,此时床单下部与下侧的第三滚筒819右侧面接触,且床单下部高度低于第三滚筒819,卡紧机构10用于床单下端的卡紧,操作人员启动卡紧机构10,操作人员启动减速电机1001,减速电机1001带动第一带轮1002逆时针转动,第一带轮1002通过皮带带动第二带轮1004逆时针转动,第二带轮1004带动转杆1003逆时针转动,转杆1003带动两个第一u形杆1005逆时针转动,转动前,两个第一u形杆1005内侧部均位于相邻的第二异形架818的弧形槽下端,两个卡紧柱1007均位于第三滚筒819下侧,在两个第一u形杆1005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两个第三弹簧1006被压缩,两个第一u形杆1005分别带动相邻的卡紧柱1007逆时针转动并逐渐靠近第三滚筒819,当两个第一u形杆1005内侧部均位于相邻的第二异形架818的弧形槽上端时,两个卡紧柱1007将床单下部进行卡紧,操作人员将减速电机1001停止,由于卡紧柱1007外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凸尖,使得床单被卡紧柱1007限制,实现了更好的卡紧床单的效果。
48.随后操作人员启动传动折叠机构8带动第二裁剪刀9、卡紧机构10、辅助压实机构11和辅助折叠机构12顺时针转动,操作人员启动伺服电机808,伺服电机808带动异形套筒813逆时针转动,异形套筒813带动第一圆环804和第二圆环806顺时针转动,此时第一圆环804和第二圆环806转动速度相同,第一圆环804带动第一转动套筒803顺时针转动,第一转动套筒803带动上侧的两个限位套筒814顺时针转动,第二转动套筒805带动下侧的两个限位套筒814和两个弧形盘807顺时针转动,四个限位套筒814分别带动相邻的第一滑杆815和第二弹簧816顺时针转动,下侧的两个第一滑杆815带动下侧的折叠板817顺时针转动,两个折叠板817分别带动相邻的两个第二异形架818顺时针转动,四个第二异形架818带动两个第三滚筒819顺时针转动,同时,下侧的折叠板817带动卡紧机构10下侧的部分零件顺时针转动,卡紧柱1007和第三滚筒819配合将卡紧的床单下端向下移动,上侧的折叠板817带动卡紧机构10上侧的部分零件顺时针转动,上侧的折叠板817带动第二裁剪刀9和辅助压实机构11顺时针转动,两个折叠板817带动辅助折叠机构12顺时针转动,当床单下端向下移动一定距离时,此时上侧的第三滚筒819与床单接触,如图2所示。
49.当上侧的折叠板817带动第二裁剪刀9与床单接触时,卡紧机构10将床单上部卡紧,操作人员启动第一电动滑块1009,第一电动滑块1009带动卡紧杆1010和扭力弹簧1011向上移动,图8为打开状态,卡紧杆1010向上移动逐渐解除被第一电动滑轨1008的限位,随后扭力弹簧1011复位,扭力弹簧1011带动卡紧杆1010逆时针转动,后侧的卡紧杆1010顺时针转动,两个卡紧杆1010配合将床单上部卡紧在第三滚筒819外侧面,操作人员将第一电动滑块1009停止,由于两个卡紧杆1010内侧面为粗糙设置,使得两个卡紧杆1010床单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实现了更好的卡紧床单的效果,随后,操作人员启动第一液压推杆6,第一液压推杆6带动第一裁剪刀7向下移动,随后第一裁剪刀7和第二裁剪刀9配合将床单裁剪,此时床单的裁剪处与上侧第三滚筒819之间的距离与床单下端与下侧的第三滚筒819之间的距离相等,床单不会继续被向下拉动,由于第二异形架818的弧形槽一端靠近第三滚筒819轴心、另一端远离第三滚筒819轴心,使得卡紧柱1007位于下侧的第三滚筒819下方时,卡紧柱1007与下侧的第三滚筒819之间的距离大于床单下端与下侧的第三滚筒819之间的距离,实
现了卡紧柱1007逆时针转动时,不会挤压床单,避免了床单下端发生折叠,影响后续二次折叠过程,然后,下侧的第三滚筒819与两个卡紧柱1007、上侧的第三滚筒819与两个卡紧杆1010配合带动裁剪完成的床单顺时针转动。
50.传动折叠机构8用于床单的折叠,随后传动折叠机构8将被裁剪完的床单初次折叠,此时前侧的弧形盘807上侧面与第三圆环812接触,第三圆环812外侧面中部为向外凸出设置,且两个弧形盘807的上下两个侧面均为弧形设置,使得弧形盘807与第三圆环812接触时更好的推动第三圆环812移动,由于第三圆环812外侧面右部位置位于两个弧形盘807中间,前侧的弧形盘807与第三圆环812接触后带动其向后移动,第三圆环812带动滑动板810和异形套筒813向后移动,第一弹簧811被压缩,由于异形套筒813后部直径与其圆台部分外侧壁中部的直径相等,第二圆环806与异形套筒813后部配合,第一圆环804与异形套筒813圆台部分后部配合,使得第二圆环806的转速不发生变化,异形套筒813向后移动使得异形套筒813与第一圆环804的转动比增大,第一圆环804转速增大,第一转动套筒803转速增大,同时,上侧的折叠板817转速增大,上侧的折叠板817逐渐向下侧的折叠板817靠近,床单被初次折叠。
51.在床单初次折叠的过程中,传动折叠机构8带动辅助折叠机构12对床单进行限位后将其中部向内折叠,上侧的折叠板817带动弧形齿圈1204顺时针转动,弧形齿圈1204带动后侧的第一齿轮1203顺时针转动,后侧的第一齿轮1203带动转轴1202顺时针转动,转轴1202带动前侧的第一齿轮1203顺时针转动,前侧的第一齿轮1203带动第一齿条1205向左移动,第一齿条1205带动第三异形架1210向左移动,第三异形架1210带动第二异形滑块1207向左移动,第二异形滑块1207带动辅助折叠杆1208和第四弹簧1209向左移动,辅助折叠杆1208将床单中部向左折叠,在辅助折叠杆1208向左移动的过程中,辅助折将床单上部与滚轴1104接触,由于辅助折叠杆1208材质为弹性材料,辅助折叠杆1208下部与下侧的折叠板817上表面平齐,使得辅助折叠杆1208将床单下部贴紧下侧的折叠板817,由于辅助折叠杆1208上部为弧形,使得辅助折叠杆1208配合若干个滚轴1104将床单上部铺平,且由于若干个滚轴1104的设置,使得床单在两个折叠板817之间时,被卡紧的同时方便滑动,辅助折叠杆1208带动第一异形滑块1206向左移动,在异形板1201的异形滑槽限位下,第一异形滑块1206向左移动时向前移动第四弹簧1209逐渐被拉伸,当上侧的折叠板817与下侧的折叠板817贴合时,床单铺设在两个折叠板817之间,此时,前侧的弧形盘807解除对第三圆环812的限位,第三圆环812向前移动复位,第一圆环804和第二圆环806转速相同,辅助折叠杆1208位于上侧的折叠板817的两个限位槽内,床单完成折叠,床单上部和下部重叠,同时,辅助折叠机构12解除对床单的限位,当第二异形滑块1207向左移动至异形板1201的矩形凸块左端时,矩形凸块解除对第二异形滑块1207的限位,第四弹簧1209复位,第四弹簧1209带动第二异形滑块1207向前移动,第二异形滑块1207带动辅助折叠杆1208向前移动,辅助折叠杆1208带动第三异形架1210向前移动,当第四弹簧1209复位后,辅助折叠机构12解除对床单的限位,此时辅助折叠杆1208脱离上侧折叠板817的两个限位槽的限位。
52.随后操作人员启动辅助压实机构11将初次折叠完成的床单进行压实,操作人员启动第二电动滑块1102,第二电动滑块1102带动t形板1103移动,t形板1103将床单上部铺平与压实,由于t形板1103下侧面左部为弧形设置,使得t形板1103对床单进行压实时容易向左移动,当t形板1103移动至折叠板817左部时,操作人员将第二电动滑块1102关闭,t形板
1103位于床单左部折叠部分上方,使得床单折叠部分处于被挤压状态,实现了更好的辅助折叠效果。
53.床单被压实后,操作人员启动卡紧机构10解除对床单的卡紧,操作人员启动减速电机1001,减速电机1001带动第一带轮1002顺时针转动,两个卡紧柱1007顺时针转动后解除对床单右部下侧的卡紧,同时操作人员启动两个第一电动滑块1009向下移动,两个卡紧杆1010解除对床单右部上侧的卡紧,两个卡紧杆1010进入第一电动滑轨1008内,两个扭力弹簧1011蓄力,当卡紧机构10解除对床单的卡紧,后操作人员将减速电机1001和两个第一电动滑块1009停止,随后,两个折叠板817继续带动床单顺时针转动。
54.二次折叠机构13用于床单的二次折叠,将床单进行前后对折,当床单转动一定角度时,床单右部折叠处位于两个u形板1301右部,操作人员启动二次折叠机构13将床单下部进行卡紧,操作人员启动两个第三电动滑块1303,两个第三电动滑块1303向下移动将床单右部重叠处卡紧,床单逐渐脱离传动折叠机构8并铺设在二次折叠机构13上,床单从两个折叠板817之间脱离,同时操作人员启动辅助压实机构11辅助床单完成脱离,操作人员启动第二电动滑块1102,第二电动滑块1102带动t形板1103向右移动,t形板1103与床单脱离两个折叠板817的速度相同,t形板1103压实床单向右移动避免了床单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发生脱落,使得床单左部折叠处提前脱离两个折叠板817,对后续二次挤压造成影响。
55.同时,操作人员启动二次折叠机构13进入折叠状态,图12为进入折叠状态的二次折叠机构13,操作人员启动第二液压推杆1310,第二液压推杆1310带动第三电动滑轨1311向左移动,同时,第四电动滑块1312、异形滑动架1313、异形杆1314、第六弹簧1315、第二u形杆1316和第二齿轮1317向左移动,在床单铺设完成一半时,由于上侧的第三滚筒819与两个u形板1301配合挤压床单,由于两个第二u形杆1316到第三滚筒819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第三滚筒819旋转半径,使床单左半部分铺设时,进行再次压实,当床单从两个折叠板817之间脱离后,床单铺设在两个u形板1301上,此时,第二u形杆1316位于床单中部,随后,二次折叠机构13将床单的右部卡紧解除,操作人员将第二电动滑块1102关闭,操作人员启动两个第三电动滑块1303,两个第三电动滑块1303向上移动解除对床单的右部的卡紧。
56.随后,操作人启动二次折叠机构13将床单进行二次折叠,操作人启动第四电动滑块1312,第四电动滑块1312带动异形滑动架1313向下移动,异形滑动架1313带动第六弹簧1315向下移动,第六弹簧1315带动异形杆1314向下移动,异形杆1314带动第二u形杆1316向下移动,第二u形杆1316带动第二齿轮1317向下移动,第二u形杆1316带动其上的两个滚动套筒向下移动,上侧的滚动套筒将床单中部向下挤压,两个夹紧滚筒1306远离运动,两个u形架1304远离运动,四个第五弹簧1305被压缩,上侧的滚动套筒向下移动至两个夹紧滚筒1306下方时,u形架1304、第五弹簧1305和夹紧滚筒1306复原,两个夹紧滚筒1306中部对床单的两侧进行限位,使床单中部向下移动过程中进行二次折叠,同时,第二齿轮1317向下移动与第二齿条1309接触,第二齿轮1317在第二齿条1309的限位下顺时针转动,第二u形杆1316顺时针转动,第二u形杆1316带动下侧的滚动套筒顺时针转动,当滚动套筒顺时针转动大于90度时,上侧的滚动套筒将床单与操作台的传动带接触,传动带带动床单折叠部向前传送,此时,传送带上的翻转板位于上侧的滚动套筒前侧,异形滑动架1313前部下侧与第二齿条1309上部接触,u形架1304不再向下移动,随后传送带带动床单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操作人员启动传送带上的电动转轴带动翻转板顺时针转动,对床单折叠处进行夹紧与压
实,随后,操作人员将传送带上的电动转轴关闭,第六弹簧1315开始压缩,异形滑动架1313带动第二齿条1309向下移动,由于第二滑杆1308上绕有的复位弹簧弹力系数比第六弹簧1315的弹力系数大,此时的第二齿条1309不会发生移动,第二齿轮1317向下移动与第二齿条1309配合使其逆时针转动,同时,u形架1304带动下侧的滚动套筒逆时针转动,当下侧的滚动套筒与二次折叠的床单上表面接触时,操作人员将第四电动滑块1312停止,下侧的滚动套筒对二次折叠的床单后部进行压实,操作人员启动传送带上的电动转轴带动翻转板逆时针转动解除对床单的夹紧,随后,操作人员将传送带上的电动转轴关闭,当床单被传送带传至收集箱内时,床单二次折叠完成,然后,操作人员将二次折叠机构13复位,操作人员启动第四电动滑块1312,第四电动滑块1312带动其上的零件向上移动,随后启动第二液压推杆1310,第二液压推杆1310带动第三电动滑轨1311向右移动进行复位,床单折叠完成。
57.在床单脱离两个折叠板817限位后,传动折叠机构8进行复位,此时后侧的弧形盘807与第三圆环812接触,弧形盘807带动第三圆环812向前移动,第三圆环812带动异形套筒813向前移动,异形套筒813与第一圆环804的传送比增大,两个折叠板817逐渐远离,当两个折叠板817复原后,后侧的弧形盘807解除对第三圆环812的限位,随后传动折叠机构8复位,在传动折叠机构8复位的过程中,辅助折叠机构12复位,两个折叠板817逐渐远离,第一齿轮1203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1203带动第一齿条1205向右移动,辅助折叠杆1208向右移动,第一异形滑块1206向右移动的同时向后移动,第一异形滑块1206带动第四弹簧1209向右移动的同时向后移动,第四弹簧1209带动第二异形滑块1207向右移动的同时向后移动,第二异形滑块1207带动第三异形架1210向右移动的同时向后移动,当第一异形滑块1206移动达到异形板1201异形滑槽的直槽部分之前,第二异形滑块1207不再向后移动,第四弹簧1209开始压缩,当第一异形滑块1206移至异形板1201异形滑槽的直槽部分时,异形板1201上的矩形凸块解除对第二异形滑块1207的限位,第四弹簧1209复位,第二异形滑块1207带动辅助折叠杆1208向后移动复位,当传动折叠机构8恢复初始位置时,一次床单折叠完成,操作人员继续对后续的床单进裁剪折叠。
58.实施例3
59.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一种床单抻裁机用折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0.步骤s1:操作人员启动装置进行裁剪和折叠之前,首先将床单绕设在第一滚筒3和第二滚筒4上,将床单下端与第二滚筒4左侧面平齐,床单安装完成,然后操作人员启动卡紧机构10将床单下端卡紧,随后,启动传动折叠机构8将床单向下拉动,当床单被拉动一定长度后,操作人员启动卡紧机构10将床单中部卡紧,随后通过第一裁剪刀7和第二裁剪刀9配合将床单裁断;
61.步骤s2:床单裁断后,传动折叠机构8和卡紧机构10配合带动床单顺时针转动,然后,传动折叠机构8和辅助折叠机构12配合对床单进行初次折叠,在床单完成初次折叠后,操作人员启动辅助压实机构11将初次折叠完成的床单进行压实,并对床单的折叠处进行持续挤压,随后卡紧机构10解除对床单的卡紧;
62.步骤s3;床单压实完成后,床单继续顺时针转动至二次折叠机构13上方,随后通过二次折叠机构13和辅助压实机构11配合将床单从传动折叠机构8中取出,平整的铺设在二次折叠机构13上,在通过二次折叠机构13将床单进行二次折叠与压实;
63.步骤s4;在床单二次折叠和压实完成后,传动折叠机构8继续运行复位,同时,辅助
折叠机构12进行复位,操人员继续重复上述步骤对后续的床单裁剪压实。
64.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