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1 07:16: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烟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2.诸如香烟和雪茄的吸烟物品在使用期间燃烧烟草以产生烟雾。已经尝试通过产生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为这些燃烧烟草的物品提供替代物。此类产品的示例是所谓的加热不燃烧产品,其通过加热烟草而不是燃烧烟草来释放化合物。
3.现有的一种加热不燃烧的烟具在被抽吸时,壳体温度较高,容易导致抽吸者感觉烫手,影响用户的体验感。为了避免该问题,通常是采用真空管来进行隔热,利用真空导热系数低的特点减少加热腔内的热量向外传递。然而由于真空管的内部高真空度,管壁需要承受内外压力差,因此真空管管壁的厚度较大,且其成本较高、材质选取具有一定的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旨在解决烟具的隔热问题。
5.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
6.腔室,用于可移除地接收气溶胶形成制品;
7.加热器,用于加热接收于所述腔室的气溶胶形成制品,以生成气溶胶;
8.复合隔热件,至少部分围绕在所述加热器外围且与所述加热器间隔形成空气腔,所述复合隔热件用于减少加热器的热量往外围传导;
9.其中,所述复合隔热件包括非金属材料的第一隔热层和结合于所述第一隔热层上的第二隔热层。
10.在一示例中,所述第一隔热层包括沿所述腔室的轴向延伸的隔热管,所述隔热管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隔热层。
11.在一示例中,所述隔热管的材质包括共聚碳酸酯。
12.在一示例中,所述隔热管是非透明的。
13.在一示例中,所述第二隔热层包括结合于所述隔热管表面的气凝胶层。
14.在一示例中,所述第二隔热层相较于所述第一隔热层背离所述加热器,并且所述第二隔热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隔热层。
15.在一示例中,所述第二隔热层材料的热导率小于所述第一隔热层材料的热导率。
16.在一示例中,所述复合隔热件的轴向延伸长度大于所述加热器的轴向延伸长度。
17.在一示例中,所述空气腔沿着所述腔室的轴向延伸并围绕至少部分所述腔室。
18.在一示例中,还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设置在所述加热器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设置在所述加热器的另一端;
19.所述加热器、所述复合隔热件、所述第一端盖以及所述第二端盖之间界定形成所述空气腔。
20.在一示例中,所述第一端盖具有沿所述腔室径向方向朝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
述第二端盖具有沿所述腔室径向方向朝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21.所述复合隔热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
22.在一示例中,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
23.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加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加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
24.在一示例中,所述加热器包括:
25.基体,具有表面;
26.红外发射器,设置在所述表面上;所述红外发射器用于产生红外线以辐射加热接收于所述腔室的气溶胶形成制品。
27.本技术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通过复合隔热件减少加热器的热量往外围传导,避免了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壳体温度过高导致用户有烫手的感觉,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28.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定。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加热器示意图;
32.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极连接件示意图;
33.图5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中部分器件的剖面示意图;
34.图6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端盖示意图;
35.图7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端盖示意图;
36.图8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复合隔热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8.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9.图1-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包括:
40.壳体10,内部具有收容空间,加热器12、电芯13、电路14等均被收容壳体10内。
41.腔室11,用于接收气溶胶形成制品。
42.加热器12,用于产生红外线以辐射加热接收于腔室11的气溶胶形成制品。
43.电芯13提供用于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电力。例如,电芯13可以提供电力以对加热器12进行加热。此外,电芯13可以提供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100中所提供的其它元件所需的电力。电芯13可以是可反复充电电池或一次性电池。
44.电路14可以控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整体操作。电路14不仅控制电芯13和加热器12的操作,而且还控制气溶胶生成装置100中其它元件的操作。例如:电路14获取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加热器12的温度信息,根据该信息控制电芯13提供给加热器12的电力。
45.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加热器12,加热器12包括:
46.基体121,被构造成沿腔室11的轴向方向延伸并围绕腔室的管状。
47.具体地,基体121包括第一端(或者近端)和第二端(或者远端),延伸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表面。基体121可以为圆柱体状、棱柱体状或者其它柱体状。基体121优选为圆柱体状,贯穿基体121中部的圆柱体状孔形成至少部分腔室11,孔的内径略大于气溶胶形成制品的外径,便于将气溶胶形成制品置于腔室内对其进行加热。
48.基体121可以由石英玻璃、陶瓷或云母等耐高温且透明的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其它具有较高的红外线透过率的材料制成,例如:红外线透过率在95%以上的耐高温材料,具体地在此不作限定。
49.红外电热涂层122形成在基体121的表面上。红外电热涂层122可以形成在基体121的外表面上,也可以形成在基体121的内表面上。红外电热涂层122接受电功率产生热量,进而产生一定波长的红外线,例如:8μm~15μm的远红外线。当红外线的波长与气溶胶形成制品内的可抽吸材料的吸收波长匹配时,红外线的能量易于被气溶胶形成制品吸收。红外线的波长不作限定,可以为0.75μm~1000μm的红外线,优选的为1.5μm~400μm的远红外线。
50.导电元件,包括间隔设置于基体121上的第一电极123和第二电极124,用于将所述电功率馈送至红外电热涂层122。
51.第一电极123和第二电极124均至少部分地与红外电热涂层122电性连接,以使得电流可以经由红外电热涂层122从其中一个电极流向另一个电极。第一电极123和第二电极124的极性相反,例如:第一电极123为正极、第二电极124为负极。优选的实施中,第一电极123和第二电极124均为导电涂层,导电涂层可以为金属涂层或导电胶带等,金属涂层可以包括银、金、钯、铂、铜、镍、钼、钨、铌或上述金属合金材料。
52.第一电极123和第二电极124沿基体121的中心轴对称设置。第一电极123包括沿基体121周向方向延伸的耦接电极1231以及自耦接电极1231朝向基体121的近端轴向方向延伸的条形电极1232。第二电极124包括沿基体121周向方向延伸的耦接电极1241以及自耦接电极1241朝向近端轴向方向延伸的条形电极1242。耦接电极1231、耦接电极1241均不与红外电热涂层122接触,条形电极1232、条形电极1242均至少部分与红外电热涂层122接触以形成电连接。
53.由上述可以看出,条形电极1232和条形电极1242之间分布距离均匀,可确保红外电热涂层122发热均匀,提升烟具的加热效率。耦接电极1231和耦接电极1241的设置,便于与电芯13耦接,且避免了一端连接的导线需要经过发热区域导致导线容易损坏的问题。
54.需要说明的是,由红外电热涂层122、第一电极123和第二电极124构成的红外发射器,并不限于图3的示例。在其它示例中,红外发射器可由热激发的红外辐射层形成、或者由可卷绕在基体121上的薄膜构造形成等等。
55.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示例中,加热器12还可以为电阻加热、电磁加热等等。加热器12还可以为周向加热方式,还可以为中心加热方式。
56.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极连接件示意图。
57.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还包括两个电极连接件,两个电极连接件125分别与第一电极123和第二电极124电连接,且分别将第一电极123和第二电极124延伸到远离基体121的位置。
58.以下以与第一电极123电连接的电极连接件125为例进行说明:
59.电极连接件125包括接触部和延伸部1253。接触部包括本体1251、镂空形成在本体1251上的四个悬臂1252,四个悬臂1252沿基体121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悬臂1252的数量也不作限定。四个悬臂1252与耦接电极1231抵接时能够产生弹性力,利于实现与耦接电极1231的电连接;延伸部1253自本体1251朝向远离基体121的位置延伸,延伸部124用于耦接电芯13。
60.请参考图5-图7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100还包括套接在基体121的第一端上的第一端盖16、基体121的第二端上的第二端盖17,套设于基体121外的复合隔热件15。
61.第一端盖16、第二端盖17选用绝缘的、耐高温隔热的材质。
62.如图6所示,第一端盖16包括中空管161,自中空管161的一端沿沿腔室11径向方向朝外延伸的延伸部162,自延伸部162轴向方向延伸的保持部163。当基体121被设置于第一端盖16时,保持部163抵接在基体121的外表面以保持基体121的第一端部。复合隔热件15的端部可抵接在延伸部162上。
63.如图7所示,第二端盖17包括内筒171和外筒172,基体121可拆卸地套设在内筒171的外壁与外筒172的内壁之间。
64.内筒171呈中空管状,气流通过内筒171流向腔室11。内筒171的轴向方向的长度略大于耦接电极1231或者耦接电极1241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外筒172的外壁上具有周向分布的多个朝向复合隔热件15延伸的抵接部1721,外筒172的端部具有沿腔室11径向方向朝外延伸的延伸部1722,抵接部1721和延伸部1722的设置,便于与复合隔热件15装配,使得复合隔热件15的端部可抵接在延伸部1722上。外筒172的内壁还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保持部1723,保持部1723自外筒172的内壁朝向内筒171方向延伸,当基体121被设置于第二端盖17时,保持部1723抵接在基体121的外表面以保持基体121的第二端部。
65.第二端盖17还设置有用于阻止基体121转动的周向止动部,周向止动部包括在第二端盖17朝向基体121一侧凸设的定位凸起173,基体121的管壁开设有与定位凸起173对应配合的定位凹口。当基体121被套设于第二端盖17时,定位凸起173与定位凹口对应配合,以阻止基体121相对于第二端盖17周向转动。在第二端盖17上还设置有用于引出电极连接件125的延伸部1253的过孔174。
66.进一步地,第一端盖16与基体121的第一端部之间可设置第一密封件18,第二端盖17与基体121的第二端部之间可设置第二密封件19,可防止基体121内部产生的烟气进入基体121的外表面与复合隔热件15之间的空间,腐蚀基体121的外表面的红外电热涂层122和导电涂层,提高加热器12工作的可靠性。
67.在基体121、第一端盖16、第二端盖17、复合隔热件15一起装配好之后,由于复合隔热件15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延伸部162、延伸部1722上,基体121的外表面、第一端盖16、第二
端盖17、复合隔热件15之间界定形成空气腔,空气腔沿着腔室11的轴向延伸并围绕至少部分所述腔室11。空气腔可减少空气腔内外的空气流动,进而减少加热器12的热量朝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外传递。
68.复合隔热件15至少部分围绕在加热器12外围。复合隔热件15包括非金属材料的第一隔热层和结合于所述第一隔热层上的第二隔热层,所述第二隔热层相较于所述第一隔热层背离加热器12。
69.具体地,如图8所示,第一隔热层包括沿腔室11的轴向延伸的隔热管151,隔热管151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隔热层。所述第二隔热层包括结合于所述隔热管151外表面的气凝胶层152。优选的实施中,气凝胶层152可以通过有机硅胶粘剂粘接、采用耐高温特氟龙胶带、采用聚酰亚胺胶带缠绕的方式固定在隔热管151的外侧壁,或者直接用气凝胶溶液涂覆在隔热管151的外侧壁。
70.隔热管151的材质包括共聚碳酸酯(pc-ht),共聚碳酸酯是一种强化型聚碳酸酯,其耐热性可以高达260℃左右,耐热性接近peek(聚醚醚酮);共聚碳酸酯的导热系数(热导率)约0.2w/(m
·
k),比peek低约三分之一,因此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效果。采用共聚碳酸酯材质的另一优点在于,其具有高韧性和流动性,可以注塑和挤塑加工,加工方便且成本低;另外还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和安全性。优选的实施中,隔热管151是非透明的;在加工时可以添加黑色色粉制成,进一步地提高其隔热性能。隔热管151的厚度介于0.1mm~3mm。
71.气凝胶层152优选耐高温气凝胶(气凝胶经300℃以上高温长时间烘烤过,具有耐高温,在烟具的使用温度范围内无有毒有害气体产生)。气凝胶层152的厚度介于0.1mm~10mm,优选的实施中,气凝胶层152的厚度大于隔热管151的厚度。气凝胶的导热系数很低,约为0.018~0.022w/(m
·
k),因此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效果。
7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技术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