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2-06-11 00:42: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形式较为单一,大多数是单个出风口出风,单个进风口进风,导致气流组织形式单一,房间气流扰动小,房间的温度分布不均,存在气流“死角”,使得房间的温升温降时间过长,无法满足用户对舒适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气流组织形式单一,难以满足用户舒适性需求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具有多个进风口,至少两个所述进风口朝向相异设置,且至少一个所述进风口处活动安装有导风部,所述导风部用以打开或关闭相应的所述进风口。
5.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朝前设置的面板、以及在所述面板的两端呈相对设置的两个端板;
6.多个所述进风口包括设于所述端板上的第一进风口。
7.可选地,多个所述进风口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进风口。
8.可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口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进风口分设于两个所述端板上。
9.可选地,所述壳体在前后向上的宽度为d,所述第一进风口在前后向上的宽度为d,d/d不小于0.75且不大于0.9。
10.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朝前设置的面板、与所述面板的顶部连接的顶板以及与所述面板的底部连接的底板;
11.多个所述进风口包括设于所述顶板和/或所述底板上的第二进风口。
12.可选地,设于所述顶板上的第二进风口为上进风口,多个所述进风口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上进风口。
13.可选地,所述上进风口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上进风口分设于所述顶板的两端。
14.可选地,设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二进风口为下进风口,多个所述进风口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下进风口。
15.可选地,所述下进风口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下进风口分设于所述底板的两端。
16.可选地,所述壳体在前后向上的宽度为d,所述第二进风口在前后向上的宽度最大值为d1,d1/d不小于0.5且不大于0.75。
17.可选地,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内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间距不小于12mm。
18.可选地,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多个导风部,多个所述导风部与多个所述进
风口一一对应设置。
19.可选地,所述导风部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
20.可选地,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导风部活动。
21.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朝前设置的面板;
22.所述风道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面板上。
23.可选地,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风道,且相对进风方向呈倾斜设置。
24.可选地,所述换热器包括两个换热单体,两个所述换热单体在相互靠近的方向上,逐渐朝背对进风方向倾斜延伸。
25.可选地,所述风道包括多个进风段和与多个所述进风段连接的两个出风段,每个所述进风段设有一所述进风口;
26.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出风段内的两个贯流风机。
27.可选地,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于多个所述进风段内的换热器;
28.所述换热器和所述贯流风机的风叶的间距最小值为t,所述贯流风机的半径为r,t不小于10mm,且t/r不小于0.2。
29.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具有多个进风口,至少两个所述进风口朝向相异设置,且至少一个所述进风口处活动安装有导风部,所述导风部用以打开或关闭相应的所述进风口。
3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设置有多个进风口,且至少两个进风口朝向相异,能够实现多方位进风;同时,通过控制导风部对进风口进行打开和关闭,即可有选择性地使气流中某一朝向的进风口进入,再从出风口排出,从而实现多样化的气流组织形式,满足不同的送风需求。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图1中x处细节放大图;
34.图3为图1中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正视图;
35.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立体图;
36.图5为图4所示剖面的俯视图;
37.图6为图1中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俯视图;
38.图7为图6中b-b处的剖视图;
39.图8为图1中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左右回风模式示意图;
40.图9为图1中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上下回风模式示意图;
41.图10为图1中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全回风模式示意图;
42.图11为图1中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制冷时的上回风模式示意图;
43.图12为图1中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制冷时房间内的气流组织示意图;
44.图13为图1中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制热时的下回风模式示意图;
45.图14为图1中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制热时房间内的气流组织示意图;
46.图15为图1中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控制逻辑流程图。
47.附图标号说明:
48.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壁挂式空调室内机2导风部1壳体21侧导风板101面板22上导风板102顶板23下导风板103端板31驱动电机11进风口32转动轴111第一进风口4贯流风机112第二进风口5换热器1121上进风口51换热单体1122下进风口6接水盘12出风口
ꢀꢀ
49.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5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1.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52.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53.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形式较为单一,大多数是单个出风口出风,单个进风口进风,导致气流组织形式单一,房间气流扰动小,房间的温度分布不均,存在气流“死角”,使得房间的温升温降时间过长,无法满足用户对舒适性的需求。
54.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
能够实现多方位回风,具有气流组织形式多样化的优点。为便于描述,在下文中,以已安装并投入使用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为例来定义方位,具体地,本文中所涉及的上下向,即为竖直方向的上下向;所涉及的前后向和左右向,为水平方向上呈交叉设置的两个方向,其中,当空调室内机安装至墙体时,朝向墙体的一侧为后侧,与所述后侧相对的为前侧。
55.图1至1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的具体实施例。
56.参阅图1、图3和图6,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具有多个进风口11,至少两个所述进风口11朝向相异设置,且至少一个所述进风口11处活动安装有导风部2,所述导风部2用以打开或关闭相应的所述进风口11。
5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设置有多个进风口11,且至少两个进风口11朝向相异,能够实现多方位进风;同时,通过控制导风部2对进风口11进行打开和关闭,即可有选择性地使气流中某一朝向的进风口11进入,再从出风口12排出,从而实现多样化的气流组织形式,满足不同的送风需求。
58.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的壳体1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其形状可以是圆筒状、长方体型等。本实施例中,壳体1大体呈长方体型,且其长度方向沿左右向设置,壳体1由面向前方的面板101、面向后方的背板、连接面板101和背板且分设于面板101的左右两侧的两个端板103、连接面板101和背板且分设于面板101的上下两侧的顶板102和底板相互连接而成。此外,壳体1的具体尺寸和材质也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59.壳体1内部形成风道,风道的两端在壳体1上分别形成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在气流行进方向上,风道通常包括进风段和出风段,进风段与出风段连通,进风段在壳体1上形成进风口11,出风段在壳体1上形成出风口12。
60.其中,出风口12的数量和位置有多种选择,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12设于所述面板101上,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从前侧出风。由于面板101面向整个室内空间,设于面板101上的出风口12输出的气流能够覆盖的空间最大,有助于实现对整个房间的送风,帮助整个房间的温度快速下降或上升。同时,本实施例出风口12设有一个,在满足向室内送风的情况下,单个出风口12的设计更易于加工,且外观性更好。此外,出风口12的形状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其形状具体可以是圆形、类圆形、多边形等。具体地,参阅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面板101中心处设有一个出风口12,所述出风口12呈圆形设置。
61.其中,进风口11设有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多个进风口11中至少两个设计为朝向相异,例如,其中一个进风口11朝向下设置,另一进风口11朝向前设置;或者是,两个进风口11分别朝上和朝下设置。具体地,至少两个进风口11朝向相异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两个进风口11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不同板面上以实现朝向相异,或者,壳体1的某一板面上形成有朝向不同的两个安装区域,两个进风口11分别形成于两个安装区域。通过设置至少两个朝向相异的进风口11,并使进风口11的开关可独立地控制,如此,当有选择性的开启其中一个或多个进风口11时,室内气流在回风时能够有多种方位选择,从而使得室内的气流组织分布形式也随之变化,有助于加强房间的气流扰动,实现快速升/降温。
62.具体来说,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进风口11包括设于所述端板103上的第一进风口111,本实施例中,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从前侧出风,从左侧和/或右侧进风。
63.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进风口11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进风口111。第一进风口111的数量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本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111设置有多个。具体加工
时,可以将多个第一进风口111集中分布在壳体1的其中一个端板103上,也可以将多个第一进风口111同时分布在两个端板103上。当多个第一进风口111同时分布在两个端板103上,确保每个端板103上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进风口111时,同时开启两个端板103上的进风口11时,气流自壳体1前侧输出,而后从两侧回到壳体1,从而形成左右环抱式气流组织形式,不仅横向覆盖面积大,而且能使用户体验到立体风感。
64.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风口11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进风口111分设于两个所述端板103上,这样设计能够精简第一进风口111数量,降低加工难度,而且在同等面积的端板103上,设置一个第一进风口111时,第一进风口111的回风面积能够最大化。
65.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第一进风口111的大小、形状可以独立地选择。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进风口111均设计为方形,该形状与端板103形状适配,有助于提高端板103利用率,扩大第一进风口111面积;两个第一进风口111大小、形状均一致,如此,在同时开启两个第一进风口111时,两侧的回风量能够保持均衡。
66.进一步地,在设置第一进风口111时,需要综合考虑风量和阻力,以对其尺寸大小进行调整。具体地,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在前后向上的宽度为d,所述第一进风口111在前后向上的宽度为d,d/d不小于0.75且不大于0.9,即0.9≥d/d≥0.75,如此,能够使得第一进风口111最大化,有助于在提高进风量的同时降低阻力。
67.在另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进风口11包括设于所述顶板102和/或所述底板上的第二进风口112,本实施例中,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从前侧出风,从上侧和/或下侧进风。为便于区分,本文中将设置在顶板102上的第二进风口112命名为上进风口1121,将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二进风口112命名为下进风口1122。
68.多个所述进风口11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上进风口1121。上进风口1121的数量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本实施例中,上进风口1121设置有多个。具体加工时,可以将多个上进风口1121沿顶板102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布置,也可以将多个上进风口1121分别设置在顶板102的左端和右端。更进一步地,所述上进风口112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上进风口1121分设于所述顶板102的两端,这样设计能够精简上进风口1121数量,降低加工难度,而且在同等面积的设置区域上,设置一个上进风口1121时,上进风口1121的回风面积能够最大化。此外,将两个上进口分设在顶板102的左端和右端,有助于风道的合理布局,关于这点,会在后文详细解释,在此先略过。
69.基于上进风口1121的设置,本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在运行制冷模式时,可以选择只开启上进风口1121,参阅图11和图12,使得气流自壳体1前侧送出,从顶部送回,这种送风方式能够将气流送得更远,气流不容易短路;此外,也能避免冷空气直吹用户。
70.多个所述进风口11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下进风口1122。下进风口1122的数量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本实施例中,下进风口1122设置有多个。具体加工时,可以将多个下进风口1122沿底板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布置,也可以将多个下进风口1122分别设置在底板的左端和右端。更进一步地,所述下进风口112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下进风口1122分设于所述底板的两端,这样设计能够精简下进风口1122数量,降低加工难度,而且在同等面积的设置区域上,设置一个下进风口1122时,下进风口1122的回风面积能够最大化。此外,将两个上进口分设在底板的左端和右端,有助于风道的合理布局,关于这点,会在后文详细解释,在此先略过。
71.基于下进风口1122的设置,本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在运行制热模式时,可以选择只开启下进风口1122,参阅图13和图14,使得气流自壳体1前侧送出,从底部送回,这种送风方式能够使得热空气很好地从房间下部流过,再进入空调器,有助于将热风送入房间下部,解决现有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热风下不来的问题。
72.此外,在设置第二进风口112时,需要综合考虑风量和阻力,以对其尺寸大小进行调整。具体地,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在前后向上的宽度为d,所述第二进风口112在前后向上的宽度最大值为d1,d1/d不小于0.5且不大于0.75(即0.9≥d1/d≥0.75),换言之,上进风口1121以及下进风口1122在前后向上的宽度最大值与壳体1的宽度的比例值不小于0.5且不大于0.75。如此,能够使得第二进风口112最大化,有助于在提高进风量的同时降低阻力。
73.在一些实施例中,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同时设置有上进风口1121和下进风口1122,当同时开启上进风口1121和下进风口1122时,能够形成上下环抱式气流组织形式。
7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同时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11,上进风口1121和下进风口1122,参阅图1,本实施例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具有多种回风模式,有助于形成多种气流组织形式。具体来说,其回风模式包括左右回风模式、上下回风模式以及全回风模式。其中,如图8所示,当控制第一进风口111开启,上进风口1121和下进风口1122关闭时,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处于左右回风模式,即气流自壳体1前侧输出,从左侧和/或右侧回流;如图9所示,当控制上进风口1121和下进风口1122开启,第一进风口111关闭时,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处于上下回风模式,即气流自壳体1前侧输出,同时从顶部和底部回流;如图10所示,当控制上进风口1121和下进风口1122以及第一进风口111均开启时,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处于全回风模式,即气流自壳体1前侧输出,同时从顶部、底部和侧端回流,此时室内气流被大幅度扰动,有助于加快房间升温或降温,更快达到设定温度。此外,当只开启上进风口1121时,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处于上回风模式,如图11所示,该模式适用于制冷模式;当只开启下进风口1122时,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处于下回风模式,如图13所示,该模式适用于制热模式。
75.本实施例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通过导风部2控制进风口11的开合。具体地,导风部2对应进风口11安装,导风部2的数量可以设置为至少一个,以确保至少一个进风口11的打开和关闭是可以控制的。导风部2活动安装在进风口11处,在其活动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打开和关闭相应的进风口11,还能通过控制其开度实现对进风口11进风量和回风速度的调整,从而能够调整对周围空气的抽吸能力,更好地实现对气流的扰动。具体地,导风部2的实现形式有多种选择,可以如图1所示,是一个活动安装在进风口11处的风门,也可以是沿进风口11的某一尺寸方向(例如宽度方向、长度方向或径向)分布的多个风叶,各风叶可活动地设置。此外,导风部2的活动形式有多种选择,可以是转动、滑动等。
76.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多个导风部2,多个所述导风部2与多个所述进风口11一一对应设置,从而能够使得每一个进风口11都能被打开或关闭。
77.进一步地,所述导风部2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进风口11处,从而能够实现对进风口11的打开或关闭。为便于描述,根据进风口11的类型设定其对应的导风板,具体地,上进风口1121处安装的导风板为上导风板,下进风口1122处安装的导风板为下导风板,第一进风口111处安装的导风板为侧导风板,如图8所示,在采用左右回风模式
时,控制侧导风板转动打开,以打开第一进风口111,控制上导风板转动至关闭上进风口1121,控制下导风板转动至关闭下进风口1122。
78.导风板的形状有多种选择,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导风板的形状与相应的进风口11保持一致,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其他形状,只需保证在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时,导风板能够完全盖合相应的进风口11即可。
79.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导风部2活动。具体地,以侧导风板为例,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转动轴,如图2所示,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壁上,转动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侧导风板连接,驱动电机运转时,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驱使侧导风板转动。
80.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换热器5,所述换热器5设于所述风道,且相对进风方向呈倾斜设置。具体地,换热器5安装在进风段,所述换热器5能够对自进风段进入出风段的气流进行换热,达到所需的温度。所述换热器5例如为蒸发器,能够对经过的气流进行制冷,获得制冷气流。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5相对进风方向呈倾斜设置,如此设置,能够在进风段径向尺寸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增加换热器5的换热面积,从而增强换热器5的换热能力。本实施例中,风道包括多个进风段,在安装换热器5时,确保其同时分布在多个进风段,能够对各个进风段进入的气流进行换热即可。
81.具体来说,所述换热器5包括两个换热单体51,两个所述换热单体51在相互靠近的方向上,逐渐朝背对进风方向倾斜延伸。参阅图3至图5,各换热单体51呈平直型设置,本实施例中,将两个换热单体51“八”字状布置,一方面能够合理地将壳体1内部空间划分为内部区域(两个换热单体51的相对侧围合的区域)、左侧外部区域和右侧外部区域。其中,面板101恰好位于壳体1上对应内部区域的部分,且左侧上进风口1121、左侧下进风口1122和左侧第一进风口111均分布在壳体1的左端,即对应左侧外部区域的位置处,右侧上进风口1121、右侧下进风口1122和右侧第一进风口111均分布在壳体1的右端,即对应右侧外部区域的位置处,将出风口12设置在面板101上,将多个进风口11分布在壳体1上对应外部区域的位置处,就能同时完成对第一进风口111、上进风口1121和下进风口1122的布局,一部分气流可以从左侧上进风口1121、左侧下进风口1122和左侧第一进风口111共三个进风口11进入空调内部,再经左侧的换热单体51交换热量,通过出风口12吹入室内,同时,一部分气流可以从右侧上进风口1121、右侧下进风口1122和右侧第一进风口111共三个进风口11进入空调内部,再经右侧的换热单体51交换热量,通过出风口12吹入室内,这样布局,不仅合理利用的壳体1内部空间,而且形成的风道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有助于气流畅通的行进,阻力更小,这也是上文中提及两个上进风口1121/下进风口1122分别设于壳体1的两端有助于风道合理布局的原因。此外,两个换热单体51能够同时覆盖多个进风段,且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更大的换热器5,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能力;并且,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换热单体51等,有助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整体的重心平衡,且有助于整机美观。
82.其中,换热单体51与面板101的夹角为a,夹角a满足以下条件:20
°
≤a≤60
°
,当夹角a在上述范围内时,换热单体51既能获得最大的换热面积,又能避免增大阻力,影响气流流速。
83.此外,所述换热器5与所述第二进风口112的间距不小于12mm,这样设置,有助于降低噪音。
84.基于上述换热器5的布置方式,上进风口1121和下进风口1122的形状被适应性地设置为三角形,参阅图5,上进风口1121/下进风口1122的角度(朝向后方的角)为b,a和b优选为互成余角,此时,上进风口1121/下进风口1122的面积最大化。
85.此外,参阅图6和图7,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出风段内的两个贯流风机4,两个贯流风机4分别对应两个换热单体51设置,经换热器5换热的气流进入贯流风机4做功加压加速后,通过出风口12吹入室内,完成一次气流循环。
86.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5和所述贯流风机4的风叶的间距最小值为t,所述贯流风机4的半径为r,t不小于10mm,且t/r不小于0.2。这样设计,有助于降低噪音。
87.此外,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设于所述换热器5的下方的接水盘6。所述接水盘6能够收集所述换热器5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凝结水,并将收集到的凝结水排出至设定区域。
88.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具有多种回风模式,在空调运行时,有选择性地采用不同的回风模式,有助于更快地达到设定温度。具体来说,图15为本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的控制逻辑流程图,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的控制逻辑如下:
89.步骤s10,在空调开始运行时,获取用户设定的多个参数,并根据所述多个参数判断当前运行模式;
90.其中,多个参数包括用户设定温度和运行模式(制冷模式或者制热模式)。
91.步骤s20,控制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进入全回风模式;
92.步骤s30,以全回风模式运行n分钟后,获取室内温度,并在室内温度未达到用户设定温度时,控制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进入上下回风模式;
93.步骤s40,以上下回风模式运行n分钟后,获取室内温度,并在室内温度未达到用户设定温度时,控制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进入左右回风模式;
94.步骤s50,以左右回风模式运行n分钟后,获取室内温度,并在室内温度未达到用户设定温度时,控制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进入全回风模式。
95.其中,n是指大于5的任意数值,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n=10分钟。在上述步骤中,通过不断切换回风模式,有助于更好地扰动气流,使得房间温度更加均匀,更快达到设定温度。
96.具体实施时,步骤s30、s40以及s50中,任一步骤在获取到的室内温度达到用户设定温度时,中止后续步骤,并根据当前运行模式,控制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进入上回风模式或下回风模式。具体来说,若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选用上回风模式,若为制热模式,则选用下回风模式。
97.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器内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的详细结构可参照上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100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由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中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9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
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