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泵容器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23:45: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泵容器,更详细地说,涉及通过弹性材料的波纹管执行泵送动作的泵容器。


背景技术:

2.通常,构成为通过泵部件排出内容物的泵式化妆品容器由容器主体、泵部件和按钮部件构成,所述容器主体容纳内容物,所述泵部件结合于所述容器主体的上部执行泵送作用,所述按钮部件位于所述泵部件的上部以通过使用人员的加压能够进行泵送工作,并且具有排出内容物的喷嘴。
3.如上所述的泵式化妆品容器构成为使用人员加压按钮部件时启动位于下部的泵部件,通过排出孔向外部排出容纳于容器主体的内容物,但是泵部件的结构复杂,因此存在需要大量的制造成本及时间的问题。
4.另外,泵部件通过金属材料的弹簧实现泵送作用,因此存在因为弹簧腐蚀导致内容物变质的问题。
5.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授权专利第10-0545007号公开了“化妆品容器的泵装置”。
6.所述授权专利的泵装置的特征如下:包括波纹管30,所述波纹管30为弹性材料,在泵头10下降时收缩,在解除下降压力时通过弹力使泵头10上升,上端部封闭结合泵头10的流出管12下端,而下端部则封闭结合包括头部外壳20的下端阀门孔21的头部外壳20;只在波纹管30的内部压力高于泵头10的流出管12的内部压力时开放上端阀门50来向外部排出流体。
7.这种泵装置是利用由橡胶材料构成的波纹管30代替现有的金属材料的弹簧来实现泵送作用,由于不使用金属材料的弹簧,因此能够防止因为弹簧腐蚀导致内容物变质。
8.然而,这种泵装置在外部压力低的场所,诸如正在飞行的飞机内部中波纹管部件内部的压力相比于外部的压力处于相对更高的状态,可开放上端阀门,因此即便是处于未排出的存放或者收纳状态,也存在内容物泄漏的问题,即因为减压而排出内容物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9.技术问题
10.本发明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容器,利用弹性材料的波纹管实现泵,而且在泵上侧设置单独的减压止回阀,进而能够更加提高密封功能。
11.本发明的技术课题不限于在以上提及的,对于未提及的其他技术课题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从以下的记载中明确理解。
12.解决问题的手段
13.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泵容器。泵容器可包括:容器主体,容纳内容物;泵部,结合于所述容器主体的上部,以排出容纳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容物;头部,结合于所述泵部的上侧,并且形成有内容物移动孔,以向上侧移动从所述泵部传递的内容物;按钮
部,结合于所述头部的上侧,通过使用人员的加压启动所述泵部,并且在一侧形成有喷嘴,以向外部排出通过所述内容物移动孔传递的内容物;及减压止回阀,配置在所述泵部与所述内容物移动孔之间,随着对所述按钮部的加压开关所述内容物移动孔。
14.优选地,在所述按钮部的内侧形成向所述内容物移动孔突出的加压凸起;所述减压止回阀紧贴于所述内容物移动孔来封闭所述内容物移动孔,而且在对所述按钮部加压时,所述减压止回阀被所述加压凸起加压而间隔于所述内容物移动孔,进而可开放所述内容物移动孔。
15.另外,优选地,在所述按钮部的上部形成加压部,所述加压部随着所述使用人员的加压而弹性变形;所述加压凸起从所述加压部的下部面突出,随着所述加压部的弹性变形可向所述内容物移动孔移动。
16.另外,优选地,通过所述加压部的下部面与所述头部的上部面之间的间隔空间可形成从所述内容物移动孔向所述喷嘴传递内容物的移动通道。
17.另外,优选地,在所述减压止回阀的上部形成向所述加压凸起突出的引导凸起;在对所述按钮部加压时,所述加压部弹性变形,从而所述加压凸起可加压所述引导凸起。
18.另外,优选地,所述加压凸起的所述内容物移动孔侧端部的外径可小于所述内容物移动孔的内径。
19.另外,优选地,所述泵部可包括:泵支撑体,结合于所述容器主体的上部,并且形成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连通的内容物进入孔;第一止回阀,配置在所述泵支撑体的内侧,以开关所述内容物进入孔;波纹管部,结合于所述第一止回阀的上侧,随着对所述按钮部的加压而收缩及松弛,并且在上部形成内容物排出孔,用于向所述内容物移动孔传递内容物;及第二止回阀,配置在所述内容物排出孔的上侧,以开关所述内容物排出孔。
20.另外,优选地,在所述头部的内侧形成容纳部,以插入所述波纹管部的上部;在所述容纳部内部间隔配置所述减压止回阀及所述第二止回阀,随着对所述按钮部的加压可依次开放所述内容物移动孔与所述内容物排出孔。
21.另外,优选地,若通过所述加压凸起加压所述减压止回阀来开放所述内容物移动孔,则所述容纳部的内部压力降低至低于所述波纹管部的内部压力,进而所述第二止回阀可开放所述内容物排出孔。
22.发明的效果
23.根据本发明,在通常的存放及收纳时,不论外部的压力如何变化,都通过减压止回阀从根本上阻止内容物排出,之后只在对按钮部加压时能够排出内容物,因此可有效防止发生内容物的泄漏。
24.另外,根据本发明,无需使用金属材料的弹簧等,而是利用单一的合成树脂类的材料,进而具有使泵容器的分离及排出变得更加容易及提高再利用性的优点。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加充分理解在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引用的附图,提供各个附图的简单说明。
26.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泵容器的剖面图。
27.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泵容器的分解剖面图。
28.图3a至图3d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泵容器的动作。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参照在附图记载的内容详细说明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各个附图示出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符号实际上是指执行相同功能的零部件或者构件。以下为了便于说明记载的上下左右的方向是以附图为准的,并且不得由该方向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30.包括序数的用语,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使用于说明各种构件,但是构件不被用语限制。用语只以将一构件与其他构件区分开的目的使用。例如,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权利范围的同时“第一构件”可命名为“第二构件”,类似地“第二构件”也可命名为“第一构件”。“及/或者”的用语是指包括多个相关项的组合或者包括多个相关项中的任意一项。
31.在本说明书使用的用语是为了说明实施例而使用的,并没有要限制及/或者限定本发明的意图。对于单数的表述,除非在文章有明确不同的表述,否则包括复数的表述。在本说明书中,对于“包括”或者“具有”等的用语应理解为是要指定在说明书上的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件、零部件或者这些的组合的存在,不提前排除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或者数字、步骤、动作、构件、零部件或者这些的组合的存在或者附加可能性。
32.在说明书全文中,在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连接时,不仅是直接连接的情况,也包括中间设置其他构件的间接连接的情况。在说明某一部分包括某一构件时,是指除非有特别反对的记载,否则还可包括其他构件,并不是要将其他构件排除在外。
33.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泵容器的剖面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泵容器的分解剖面图。
34.参照图1及图2,泵容器1000可包括:容器主体100、泵部200、头部300、按钮部400、减压止回阀500及盖部600。
35.容器主体100可提供容纳内容物的收容空间。在容器主体100容纳的内容物通过泵部200的工作向外部排出,进而可供使用人员使用。在此,例如内容物可以是化妆品(即,化妆品组合物)或者药品,但是不限于此,可包含容纳于容器主体100并且通过泵部200的工作可排出的各种种类或者成分的物质。内容物的质地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液体、凝胶、粉末等。另外,示出了容器主体100为瓶(bottle)类型,但是这是示例性的,可使用管(tube)等的各种类型的容器主体100。
36.在容器主体100的上部可结合泵部200。为了与泵部200结合,在容器主体100的上部周围可形成结合凸起120。
37.在容器主体100的内侧可配置随着使用内容物而上升的活塞110。
38.泵部200结合于容器主体100的上部,随着内部压力的变化可排出容纳于容器主体100的内容物。
39.泵部200可包括:泵支撑体210、第一止回阀220、波纹管部230、240及第二止回阀250。
40.泵支撑体210将泵部200结合于容器主体100,并且可支撑波纹管部230、240。为了结合容器主体100,在泵部200的外周面可形成边框部211。这种边框部211插入结合于容器主体100的上部周围,进而泵支撑体210可与容器主体100结合。
41.在泵支撑体210的中心部可形成内容物进入孔212,所述内容物进入孔212与容器
主体100的内部连通形成供内容物进入泵部200内侧的通道。可通过第一止回阀220开关内容物进入孔212。
42.如图1所示,泵支撑体210的上部可构成为包围结合于泵部200上侧的头部300与按钮部400的下部。在一实施例中,在泵支撑体210的上部内周面可向内侧突出形成限制凸起213,所述限制凸起213限制头部300及按钮部400的上升高度并且防止头部300及按钮部400任意分离。
43.第一止回阀220插入结合于泵支撑体210的内侧,而且配置在内容物进入孔212的上侧,可开关内容物进入孔212。
44.第一止回阀220通过这种开关动作可控制内容物只以从容器主体100内部朝向波纹管230内部的一个方向流动。例如,第一止回阀220只在波纹管230的内部压力小于容器主体100的内部压力的情况下开放内容物进入孔212,实现内容物从容器主体100进入波纹管230内部。为此,第一止回阀220可包括:塞部221形成为与内容物进入孔212相对应的形状;及连接部222,固定该塞部221,而且通过弹性变形将塞部221与内容物进入孔212紧贴或者隔开,进而开放或者封闭内容物进入孔212。
45.在第一止回阀220的周围可形成结合槽223,结合槽223将波纹管230的下部插入到内侧。
46.波纹管部230、240结合于第一止回阀220的上侧,通过内部压力变化将容器主体100的内容物吸入内部或者可向外部排出储存于内部的内容物。
47.在一实施例中,波纹管部230、240可由波纹管230与封闭该波纹管上部的封闭部240构成。
48.波纹管230用弹性材料构成,随着使用人员对按钮部400加压及解除加压而收缩及松弛,进而可改变波纹管部230、240的内部压力。这种波纹管230可构成为下部插入并固定在第一止回阀220的结合槽223,并且使上部插入并固定于头部300的容纳部320。在一实施例中,波纹管230可用橡胶材料等构成,但是这是示例性的,根据适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可适用可弹性变形的各种材料。
49.封闭部240插入于波纹管230的内侧来结合于波纹管230的上部,并且在中心部可贯通形成内容物排出孔241,所述内容物排出孔241用于将储存于波纹管230内部的内容物传递至头部300的内容物移动孔310。可通过第二止回阀250开关该内容物排出孔241。
50.沿着封闭部240的上部外周面可向外侧突出放置于波纹管230上端部的安装凸起242。
51.另一方面,在图1及图2示出了波纹管230与封闭部240为分开的单个结构,但是这是示例性的,根据适用本发明的实施例,波纹管230与封闭部240可实现为形成一体的一个结构。
52.第二止回阀250设置在封闭部240的内侧,进而设置在内容物排出孔241的上侧,并且随着波纹管230的内部及/或者容纳部320的内部压力变化可开关内容物排出孔241。
53.第二止回阀250通过这种开关动作可控制内容物只以从波纹管230的内部朝向容纳部320或者内容物移动孔310的一个方向流动。
54.例如,第二止回阀250只在波纹管230的内部压力大于容纳部320的内部压力的情况下开放内容物排出孔241,可实现从波纹管230内部向容纳部320内部或者内容物移动孔
310传递内容物。为此,第二止回阀250可包括:塞部251,形成为与内容物排出孔241相对应的形状;连接部252,固定该塞部251,而且通过弹性变形将塞部251与内容物排出孔241紧贴或者隔开,进而开放或者封闭内容物排出孔241;及周围部253,插入结合于封闭部240内侧并且支撑连接部252。
55.另一方面,在上述中泵部200构成为波纹管230类型,但是这是示例性的,根据适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变形适用各种类型的泵部。
56.头部300结合于泵部200的上侧,并且在中心部贯通形成内容物移动孔310,可将随着泵部200的动作传递的内容物传递至上侧(即,按钮部400内侧及/或者喷嘴410)。
57.在头部300的内侧可形成容纳部320,所述容纳部320结合泵部200并且用于容纳减压止回阀500。容纳部320为下侧开放并且在上侧中心部可形成上述的内容物移动孔310。
58.这种容纳部320可被减压止回阀500与波纹管部230、240上部及第二止回阀250封闭。例如,在减压止回阀500通过开放的下侧插入结合于容纳部320内侧的状态下,向容纳部320的内侧插入结合第二止回阀250的波纹管部230、240上部,进而可密封容纳部320内部。据此,在容纳部320的内部能够以上下方向间隔配置减压止回阀500与第二止回阀250。
59.在头部300的下部可沿着外周面向外侧突出形成安装凸起,以安装按钮部400的下端周围。
60.按钮部400结合于头部300的上侧,随着使用人员的加压及解除加压与头部300一同下降或者上升,进而可启动泵部200。在按钮部400的一侧可形成喷嘴410,所述喷嘴410用于向外部排出通过内容物移动孔310传递的内容物。
61.通过按钮部400与头部300的结合,在按钮部400的内侧上部可形成连接内容物移动孔310与喷嘴410的移动通道420。例如,在按钮部400与头部300结合时,可构成为使按钮部400的内侧上部面(即,加压部430的下部面)与头部300的上部面相互间隔,通过这种间隔空间可形成移动通道420,以将内容物从内容物移动孔310传递至喷嘴410。
62.按钮部400的上部可形成加压部430,所述加压部430随着使用人员的加压而向下侧弹性变形。在一实施例中,加压部430可用橡胶等的弹性材料构成,但是这是示例性的,根据适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可适用可弹性变形的各种材料。
63.在按钮部400的内侧可形成加压凸起440。例如,加压凸起440可从加压部430的下部面朝向内容物移动孔310突出形成。若通过使用人员的加压向下侧弹性变形加压部430,则加压凸起440向内容物移动孔310移动(即,下降),据此加压后述的减压止回阀500来开放内容物移动孔310。在一实施例中,加压凸起440的内容物移动孔310侧端部(即,下端部)可构成为外径小于内容物移动孔310的内径,以防止妨碍内容物移动。
64.在按钮部400的下部外周面可向外侧突出卡合凸起450。这种卡合凸起450引导头部300及按钮部400的升降,并且可执行与泵支撑体210的限制凸起213一同限制头部300及按钮部400的上升高度的同时防止任意分离的功能。
65.减压止回阀500插入结合于容纳部320内侧,并配置在泵部200的上端与内容物移动孔310之间,随着使用人员对按钮部400加压及解除加压可开关内容物移动孔310。例如,减压止回阀500在下侧方向密封内容物移动孔310,且在对加压部430加压时,减压止回阀500被加压凸起440的下端部加压而间隔于内容物移动孔310,进而可开放内容物移动孔310。
66.减压止回阀500可包括:塞部510,形成为与内容物移动孔310相对应的形状;连接部520,固定该塞部510,并且通过弹性变形将塞部510与内容物移动孔310紧贴或者隔开,进而开放或者封闭内容物移动孔310;及周围部530,插入结合于容纳部320内侧,并且支撑连接部520。
67.在一实施例中,减压止回阀500上部还可形成引导凸起540。例如,引导凸起540可构成为从塞部510的上面向上侧突出形成,以朝向加压凸起440,而且上端部通过内容物移动孔310向按钮部400的移动通道420突出。在使用人员对加压部430加压时,加压凸起440加压该引导凸起540,进而可从内容物移动孔310更加有效隔开减压止回阀500的塞部510。
68.盖部600可从外部开放或者封闭喷嘴410。为此,盖部600下部面开放,上部面封闭,而且下部面侧能够可拆卸地结合于头部300。为了结合该盖部600,在盖部600的内周面及/或者头部300的外周面可形成至少一个结合凸起(未示出附图标记)及/或者结合槽(未示出附图标记)。
69.另一方面,在以上以凸起与凹槽之间的结合、凸起与凸起之间的结合说明了结构之间的结合,但是这仅是示例性的,根据实施例可适用各种结合方式。例如,凸起与凹槽可相互转换或者也可适用螺栓结合等。
70.图3a至图3d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泵容器的动作。
71.图3a示出了加压按钮部400之前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头部300的内容物移动孔310被减压止回阀500封闭,泵部200的内容物进入孔212与内容物排出孔241分别可被第一止回阀220与第二止回阀250封闭。尤其是,由于保持通过减压止回阀500封闭内容物移动孔310的状态,因此在存放或者收纳泵容器1000的状态下可有效防止内容物泄漏。
72.图3b及图3c示出了加压按钮部400的状态。最初,若使用人员加压按钮部400的上部,即加压部430,则加压部430向下侧弹性变形的同时加压凸起440的下端部下降,进而可加压减压止回阀500的引导凸起540。据此,从内容物移动孔310隔开减压止回阀500的塞部510,进而可开放内容物移动孔310。
73.接着,若加压加压部430,则头部300与按钮部400一同下降来收缩波纹管230,并且可提高波纹管230的内部压力。与开放内容物移动孔310降低容纳部320的内部压力相反,波纹管230的内部压力反而上升,因此通过这种压力差从内容物排出孔241隔开第二止回阀250的塞部251,由此可开放内容物排出孔241。据此,储存于波纹管230内部的内容物依次通过内容物排出孔241、内容物移动孔310及移动通道420,进而可通过喷嘴410向外部排出。
74.图3d示出了在解除对按钮部400加压的状态。若使用人员解除对按钮部400的加压,则加压部430因弹力而恢复,同时可使加压凸起440上升。据此,减压止回阀500重新封闭内容物移动孔310。而且,松弛已收缩的波纹管230恢复原状的同时头部300及按钮部400上升至加压前位置,并且可降低波纹管230的内部压力。随着如此的压力变化,第二止回阀250重新封闭内容物排出孔241。另外,因为波纹管230的内部压力低于容器主体100的内部压力,第一止回阀220的塞部221从内容物进入孔212向上侧隔开来开放内容物进入孔212,通过开放的内容物进入孔212,容纳于容器主体100的内容物可进入波纹管230内部。
75.接着,波纹管230完全恢复到原状,第一止回阀220重新封闭内容物进入孔212,进而可在波纹管230内部储存内容物。
76.如上所述,在附图与说明书公开了最优选的实施例。在此使用了特定的用语,但是
这只是以说明本发明为目的使用的,并不是为了限定含义或者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发明的范围而使用的。因此,只要是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普通知识的人员可理解为从此可实施各种变形及同等的其他实施例。从而,本发明真正的保护范围应该由权利要求书的技术思想定义。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