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18:16: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插头连接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有关一种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2.常规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对接一般通过各自具有的弹性结构,如弹性锁扣臂互锁,然而,此种锁扣方式对于车用连接器应用领域仍然不足,在振动环境下,原来互锁的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仍易松脱。在拉力过大时,对端子组件也造成移位损伤。
3.是以,有必要对现有插头连接器进行改进以克服该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其端子组件具有良好精的准度。
5.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本体及多个端子组件,所述本体设有多个前后贯穿的收容孔,所述端子组件一一收容在所述收容孔内;每一端子组件包括端子、线缆、塑胶插件及金属后壳;所述端子包括接触部及连接部,所述线缆包括依次套设的导芯、绝缘内层及绝缘外层,所述导芯连接所述端子的连接部,所述端子及线缆的导芯收容在所述塑胶插件内;所述金属后壳包括前段、后段及连接前、后段的颈部,所述金属后壳的前段套设在所述塑胶插件的后段,所述金属后壳的颈部套设在所述线缆的绝缘内层,所述金属后壳的后段则套设所述线缆的绝缘外层。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金属后壳具有颈部,能够限制端子组件中各零部件的相对位移,达成良好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
8.图2是图1中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彼此分离的立体图。
9.图3是图2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10.图4是图1沿虚线a-a的剖视图。
11.图5是图2沿虚线b-b的剖视图。
12.图6是图2沿虚线c-c的剖视图。
13.图7是图2沿虚线d-d的剖视图。
14.图8是cpa与本体处于未锁扣时的剖面示意图。
15.图9是图8中cpa与本体处于锁扣时的剖面示意图。
16.图10是图2中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17.图11是图10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18.图12是图11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19.图13是图10中端子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20.图14是图13端子组件进一步组装的立体分解图。
21.图15是图14端子组件进一步组装的立体分解图。
22.图16是图15端子组件组装完整后的立体图。
23.图17是图16端子组件切除一半后的立体图。
24.图18是图3中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25.图19是图18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2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7.电连接器组合10
ꢀꢀꢀꢀꢀꢀꢀꢀ
插头连接器100
ꢀꢀꢀꢀꢀꢀ
插座连接器200
28.端子组件110
ꢀꢀꢀꢀꢀꢀꢀꢀꢀꢀꢀ
外套134
ꢀꢀꢀꢀꢀꢀꢀꢀꢀꢀꢀꢀ
端子定位装置180
29.第一半组件110a
ꢀꢀꢀꢀꢀꢀꢀꢀ
套环135
ꢀꢀꢀꢀꢀꢀꢀꢀꢀꢀꢀꢀ
保持部182
30.第二半组件110b
ꢀꢀꢀꢀꢀꢀꢀꢀ
遮蔽层130b
ꢀꢀꢀꢀꢀꢀꢀꢀꢀ
定位块184
31.端子120
ꢀꢀꢀꢀꢀꢀꢀꢀꢀꢀꢀꢀꢀꢀꢀ
金属后壳140
ꢀꢀꢀꢀꢀꢀꢀꢀ
竖直本体186
32.连接部121
ꢀꢀꢀꢀꢀꢀꢀꢀꢀꢀꢀꢀꢀ
前段141
ꢀꢀꢀꢀꢀꢀꢀꢀꢀꢀꢀꢀ
连接器定位装置190
33.接触部122
ꢀꢀꢀꢀꢀꢀꢀꢀꢀꢀꢀꢀꢀ
后段412
ꢀꢀꢀꢀꢀꢀꢀꢀꢀꢀꢀꢀ
抵压块192
34.中间部123
ꢀꢀꢀꢀꢀꢀꢀꢀꢀꢀꢀꢀꢀ
颈部143
ꢀꢀꢀꢀꢀꢀꢀꢀꢀꢀꢀꢀ
导引臂194
35.凸片1231
ꢀꢀꢀꢀꢀꢀꢀꢀꢀꢀꢀꢀꢀꢀ
凸片144
ꢀꢀꢀꢀꢀꢀꢀꢀꢀꢀꢀꢀ
配合块196
36.通道124
ꢀꢀꢀꢀꢀꢀꢀꢀꢀꢀꢀꢀꢀꢀꢀ
本体160
ꢀꢀꢀꢀꢀꢀꢀꢀꢀꢀꢀꢀ
中间横条197
37.金属前壳125
ꢀꢀꢀꢀꢀꢀꢀꢀꢀꢀꢀ
凹陷部161
ꢀꢀꢀꢀꢀꢀꢀꢀꢀꢀ
竖直本体198
38.弹片126
ꢀꢀꢀꢀꢀꢀꢀꢀꢀꢀꢀꢀꢀꢀꢀ
收容孔162
ꢀꢀꢀꢀꢀꢀꢀꢀꢀꢀ
配合块199
39.前段127
ꢀꢀꢀꢀꢀꢀꢀꢀꢀꢀꢀꢀꢀꢀꢀ
锁扣臂164
ꢀꢀꢀꢀꢀꢀꢀꢀꢀꢀ
本体210
40.后段128
ꢀꢀꢀꢀꢀꢀꢀꢀꢀꢀꢀꢀꢀꢀꢀ
空间166
ꢀꢀꢀꢀꢀꢀꢀꢀꢀꢀꢀꢀ
管状部212
41.肩部129
ꢀꢀꢀꢀꢀꢀꢀꢀꢀꢀꢀꢀꢀꢀꢀ
配合孔167、168、169本体部214
42.塑胶插件145
ꢀꢀꢀꢀꢀꢀꢀꢀꢀꢀꢀ
配合孔170
ꢀꢀꢀꢀꢀꢀꢀꢀꢀꢀ
绝缘外壳220
43.前段146
ꢀꢀꢀꢀꢀꢀꢀꢀꢀꢀꢀꢀꢀꢀꢀ
槽腔171
ꢀꢀꢀꢀꢀꢀꢀꢀꢀꢀꢀꢀ
收容空间222
44.后段147
ꢀꢀꢀꢀꢀꢀꢀꢀꢀꢀꢀꢀꢀꢀꢀ
弹性臂172
ꢀꢀꢀꢀꢀꢀꢀꢀꢀꢀ
锁扣肩部224
45.通道149
ꢀꢀꢀꢀꢀꢀꢀꢀꢀꢀꢀꢀꢀꢀꢀ
锁扣头174
ꢀꢀꢀꢀꢀꢀꢀꢀꢀꢀ
端子组件230
46.配合孔150、151、152
ꢀꢀꢀ
阻挡台阶175
ꢀꢀꢀꢀꢀꢀꢀꢀ
端子232
47.线缆130
ꢀꢀꢀꢀꢀꢀꢀꢀꢀꢀꢀꢀꢀꢀꢀ
操作末端176
ꢀꢀꢀꢀꢀꢀꢀꢀ
绝缘体234
48.导芯131
ꢀꢀꢀꢀꢀꢀꢀꢀꢀꢀꢀꢀꢀꢀꢀ
保护桥178
ꢀꢀꢀꢀꢀꢀꢀꢀꢀꢀ
遮蔽组件240
49.绝缘内层132
ꢀꢀꢀꢀꢀꢀꢀꢀꢀꢀꢀꢀꢀꢀꢀꢀꢀꢀꢀꢀꢀꢀꢀꢀꢀꢀꢀꢀꢀ
金属板242、244
50.绝缘外层133
5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52.本发明为一种电连接器组合10,其可用于车用以太网,参图1-4,其包括彼此互相对接的插头连接器100及插座连接器200。参图5-7所示,插头连接器100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本体160及多个端子组件110,本体160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收容孔162,每一收容孔162前后贯通,本实施例中,四个收容孔162呈矩阵状排列设置。四个端子组件110则自后向前一一插入所述的收容孔162。
53.参图13-17所示,每一端子组件110包括端子120、将端子120收容于其内的塑胶插
件145、套设在塑胶插件145外的金属前壳125、金属后壳140,以及线缆130。端子120包括位于前端的接触部122、位于后端的连接部121及连接两者的中间部123,接触部122为两片的弹性片结构,中间部123为圆环状结构,其设有凸片1231。线缆130包括导芯131、绝缘内层132、遮蔽层130b及绝缘外层133及外套134,该等结构依次自内向外层层套叠。导芯131通过固定、夹持或者焊接等方式连接于端子120的连接部121,如图13、17所示。套环135则安装在绝缘外层133上,遮蔽层130b则向后反折在绝缘外层133上。
54.所述塑胶插件145为管状,设有前后延伸且贯通的通道149,其包括尺寸较小的前段146及尺寸较大的后段147。前端146形成有配合孔150、151,后段形成有配合孔152。
55.端子120在连接于线缆130后,形成一个半组件,以下简称第一半组件110a,然后一起自后向前组装入塑胶插件的通道149,直到凸片1231扣持在配合孔151,如图14、17所示。
56.金属后壳140包括前段141、后段142及两者两者且尺寸较小的颈部143,前段141具有凸片144。金属后壳140组装至塑胶插件145与线缆130的外侧,形成一个第二半组件110b,其中前段141紧密地包覆在塑胶插件145的后段147,前段141的凸片144则扣持在配合孔152内,颈部143紧密地包覆在线缆130的绝缘内层132,后段143则紧密地包覆在套环135上,如图15、17所示。请注意的是,塑胶插件145因颈部143的限制而不能向后延伸至金属后壳140,如此,塑胶插件145与前述第二半组件110b在前后方向不能移动。如此,可以减少端子组件各零部件之间相对位移的风险,提升端子组件的精准度。
57.可以理解的是,安装过程也可以为:金属后壳140首先安装在塑胶插件145,然后将第一半组件100a向前插入,穿过金属后壳140,进入通道149,最后抵持在金属后壳140,此时颈部143套设在线缆130的绝缘内层132,从而形成第二半组件110b。
58.金属前壳125为管状,具有前后贯穿的通道124,金属前壳124包括尺寸较小的前段127及尺寸较大的后段128,两者之间形成肩部129。前段127在其两侧设有弹片126,在两个连接器彼此对接时,弹片126在配合孔150内移动。前述的第二半组件110b一起组装入金属前壳125,形成完整的端子组件110,其中金属后壳140的前段141则焊接在金属前壳125的后段128。请注意的是,无论金属前、后壳是否为焊接固定,所述肩部129都可以禁止第二半组件100b向前移动。
59.参图4-12所示,所述本体160进一步设有多个延伸入所述收容孔162的弹性锁扣臂164,相邻锁扣臂164之间具有空间166。本体160的横向两侧设有凹陷部161,凹陷部161与锁扣臂164及空间166彼此连通。本体160包括一对阻挡台阶175,阻挡台阶175一一延伸入收容孔162。在本实施例中,阻挡台阶175位于位于90度、270度处,锁扣臂164则位于零角度处,如此,两者彼此偏移,方便注塑成型。可以理解的是,如图4所示,阻挡台阶175可以阻挡端子组件110自本体160向前移动,锁扣臂164则阻挡端子组件110向后移动,如此确保端子组件110在本体内的准确位置。
60.为了保证锁扣臂164的准确功能,一对端子定位装置(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简称tpa)180组装至凹陷部161。每一端子定位装置180包括竖直本体186,位于竖直本体的上下两侧的一对保持部182、收容在空间166内的定位块184、一对抵压块188,抵压块184抵压锁扣臂164,促使锁扣臂164向收容孔162内延移动。对应的,本体160形成配合孔167、168,用来收容保持部182的两个加大末端,如此保证端子定位装置180固定在本体160内,如图10-12所示。请注意的是,颈部143相对前、后段尺寸较小,颈部143的外周面相对
前、后段形成为凹陷,用来容纳对应的锁扣臂164,锁扣臂164向前抵顶,如图6所示。清楚的是,锁扣臂164及端子定位装置180可以阻挡端子组件100相对本体160向后移动,如此,减少端子组件与本体之间相对位移的风险,提升插头连接器的精准度。
61.本体160包括一对弹性臂172,弹性臂172具有与插座连接器200相扣持的锁扣头174,一对保护桥178位于锁扣头174的后端,一对保护桥178之间具有操作末端,操作末端位于锁扣头174的后方。为了确保弹性臂172的准确锁扣,一个连接器定位装置190(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简称为cpa)组装至本体160,其相对本体可以在位于前方的锁扣状态与位于后方的解锁状态之间做前后移动。本体160在其顶面侧设有槽腔171,用来容纳连接器定位装置190,多个配合孔170设置在本体的横向两侧,配合槽168、169则位于槽腔的底面。连接器定位装置190包括竖直本体198、中间横条197,中间横条在其底面设有配合块199,配合块199收容在配合孔168、169内,抵压块192配合弹性臂172的操作末端176。一对l型弹性导引臂194则位于中间横条197的两侧,其上设有的配合块196则扣持在配合孔170内,用来确定所述连接器定位装置190在本体上的位置,参图8-9所示。端子定位结构180安装在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个侧面,所述连接器定位装置190安装所述本体的顶面。
62.插座连接器200包括金属注塑而成的本体210,其设有位于前端的管状部212及位于后端的本体部214,多个端子组件230则安装在管状部212的内。每一端子组件230包括端子232及一体成型在端子上的绝缘体234,遮蔽组件240包括一对金属板242、244,金属板组装入本体210,用来将相邻的端子组件230彼此间隔开。绝缘外壳220固定在本体210,绝缘外壳220形成有收容空间222,管状部212收容在收容空间222内,形成锁扣肩部224。
63.在对接过程中,参图1-4所示,插头连接器100的弹性臂172扣持在插座连接器的锁扣肩部224,本体160的前部收容在收容空间222内,每一管状部212收容在收容腔162,如此使得弹片126向内偏移而进入塑胶插件145的配合孔150,使得插座连接器的端子232收容在插头连接器的端子120的接触部122内。
6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