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晾衣机用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01:24: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晾衣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晾衣机用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2.晾衣电机,又称之为晾衣架电机,其作为电动晾衣架的核心部分,其承担着晾衣架的升降工作;随着时代的进步,晾衣电机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进,例如:在晾衣电机上增加了遇阻功能以及升降过程中的限位功能。限位功能主要是指:在晾衣电机运行过程中,其能够与限位开关进行配合,对晾衣架升降的行程进行把控,避免出现上升过高或者下降过低等一些列情况,而引发晾衣架故障等等;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1880248u公开了一种晾衣电机总成,其具备调节方便调节晾衣电机限位的功能,但是该方案的限位功能只在上行完毕时或下行完毕时进行限位,缺少上行至合适位置时的限位。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晾衣机用限位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晾衣机用限位装置,包括晾衣电机本体,安装于所述晾衣电机本体上的上行限位开关和下行限位开关,安装于所述晾衣电机本体上并通过晾衣电机本体控制驱动的传动模块,设于所述晾衣电机本体上且通过传动模块驱动转动的限位模块,所述限位模块包括具有上行限位块的上行转动块和具有下行限位块的下行转动块;所述晾衣电机本体上设有检测上行限位块上行转动的限位光电开关;所述上行限位开关上设有阻隔上行限位块上行转动的上限制块;所述下行限位开关上设有阻隔下行限位块下行转动的下限制块。
5.上述的晾衣机用限位装置,所述限位模块包括与所述晾衣电机本体转动连接且与所述传动模块啮合的外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外齿轮上且偏心设置的第一调整齿轮和第二调整齿轮;所述的上行转动块上设有与第一调整齿轮相啮合的第一内齿圈;所述的下行转动块上设有与第二调整齿轮相啮合的第二内齿圈。
6.前述的晾衣机用限位装置,所述限位模块还包括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包括与所述限位模块可拆卸连接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调整齿对应的第一调节孔,与所述第二调整齿轮对应的第二调节孔,以及用于固定外齿轮的螺钉孔;所述的外齿轮经螺钉转动连接于晾衣电机本体上,螺钉的头部设置在螺钉孔内。
7.前述的晾衣机用限位装置,所述外齿轮上设有限位部件,限位部件的两侧内凹分别形成容纳第一调整齿轮的第一腔室以及容纳第二调整齿轮的第二腔室。
8.前述的晾衣机用限位装置,所述限位部件上设有多个卡齿,所述盖板上设有多个与卡齿对应配合的卡接口。
9.前述的晾衣机用限位装置,所述盖板上环形分布有刻度线。
10.前述的晾衣机用限位装置,所述传动模块包括通过晾衣电机本体控制驱动的传动
齿轮。
11.前述的晾衣机用限位装置,所述上行限位块的长度随上行转动的方向依次变大,且上行限位块的端部呈弧形。
12.前述的所述的晾衣机用限位装置,所述下行限位块的长度随下行转动的方向依次变大,且下行限位块的端部呈弧形。
13.前述的所述的晾衣机用限位装置,所述的上限制块和下限制块均呈长条状,且阻隔面呈弧面。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在晾衣电机本体上设置检测上行限位块上行转动的限位光电开关,其中限位光电开关的位置通过预先设置在适当的位置,在上行限位块上行转动经过限位光电开关时,即可知晓晾衣架电机带动晾衣架上升至合适的晾衣位置,不必上升至极限位置。同时本实用新型在上行限位开关上设有阻隔上行限位块上行转动的上限制块,在下行限位开关上设有阻隔下行限位块下行转动的下限制块,通过上限制块和下限制块实现在晾衣架上升或下降至极限位置时进行限位,避免出现上升过高或者下降过低等一些列情况,减少晾衣架故障。
16.、本实用新型在调节时,通过转动第一调整齿轮带动第一内齿圈转动,从而达到调节上行转动块输出部的位置,通过转动第二调整齿轮带动第二内齿圈转动,从而达到调节下行转动块输出部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各输出部之间的“相对行程”的目的,并且使得调节更加的方便,无需进行完全且反复的拆卸。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模块中的盖板拆机方便,便于后续的调节。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了上行限位块和下行限位块的结构形状,通过弧形端部与弧形阻隔面的配合,可以去掉在先技术方案中按钮状的限位结构,减少了整体结构的体积,以及避免了按钮状的限位结构容易发生故障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限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限位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
23.1、晾衣电机本体;2、上行限位开关;3、下行限位开关;4、传动模块;5、限位模块;6、上行限位块;7、上行转动块;8、下行限位块;9、下行转动块;10、限位光电开关;11、上限制块;12、下限制块;13、外齿轮;14、第一调整齿轮;15、第二调整齿轮;16、第一内齿圈;17、第二内齿圈;18、调节模块;19、盖板;20、第一调节孔;21、第二调节孔;22、螺钉孔;23、螺钉;24、限位部件;25、第一腔室;26、第二腔室;27、卡齿;28、卡接口;29、刻度线;30、传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25.实施例:一种晾衣机用限位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晾衣电机本体1,安装于所述晾衣电机本体1上的上行限位开关2和下行限位开关3,安装于所述晾衣电机本体1上并通过晾衣电机本体1控制驱动的传动模块4,设于所述晾衣电机本体1上且通过传动模块4驱动转动的限位模块5,所述传动模块4包括通过晾衣电机本体1控制驱动的传动齿轮30;所述限位模块5包括具有上行限位块6的上行转动块7和具有下行限位块8的下行转动块9;所述上行限位块6的长度随上行转动的方向依次变大,且上行限位块6的端部呈弧形,所述下行限位块8的长度随下行转动的方向依次变大,且下行限位块8的端部呈弧形;所述晾衣电机本体1上设有检测上行限位块6上行转动的限位光电开关10,限位光电开关10呈倒u形,中部的矩形口可供上行限位块6转动,限位光电开关10可通过市售获的;所述上行限位开关2上设有阻隔上行限位块6上行转动的上限制块11;所述下行限位开关3上设有阻隔下行限位块8下行转动的下限制块12。所述的上限制块11和下限制块12均呈长条状,且阻隔面呈弧面。本实用新型在晾衣电机本体1上设置检测上行限位块6上行转动的限位光电开关10,其中限位光电开关10的位置通过预先设置在适当的位置,在上行限位块6上行转动经过限位光电开关10时,即可知晓晾衣架电机带动晾衣架上升至合适的晾衣位置,不必上升至极限位置。同时本实用新型在上行限位开关2上设有阻隔上行限位块6上行转动的上限制块11,在下行限位开关3上设有阻隔下行限位块8下行转动的下限制块12,通过上限制块11和下限制块12实现在晾衣架上升或下降至极限位置时进行限位,避免出现上升过高或者下降过低等一些列情况,减少晾衣架故障。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化了上行限位块6和下行限位块8的结构形状,通过弧形端部与弧形阻隔面的配合,可以去掉在先技术方案中按钮状的限位结构,减少了整体结构的体积,以及避免了按钮状的限位结构容易发生故障的问题。
26.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限位模块5包括与所述晾衣电机本体1转动连接且与所述传动模块4啮合的外齿轮13,外齿轮13与传动齿轮30相啮合、转动连接于所述外齿轮13上且偏心设置的第一调整齿轮14和第二调整齿轮15;所述的上行转动块7上设有与第一调整齿轮14相啮合的第一内齿圈16;所述的下行转动块9上设有与第二调整齿轮15相啮合的第二内齿圈17。所述限位模块5还包括调节模块18,所述调节模块18包括与所述限位模块5可拆卸连接的盖板19,如图4所示,所述盖板19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调整齿对应的第一调节孔20,与所述第二调整齿轮15对应的第二调节孔21,以及用于固定外齿轮13的螺钉孔22;所述的外齿轮13经螺钉23转动连接于晾衣电机本体1上,螺钉23的头部设置在螺钉孔22内。所述外齿轮13上设有限位部件24,限位部件24的两侧内凹分别形成容纳第一调整齿轮14的第一腔室25以及容纳第二调整齿轮15的第二腔室26。所述限位部件24上设有多个卡齿27,所述盖板19上设有多个与卡齿27对应配合的卡接口28。本实用新型在调节时,通过转动第一调整齿轮14带动第一内齿圈16转动,从而达到调节上行转动块7输出部的位置,通过转动第二调整齿轮15带动第二内齿圈17转动,从而达到调节下行转动块9输出部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各输出部之间的“相对行程”的目的,并且使得调节更加的方便,无需进行完全且反复的拆卸。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模块18中的盖板19拆机方便,便于后续的调节。
27.优选的,所述盖板19上环形分布有刻度线29,利用刻度线29便于调节的观察。
28.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晾衣电机本体1上设置检测上行限位块6上行转动的限位光电开关10,其中限位光电开关10的位置通过预先设置在适当的位置,在上行限位块6上行
转动经过限位光电开关10时,即可知晓晾衣架电机带动晾衣架上升至合适的晾衣位置,不必上升至极限位置。同时本实用新型在上行限位开关2上设有阻隔上行限位块6上行转动的上限制块11,在下行限位开关3上设有阻隔下行限位块8下行转动的下限制块12,通过上限制块11和下限制块12实现在晾衣架上升或下降至极限位置时进行限位,避免出现上升过高或者下降过低等一些列情况,减少晾衣架故障。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