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样本分析仪及样本传送方法与流程

2022-06-05 19:45: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生物试样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样本分析仪及样本传送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生物试样检测时,通常将生物试样置于玻片上,再通过机械手搬运玻片,一方面,机械手直接与玻片接触而造成对生物试样的污染;另一方面,在机械手对玻片进行搬运的过程中,会由于振动、夹紧力较小等各种因素出现玻片掉落或加紧力过大而损坏玻片的问题,从而影响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玻片平稳传送的样本分析仪。同时,还提供一种样本传送方法。
4.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
5.用于运送玻片架的第一驱动组件;
6.扫描平台;
7.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扫描平台连接,且能够驱动所述扫描平台运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相配合,以使所述扫描平台与所述玻片架相靠近;
8.拖动组件,所述拖动组件用于将所述玻片架拖动至所述扫描平台上;及
9.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用于对所述扫描平台上的所述玻片架上的样本进行检测。
10.通过各组件的相互配合,可以将玻片架平稳拖动至检测组件的视野内,在检测结束后又能将玻片架平稳送回,整个过程中,玻片架都能够受到平稳支撑,而不会出现掉落、损坏试样的问题,进而实现玻片架的平稳传送,达到样本自动化传送的目的。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样本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所示样本分析仪中玻片架的三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图2中所示玻片架的两个视角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14.图4为图1所示样本分析仪中卡仓机构的后视图、前视图及限位件与玻片架相卡合的状态示意图;
15.图5为图4所示卡仓机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16.图6为图1所示传送机构中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7为图1所示传送机构中第二驱动组件与拖动组件组装在一起时的装配示意图及两者分离开时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1.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2.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4.结合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样本分析仪10包括检测组件11、卡仓机构21及传送机构31。其中,卡仓机构21用于承载较多数量的携带有生物试样的玻片,传送机构31能够将卡仓机构21的玻片传送至检测组件11的视野内,通过检测组件11可以对放置于视野内的试样进行检测。
25.在一些实施例中,卡仓机构21包括玻片架22及玻片篮26,玻片架22用于承载玻片,玻片架22安装于玻片篮26内。具体地,通过将玻片放置于玻片架22上,可以避免操作者直接与玻片接触而造成试样被污染的情况发生,而且玻片架22上可放置多个玻片,使检测组件11能够对多份试样进行检测。玻片篮26内能够安装多个玻片架22,从而实现对多个玻片架22的承载及运输。
26.结合图2与图3所示,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玻片架22包括主体23及夹紧组件24。主体
23包括围边231及与围边231连接的支撑部232。支撑部232用于支撑玻片,夹紧组件24设于围边231上。夹紧组件24包括第一夹紧结构24a及第二夹紧结构24b,其中,围边231上形成有取放操作位233,取放操作位233与第一夹紧结构24a相对设置于支撑部232的两侧,第二夹紧结构24b与取放操作位233位于支撑部232的同一侧,且取放操作位233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夹紧结构24b。经由取放操作位233能够将玻片放置于支撑部232上或将玻片从支撑部232上取出,第一夹紧结构24a与第二夹紧结构24b相配合而能够沿玻片的纵向夹紧玻片。通过在两个第二夹紧结构24b之间设置取放操作位233,并使取放操作位233与第一夹紧结构24a相对,从而使两个第二夹紧结构24b与第一夹紧结构24a呈三角形分布,以可以实现对玻片的稳定夹紧,同时,通过两个第二夹紧结构24b之间取放操作位233,可以为操作者提供较大的操作空间,以便对支撑部232进行取放玻片,提高了玻片取放操作的便捷程度。
27.进一步地,取放操作位233沿朝向第一夹紧结构24a的方向延伸并超出第二夹紧结构24b,如此就使得玻片在放置于支撑部232上后,玻片上的局部区域与取放操作位233相对应,从而使操作者可以与玻片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以保证取放玻片时具有稳定的接触、提供较为稳定的夹紧力,以防止玻片掉落。具体地,取放操作位233为自围边231向支撑部232延伸的槽状结构,以便于人手指末端能够收容其中。
28.具体地,玻片具有标本区及条码区,其中,标本区承载有生物试样,条码区具有对对应试样进行编号、识别的条码。支撑部232上形成有对应于标本区的镂空区234,光线可以经由镂空区234照射至标本区。位于镂空区234与取放操作位233之间的支撑部232对应于条码区,因此,操作者可夹持于条码区的外围以取放玻片,从而避免接触到标本区对生物试样造成污染。进一步地,支撑部232呈平板状,沿玻片的纵向,标本区的两侧均能够与支撑部232贴合,如此,支撑部232可以对玻片形成平稳支撑。
29.具体地,第一夹紧结构24a包括压紧块241及第一弹性件242,压紧块241与围边231滑动连接,以能够靠近或远离取放操作位233。第一弹性件242弹性作用于压紧块241,以为压紧块241提供夹紧玻片的夹紧力。通过使压紧块241远离取放操作位233,以使压紧块241与第二夹紧结构24b之间的间距增大以便于将玻片放置于两者之间或者从两者之间取出玻片。在外力撤销时,第一弹性件242能够对压紧块241施加弹性作用力而迫使压紧块241靠近取放操作位233,以便于压紧块241与第二夹紧结构24b共同夹紧玻片。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紧块241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滑块243,围边231上开设有沿朝向取放操作位233的方向延伸的滑槽239,两个滑块243均与滑槽239相配合,以能够沿滑槽239滑动,从而实现压紧块241的滑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紧块241上连接有第一限位件244,围边231上开设有沿朝向取放操作位233的方向延伸的限位槽235,第一限位件244穿设限位槽235,限位槽235与第一限位件244相配合以限定压紧块241的最大滑动行程。限位槽235为条形槽,在压紧块241相对围边231滑动时,第一限位件244在限位槽235内运动,限位槽235的两端能够与第一限位件244相抵,以构成压紧块241滑动的两极限位置。具体地,第一限位件244为螺纹连接于压紧块241上的销钉。在一些实施例中,围边231上连接有导向件236,压紧块241上开设有沿朝向取放操作位233的方向延伸的导向槽245,导向件236与导向槽245相配合以对压紧块241进行导向。另外,导向槽245为盲槽,导向件236为螺纹连接于围边231上的导向销钉,导向件236能够与导向槽245的底壁抵接,以构成压紧块241移动的行程限定,以能够缩短压紧块241的行程,使压紧块241在较小的行程范围内运动以达到对玻片的夹紧
及放松。需要指出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滑槽239与滑块243的设置位置、第一限位件244与限位槽235的设置位置、导向件236与导向槽245的设置位置均可以互换。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紧块241上开设有第一收容腔246,围边231上贯穿地开设有第二收容腔237,第一夹紧结构24a包括与第二收容腔237螺纹连接的调节件247,第一弹性件242的一端收容于第一收容腔246,并与压紧块241相抵,第一弹性件242的另一端收容于第二收容腔237,并与调节件247相抵。第一弹性件242与压紧块241相抵,以为压紧块241提供夹紧玻片的弹性作用力。通过转动调节件247,使调节件247相对第二收容腔237的位置改变,从而改变调节件247对第一弹性件242压紧程度,以达到调节第一弹性件242的弹性作用力的目的。
32.具体地,第二夹紧结构24b为固设于围边231上且高出于支撑部232的凸块,如此,第二夹紧结构24b的结构较为简单,且能够与玻片沿纵向的端面相抵而作为玻片放置于支撑部232上时的基准位。
33.具体地,第一夹紧结构24a具有与玻片相抵持的第一抵持面248,第二夹紧结构24b具有与玻片相抵持的第二抵持面249,第一抵持面248与第二抵持面249均为斜面。第一抵持面248与第二抵持面249相配合,以对玻片施加沿玻片纵向的夹持力及将玻片压紧于支撑部232上的压紧力。可以理解,第一抵持面248与第二抵持面249均为朝向支撑部232倾斜的斜面,如此,在第一抵持面248与第二抵持面249共同夹紧玻片时,第一抵持面248与第二抵持面249对玻片施加沿玻片纵向的方向相反的夹紧力,同时,第一抵持面248与第二抵持面249还能够对玻片施加朝向支撑部232的压紧力,从而将玻片限定于支撑部232上固定位置。进一步地,第一抵持面248与第二抵持面249的倾斜角度为30
°
~80
°
,即第一抵持面248与第二抵持面249与支撑部232所在平面的夹角为30
°
~80
°
,在此角度范围内,两抵持面可以达到对夹紧力与压紧力的兼顾。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第一抵持面248与第二抵持面249中的其中一个为斜面。
34.具体地,主体23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挡块238,两个挡块238分别对应玻片沿横向的两侧边,并在横向上对玻片构成限位,从而在两个挡块238之间限定出玻片的安装位置。进一步地,在横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挡块238,任意相邻两挡块238之间都限定出玻片的安装位置,从而使得主体23上可以依次放置多个玻片,且任意相邻两个玻片之间均通过挡块238隔离开来。进一步地,支撑部232上的镂空区234同时对应多个玻片上的标本区,而此时挡块238设置于支撑部232上,如此,整个镂空区234仅对应玻片的标本区,这样就能够更好的对标本进行对比、分析,以避免受到其它任何结构的影响。进一步地,对于由多个挡块238限定出的多个玻片的安装位置,任意一个安装位置都对应配置有夹紧组件24及取放操作位233,以便于对该安装位置处的玻片进行取放操作及夹紧操作。
35.结合图2、图3、图6、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传送机构31包括第一驱动组件32、第二驱动组件33、拖动组件34及扫描平台35。第一驱动组件32用于运送玻片架22。第二驱动组件33与扫描平台35连接,且能够驱动扫描平台35运动;第一驱动组件32与第二驱动组件33相配合,以使扫描平台35与玻片架22相靠近。拖动组件34用于将玻片架22拖动至扫描平台35上。在第二驱动组件33的驱动下,扫描平台35能够运动至检测组件11,从而使检测组件11对扫描平台35上的试样进行检测。通过传送机构31中各组件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玻片架22的自动化传递。
36.在一些实施例中,玻片架22包括第一磁吸件25,第一磁吸件25安装于主体23上。扫描平台35上安装有第二磁吸件(未示出),第一磁吸件25能够与第二磁吸件相磁吸,从而在拖动组件将玻片架22拖动至扫描平台35上后,通过第一磁吸件25与第二磁吸件的磁吸作用,以将玻片架22快速限定于扫描平台35上特定位置,从而防止在检测组件11对玻片架22上的玻片进行扫描分析时出现玻片架22位置改变的情况。具体地,第一磁吸件25与第二磁吸件中的其中一个为磁铁,另一个为能够被磁铁所磁吸的导磁体,或者第一磁吸件25与第二磁吸件均为磁铁。
37.在一些实施例中,围边231上开设有限位孔231a,玻片篮26包括卡仓27及安装于卡仓27内的第二限位件28,第二限位件28能够与限位孔231a相卡合,以将玻片架22锁定于卡仓27内。通过限位孔231a与卡仓27的相互配合,可以在玻片架22安装于玻片篮26内后将玻片架22锁定,以防止在玻片篮26转运的过程中,出现玻片篮26倾斜而致使玻片架22从玻片篮26内散落出来的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围边231上开设有卡槽231b,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通过驱动玻片篮26运动以对玻片架22实现运送。通过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扫描平台35与拖动组件的相互配合,以实现玻片架22的自动化运送。
38.结合图4与图5所示,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玻片篮26包括卡仓27及第二限位件28。卡仓27内部设有用于容置玻片架22的卡位271。第二限位件28安装于卡仓27内部,第二限位件28包括连接部281及与连接部281连接的限位部282。在第一作用力的作用下,限位部282与卡位271错位设置,以使第二限位件28呈解锁状态;在第二作用力的作用下,第二限位件28相对卡仓27运动,限位部282能够与卡位271对齐,以使第二限位件28呈锁定状态;第一作用力与第二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39.通过对第二限位件28施加第一作用力使第二限位件28呈解锁状态,即可对卡仓27内放入玻片架22或从卡仓27内取出玻片架22,从而使玻片架22能够导入或导出卡位271;而对第二限位件28施加第二作用力使第二限位件28呈锁定状态,即可使限位部282与玻片架22上的限位孔231a相卡合而将玻片架22锁定于卡位271上,从而在玻片篮26转运的过程中防止玻片架22从玻片篮26内滑出。
40.具体地,卡位271沿水平方向延伸而具有起始端及与起始端相对的终端,玻片架22从起始端导入卡位271,并在运动至终端时安装到位。第二限位件28位于终端一侧,以不影响玻片架22的导入或导出,同时还能够在玻片架22安装到位时对玻片架22进行锁定。第二限位件28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卡仓27运动,以在解锁状态与锁定状态之间转换。
41.进一步地,卡仓27内沿竖直方向依次设有多个卡位271,限位部282为多个,多个限位部282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且与多个卡位271一一对应。通过设置多个卡位271,以能够在卡仓27内沿竖直方向依次放置多个玻片架22,从而实现玻片架22的整齐摆放。而多个限位部282能够一一对应卡位271处放置的玻片架22,在第二限位件28运动的过程中,多个限位部282能够同时动作以对多个玻片架22进行同步解锁或同步锁定,从而提高操作效率。
42.需要说明的是,卡仓27内相对的两内壁面上均对应的安装有支撑条272,两个支撑条272构成对玻片架22的支撑。支撑条272上方具有超出玻片架22体积的收容空间,而该收容空间内能够用于容置玻片架22的部分即为卡位271。因此,限位部282在与卡位271对齐时能够与玻片架22上的限位孔231a相卡合而呈现锁定状态,而在限位部282与卡位271错位时呈现解锁状态。
43.具体地,连接部281呈杆状结构,限位部282沿连接部281的周向延伸呈环形。多个限位部282沿连接部281的轴向间隔设置,从而使第二限位件28呈粗细交替设置的杆结构。进一步地,玻片架22上的限位孔231a沿其径向延伸并贯穿玻片架22而具有缺口。可以理解,限位孔231a沿玻片架22的厚度方向贯穿玻片架22,并沿限位孔231a的径向向玻片架22的边缘延伸而使限位孔231a具有缺口。连接部281的直径小于缺口的口径,限位部282的直径大于缺口的口径。如此,在第二限位件28呈解锁状态时,限位部282与卡位271错位设置,连接部281能够经由缺口进入限位孔231a或从限位孔231a导出,从而使玻片架22能够导入或导出卡位271;而在玻片架22导入卡位271后,通过使第二限位件28沿竖直方向运动,使限位部282进入限位孔231a内,并由于限位部282无法经由缺口导出,从而实现第二限位件28对玻片架22的锁定。
44.具体地,卡仓27具有顶面273及与顶面273相对的底面274,连接部281呈杆状结构,且其一端贯穿并凸出于底面274。在将底面274放置于置物平台上时,置物平台与连接部281相抵,以为第二限位件28提供第一作用力。如此,在将玻片篮26放置于置物平台上时,由于置物平台对连接部281先接触而对连接部281施加抵持力,以使得第二限位件28相对卡仓27运动,直至第二限位件28与卡仓27底面274共同与置物平台接触,此时玻片篮26平稳放置于置物平台上。在此过程中,置物平台对第二限位件28提供第一作用力,从而使第二限位件28呈解锁状态,以便于操作者对玻片篮26进行取出或放入玻片架22。可以理解,置物平台可以是专门设置的用于放置玻片篮26的平台,或者可以理解为地面。
45.具体地,玻片篮26包括第二弹性件29,第二弹性件29与第二限位件28相抵,以为第二限位件28提供第二作用力。在将玻片篮26从置物平台上提起时,由于置物平台对第二限位件28的第一作用力消失,在第二弹性件29的弹性作用下,可以迫使第二限位件28相对卡仓27运动而呈现锁定状态,以将玻片架22锁定于玻片篮26。如此,无需操作者执行任何特定操作,即可使第二限位件28根据使用环境的需要自动转换为所需的状态,从而使玻片篮26结构具有对玻片架22进行自动锁定和解锁的功能,且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46.具体地,第二弹性件29为设置于顶面273上的弹簧,弹簧的一端与顶面273相抵,另一端与第二限位件28相抵,第二作用力为朝向底面274的弹性推力。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29为设置于底面274上的拉簧,拉簧的一端与底面274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件28连接,第二作用力为朝向底面274的弹性拉力。因此,只需要使第二弹性件29对第二限位件28施加朝向底面274的弹性作用力,即可在提起玻片篮26时,使第二限位件28自动复位呈锁定状态。需要指出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29还可以省略,由第二限位件28自身的重力使得第二限位件28能够相对卡仓27运动,以为第二限位件28由解锁状态转变为锁定状态提供状态转变的作用力。
47.结合图1、图6、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传送机构31用于实现对玻片架22的传送。具体地,由于玻片篮26内承载有多个玻片架22,此时,传送机构31可将玻片篮26内的玻片架22逐一传送至检测组件11的视野范围内。具体地,传送机构31包括第一驱动组件32、第二驱动组件33、拖动组件34及扫描平台35。其中,第一驱动组件32用于支撑玻片篮26,并驱动玻片篮26升降,以使玻片篮26运动至目标高度。第二驱动组件33与扫描平台35连接,以驱动扫描平台35移动,从而使扫描平台35相对检测组件11运动。第一驱动组件32在第一驱动组件32与第二驱动组件33的相互配合下,可以使扫描平台35与玻片篮26上玻片架22相靠
近。拖动组件34能够与玻片篮26内的玻片架22相卡合,并将玻片架22拖动至扫描平台35上,或者将玻片架22从扫描平台35拖动至玻片篮26。如此,通过传送机构31中各组件的相互配合,可以将玻片架22从玻片篮26内平稳拖动至检测组件11的视野内,在检测结束后又能将玻片架22平稳拖回至玻片篮26内,整个过程中,玻片架22都能够受到平稳支撑,而不会出现掉落、损坏试样的问题,进而实现玻片架22的平稳传送。
48.具体地,第一驱动组件32包括置物平台321及第一驱动结构322,置物平台321用于承载玻片篮26,第一驱动结构322与置物平台321连接,以驱动置物平台321升降。通过使扫描平台35与玻片篮26内不同高度的玻片架22相靠近,可以实现对不同高度位置的玻片架22的传送。另外,第一驱动组件32为玻片篮26提供了置物平台321,在将玻片篮26放置于置物平台321上后,置物平台321作用于第二限位件28从而使第二限位件28呈解锁状态,以有利于拖动组件34从玻片篮26内取出玻片架22,并将玻片架22运送至扫描平台35上,或者将扫描平台35上的玻片架22拖回至玻片篮26内。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结构322为由支座322a、电机322b、丝杆322c与滑块322d相互配合所构成的直线平移结构。具体地,置物平台321与滑块322d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结构322还可以为电缸、气/液压缸、带传动、链传动等能够实现直线平移的驱动结构。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32还可以直接对玻片架22实现运送,同时,也可以实现在水平方向对玻片架22进行运送,
49.具体地,第二驱动组件33包括第二驱动结构331及滑动平台332,扫描平台35与滑动平台332滑动连接,且在第二驱动结构331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相对滑动平台332滑动,其中,第一方向为靠近或远离玻片篮26的方向。如此,在第二驱动结构331的驱动作用下,扫描平台35相对滑动平台332滑动而靠近玻片架22。
50.进一步地,第二驱动组件33包括机架333,滑动平台332与机架333滑动连接,且在第二驱动结构331的驱动下沿第二方向相对机架333滑动,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存在夹角。可以理解,在第二驱动结构331的驱动下,滑动平台332带动扫描平台35沿第二方向相对机架333运动,如此扫描平台35不仅可以在第一方向上相对检测组件11运动,还能够沿第二方向相对检测组件11运动,从而可以使玻片上的试样正对检测组件11,有助于检测组件11更好地对扫描平台35上的玻片进行分析检测。具体地,在本技术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为在水平面上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例如,第一方向为坐标系中x轴方向,则第二方向为坐标系中y轴方向。第二驱动结构331可以为电缸、气/液压缸、带传动、链传动等能够实现直线平移的驱动结构,或者为多个直线平移驱动结构的组合,以达到使扫描平台35实现多个方向平移的目的。
51.具体地,拖动组件34包括第三驱动结构341及卡钩342,第三驱动结构341与卡钩342连接,并驱动卡钩342沿第一方向运动,如此就使得在卡钩342与玻片架22上的卡槽231b相卡合时,由于第三驱动结构341驱动卡钩342沿第一方向运动而使得卡钩342带动玻片架22沿第一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对玻片架22的拖动。
52.进一步地,卡钩342包括连接体342a及勾体342b,连接体342a呈杆状结构,勾体342b的形状与卡槽231b的形状相适配,且能够在第一方向与卡槽231b的内壁面相抵。可以理解,在卡钩342收容于卡槽231b内后,在第一方向上卡钩342与卡槽231b内壁面相抵,从而实现卡钩342对玻片架22的拖动。具体地,勾体342b包括连接段及卡持段,连接段的一端与连接体342a连接,卡持段连接于连接段的另一端。具体地,卡持段与连接段共同配合使勾体
342b呈“t”字形结构。在其它实施例中,勾体342b还可以呈“l”字形结构。另外,连接段的端面面积小于连接体342a的端面面积,从而使卡钩342呈“工”字型结构,如此设置,可以在拖动组件34将玻片架22从扫描平台35上推回至玻片篮26内时,使得连接体342a的端面能够抵于玻片架22的外壁面上,也对玻片架22施加推力作用,保证玻片架22的平稳移动。
53.具体地,第三驱动结构341与第一驱动组件32共同配合,以使卡钩342与卡槽231b相卡合。可以理解,在第一驱动组件32驱动玻片架22上升至目标高度时,第三驱动结构341驱动卡钩342沿第一方向运动,从而置于卡槽231b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再通过使第一驱动组件32驱动玻片架22运动,从而恰好使卡钩342收容于卡槽231b内而与卡槽231b实现卡合。
54.具体地,拖动组件34安装于扫描平台35上,拖动组件34能够随扫描平台35同步运动,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在第二驱动结构331驱动扫描平台35沿第一方向运动时,使扫描平台35带动拖动组件34同步运动,在扫描平台35与玻片架相靠近时,使第三驱动结构341动作以实现卡钩342对玻片架22的拖动,如此一来,可以较大程度的缩短第三驱动结构341的驱动行程,有助于提高卡钩342的运动平稳性。其中,第三驱动结构341为由支座341a、电机341b、丝杆341c与滑块341d相互配合所构成的直线平移结构。具体地,卡钩342与滑块341d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三驱动结构341还可以为电缸、气/液压缸、带传动、链传动等能够实现直线平移的驱动结构。
55.上述样本分析仪在对玻片架22进行传送时,具体的玻片传送方法如下。
56.s100,第一驱动组件32与第二驱动组件33共同配合驱动扫描平台35与玻片架相靠近。
57.通过第一驱动组件32驱动玻片篮26升降,第二驱动组件33驱动扫描平台35运动,从而使扫描平台35靠近玻片架22。具体地,扫描平台35靠近玻片架22的结果是扫描平台35与支撑玻片架22的支撑条272相对齐,同时,拖动组件中的卡钩也与玻片架22上的卡槽231b相卡合,以为拖动组件拖动玻片架22做好准备工作。
58.具体地,s10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9.s110,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承载有玻片架的玻片篮上升直至玻片架与扫描平台存在既定高度差的位置,以使得卡钩与玻片架错位设置。
60.在第一驱动组件32的驱动作用下,玻片篮26沿竖直方向运动而逐渐上升,在即将被拖动的玻片架22所对应的支撑条272与扫描平台35所在平面存在既定高度差时,玻片篮26停止。另外,在此位置处,拖动组件34中的卡钩342恰好能够对应于两个玻片架22之间的间隙处,即对应被拖动的玻片架22的上方位置,如此有利于卡钩342能够伸入该间隙处,以在竖直方向上与玻片架22上的卡槽231b相对。在其它实施例中,卡钩342也可以对应于被拖动的玻片架22的下方间隙,此时,为了能够使卡钩342顺利与卡槽231b相卡合,卡槽231b应该置于支撑条272之外,以防止受到支撑条272的阻挡。
61.s120,卡钩沿第一方向运动直至卡钩与玻片架上的卡槽相对。
62.在拖动组件34中第三驱动结构341的驱动作用下,卡钩342沿第一方向运动至即将被拖动的玻片架22的一侧,从而使卡钩342与玻片架22上的卡槽231b相对。
63.s130,第一驱动组件32驱动玻片篮26运动既定高度,以使卡钩342与卡槽231b相卡合,且玻片架22与扫描平台35相靠近。
64.使第一驱动组件32驱动玻片篮26运动既定高度,就恰好可以使支撑条272与扫描
平台35相对齐,而由于玻片篮26与玻片架22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也使得卡钩342恰好与卡槽231b相卡合,如此,卡钩342与卡槽231b的配合、玻片架22与扫描平台35相靠近就可以一次性完成,无需分成两步操作进行,从而实现操作步骤的优化,节省了操作时间。
65.具体地,拖动组件34安装于扫描平台35上,拖动组件34能够随扫描平台34同步运动的实施例中,s120之前还具有步骤s150:第二驱动组件33驱动扫描平台35与卡钩342沿第一方向运动以靠近玻片篮26。可以理解,在第二驱动组件33的驱动下,扫描平台与拖动组件同步运动以靠近玻片篮,从而在扫描平台运动到位后,只需要使第三驱动结构341动作以实现卡钩342向玻片架22继续靠近,如此一来,可以较大程度的缩短第三驱动结构341的驱动行程,有助于提高卡钩342的运动平稳性。
66.具体地,第二驱动组件33包括第二驱动结构331及滑动平台332;扫描平台35与滑动平台332滑动连接,且在第二驱动结构331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相对滑动平台332滑动。第二驱动组件33包括机架333,滑动平台332与机架333滑动连接,且在第二驱动结构331的驱动下沿第二方向相对机架333滑动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二驱动结构331能够驱动滑动平台332,以带动扫描平台35沿第二方向运动,因此,在s150之前还具有步骤s160:使扫描平台35沿第二方向运动,以使扫描平台35与支撑条272在第一方向上对齐。可以理解,需要先使扫描平台35在第二方向上运动至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的交点位置,之后才能使扫描平台35沿第一方向运动而与支撑条272相对齐。
67.s200,拖动组件将玻片架拖动至扫描平台上。
68.在卡钩342与卡槽231b相卡合、玻片架22与扫描平台35相靠近时,即可使第三驱动结构341驱动卡钩342运动以带动玻片架22运动,从而实现对玻片架22的稳定拖动,使玻片架22从支撑条272平稳运动至扫描平台35上。具体地,卡钩342拖动玻片架22运动的过程中,由于玻片架22上设置有第一磁吸件25,扫描平台35上设置有第二磁吸件,在第一磁吸件25与第二磁吸件相磁吸时,玻片架22运动至扫描平台35上的目标位置,同时也被稳定锁定于扫描平台35上。
69.s300,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扫描平台运动以靠近检测组件,并在检测组件检测结束后驱动扫描平台远离检测组件。
70.在玻片架22被拖动至扫描平台35上之后,即可通过第二驱动组件33驱动扫描平台35运动而远离玻片篮26,从而将玻片架22运送至检测组件11的视野内,以便于检测组件11对玻片架22上的玻片进行分析。在检测组件11对玻片进行检测结束后,即可使第二驱动组件33驱动扫描平台35远离检测组件11而逐渐靠近玻片篮26,使扫描平台35再次与玻片篮26相靠近,以为玻片架22拖回至玻片篮26做准备。
71.需要指出的是,在拖动组件34安装于扫描平台35上的实施例中,扫描平台35带动拖动组件34同步运动,扫描平台35与拖动组件34共同配合以带动玻片架22同步运动。可以理解,在拖动组件34将玻片架22拖动至扫描平台35上之后,拖动组件34即停止动作,并在卡钩342与卡槽231b相卡合的状态下,使扫描平台35、拖动组件34与玻片架22三者同步运动而远离玻片篮26或者在检测完成后靠近玻片篮26。
72.具体地,在s300之后还包括s400:使拖动组件将玻片架从扫描平台拖回至第一驱动组件。
73.使拖动组件34中第三驱动结构341驱动卡钩342运动,以将玻片架22从扫描平台35
推回至位于第一驱动组件上的玻片篮26内。在需要对玻片篮26内另一玻片架22进行传送时,重复执行上述步骤即可。
7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7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