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折叠铰链结构及折叠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6-05 19:43: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折叠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组件;连接板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布于所述基座组件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基座组件转动连接,以相对所述基座组件展开或折叠;连接摆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摆杆和第二连接摆杆,分布于所述基座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摆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基座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摆杆与所述第一端相背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摆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基座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摆杆与所述第一端相背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滑动连接;其中,所述连接板组件与所述连接摆杆组件与所述基座组件转动连接所绕轴线不同且均平行于所述基座组件的长度方向;阻尼组件,包括第一阻尼组、第二阻尼组和弹性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阻尼组,包括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一凸轮相对设置的第三凸轮;所述第二阻尼组,包括第二凸轮、与所述第二凸轮相对设置的第四凸轮;沿所述基座组件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摆杆的第一端固定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摆杆同步转动的所述第一凸轮,所述第二连接摆杆的第一端固定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摆杆同步转动的所述第二凸轮,且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位于所述连接摆杆组件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三凸轮上相对的一面分别设置有啮合的凸起和缺口;所述第二凸轮和所述第四凸轮上相对的一面分别设置有啮合的凸起和缺口;所述弹性驱动组件用于提供弹性驱动力以使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三凸轮,以及所述第二凸轮与所述第四凸轮可沿所述基座组件的长度方向相互靠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驱动组件包括抵持板、第一凸轮轴、第一弹性件、第二凸轮轴及第二弹性件;所述抵持板位于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背离所述第三凸轮和所述第四凸轮的一侧;所述第一凸轮轴的一端与所述抵持板连接,所述第一凸轮轴的另一端穿设所述第一凸轮的轴心并与所述第三凸轮的轴心连接;所述第二凸轮轴的一端与所述抵持板连接,所述第二凸轮轴的另一端穿设所述第二凸轮的轴心并与所述第四凸轮的轴心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轮背离所述第三凸轮的一面以及所述抵持板弹性抵持;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凸轮背离所述第四凸轮的一面以及所述抵持板弹性抵持。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凸轮相对设置的第五凸轮及与所述第二凸轮相对设置的第六凸轮,所述第三凸轮套设于所述第五凸轮外,所述第四凸轮套设于所述第六凸轮外,所述第五凸轮与所述第一凸轮相对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轮啮合的凸起和缺口,所述第六凸轮与所述第二凸轮相对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轮啮合的凸起和缺口;所述折叠铰链结构还包括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容纳于所述基座组件内,所述第三凸轮和所述第五凸轮背离所述第一凸轮的一面、所述第四凸轮和所述第六凸轮背离所述第二凸轮的一面分别与所述切换组件连接;所述切换组件用于切换所述第三凸轮或所述第五凸轮与所述第一凸轮的抵接,以及切换所述第四凸轮或所述第六凸轮与所述第二凸轮的抵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包括支架、驱动器及卡扣,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五凸轮和所述第六凸轮背离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的
一侧,且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五凸轮和所述第六凸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器设于所述支架内,所述卡扣位于所述驱动器与所述第五凸轮和第六凸轮之间,且与所述驱动器连接;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卡扣抵持所述第三凸轮及所述第四凸轮,以使所述第三凸轮及所述第四凸轮相对所述支架固定,且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三凸轮抵接,所述第二凸轮与所述第四凸轮抵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轮及所述第四凸轮相对的侧面设有卡槽;所述卡扣穿设于所述支架并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卡扣伸入所述卡槽,以使所述第三凸轮及所述第四凸轮相对所述支架固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三弹性件,所述卡扣包括一主体部及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相对两侧的连接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器连接,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穿设所述支架,两个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三弹性件与所述驱动器连接。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折叠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连接板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摆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一销轴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第二连接摆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销轴滑动设于所述第二滑槽中。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接板相对折叠时,所述第一连接摆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滑槽靠近所述基座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摆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滑槽靠近所述基座组件的一侧;当所述连接板相对展开时,所述第一连接摆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滑槽远离所述基座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摆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滑槽远离所述基座组件的一侧。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铰链结构还包括同步组件,所述同步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及双数个同步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设于所述第一凸轮背离所述第三凸轮的一面上且套设于所述第一凸轮轴上,所述第二驱动齿轮设于所述第二凸轮背离所述第四凸轮的一面上且套设于所述第二凸轮轴上,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之间设置所述同步齿轮,相邻的所述第一驱动齿轮、所述同步齿轮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相互啮合。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组件包括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所述连接摆杆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之间,且所述连接摆杆组件与所述连接板组件在展开时形成一平面;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子连接板和第三子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二子连接板和第四子连接板,所述第一子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子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子连接板和所述第四子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二基座转动连接。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包括第三滑槽及第四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设置有第一圆弧滑道,所述第四滑槽内设置有第二圆弧滑道;所述第一子连接板上形成有第一圆弧臂,所述第二子连接板上形成有第二圆弧臂,所述第一圆弧臂收容在所述第三滑槽内且能够沿所述第一圆弧滑道滑动,所述第二圆弧臂收容在所述第四滑槽内且能够沿所述第二圆弧滑道滑动。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包括第五滑槽及第六滑槽,所述第五滑槽内设置有第三圆弧滑道,所述第六滑槽内设置有第四圆弧滑道,所述
第三子连接板上形成有第三圆弧臂,所述第四子连接板上形成有第四圆弧臂;所述第三圆弧臂收容在所述第五滑槽内且能够沿所述第三圆弧滑道滑动,所述第四圆弧臂收容在所述第六滑槽内且能够沿所述第四圆弧滑道滑动。13.一种折叠终端设备,包括柔性屏、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终端设备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折叠铰链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柔性屏覆盖于所述第一壳体、折叠铰链机构及第二壳体上,且与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折叠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终端设备还包括一背板,所述背板固定在所述折叠铰链结构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及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15.如权利要求13-14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驱动器收到开启信号时,所述驱动器切换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三凸轮抵持及所述第二凸轮与所述第四凸轮的抵接,为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五凸轮的抵接及所述第二凸轮与所述第六凸轮的抵接,以使所述折叠铰链结构自动打开。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折叠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终端设备上还设置有按键,所述按键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或信号连接,以向所述驱动器发射开启信号。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折叠铰链结构,包括基座组件,与基座组件转动连接的连接板组件,分别与基座组件及连接板组件转动或滑动连接的连接摆杆组件,及阻尼组件;第一连接摆杆固定有第一凸轮,第二连接摆杆固定有第二凸轮,且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位于连接摆杆组件的同一侧;第一凸轮和第三凸轮上相对的一面分别设置有啮合的凸起和缺口;第二凸轮和第四凸轮上相对的一面分别设置有啮合的凸起和缺口;弹性驱动组件用于提供弹性驱动力以使第一凸轮与第三凸轮,以及第二凸轮与第四凸轮可沿基座组件的长度方向相互靠近。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折叠终端设备。本申请提供的折叠铰链结构及折叠终端结构通过阻尼组件的设置,能够在主动打开时给用户带来阻尼效果。带来阻尼效果。带来阻尼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秀夫 詹强 邹亚科 毛维华 于卫东 黄涛 沈荣 花蕾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30
技术公布日:2022/6/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