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键盘及挠性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2022-06-05 16:13: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键盘及挠性电路板,尤其涉及一种键盘开关电路板的设置架构以及具有位于不同水平面的两个部分的挠性电路板。


背景技术:

2.一般键盘的键帽大致位于同一平面,故其开关电路板通常也是设置于同一平面上。于实际操作中,部分按键可能需采用不同的高度设置,以增加使用者操作体验或避免键盘结构干涉。例如键盘具有阶梯状的底板,将特定按键,例如功能键、热键等按键,设置于底板较高的部分上,其余按键则设置于底板较低的部分上。藉此,前述特定按键相较于其他按键突出,便于用户识别、按压。目前于薄型键盘中,通常使用薄膜电路板作为按键电路开关,但薄膜电路板具有一定的弹性,同一片薄膜电路板难以同时伏贴设置于不同高度的底板上,容易干扰按键的作动,亦易使电路开关的触发作动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先前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键盘,键盘具有挠性电路板,此挠性电路板利用c形结构连接其不同部分,以解决难以同时伏贴设置于不同高度的底板上的问题。
4.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键盘,包含:
5.底座,该底座具有第一平面及第二平面,该第一平面及该第二平面相互平行且于垂直方向错位设置;以及
6.挠性电路板,该挠性电路板于该垂直方向上设置于该底座上,该挠性电路板包含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及连接该第一板部和该第二板部的连接部分,该第一板部设置于该第一平面上,该第二板部设置于该第二平面上,该连接部分位于该第一平面及该第二平面之间,该连接部分沿延伸路径延伸,该延伸路径包含一个c形路径段。
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板部具有第一缘部,该第二板部具有第二缘部,该第一缘部及该第二缘部沿一延伸方向平行延伸,该连接部分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该连接部分以该第一端连接至该第一缘部及以该第二端连接至该第二缘部,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于一水平方向上对齐,该水平方向垂直于该延伸方向及该垂直方向。
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缘部具有第一凹口,该第一端位于该第一凹口内。
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座形成有第一避让槽,该连接部分可活动地位于该第一避让槽内。
1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座为一阶梯板,该阶梯板具有一通孔以作为该第一避让槽。
11.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座为一阶梯板,包含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及连接该第一板体和该第二板体的连接板体,该第一避让槽形成于该第一板体与该连接板体的连接处。
12.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连接部分上定义一第一连接边缘及一第二连接边缘,该
连接部分以该第一连接边缘连接至该第一板部及以该第二连接边缘连接至该第二板部,该第一连接边缘与该第一板部的第一结构边缘对齐且相连,该第二连接边缘与该第二板部的第二结构边缘对齐且相连,该第一连接边缘及该第二连接边缘相互垂直。
1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板部、该第二板部及该连接部分由同一电路板一体成型。
14.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挠性电路板包含第一电路开关、第二电路开关及导线,该第一电路开关形成于该第一板部、该第二电路开关形成于该第二板体及该导线形成于该连接部分,该导线连接至该第二电路开关。
15.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含上盖,该上盖压抵该第一板部及该第二板部于该底座上。
1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含第一键帽及第一升降机构,其中该挠性电路板包含第一电路开关,形成于该第一板部,该上盖具有第一开孔,该第一键帽设置于该第一电路开关上方并自该第一开孔露出,该第一升降机构连接至该第一键帽及该底座之间,该第一键帽经由该第一升降机构可相对于该底座垂直移动以触发该第一电路开关。
1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挠性电路板,该挠性电路板包含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及连接该第一板部和该第二板部的连接部分,该第一板部位于第一平面,该第二板部位于第二平面,该第一平面及该第二平面相互平行且于一垂直方向错位,该连接部分位于该第一平面及该第二平面之间,该连接部分沿一延伸路径延伸,该延伸路径包含一个c形路径段。
18.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挠性电路板藉由连接部分能让挠性电路板的第一板部及第二板部分别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一平面及第二平面上,由此可有效抑制或消除第一板部放置于第一平面及第二板部放置于第二平面上后彼此间拉扯的力量,进而使第一板部能有效平贴于第一平面上及第二板部能有效平贴于第二平面上。如此,键盘中的部分按键能够采用不同的高度设置,且不会因为挠性电路板难以同时伏贴设置于不同高度的底板上而干扰按键的作动,亦不会因为挠性电路板难以同时伏贴设置于不同高度的底板上而使电路开关的触发作动不稳定。
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20.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键盘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键盘的部分爆炸图;
22.图3为图1中键盘的底座与挠性电路板的爆炸图;
23.图4为挠性电路板叠置于底座上的局部放大图;
24.图5为图4中圆圈a的爆炸图;
25.图6为图4中圆圈a的俯视图;
26.图7为图1中键盘沿线x-x之剖面图;
27.图8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挠性电路板的连接部分的示意图;
28.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挠性电路板的连接部分的示意图;
29.图10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挠性电路板的局部示意图;
30.图11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挠性电路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请参阅图1至图3。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键盘1,其适用于笔记本电脑(其轮廓以虚线绘示于图1中)。键盘1包含底座10、设置于底座10上方的多个键帽、连接于底座10及该多个键帽之间的多个升降机构、设置于该多个键帽下方的挠性电路板16(为简化图式,于图3中,以实心板结构表示)、设置于该多个键帽与底座10之间的多个弹性复位件、及设置于底座10上方的上盖20。该多个键帽包含排列于第一区域12a(以虚线圈出来表示于图1中)的多个第一键帽122及位于第二区域12b(以虚线圈出来表示于图1中)的多个第二键帽124。每一个键帽对应一个升降机构,例如第一键帽122对应第一升降机构142、第二键帽124对应第二升降机构144,第一升降机构142连接至对应的第一键帽122与底座10之间,第二升降机构144连接至对应的第二键帽124与底座10之间。键帽能经由对应的升降机构相对于底座10沿一垂直方向dv(以双头箭头表示于图中)上下移动。升降机构可由剪刀脚支架、蝴蝶支架或其他能提供对应的键帽上下移动的机构等制作;于实际操作中,长度较长的键帽(例如空格键、输入键、退格键、移位键等)的升降机构可由多个剪刀脚支架、蝴蝶支架或其组合制作。挠性电路板16具有多个电路开关(为简化图式,以带斜线的圆圈表示设置位置),每一个电路开关对应一个键帽,例如第一电路开关16a对应的第一键帽122,第二电路开关16b对应第二键帽124,第一键帽122位于第一电路开关16a上方、第二键帽124位于第二电路开关16b上方;实际操作中,长度较长的键帽可对应多个电路开关。每一个弹性复位件对应一个键帽,例如第一弹性复位件182对应第一键帽122、第二弹性复位件184对应第二键帽124;于实际操作中,长度较长的键帽可对应多个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可由例如但不限于橡胶圆突制作,其可被挤压而弹性变形(例如被向下移动的对应键帽挤压),其产生的回弹力可驱使对应的键帽向上移动、回到原位。又,于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复位件182对应第一电路开关16a、第二弹性复位件184对应第二电路开关16b,使得第一键帽122可挤压第一弹性复位件182以触发第一电路开关16a、第二键帽124可挤压第二弹性复位件184以触发第二电路开关16b。上盖20具有多个开孔,其中,多个开孔中对应于第一键帽122的开孔为第一开孔20a,多个开孔中对应于第二键帽124的开孔为第二开孔20b,该多个键帽(第一键帽122、第二键帽124)经由该多个开孔露出,例如第一键帽122经由第一开孔20a、第二键帽124经由第二开孔、20b露出。
32.请亦参阅图4至图6。于第一实施例中,底座10具有第一平面10a及第二平面10b,第一平面10a及第二平面10b相互平行且于垂直方向dv错位设置。第一平面10a对应第一区域12a,第二平面10b对应第二区域12b。挠性电路板16于垂直方向dv上设置于底座10上并包含第一板部162、第二板部164及连接第一板部162和第二板部164的多个连接部分166,第一板部162设置于第一平面10a上,第二板部164设置于第二平面10b上,连接部分166位于第一平面10a及第二平面10b之间。挠性电路板16藉由连接部分166能同时放置于高度不同的第一平面10a及第二平面10b上。又,连接部分166沿一延伸路径166a(以一虚线表示于图6中)延伸,延伸路径166a包含一c形路径段(以图6视角而言,或可谓其为反c形路径段),使得连接部分166能提供结构上挠性;从另一方面来说,连接部分166能提供结构缓冲,以利第一板部162及第二板部164于垂直方向dv上错位设置。此结构配置可有效抑制或消除第一板部162
放置于第一平面10a及第二板部164放置于第二平面10b上后彼此间拉扯的力量,进而使第一板部162能有效平贴于第一平面10a上及第二板部164能有效平贴于第二平面10b上。
33.于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板部162具有第一缘部162a,第二板部164具有第二缘部164a,第一缘部162a及第二缘部164a沿一延伸方向de(以双头箭头表示于图中)平行延伸。连接部分166具有第一端1662及第二端1664,连接部分166以第一端1662连接至第一缘部162a及以第二端1664连接至第二缘部164a,第一端1662及第二端1664于一水平方向dh(以双头箭头表示于图中)上对齐,水平方向dh垂直于延伸方向de及垂直方向dv。以图6视角而言,c形路径段位于第一端1662与第二端1664在水平方向dh上的连线的右侧。前述第一端1662及第二端1664于水平方向dh上对齐,是指第一端1662于水平方向dh的投影及第二端1664于水平方向dh的投影,至少存在着局部的重叠,不限于第一端1662及第二端1664的边缘延伸线或中心线延伸线于水平方向dh上要重合。但实际操作中不以此为限,例如第一端1662及第二端1664于水平方向dh上错位。
34.此外,于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缘部162a具有第一凹口162b,第一端1662位于第一凹口162b内。第二缘部164a具有第二凹口164b,第二端1664位于第二凹口164b内。第一凹口162b及第二凹口164b均有助于第一板部162及第二板部164于水平方向dh上能靠近设置。又,于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凹口162b与第二凹口164b实质上共同容置连接部分166。
35.此外,于第一实施例中,连接部分166上可定义一第一连接边缘166b及一第二连接边缘166c(其位置均以虚线表示于图6中,其分别位于第一端1662及第二端1664),连接部分166以第一连接边缘166b连接至第一板部162及以第二连接边缘166c连接至第二板部164。于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边缘166b与第一板部162(或第一缘部162a)的第一结构边缘162c对齐且相连,第二连接边缘166c与第二板部164(或第二缘部164a)的第二结构边缘164c对齐且相连,第一连接边缘166b及第二连接边缘166c相互垂直;但实际操作中不以此为限。其中,第一结构边缘162c为第一凹口162b的结构边缘,第二结构边缘164c为第二凹口164b的结构边缘,但实际操作中亦不以此为限。
36.此外,于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板部162、第二板部164及连接部分166由同一电路板一体成型。例如,挠性电路板16由一薄膜电路板制作,其包含上电路载板、下电路载板及设置于该上电路载板及该下电路载板之间的中间绝缘板,电路开关由相对位于该上电路载板及该下电路载板上的接点制作。于实际操作中,挠性电路板16亦得以其他结构实现,例如于软性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fpc)上设置触碰开关。又例如,于fpc上形成对应开关接点,弹性复位件具有导电部,使得当弹性复位件被向下挤压时,导电部能导通开关接点。又,于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电路开关16a形成于第一板部162,第二电路开关16b形成于第二板部164,挠性电路板16还包含形成于连接部分166的导线16c(其部分轮廓以虚线绘示于图5中),导线16c接至第二电路开关16b。于实际操作中,第二板部164上的电路经由连接部分166上的电路(包含导线16c)连接至第一板部162上的电路,挠性电路板16整体经由第一板部162上的电路与外部通讯连接(例如笔记本电脑主板)。
37.于第一实施例中,底座10形成第一避让槽10c,连接部分166可活动地位于第一避让槽10c内,避免连接部分166与底座10发生结构干涉,此亦有助于使第一板部162能有效平贴于第一平面10a上及第二板部164能有效平贴于第二平面10b上。此外,于第一实施例中,底座10为阶梯板,此阶梯板具有一通孔,以作为第一避让槽10c。其中,此阶梯板包含第一板
体102、第二板体104及连接第一板体102和第二板体104的连接板体106,第一避让槽10c形成于第一板体102与连接板体106的连接处。此阶梯板可通过冲压一金属板实现,但实际操作中不以此为限。又,第一避让槽10c不以通孔为限,例如于第一板体102与连接板体106连接处,冲压形成一凹槽,连接部分166可活动地位于此凹槽内,进而取代通孔而作为第一避让槽10c。又,于实际操作中,底座10不以板状结构为限,例如亦可通过机械加工、射出成型等方式形成具有不同高度平面(供第一板部162及第二板部164放置)的单一结构或组合结构。
38.请亦参阅图7。于第一实施例中,上盖20压抵第一板部162及第二板部164于底座10(上盖20压抵第一板部162于底座10的第一平面10a及上盖20压抵第二板部164于底座10的第二平面10b)上。此结构配置有助于使第一板部162能有效平贴于第一平面10a上及第二板部164能有效平贴于第二平面10b上。此外,于第一实施例中,上盖20对应连接部分166处形成第二避让槽202(如图2中所示),以避免连接部分166与上盖20发生结构干涉,此亦有助于使第一板部162能有效平贴于第一平面10a上及第二板部164能有效平贴于第二平面10b上。
39.另外,于第一实施例中,连接部分166以一个c形弯曲部提供结构挠性,但实作上不以此为限。例如,如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例,连接部分166'以一个s形弯曲部提供结构挠性,连接部分166'的延伸路径166a'即呈s形。从另一方面而言,逻辑上,此s形弯曲部包含两个c形弯曲部,延伸路径166a'包含两个c形路径段。又例如,如图9所示的第三实施例,其连接部分166"亦以一个s形弯曲部提供结构挠性(即其延伸路径166a"亦呈s形),此s形弯曲部的两端于水平方向dh上对齐。又,于实际操作中,连接部分166亦可由其他弯曲结构(例如w形、螺旋形结构、多个弯曲结构的组合等)取代,不另赘述。此外,于第一实施例中,挠性电路板16利用第一凹口162b及第二凹口164b容置连接部分166,以使第一板部162及第二板部164于水平方向dh上能靠近设置;但实际操作中不以此为限。例如,如图10所示的第四实施例,第一板部162'及第二板部164'均不具有凹口结构,第一板部162'与第二板部164'于水平方向dh上的间隔较大,以便于连接部分166设置。
40.另外,于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板部162、第二板部164及连接部分166以除料(切除局部区域)的方式形成,故连接部分166与第一板部162及第二板部164之间具有缝隙,但实际操作中不以此为限。例如,如图11所示的第五实施例,挠性电路板17的连接部分176(连接第一板部172及第二板部174)以不除料的方式形成(例如单纯撕裂挠性电路板17),此结构配置有助于提升挠性电路板的使用率、降低材料成本。
41.另外,于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键帽122的顶表面和第二键帽124的顶表面大致共平面,第一键帽124的顶表面较小,其按压行程亦较短,可作为功能键键帽,但实际操作中不以此为限。例如,第二键帽124于垂直方向dv上相对于第一键帽122突出。此外,于实际操作中,第一平面10a及第二平面10b于垂直方向dv的高度差可能是为了其他的原因而产生。例如,为了配合第二升降机构144的结构尺寸而提高第二平面10b。又例如,底座10为了配置其他结构配置(例如笔记型计算机内的结构或元件配置)而提高第二平面10b。又例如,为了增加第二键帽124对使用者的识别性、按压方便性,通过提高第二平面10b以提高键帽124位置。
42.另外,于第一实施例中,键盘1作为笔记本电脑的键盘,但实际操作中不以此为限。例如,键盘1亦可经适当的结构修改而适用于其他具有键盘的装置上,例如设备控制面板上的内键键盘。又例如,键盘1亦可经适当的结构修改而形成独立的装置,例如桌面计算机的
键盘、无线键盘、数字键盘等。
43.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挠性电路板藉由连接部分能让挠性电路板的第一板部及第二板部分别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一平面及第二平面上,由此可有效抑制或消除第一板部放置于第一平面及第二板部放置于第二平面上后彼此间拉扯的力量,进而使第一板部能有效平贴于第一平面上及第二板部能有效平贴于第二平面上。如此,键盘中的部分按键能够采用不同的高度设置,且不会因为挠性电路板难以同时伏贴设置于不同高度的底板上而干扰按键的作动,亦不会因为挠性电路板难以同时伏贴设置于不同高度的底板上而使电路开关的触发作动不稳定。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