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余甘子浸膏的制备方法及组合物和应用与流程

2022-06-05 16:12: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药用余甘子的制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余甘子浸膏的制备方法及组合物和应用。


背景技术:

2.余甘子,中药名。属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其果鲜食酸甜酥脆而微涩,回味甘甜,故名余甘,又名喉甘子,庵罗果,牛甘果等。该品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2-2cm。表面棕褐色至墨绿色,有浅黄色颗粒状突起,具皱纹及不明显的6棱,果梗约1mm。余甘子树耐旱耐瘠,适应性非常强,喜光喜温。生长期1-3年。甘、酸、涩,凉。归肺、胃经。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的功效。
3.由于余甘子的特性,所以常常作为中药药材治疗咽喉干燥等疾病,余甘子需要做成余甘子浸膏再使用。目前现有的余甘子处理工艺采用的先洗净、然后破碎,接着提取后浓缩的方法得到余甘子浸膏,现有的处理工艺能够顺利的得到余甘子浸膏。
4.但是现有生产的余甘子浸膏颜色较黑,原因是余甘子等中药中富含多酚类物质,这类物质在酶、氧气、金属离子等作用下回产生黑色素类物质,主要为异黑色素,常呈黑色或棕色。富含酚类物质中药加工过程中,酚类物质极易被氧化,从而导致变色,即产生黑色素类物质。如果加工成口含片或喉片等剂型服用,在制备过程中产生的黑色素极易在口腔残留,附着于牙齿,造成牙齿变黑。不但影响美观,而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感受,导致余甘子药品销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生产的余甘子浸膏颜色较黑,加工成口含片或喉片等剂型服用会导致黑色素残留患者口腔和牙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余甘子浸膏的制备方法及组合物和应用。
6.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余甘子浸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s1、取余甘子洗净后在真空的条件下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干燥的余甘子;
9.s2、取步骤s1中干燥的余甘子在0℃以下的条件下粉碎,接着过筛得到余甘子粉;
10.s3、将步骤s2中的所述余甘子粉加水升温至沸腾,沸腾后分离得到第一提取液和药渣;
11.s4、将步骤s3中的所述药渣加水升温至沸腾,沸腾后分离得到第二提取液;
12.s5、将步骤s3中的所述第一提取液和步骤s4中的所述第二提取液混合后加入脱色剂过滤,接着将滤液在50~60℃下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4的余甘子浸膏。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意外的发现,经过冷冻干燥后且低温粉碎的余甘子加上步骤s5中的加入脱色剂的脱色,制备的余甘子浸膏颜色呈现淡棕色,颜色有较大改观,解决了现有生产的余甘子浸膏颜色较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使用感受的技术问题。这是因
为本发明采用真空冻干技术在低温、真空环境下对余甘子药材进行干燥,并且采用0℃以下的低温粉碎技术粉碎原料,低温可以抑制内源性酶对多酚类物质的破坏,真空环境可以减少酚类物质的氧化,在保留较多的多酚物质前提下对余甘子进行干燥和粉碎。冷冻干燥能够让余甘子的骨架基本保持不变,收缩率低于现有干燥的产品。重要的是,明显优于现有的对余甘子进行热风干燥的处理方法,避免了热风干燥过程中,长时间受热时酚类物质受热破坏,酚类等有效成分含量会降低。
14.所以本发明得到的余甘子浸膏不含大量的黑色素类物质,不但能够改善余甘子浸膏的颜色和外观,还能够避免在余甘子浸膏制成含片等成型余甘子药品服用过程中,大量的黑色素类物质残留在口腔内,附着在牙齿上,造成牙齿变黑。
15.在步骤s3中和步骤s4的两次提取,能够有效的将余甘子中的药用成份提取出来,最后得到优质的余甘子浸膏。
1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7.进一步,在步骤s1中,所述余甘子的冷冻干燥步骤为,首先在-20~-30℃的条件下冷冻4~8h,接着在真空度为60~65pa的条件下加热升温至45~60℃干燥,干燥时间为16~24h;
18.在步骤s2中,所述冷冻的余甘子在-10~-20℃下粉碎。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步骤s1中的冷冻干燥工序十分重要,在冷冻干燥的升华阶段,每一克冰完全升华成水蒸气约吸收2.8千焦耳的热量,如果在余甘子进行加热时候热量不足,会引起升华速率的降低,整个干燥的时间就会延长,导致生产率下降;如果在余甘子进行加热时候热量过高,虽然余甘子本身的升华速率会提高,但是在抵消了余甘子内水分升华所吸收的热量后,多余的热量会使得冻结的余甘子本身的温度上升,影响余甘子本身的有效成分。所以上述合适的冷冻干燥的参数,让本发明余甘子的冷冻干燥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的同时,提高工艺的效率。
20.在上述的温度下粉碎,不但能够保持抑制内源性酶对多酚类物质的破坏,而且能够减少有效物质因为粉碎造成的损失。且上述温度下的粉碎保持了余甘子的脆度,而且余甘子内部的水分以冰晶的形式存在于固体骨架之间。所以在上述温度下粉碎不但不影响余甘子的结构,还能减少余甘子有效成分的流失。
21.进一步,在步骤s1中,所述加热升温过程中的升温速率为3~7℃/h。
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合适的升温速率,有利于冷冻干燥的进行。
23.进一步,在步骤s2中,所述过筛采用40~60目的筛网;
24.在步骤s3中,升温至沸腾后保持沸腾的时间是1~1.5h;
25.在步骤s4中,升温至沸腾后保持沸腾的时间是1~1.5h。
2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步骤s3和步骤s4中的沸腾的温度和时间能够保证药用成份的最大保留和提取,有利于余甘子浸膏的制作。
27.进一步,在步骤s5中,所述脱色剂为活性炭脱色剂或不溶性壳聚糖或硅藻土,优选的,所述脱色剂为活性炭脱色剂。
28.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有:1、活性炭脱色剂能够解决现有的脱色剂不能有效脱色的问题,现有的脱色剂往往对余甘子多糖脱色效果好,但是对余甘子脱色的效果并不理想。2、本发明得到的余甘子浸膏颜色呈淡棕色,颜色改观更大。3、本发明得到的
余甘子浸膏的品质更好,相对于现有经过热风干燥的余甘子浸膏,有效成分保留更多。4、冷冻使得制备方法的生产效率高,适合工业化。
29.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余甘子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s1、取甘露糖、蔗糖和糊精投入到制粒机料床内;
31.s2、向步骤s1所述的制粒机料床内喷入如上所述的余甘子浸膏,在55~60℃和0.3~0.5mpa的条件下制粒,过15~25目筛进行整粒;
32.s3、将硬脂酸镁、滑石粉、冰片和薄荷脑乙醇加入到步骤s2中的制粒机中混合均匀,接着压片得到余甘子组合物。
3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备方法得到的余甘子组合物可以直接服用,具有清热养阴,解毒利咽的功效。用于咽部疼痛,咽干咽痒,咽部灼热,异物感,干咳痰少等症的辅助治疗。重要的是,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余甘子组合物不但颜色淡,成色好。而且在预防和/或治疗咽喉炎症方面疗效显著,优于现有的余甘子,制备方法工艺效率高,产率高。
34.进一步,在步骤s2中,所述甘露糖、蔗糖、糊精和余甘子浸膏的质量比(5~7):(4~6):(1~2):(4~5)。冰片和薄荷脑乙醇有法定标准,根据具体的工艺需要按相应的标准执行,本发明不作限制。
35.进一步,在步骤s3中,所述硬脂酸镁、所述滑石粉和所述余甘子浸膏的质量比为(4~6):(1~2):(900~1100)。
36.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有,本发明的余甘子组合物在治疗咽喉炎症方面的药效显著,要大大的高于现有余甘子药物的药效。
37.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余甘子组合物,由上述所述的余甘子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得。
38.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余甘子组合物在预防和/或治疗咽喉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优选的,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40.本发明得到的余甘子浸膏和余甘子浸膏均相对于现有的产品有着较大质量提升,为了证明本发明得到的余甘子浸膏和余甘子浸膏的有益效果,特做如下验证实验:
41.一、验证例1、为了证明本发明冷冻干燥步骤的创造性和相对于传统工艺的有益效果,特做如下实验:
42.取同一批次的品质相近且直接在1.5~1.6cm之间的余甘子鲜果,洗净,分为2份且每份500g。第1份余甘子冷冻干燥,冻干程序见表1;第2份余甘子为在60℃下热风干燥至水分挥发至符合干燥的规定。将第1份和第2份余甘子的干燥结果检测对比如下表2
43.表1冷冻干燥程序
[0044][0045]
表2干燥结果对比
[0046][0047]
其中表2检测方法为:没食子酸含量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余甘子项下,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采用三氯化铁一铁氰化钾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余甘子总酚提取物中的总酚进行含量测定。
[0048]
文献报道,余甘子所含的大量水解鞣质在加热回流过程中确实存在水解现象,从而导致没食子酸含量测定结果偏高。故以上结果和相关文献已经证明,余甘子药材在干燥加热过程中没食子酸会有所增加,因此药材在高温干燥过程中,单一测定没食子酸含量不能代表整体的化学物质变化情况,应当同时测定总酚含量。
[0049]
通过表2中的数据得知,本发明采用冷冻干燥工艺获得的药材不但没食子酸不会大量升高,而且总酚保留量更高,冷冻干燥得到的饮片性状上颜色更浅、有效成分保留更高,所以证明了本发明冷冻干燥工艺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性。
[0050]
二、验证例2、对冷冻干燥工艺参数进行对比确认,做如下实验:
[0051]
取同一批次的品质相近且直接在1.5~1.6cm之间的余甘子鲜果,洗净,分为3份且每份500g。3份余甘子分别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进行冷冻干燥,3份余甘子分别按如下表3中的冻干程序分别进行冻干,平衡后停止。冻干后检测3份余甘子的性状、水分、没食子酸含量和脆碎度,得到的结果如下表4所示。
[0052]
表3冷冻干燥程序
[0053][0054]
表4冷冻干燥结果
[0055][0056]
所以,根据表4中的水分、没食子酸含量和总酚含量的对比,冷冻干燥程序中物料板温度45~60℃均可。根据总酚含量、冻干时间综合考虑,最优选冷冻干燥工艺为:-20℃预冻保持6小时,真空度60~65pa,物料板初始温度30℃,物料板终止温度60℃,物料板升温速度5℃/h,干燥时间16h。
[0057]
三、接下进行如下具体的实施例:
[0058]
实施例1、
[0059]
一种余甘子浸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0]
s1、取5kg余甘子洗净后在真空的条件下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干燥的余甘子;所述余甘子的冷冻干燥步骤为,首先在-20℃的条件下冷冻6h,接着在真空度为60~65pa的条件下,加热升温至60℃干燥,干燥时间为16h,升温速率为5℃/h;
[0061]
s2、取步骤s1中干燥的余甘子在-15℃的条件下粉碎,接着过筛得到余甘子粉;采用50目的筛网进行过筛。
[0062]
s3、将步骤s2中的所述余甘子粉加水升温至沸腾1~1.5h,沸腾后分离得到第一提取液和药渣;
[0063]
s4、将步骤s3中的所述药渣加水升温至沸腾1~1.5h,沸腾后分离得到第二提取液;s3和s4的沸腾提取参数能够保证提取的同时,减少有效成分的挥发。
[0064]
s5、将步骤s3中的所述第一提取液和步骤s4中的所述第二提取液混合后加入活性炭过滤,接着将滤液在50~60℃下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4的余甘子浸膏。
[0065]
实施例2、
[0066]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步骤s2中,干燥的余甘子在-20℃的条件下粉碎。
[0067]
实施例3、
[0068]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步骤s2中,干燥的余甘子在-10℃的条件下粉碎。
[0069]
实施例4、
[0070]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步骤s2中,干燥的余甘子在常温的条件下粉碎。
[0071]
实施例5、
[007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步骤s5中,将步骤s3中的所述第一提取液和步骤s4中的所述第二提取液混合后加入不溶性壳聚糖。
[0073]
实施例6、
[007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步骤s5中,将步骤s3中的所述第一提取液和步骤s4中的所述第二提取液混合后加入硅藻土。
[0075]
实施例7、
[0076]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步骤s1中,取余甘子洗净后利用电热鼓风在50℃下热风干燥24h,在步骤s2中,干燥的余甘子在常温下粉碎。
[0077]
实施例8、
[0078]
一种余甘子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9]
s1、取600g甘露糖、500g蔗糖和100g糊精投入到制粒机料床内;
[0080]
s2、向步骤s1所述的制粒机料床内喷入500g的实施例1得到的余甘子浸膏,在55~60℃和0.3~0.5mpa的条件下制粒,过15~25目筛进行整粒;
[0081]
s3、将2.5g硬脂酸镁、0.5g滑石粉、2g冰片和3g薄荷脑乙醇加入到步骤s2中的制粒机中混合均匀,接着压片得到余甘子组合物。
[0082]
实施例9、
[0083]
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在步骤s2中,向步骤s1所述的制粒机料床内喷入500g的实施例2得到的余甘子浸膏。
[0084]
实施例10、
[0085]
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在步骤s2中,向步骤s1所述的制粒机料床内喷入500g的实施例3得到的余甘子浸膏。
[0086]
四、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创造性和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继续做如下的实验:
[0087]
验证例3、
[0088]
为了证明本发明低温粉碎步骤的创造性和相对于传统工艺的有益效果,特做如下实验:
[0089]
分别取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中步骤s2中的余甘子粉测定其没食子酸含量和总酚含量,具体结果如下表5。
[0090]
表5
[0091]
组别粉碎机没食子酸含量(%)总酚含量(%)实施例4常温1.618.4实施例3低温(-10℃)1.421.6实施例2低温(-20℃)1.422.1实施例1低温(-15℃)1.422.0
[0092]
从上述表5中可以知晓,低温的条件下的粉碎,余甘子的品质更好,优选条件为-10℃~-20℃的条件下粉碎,综合考虑最优条件为-15℃的条件下粉碎。
[0093]
验证例4、
[0094]
为了证明本发明脱色剂的创造性和相对于传统工艺的有益效果,特做如下实验:
[0095]
分别取1kg实施例1、实施例5和实施例6中的步骤s4中加入脱色剂后的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的混合液,将混合液按照如下表6内具体的参数进行水浴搅拌脱色处理,收集脱色后的混合液,滤去残渣,分别测定计算脱色率和没食子酸含量,具体见如下表6。
[0096]
表6
[0097][0098]
从上述表6中的内容可以得知,采用活性炭、不溶性壳聚糖脱色工艺,混合液有效成分的保留率较高;活性炭、不溶性壳聚糖两种脱色剂相比,活性炭有效成分保留率、脱色率有明显优势,优选活性炭脱色工艺。
[0099]
五、为了证明本发明余甘子浸膏的疗效和在咽喉疾病方面的疗效,特做如下实验:
[0100]
试验例1、余甘子冻干浸膏治疗大鼠急性咽喉炎模型的研究
[0101]
1.材料与试剂
[0102]
1.1实验动物
[0103]
wistar大鼠60只以上,180~220g,雌雄各半,分为6组。
[0104]
1.2试药与试剂
[0105]
4份试药的制备:实施例1得到的余甘子浸膏分别用生理盐水稀释成含生药2.5g/ml、5.0g/ml和7.5g/ml的溶液,实施例7制得的余甘子干浸膏用生理盐水稀释成含生药5g/ml的溶液,分别装入喉头喷雾器中备用,即分别制得4份试药;
[0106]
试剂为15%氨水。
[0107]
2.实验方法
[0108]
2.1治疗组
[0109]
将15%的氨水装入喉头喷雾器内,于第1~3天上午、下午,各喷大鼠咽部1次,3揿/次;每日观察所有个体的咽部情况及状态(造模成功标准:观察到大鼠咽部黏膜呈暗红色,光泽度欠佳,黏膜分泌物增加)。第4天开始,造模成功小鼠用制备好的4份试药溶液分别分次进行喷雾治疗,均给药10ml/d,治疗4d后,第10天处死后,取咽部黏膜及其下组织作病理切片,观察超微结构。
[0110]
2.2模型组
[0111]
第1~3天上午和下午分别用15%的氨水各喷其咽部1次,每次用喷雾器喷3揿;每日观察大鼠的咽部情况及状态(造模成功标准:观察到大鼠咽部黏膜呈暗红色,光泽度欠佳,黏膜分泌物增加)。第4天开始,造模成功小鼠不再喷雾,让其自然恢复,第10天处死后,取咽部黏膜及其下组织作病理切片,观察超微结构。
[0112]
2.3空白组
[0113]
第1~9天上午和下午分别用喷雾器喷生理盐水1次,10ml/d;第10天处死后,取咽部黏膜及其下组织作病理切片,观察超微结构。
[0114]
2.4观察指标
[0115]
比较各组大鼠炎细胞浸润程度和咽组织黏膜上皮增生程度的病理评分。炎细胞浸润程度判定标准如下:
[0116]
正常:无炎细胞浸润,计0分;
[0117]
基本正常:炎细胞浸润偶见,计1分;
[0118]
轻度:炎细胞浸润散在,计2分;
[0119]
重度:大量炎细胞浸润,计3分。
[0120]
黏膜上皮增生程度判定标准如下:
[0121]
正常:咽组织黏膜上皮无增生,计0分;
[0122]
基本正常:咽组织黏膜上皮偶见增生,计1分;
[0123]
轻度:咽组织黏膜上皮部分增生,计2分;
[0124]
重度:咽组织黏膜上皮明显增生,计3分。
[012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评分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
±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126]
3结果
[0127]
空白组大鼠咽部组织的黏膜上皮无增生,无炎细胞浸润;
[0128]
治疗组中,实施例1的5g/ml治疗组和实施例1的7.5g/ml治疗组大鼠的黏膜上皮细胞增生及炎细胞浸润程度积分显著低于模型组和实施例7的5g/ml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具体如下表7:
[0129]
表7各组黏膜上皮细胞增生及炎细胞浸润程度积分比较(分,x
±
s)
[0130][0131]
注:与模型组相比较,*p《0.05
[0132]
以上表7内的实验结果说明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余甘子浸膏的药效要显著优于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余甘子浸膏。
[0133]
试验例2、余甘子冻干浸膏体外抑菌实验
[0134]
研究报道,咽炎患者与咽后壁菌群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考察余甘子浸膏对咽部菌群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0135]
1.实验菌种
[0136]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杆菌(atcc25922)、甲型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0137]
2.试验方法
[0138]
采用琼脂扩散法(滤纸片法)进行体外抗菌试验。
[0139]
2.1菌液制备:将各实验菌种连续转种3d后用生理盐水稀释菌苔,用比浊仪将各种菌液浊度统一调至0.5麦氏单位。
[0140]
2.2含药纸片的制备:实施例1至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余甘子干浸膏分别用生理盐水稀释成含生药5.0g/ml的溶液,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余甘子浸膏用生理盐水稀释成含生药5.0g/ml的溶液,分别浸润4份无菌纸片,吸收充分后分别于4份无菌平皿中晾干,备用,得到4份含药纸片。
[0141]
2.3对照纸片: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得到1份阴性对照纸片;选择对g 菌及g-菌敏感的药敏纸片作为阳性对照,得到1份阳性对照纸片。
[0142]
2.4操作过程:将2.1中菌液在平皿中均匀涂布,分别贴4份加含药纸片和2份对照纸片,平皿在37℃培养24h后,取出观察并测量抑菌圈大小。
[0143]
3.结果
[0144]
结果如下表8显示,实施例1至实施例3得到的余甘子浸膏、实施例7得到的余甘子浸膏,对人体口咽部的常见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但实施例1至实施例3制得的余甘子浸膏抑菌效果比实施例7值得的余甘子浸膏效果明显,且实施例1得到的余甘子浸膏的抑菌效果最优。
[0145]
表8余甘子浸膏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抑菌圈单位:mm)
[0146][0147]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14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