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皮肤软组织厚度的射频变频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2-06-05 16:05: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射频美容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射频美容仪的工作原理:当射频能量被应用于皮肤时,它会产生组织温度的可控上升。射频电流所传递的高能量会导致靶区胶原(胶原蛋白是一种结构蛋白,负责皮肤的弹性、强度)的热损伤并重塑。新的胶原蛋白会让皮肤更光滑,更光滑,看起来更年轻。
3.中国专利cn 105944230 a,中国专利cn 106178278 a,中国专利cn 110840553 a等专利通过控制输出电流大小,电流波形和占空比等,均属于改变rms(均方根电流),调整输出功率的范畴。
4.cn 105380710 a、cn 103691067 a、cn 110893263 a、cn 108578896 a、cn 107510883 a属于外观结构的创新。
5.显然传统的射频治疗仪由于其电极的几何形状已经固定,在某一输送功率的情况下,其电场能量分部是固定的,在相同输送时间和皮肤表面温度的情况下,期望的加热体积和分布无法控制,而射频能量的分布和体积决定了治疗效果,从而很难保证很好的使用效果。
6.新型的射频变频美容仪通过变频实现对固定电极产生的电场能量分布进行控制,但是其变频控制参数多种多样,本发明旨在提高射频变频美容仪设置的易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皮肤软组织厚度的射频变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皮肤软组织厚度来控制射频频率,所述方法包括:软组织厚度计算模块、变频控制模块根据组织厚度确定合适的射频频率。简单来讲,通过人面部软组织厚度数据库,可以计算获取各年龄阶段脸部组织厚度平均值和眼部组织厚度平均值,根据获取的组织厚度,可以简单易用地设置适合脸部和眼部的射频频率值,有效地提高射频变频美容仪设置的易用性。进一步地,根据人面部软组织厚度数据库,将面部和眼部等分区域软组织厚度表征为年龄和bmi(目前国际上一个衡量胖瘦的标准,计算公式为: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分段线性相关函数,使用者通过bmi和年龄可设置更加精确的射频频率值。
附图说明
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
9.图1皮肤软组织厚度的射频变频控制方法流程图
10.图2人脸正面特征点
11.图3人脸侧面特征点
12.图4软组织分区域厚度数据库(18到29岁,三组bmi<20,56人;bmi>=20,<25;bmi>=25)52个特征区域对应的软组织厚度的均值、方差和最小最大值表格,单位毫米[mm]
[0013]
图5软组织分区域厚度数据库(30到39岁,三组bmi<20,12人;bmi>=40,<25;bmi>=20)52个特征区域对应的软组织厚度的均值、方差和最小最大值表格,单位毫米[mm]
[0014]
图6电场分布和频率变化和软组织厚度的关系数据库
具体实施方案
[0015]
实施案例1:
[0016]
根据大规模面部软组织分区域厚度数据库[s.d.greef,p.claes,d.vandermeulen,w.mollemans,p.suetens,g.willems:large-scale in-vivo caucasian facial soft tissue thickness database for craniofacial reconstruction[j].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2006,159],各特征点软组织厚度与年龄和bmi(目前国际上一个衡量胖瘦的标准,计算公式为: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呈现高度相关性。
[0017]
图2所示为正脸特征点分布,图3为侧脸特征点的分布:
[0018]
52个特征点的位置分布如下:
[0019]
第一特征点位于额头正中人脸中线上;
[0020]
第二特征点位于左右眼眶上缘与人脸中线的交点;
[0021]
第三特征点位于左右两边眉毛的中间;
[0022]
第四特征点位于鼻子软骨上缘;
[0023]
第五特征点位于鼻子的中点;
[0024]
第六特征点位于上嘴唇的中点;
[0025]
第七特征点位于下嘴唇的中点;
[0026]
第八特征点位于下巴凹陷处正中点;
[0027]
第九特征点位于侧脸下巴最突出点;
[0028]
第十特征点位于下巴下端边缘;
[0029]
第十一、三十二特征点分别位于右左瞳孔正上方,额头上侧;
[0030]
第十二、三十三特征点分别位于右左瞳孔正上方眉毛上边缘;
[0031]
第十三、三十四特征点分别位于右左额骨,上颌骨和眼眶上泪骨的连接处;
[0032]
第十四、三十五特征点分别位于右左鼻梁边缘,垂直方向正对眼角內缘;
[0033]
第十五、三十六特征点分别位于右左瞳孔正下方眼眶下缘;
[0034]
第十六、三十七特征点分别位于右左瞳孔正下方颧骨下缘;
[0035]
第十七、三十八特征点分别位于右左鼻子下端侧面的边缘点;
[0036]
第十八、三十九特征点分别位于接近人中的右左突起上;
[0037]
第十九、四十特征点分别位于右左口角边缘与人中平行;
[0038]
第二十、四十一特征点分别位于垂直于右左口角边缘,下巴嘴唇褶皱上;
[0039]
第二十一、四十二特征点分别位于右左侧面人脸下巴最突出处;
[0040]
第二十二、四十三特征点分别位于右左侧面眼眶边缘,平行于眼眶中心;
[0041]
第二十三、四十四特征点分别位于右左颧弓根部,耳朵之前;
[0042]
第二十四、四十五特征点分别位于右左正脸侧缘颧骨最突出处;
[0043]
第二十五、四十六特征点分别位于右左颧骨突起正中间,眼眶后缘;
[0044]
第二十六、四十七特征点分别位于右左脸颊区域与鼻子底部齐平;
[0045]
第二十七、四十八特征点分别位于右左咬肌正中;
[0046]
第二十八、四十九特征点分别位于右左咬肌边缘,垂直于嘴角;
[0047]
第二十九、五十特征点分别位于右左第二臼齿之下;
[0048]
第三十、五十一特征点分别位于右左下颚骨转角处;
[0049]
第三十一、五十二特征点分别位于右左下颚骨下缘,垂直方向上和第二臼齿对齐;
[0050]
图4为212位女性(18到29岁,分为三组bmi<20,56人;bmi>=20,<25;bmi>=25)52个特征区域对应的软组织厚度的均值、方差和最小最大值,单位毫米[mm]。
[0051]
图5为72位女性(30到39岁,分为三组bmi<20,12人;bmi>=20,<40;bmi>=20)52个特征区域对应的软组织厚度的均值、方差和最小最大值,单位毫米[mm]。[s.d.greef,p.claes,d.vandermeulen,w.mollemans,p.suetens,g.willems:large-scale in-vivo caucasian facial soft tissue thickness database for craniofacial reconstruction[j].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2006,159]
[0052]
眼部区域的组织厚度接近特征点十三(上颌骨和眼眶上泪骨的连接处)、十四(鼻梁边缘)、十五(右左瞳孔正下方眼眶下缘)和二十二(右左侧面眼眶边缘,平行于眼眶中心)。
[0053]
针对于18~29岁,bmi<20女性,查表得到对应的软组织厚度分别为5.7mm,3.9mm,9.3mm和4.8mm,推导出18~29岁,bmi小于20女性的眼部区域软组织的平均厚度为5.925mm。
[0054]
针对于18~29岁,bmi大于等于20并且小于25的女性,查表得到对应的软组织厚度分别为5.7mm,3.7mm,9.4mm和5.0mm,推导出18~29岁,bmi大于等于20并且小于25的女性的眼部区域软组织的平均厚度为5.95mm。
[0055]
进一步地,可求得18~29岁,bmi在25以内的的眼周软组织平均厚度在5.9375mm
[0056]
根据图6电场分布和频率变化和软组织厚度的关系数据库可以插值计算出软组织厚度5.9375mm对应的射频频率fe。该频率值即适合18~29岁,bmi在25以内女性眼部紧致的射频频率值。
[0057]
同理可选择脸部特征区域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和三十一求出18~29岁,bmi在25以内的脸部软组织平均厚度,插值求得对应的射频频率fc。
[005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