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发动机的油底壳及包括其的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06:50: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储存向发动机供应油的油的油底壳及包括其的发动机,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在更换储存在发动机的油底壳内的油时能够将其有效地排出至发动机的油底壳的外部的发动机的油底壳及包括其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2.发动机被供应用于驱动排气阀、进气阀以及用于驱动其的多样的装置的油。这样的油储存在油底壳中。
3.通常,油底壳设置于缸体下部,并且可以通过单独的泵将储存在油底壳内部的油供应至上部。
4.这样的油具有更换周期,此时向油底壳外部排出油。
5.在以往的油底壳中,由于只有一个用于这样的油的排出的孔位于规定位置,根据设置发动机的车辆或装备的型号,设置其的空间不同,因而通过制作单独的油底壳并根据型号来组装并出货。
6.因此,存在根据型号要求用于制作单独的油底壳的彼此不同的模具或工艺等的问题。
7.此外,由于限制油底壳内部的油的移动的挡板也形成为根据车辆或装备的型号而具有不同的高度,因而存在要求用于制作其的彼此不同的模具或工艺的问题。
8.具体地,如图1所示,以往的油底壳50在油底壳本体52的底部形成有一个排泄孔51,因而存在作业者难以为了开放这样的排泄孔而接近的问题。
9.例如,存在由于与其形成位置相邻的位置处的与其他零件的干涉致使作业者难以接近的问题。此外,此外,由于排泄孔51的位置是固定的,因而存在着在执行通过其排出油的作业时连同排泄油的排出路径也被固定的问题。即,问题在于,当更换储存在油底壳的油时,由于固定的位置的一个排泄孔,导致作业者的接近自由度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油底壳及包括其的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油底壳与设置发动机的车辆或装备的型号无关地制作,从而能够在更换发动机油时有效地排出发动机油,并且能够减小发动机油在内部中的移动。
11.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12.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其形成为上部被开放并且具有能够储存油的储油区域;主排泄孔,其贯通地形成于所述油底壳本体的底面;以及副排泄孔,其与所述主排泄孔间隔开而贯通地形成于所述油底壳本体上。
13.其中,所述副排泄孔包括第二排泄孔,该第二排泄孔彼此间隔开而配置于所述油底壳本体的底面上。
14.其中,所述副排泄孔包括第三排泄孔,该第三排泄孔形成于与形成有所述主排泄
孔的所述油底壳本体的一个方向平行的所述油底壳本体的侧面。
15.其中,所述副排泄孔包括第四排泄孔,该第四排泄孔形成于与形成有所述主排泄孔的所述油底壳本体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所述油底壳本体的后表面。
16.其中,一个以上的所述副排泄孔形成于与形成有所述主排泄孔的所述油底壳本体的底面相邻的所述油底壳本体上。
17.所述发动机的油底壳还包括主挡板,其配置于所述油底壳本体的底面,以稳定储存在所述储油区域的油的流动。
18.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其包括在内部支撑零件的缸盖、以及配置于所述缸盖的下部以支撑所述缸盖的缸体,所述发动机包括油底壳,所述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其形成为上部被开放,并且形成有配置于所述缸体的下部并且能够在内部储存油的储油区域;主排泄孔,其中心沿所述油底壳本体的高度方向贯通地形成于所述油底壳本体的底面;以及副排泄孔,其沿与所述主排泄孔的中心交叉的方向形成于所述油底壳本体上。
19.本实用新型的油底壳组装体具有效果如下。
20.根据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的油底壳及包括其的发动机增大了在更换油底壳内部的油时的作业者向排泄孔的接近自由度,从而能够有效地向油底壳外部排出油。
附图说明
21.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油底壳。
22.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油底壳的图。
23.图3是示出图2的内部的平面图。
24.图4是示出图2的侧面的图。
25.图5是示出图2的下部的平面图。
26.图6是示出图3的a-a截面的图。
27.图7是示出图2的后表面的图。
28.图8是示出图7的b区域的放大图。
29.图9是示出设置有延伸挡板的发动机的油底壳的内部的平面图。
30.图10是示出设置有延伸挡板的发动机的油底壳的立体图。
31.图11是示出包括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油底壳的发动机的图。
32.附图标记
33.10:缸体,11:发动机,20:缸盖,100:油底壳本体,101:发动机的油底壳,300:储油区域,310:第一区域,320:第二区域,450:倾斜部,501:主排泄孔,502:副排泄孔,510:第一排泄孔,520:第二排泄孔,530:第三排泄孔,540:第四排泄孔,600:加强肋,700:主挡板,800:延伸挡板,720:主曲面部,820:延伸曲面部,a:第一排泄孔的中心轴,b:第二排泄孔的中心轴,l:长度,w: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的一般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实施。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为多种不同的形态,并不限于
这里说明的实施例。
35.需要指出的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并未按实际比例图示。为了图中的清楚和方便起见,图中所示部分的相对尺寸和比例在其大小上被夸张或缩小而图示,任意的尺寸均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另外,对出现在两个以上的图中的相同的结构物、要素或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体现相似的特征。
3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体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理想的实施例。其结果,预想得到图解的多样的变形。因此,实施例不局限于所图示区域的特定形态,例如,也包括制造所致的形态的变形。
37.下面,参照图2至图11,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油底壳101是配置于发动机的缸体的下部,以向发动机装置等供应润滑油的油底壳。
38.如图2和图3所示,发动机的油底壳101包括油底壳本体100、主排泄孔501、以及副排泄孔502。
39.油底壳本体100形成为上部被开放。具体地,如图1所示,油底壳本体100在与缸体的下部结合的上部形成有开口部200。此外,油底壳本体100在内部形成有能够储存油的储油区域300。即,油底壳本体100以在内部储存可供应至发动机的装置等的润滑油的方式形成有储油区域300。
40.此外,油底壳本体100可以在一个方向上较长地形成。具体地,油底壳本体100可以形成为使一个方向的长度比与油底壳本体100的一个方向交叉的油底壳本体10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相对大。
41.主排泄孔501形成于油底壳本体100的底面400。具体地,主排泄孔501在油底壳本体100的高度方向上贯通地形成于油底壳本体100的底面400。通过这样的主排泄孔501向外部排出储存在储油区域300的油,从而可以更换油底壳101内部的油。
42.副排泄孔502可以与主排泄孔501间隔开而形成于油底壳本体100上。具体地,也可以通过副排泄孔502更换油底壳101内部的油。可以由作业者根据接近自由度来开放彼此间隔开而形成在油底壳本体100上的主排泄孔501或副排泄孔502并由此排出油。
43.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主排泄孔501可以是第一排泄孔510。
44.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副排泄孔502可以包括第二排泄孔520、第三排泄孔530以及第四排泄孔540中的一个以上。
45.如图3所示,发动机的油底壳101包括第四排泄孔540、倾斜部450、第一区域310、第二区域320以及主挡板700。
46.第四排泄孔540形成为将储存在油底壳本体100的油排出至外部。即,第四排泄孔540可以形成于油底壳本体100上,以在更换储存在油底壳本体100的储油区域300的油时向外部排出油。
47.具体地,第四排泄孔540可以沿油底壳本体100的一个方向形成。即,如图6所示,第四排泄孔540可以形成于油底壳本体100的后面110的。另外,第四排泄孔540可以贯通地形成于油底壳本体100的后面110,以使形成在储油区域300中的油被排出至外部。具体地,油底壳本体100的后面110可以是与油底壳本体100的长度方向交叉的面。即,油底壳本体100的后面110可以是与油底壳本体100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的面。
48.第四排泄孔540可以相较于油底壳本体100的上部与油底壳本体100的下部相对邻
近地配置。
49.即,第四排泄孔540可以与油底壳本体100的后面110中的油底壳本体100的底面400相邻地在与油底壳本体100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贯通地形成。
50.如图3和图4所示,倾斜部450形成于油底壳本体100的下侧的一区域。此外,倾斜部450可以形成为使油底壳本体100的下侧的一区域随着朝向所述油底壳本体100的一个方向越向与油底壳本体100的上部邻近的方向倾斜。另外,倾斜部450可以形成为从与油底壳本体100的下的中心邻近的区域随着朝向油底壳本体100的一端使油底壳本体100的下侧的一区域越向朝向油底壳本体100的上部的方向倾斜。
51.此外,如图4所示,倾斜部450可以形成于作为储油区域300的油底壳本体100的内侧的底面400的一区域410。
52.第一区域310是储油区域300的一部分。此外,第一区域310包括倾斜部450。因此,第一区域310可以是包括倾斜部450的油底壳本体100内侧的一部分。
53.第二区域320是储油区域300的其余部分。此外,第二区域320包括形成有第四排泄孔540的区域。第二区域320可以包括油底壳本体100的内侧底面400中未形成倾斜部450的其余底面420和形成有第一排泄孔510的油底壳本体100的侧面。换言之,油底壳本体100的内侧底面400可以包括形成有倾斜部450的一区域的底面410和未形成有倾斜部450的其余底面420。从而,在内侧底面400中,到形成有倾斜部450的一区域的底面410的深度可以形成得比到其余底面420的深度低。
54.即,储油区域300可以包括第一区域310和第二区域320。
55.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油底壳101还可以包括第三排泄孔530。
56.第三排泄孔530可以形成于与形成有第一排泄孔510的油底壳本体100的底面400和与相对邻近第四排泄孔540的油底壳本体100的后面110相邻的油底壳本体100的侧面120。具体地,油底壳本体100的侧面可以是与油底壳本体100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的面。
57.第三排泄孔530可以在油底壳本体100的宽度方向上贯通地形成于油底壳本体100的侧面120上。当将储存在油底壳本体100内的油排出至外部时,这样的第三排泄孔530可以为作业者增加油排出作业的自由度。
58.例如,当作业者的手因发动机的配置结构等而难以接近第一排泄孔510或第四排泄孔540时,可以通过开放第三排泄孔530来排出油。
59.此外,第三排泄孔530可以相较于第四排泄孔540配置于相对高的位置。另外,第二排泄孔520、第三排泄孔530以及第四排泄孔540可以形成于彼此相邻的面。
60.具体地,第三排泄孔530、第四排泄孔540以及第一排泄孔510的各自的贯通中心可以形成为相互交叉。
61.第一排泄孔510的贯通中心可以沿油底壳本体100的高度方向形成。第二排泄孔520的贯通中心可以与第一排泄孔510的贯通中心平行地形成。
62.第三排泄孔530的贯通中心可以在与第一排泄孔510交叉的方向上形成。具体地,第三排泄孔530的贯通中心可以是与油底壳本体100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
63.第四排泄孔540的贯通中心可以在与第一排泄孔510交叉的方向上形成。具体地,第四排泄孔540的贯通中心可以是与油底壳本体100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
64.此外,当油底壳101包括主排泄孔501和多个排泄孔的副排泄孔502时,储存在油底壳101内部的油被排出时形成涡流,使得残留在油底壳101的底面400的杂质(particle matter)能够通过油的流动被有效地排出。
65.如图3和图6所示,挡板700的一侧支撑于第二区域320,另一侧支撑于第一区域310。具体地,主挡板700的一侧可以支撑于油底壳本体100的其余底面420,主挡板700的另一侧可以支撑于油底壳本体100的倾斜部450。此外,在主挡板700中,从油底壳本体100的其余底面420的一区域到油底壳本体100的倾斜部450的一区域可以被连续支撑。
66.此外,主挡板700可以从油底壳本体100的下侧凸出而形成。具体地,主挡板700可以由油底壳本体100的内侧的底面400的一区域凸出而形成。主挡板700可以在油底壳本体100的高度方向上凸出而形成。
67.另外,主挡板700减少储存在油底壳本体100的储油区域300的油的晃动。具体地,主挡板700可以根据设置有发动机的车辆或装备等所在的作业场的地面倾斜度或车辆等的运动来减少因储存在油底壳本体100的储油区域300的油晃动而波荡的运动。即,主挡板700可以限制在油底壳本体100的一个方向上的油的运动。
68.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油底壳101在未形成倾斜部450的第二区域320形成有第四排泄孔540,从而可以在向外部排出形成在油底壳本体100的储油区域300中的油时可以有效地排出油。
69.此外,第四排泄孔540形成为相较于油底壳本体100的上部与下部相对邻近地配置,从而即使在油底壳本体100的储油区域300内维持较低的水位,仍能够有效地排出油。
70.此外,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油底壳101可以包括第一排泄孔510。
71.第一排泄孔510可以与第四排泄孔540间隔开而形成于第二区域320内。此外,第一排泄孔510可以贯通地形成于油底壳本体100的下侧。具体地,第一排泄孔510可以贯通地形成于油底壳本体100的其余底面420,以使储存在储油区域300的油可以被排出至油底壳本体100的外部。
72.即,在第一排泄孔510中,第二排泄孔的中心轴b可以在与油底壳本体100的高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形成于第二区域320的其余底面420。另外,在第四排泄孔540中,第一排泄孔的中心轴a可以在与油底壳本体100的一个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形成。因此,第四排泄孔540的第一排泄孔的中心轴a和第一排泄孔510的第一排泄孔的中心轴b可以以相互交叉的方向上配置。
73.从而,可以增加作业者在排泄储存在发动机的油底壳101的油时用于进行维护的自由度,而不会受限于油底壳所设置于的区域。此外,除了特定车辆或作业装置的型号的情况外,还可以在制作这样的发动机的油底壳101并将其设置于多样的车辆或作业装置,并根据油底壳所设置于的其他装置的配置结构来选择第四排泄孔540或第一排泄孔510等,从而由作业者执行油的排泄作业。
74.此外,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四排泄孔540的一部分可以形成得比第二区域320的底面相对低。
75.第四排泄孔540可以贯通地形成于油底壳本体100的后面110。此外,第四排泄孔540的一部分可以处于比第二区域320的底面相对低的位置。
76.具体地,第四排泄孔540可以形成为,由作为第二区域320的底面的油底壳本体100的其余底面420的一区域凹陷而形成,并且与这样的区域贯通地形成的油底壳本体100的后面110与之连通。
77.从而,可以形成为容易朝向第四排泄孔540集油。
78.此外,如图3、图9以及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油底壳101还可以包括延伸挡板800。
79.延伸挡板800可以配置于主挡板700上。此外,延伸挡板800可以形成为使挡板的高度在油底壳本体100的高度方向上延伸。
80.具体地,主挡板700包括主本体730和主支撑部710。主本体730可以从油底壳本体100的下侧凸出而形成。此外,主本体730跨在第一区域310和第二区域320而形成。主支撑部710可以形成为至少一区域与主本体730连接。此外,多个主支撑部710可以沿主本体730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开而配置于主本体730的一侧和另一侧。即,多个主支撑部710可以从主本体730的彼此不同的一区域凸出而形成。具体地,贯通孔形成于主支撑部710,延伸挡板800可以结合于这样的主支撑部710。
81.此外,延伸挡板800包括延伸本体830和延伸支撑部810。延伸本体830以与主本体730相同的长度的模式形成,但延伸本体830的高度可以形成得比主本体730的高度相对高。因此,可以使挡板被配置为延伸而形成于油底壳本体100的内部。
82.延伸支撑部810可以以与主支撑部710面对的方式使至少一区域与延伸本体830连接而形成。此外,延伸支撑部810可以通过紧固部件与主支撑部710结合,使得延伸挡板800设置于主挡板700上。这样的延伸挡板800的设置使得作业者或制造商能够根据车辆或装置的型号选择性地延伸配置。另外,由于主挡板700的主支撑部710上已形成有紧固孔,因而在设置延伸挡板800时只需紧固部件的结合即可将延伸挡板800设置于主挡板700上,而无需单独的复杂的过程。
83.此外,如本实用新型的图9和图10所示,第四排泄孔540可以相较于第二排泄孔520与第一排泄孔510相对邻近地形成于油底壳本体100的后面上。此外,与第四排泄孔540连接的油底壳本体100的底面400一部分凹陷地形成,因而可以引导朝向第四排泄孔540有效地排出残留在油底壳本体100的底面400的油。
84.此外,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主挡板700和延伸挡板800可以分别包括主曲面部720和延伸曲面部820。
85.主挡板700可以包括主曲面部720。主曲面部720可以形成于主本体730。具体地,主曲面部720可以形成为在配置在第一区域310的主挡板700的一区域围绕第二区域320的方向上具有曲面。即,主曲面部720可以朝向第一区域310弯曲地形成。主挡板700在减少油底壳内部的油的流动变得过大并起到以使油能够被稳定地排泄到排泄孔的方式形成流动的作用。此外,主挡板700还可以执行延伸挡板设置部的功能,以便能够通过进一步设置延伸挡板800来进一步使挡板的效果最大化。
86.延伸挡板800可以包括延伸曲面部820。延伸曲面部820可以形成于延伸本体830。具体地,延伸曲面部820可以形成为使与主曲面部720面对的延伸本体830的一区域在与主曲面部720相同的方向上具有曲面。即,主曲面部720和延伸曲面部820可以在与第一区域310的中心邻近的方向上凸出地形成。延伸挡板800可以固定而设置于主挡板700,从而可以
进一步使挡板的效果最大化。
87.此外,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油底壳101还可以包括加强肋600。
88.如图4所示,加强肋600可以配置于形成有倾斜部450的油底壳本体100的下侧外部。具体地,加强肋600可以形成于油底壳本体100的外侧下部。即,油底壳本体100的下部的一区域可以在内侧形成有倾斜部450,并在外侧形成有加强肋600。
89.此外,如图5所示,多个加强肋600可以彼此间隔开而配置。多个加强肋600可以沿油底壳本体10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而配置于油底壳本体100的下侧的外部。另外,多个加强肋600可以沿油底壳本体100的宽度方向间隔开而配置于油底壳本体100的下侧的外部。
90.具体地,加强肋600可以在油底壳本体100的下侧外部方向上凸出而形成。
91.即,加强肋600可以以网格状形成于油底壳本体100的形成有倾斜部450的相反面的油底壳本体100的下侧外部,以加强油底壳本体100的刚性。
92.此外,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油底壳101的第四排泄孔540和第一排泄孔510中设置有塞子。
93.塞子可以封闭第四排泄孔540和第一排泄孔510,并且可以在通过第四排泄孔540或第一排泄孔510排泄油时由作业者开放。
94.即,塞子可以封闭不利用的第四排泄孔540和第一排泄孔510。
95.此外,还可以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排泄孔520。
96.第二排泄孔520可以与第一排泄孔510间隔开而贯通地形成于油底壳本体100的其余底面420,并且在油底壳本体100的宽度方向上与第一排泄孔510彼此间隔开而形成于油底壳本体100的其余底面420。因此,可以通过第一排泄孔510和第二排泄孔520使储存在储油区域300的油被排出至油底壳本体100的外部。
97.此外,形成有第一排泄孔510和第二排泄孔520的油底壳本体100的下侧外部可以在与油底壳本体100的高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凸出而形成。从而,即使在作业者利用第一排泄孔510或第二排泄孔520排泄储存在发动机的油底壳101的油的情况下,作业者仍可以根据作业者的位置或油底壳本体100的结合位置通过第一排泄孔510或第二排泄孔520容易地接近。另外,由于形成有第一排泄孔510和第二排泄孔520的油底壳本体100的下侧外部凸出而形成,因而可以朝向第一排泄孔510和第二排泄孔520有效地集油。
98.此外,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主挡板700的长度l可以形成得比油底壳本体的宽度w相对短。
99.油底壳本体100的宽度w可以在与油底壳本体100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即,油底壳本体100的长度方向可以是在油底壳本体100的一个方向上较长地形成的方向,而油底壳本体100的宽度w可以是垂直于与这样的油底壳本体100的长度方向相同的平面上的方向。
100.主挡板700的长度l可以是与油底壳本体100的宽度w平行的方向。另外,主挡板700的长度可以形成得比油底壳本体100的宽度w相对短。
101.具体地,主挡板700的一侧可以与油底壳本体100的一面邻接地配置,主挡板700的另一侧可以与面对所述油底壳本体100的一面的油底壳本体100的另一面彼此间隔开而配置。
102.例如,主挡板700的一侧可以与油底壳本体100的一面连接。
103.即,可以在主挡板700的另一侧形成使第一区域310和第二区域320连通的连通区域910。在这样的连通区域910,液位高于或低于主挡板700的油可以朝向排泄孔510、520移动。因此,主挡板700可以在不划分第一区域310和第二区域320的情况下限制储存在储油区域300的内部的油的移动产生的运动,且引导油通过连通区域910移动至第二区域320。从而,油可以通过位于第二区域320的第四排泄孔540或第一排泄孔510以及第二排泄孔520被排出至油底壳本体100的外部。
104.通过这样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发动机的油底壳101可以减少油底壳本体100内部的油的移动。此外,发动机的油底壳101可以根据其所设置于的车辆或装备等的设置空间来增加用于排泄油底壳本体100内部的油的自由度。
105.此外,如图11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发动机11进行说明。
106.发动机11包括缸体10、缸盖20以及油底壳101。可以在缸盖20支撑用于启动喷射器或阀的电气部件或阀的移动的一部分。
107.缸体10可以在内部形成有活塞可移动的孔,以活塞通过从喷射器喷射的燃料上下运动地被支撑。此外,可以在缸体10支撑诸如变速器的装置。另外,缸体10可以配置于缸盖20的下部,以支撑缸盖20。
108.油底壳101可以向支撑于缸体10的诸如变速器的装置或支撑于缸体10的零件供应油。即,储存在油底壳101的油可以被供应用来对支撑于发动机11的构件进行润滑。
109.具体地,油底壳101是与前述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相同的油底壳101。
110.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11还可以包括缸盖罩30。缸盖罩30可以配置于缸盖20的上部而覆盖配置在缸盖20内的喷射器和用于阀的启动的电气部件或阀的一部分,以防止其暴露于外部。
111.从而,由于在设置于发动机11的油底壳101形成有多个排泄孔,因而可以有效地增加作业者更换储存在油底壳101的油时的接近的自由度。
112.尽管上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的一般的技术人员将可以理解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或必备特征的前提下,可以以其他具体形态实施本实用新型。因此,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均应理解为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体现,从权利要求书的意义、范围及其等价概念中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形的形态均应解释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