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高效传火的安全雷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02:34: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传火的安全雷管结构,属于民爆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瞬发基础雷管主要由管壳、加强帽、起爆药和猛炸药组成。
3.现有雷管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4.1、有时会传火失败。
5.2、起爆药有时漏出,自行引爆,导致出现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传火的安全雷管结构,传火成功率高,减少起爆药漏出,提高了安全性。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传火的安全雷管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u型加强帽,u型加强帽与壳体过盈配合;
8.u型加强帽底部中心开设中心传火孔,中心传火孔直径为1mm
±
0.1mm;
9.环绕中心传火孔开设边缘传火孔,边缘传火孔直径为1mm
±
0.1mm。
10.采用中心传火孔和边缘传火孔共同传火,传火效率高;中心传火孔和边缘传火孔直径小,减少起爆药漏出,提高了安全性。
11.所述的中心传火孔采用激光打孔或激光穿孔。
12.所述的边缘传火孔采用激光打孔或激光穿孔。
13.所述的中心传火孔与边缘传火孔中心距为2mm
±
0.5mm。
14.所述的边缘传火孔均匀布置4-6个。
15.所述的u型加强帽与壳体过盈配合量为0.1mm~0.3mm。
16.所述的u型加强帽底部外边缘和u型加强帽底部内边缘均设为圆倒角。
17.经过反复和大量的测试、研究发现,现有雷管单传火孔有时发生传火不成功的情况,因为仅有一个传火孔,传火孔中堵塞异物,唯一的传火路径不通,则导致传火失败。而且,现有传火孔采用冲裁孔或者镗孔加工模式,限于其加工模式,其直径最小可以达到1.9mm,1.9mm直径的传火孔,起爆药相对容易漏出,导致安全隐患。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中心传火孔和边缘传火孔,通过多传火孔共同传火,中心传火孔和边缘传火孔设为小直径孔,采用激光打孔或激光穿孔,能够实现直径为1mm的传火孔,因此将1.9mm大直径的单传火孔,改进为1mm小直径多传火孔,减少了传火孔堵塞概率,减少了起爆药漏出概率,提高了传火成功率,提高了安全性。
20.2、u型加强帽与壳体采用过盈配合,避免u型加强帽与壳体相对移动,避免起爆药产生摩擦,保证安全。
附图说明
21.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图1中多孔加强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壳体;2、猛炸药;3、起爆药;4、u型加强帽;5、边缘传火孔;6、中心传火孔。
具体实施方式
25.实施例1
26.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传火的安全雷管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u型加强帽4,u型加强帽4与壳体1过盈配合;
27.u型加强帽4底部中心开设中心传火孔6,中心传火孔6直径为1mm
±
0.1mm;中心传火孔直径范围可以为0.9~1.1mm,通常地,中心传火孔的直径可以为0.9mm、1.0mm或1.1mm。
28.环绕中心传火孔6开设边缘传火孔5,边缘传火孔5直径为1mm
±
0.1mm;边缘传火孔直径范围可以为0.9~1.1mm,通常地,边缘传火孔的直径可以为0.9mm、1.0mm或1.1mm。
29.中心传火孔6采用激光打孔或激光穿孔。
30.边缘传火孔5采用激光打孔或激光穿孔。
31.中心传火孔6与边缘传火孔5中心距为2mm
±
0.5mm;中心传火孔6与边缘传火孔5中心距范围可以为1.5mm~2.5mm;通常地,中心传火孔6与边缘传火孔5中心距可以为1.5mm、1.8mm、2.0mm、2.2mm或2.5mm。
32.边缘传火孔5均匀布置4-6个;边缘传火孔可以环绕中心传火孔均匀布置4个、5个或6个。
33.u型加强帽4与壳体1过盈配合量为0.1mm~0.3mm;u型加强帽4与壳体1过盈配合量可以为0.1mm、0.2mm或0.3mm。
34.u型加强帽4底部外边缘和u型加强帽4底部内边缘均设为圆倒角。u型加强帽4底部外边缘设为圆倒角,避免装配时u型加强帽与壳体发生刮擦;u型加强帽4底部内边缘设为圆倒角,避免u型加强帽底部有空区,容易导致传火失败。
35.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36.u型加强帽约束起爆药的相对移动。u型加强帽与壳体采用过盈配合,确保u型加强帽与壳体相对保持固定,不发生移动,避免起爆药发生摩擦,保证安全。通过采用中心传火孔和边缘传火孔共同传火,解决了传统单孔传火发生堵塞等导致传火的问题,提高了传火成功率。采用小直径孔,起爆药本身不易漏出,减少了起爆药漏出,提高了安全性。
37.本实用新型中对结构的方向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如前后左右上下的描述,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仅为描述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传火的安全雷管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设有u型加强帽(4),u型加强帽(4)与壳体(1)过盈配合;u型加强帽(4)底部中心开设中心传火孔(6),中心传火孔(6)直径为1mm
±
0.1mm;环绕中心传火孔(6)开设边缘传火孔(5),边缘传火孔(5)直径为1mm
±
0.1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传火的安全雷管结构,其特征在于,中心传火孔(6)采用激光打孔或激光穿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传火的安全雷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边缘传火孔(5)采用激光打孔或激光穿孔。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高效传火的安全雷管结构,其特征在于,中心传火孔(6)与边缘传火孔(5)中心距为2mm
±
0.5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传火的安全雷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边缘传火孔(5)均匀布置4-6个。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传火的安全雷管结构,其特征在于,u型加强帽(4)与壳体(1)过盈配合量为0.1mm~0.3mm。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传火的安全雷管结构,其特征在于,u型加强帽(4)底部外边缘和u型加强帽(4)底部内边缘均设为圆倒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传火的安全雷管结构,属于民爆器材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U型加强帽,U型加强帽与壳体过盈配合;U型加强帽底部中心开设中心传火孔,中心传火孔直径为1mm


技术研发人员:杨昌德 于双泉 刘刚 刘国华 施文闲 傅星 张迪 孙永亮 孙洪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圣世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3
技术公布日:2022/6/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