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全自动越野滑板用的转向结构及其保护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6-02 11:40: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全自动越野滑板用的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板主体(1),所述滑板主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两个前转向轮(101)和一个后转向轮(102),所述滑板主体(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向杆(108),所述转向杆(10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0),所述滑板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放置座(113),所述电池放置座(1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电池(112);转向组件,转向组件包括安装块(2)、固定座(201)和支撑座(202),所述安装块(2)通过螺栓与固定块(110)固定连接;两个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一个限位块(4)和多个限位弹簧(403),所述限位块(4)滑动连接在电池放置座(113)的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越野滑板用的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杆(10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车把手(109),所述滑板主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03),所述安装座(103)的内壁上插接有插接座(104),且安装座(103)与插接座(10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插接座(104)之间连接有固定杆(105),且所述插接座(1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后伸缩杆(2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越野滑板用的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后伸缩杆(206)的另一端分别与后转向轮(102)的两端连接,所述后伸缩杆(206)的外表面套接有后减震弹簧(207),所述后转向轮(102)的上表面设置有挡泥板(107),所述挡泥板(107)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06),所述连接座(106)转动连接在滑板主体(1)的内壁上,所述安装块(2)与固定座(20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201)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前连接块(20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越野滑板用的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接块(20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前伸缩杆(203),所述前伸缩杆(2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座(202)的上表面,所述前伸缩杆(203)的外表面调节有前减震弹簧(204),且所述前减震弹簧(204)的一端与前连接块(205)固定连接,所述前减震弹簧(2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座(202)的上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越野滑板用的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主体(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池盖板(111),所述电池盖板(111)与电池放置座(113)相贴合,所述电池放置座(113)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滑槽(402),所述限位块(4)的一端贯穿电池放置座(113)向外延伸,且延伸的一端插接在滑板主体(1)的内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越野滑板用的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402)与限位块(4)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4)处于电池放置座(113)内部的一端与多个限位弹簧(403)固定连接,多个所述限位弹簧(4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槽(402)的内壁上,所述限位块(4)的上表面开设有拉槽(401),且多个所述限位弹簧(403)始终处于压缩状态。7.一种全自动越野滑板用的转向结构的保护组件,包括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越野滑板用的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保护座(3)、一个主转动杆(301)和两个从转动杆(302),两个所述保护座(3)分别固定连接在滑板主体(1)的两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越野滑板用的转向结构的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转动杆(30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块(303),两个所述从转动杆(302)的另一端分
别与主转动杆(301)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主转动杆(301)固定连接在转向杆(108)的外表面,所述转动块(303)远离从转动杆(3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块(304),所述推动块(304)滑动连接在保护座(3)的内壁上,所述推动块(3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弹簧(305)。9.根据权利要8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越野滑板用的转向结构的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弹簧(30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座(307),所述调节座(307)的内壁上螺纹连接有丝杆(306),且所述丝杆(306)转动连接在保护座(3)的内壁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自动越野滑板用的转向结构及其保护组件,涉及越野滑板领域。该全自动越野滑板用的转向结构及其保护组件,包括滑板主体,滑板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两个前转向轮和一个后转向轮,滑板主体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向杆,转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该全自动越野滑板用的转向结构及其保护组件,当转向杆转动时,在保护组件的作用下,使得转向杆的转向处于一定的范围内,避免了突然的转向过大导致的滑板主体翻车情况发生,且转动角度越大,需要使用的力越大,从而避免了转向过快的情况发生,起到转向保护的作用。起到转向保护的作用。起到转向保护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于丰 陈燕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3
技术公布日:2022/6/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