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6-02 10:19: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有机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形四硅醇和烷基磷酸共聚改性的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紫外光固化材料制备过程能耗低、无污染,已被广泛应用到很多领域。其中,高透明紫外光固化聚氨酯具有良好的机械力学性能、柔韧、与基材附着力良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的涂料、粘接剂和密封材料。但聚氨酯易燃,其极限氧指数仅为18左右,当温度高于160℃时容易分解自燃,释放出hcn,co等有毒气体。聚氨酯的易燃性也对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形成了潜在威胁,因此,需要研究开发具有阻燃性能的透明光固化聚氨酯材料。
3.有机硅材料具有耐温、耐候、耐紫外辐射等优点,同时,有机硅是一种无卤阻燃剂,也是一种成炭抑烟剂。用聚硅氧烷化合物阻燃高分子材料时,聚硅氧烷多半会迁移到材料表面,形成表面为聚硅氧烷富集层的高分子剃度材料。含硅氧基的聚氨酯共聚物受强热时,会生成含有—si—o—键和—si—c—键的无机隔氧绝热保护层,可阻止热分解产物外逸,又抑制了基体材料的热分解,达到阻燃、低烟、低毒的目的。目前研究热点多为带有活性官能团的线性聚硅氧烷和含poss类型的阻燃剂,这两种类型都可以提供较多的硅元素,在燃烧过程中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保护性碳层,发挥凝聚相阻燃的作用。但是,线性聚硅氧烷链段达到一定长度,用其改性的聚氨酯将不透明。无羟基的聚倍半硅氧烷不能参与聚氨酯合成反应,且其溶解性较差,如果直接加入聚氨酯体系,将会从体系中析出,既会影响透明性,又会降低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带有羟基的笼型聚倍半硅氧烷虽然能参与聚氨酯合成反应,但是其羟基数过多且集中,添加少量这种带羟基的聚倍半硅氧烷都非常容易导致聚合反应体系发生交联,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安全性。
4.磷系阻燃剂如磷酸酯类化合物、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及其衍生物也是一种重要的无卤阻燃剂,具有高效低毒的优点。通常是将其与有机硅阻燃剂一起使用,实现磷-硅协同阻燃。在磷-硅协同阻燃体系中,在燃烧时,有机硅首先发生降解,因其表面张力小向材料表面迁移,催化有机磷降解成酸,促进高分子脱水成炭,形成的炭层与黏度较低的硅氧化物聚合,使炭层的黏度、强度及致密度增加,将高分子降解产生的碎片或气体等包覆,形成隔绝热及空气等致密的绝热层,终止或缓减高分子材料的燃烧,从而提高其阻燃性。同样,磷系阻燃剂直接添加到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中,也会影响固化物的透光率和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阻燃剂从材料体系析出、或者影响材料透光率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材料机械力学性能优良、透明性好、阻燃性能优异,可用于阻燃涂料和光学器件的阻燃密封胶。
6.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的制备方法为以
下步骤:
7.(1)将环形四硅醇、二元烷基磷酸、聚醚二元醇、催化剂和溶剂加入反应容器中,在40~80℃下滴加二异氰酸酯反应2~8h后得到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
8.所述的环形四硅醇选自四甲基四羟基环四硅醇、四苯基四羟基环四硅醇、四乙烯基四羟基环四硅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反应结构式如下所示:
[0009][0010]
其中,r选自ch
3-、c6h
5-、ch2ch-中的一种。
[0011]
环形硅四醇会在燃烧过程中生成含si-o键和或si-c键的无机隔氧绝热保护层,阻止燃烧分解产物的外溢,又抑制了热分解,从而提高材料的阻燃性。
[0012]
所述的二元烷基磷酸选自甲基磷酸、苯基磷酸、丙基膦酸和丁基膦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结构式如下所示:
[0013][0013][0014]
所述的聚醚二元醇选自市售的peg-200,peg-400,peg-600,peg-800,ppg-1000,ppg-2000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优选,聚醚二元醇选自peg-400,peg-600,ppg-1000,ppg-2000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5]
所述的环形硅四醇、二元烷基磷酸、聚醚二元醇的羟基摩尔数为总羟基量,其中环形硅四醇的羟基占总量的1~25%,二元烷基磷酸的羟基占总量的1~25%,聚醚二元醇的羟基则占羟基总量的其余量。
[0016]
所述的二异氰酸酯选自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与2,6-甲苯二异氰酸酯异构体混合物(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6-己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优选,二异氰酸酯选自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2,6-甲苯二异氰酸酯异构体混合物(tdi),1,6-己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中的一种或几种。二异氰酸酯使用量为二异氰酸酯基中羟基量与上述总羟基量的摩尔比为1.4:1~2.0:1,更优选,在氮气保护下滴加。
[0017]
所述催化剂为二异丁基二月桂酸锡,使用量为环形四硅醇、二元烷基磷酸、聚醚二
元醇总质量的0.1~1wt%,作为优选,催化剂二异丁基二月桂酸锡使用量为环形四硅醇、二元烷基磷酸、聚醚二元醇质量和的0.4~0.8wt%。
[0018]
所述溶剂选自丙酮、四氢呋喃、二氯乙烷、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使用量为使溶质溶解的量,优选为环形四硅醇、二元烷基磷酸、聚醚二元醇总质量的0.5~1.5倍,使用溶剂是为了反应物料均匀,反应充分进行。
[0019]
通过采用环形四硅醇和烷基磷酸与聚醚二元醇、二异氰酸酯共聚改性的方法,将磷引入至聚氨酯分子链中,含磷链段部分在火灾初期分解阶段,能促进聚氨酯脱水碳化,从而减少聚氨酯因热分解而产生可燃气体的量,并且生成的碳膜还能隔绝外界空气和热。
[0020]
(2)将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与带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在40~80℃反应2~4h,在80~100℃/130mmhg减压至5min无馏分为止,蒸除溶剂后,得到丙烯酸酯封端的聚氨酯;
[0021]
所述的带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至少一种。
[0022]
所述的带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中羟基与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中异氰酸酯基的摩尔比为1:1,羟基多了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反应不完,是以小分子存在的,将会影响性能;异氰酸酯多了,将会异氰酸酯基过量,容易发泡,储存不稳定。(3)将丙烯酸酯封端的聚氨酯在引发剂引发下uv照射反应固化30~120s,得到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
[0023]
所述的引发剂为紫外光引发剂,选自市售引发剂1173,184中的一种,使用量为丙烯酸酯封端的聚氨酯总质量的1~9%;作为优选,引发剂用量为丙烯酸酯封端的聚氨酯总质量的3~6%。
[0024]
所述uv照射反应固化条件为:光源功率100w-1000w,主峰波长365nm或405nm,距离光源20cm,铅笔硬度随固化时间变长而硬度提高,固化反应反应交联密度逐渐升高,但升高到一定时间后就保持不变了。一般而言,铅笔硬度是先升高,然后不变,后面又略有降低(因为光辐射时间长导致降解)。固化时间优选为40-90s。
[0025]
本发明采用带有四个羟基的环形四硅醇和两个羟基的烷基磷酸与聚醚二元醇、二异氰酸酯共聚改性的方法,制备磷-硅协同阻燃的紫外光固化透明聚氨酯材料,克服了现有有机硅改性透明聚氨酯阻燃改性中阻燃剂与聚氨酯相容性差、易析出,固化物机械力学性能差等问题,得到高透明、力学性能优良、阻燃性能优异的紫外光固化透明聚氨酯。制备得到的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的拉伸强度1.0~5.5mpa,极限氧指数24~32、铅笔硬度h~6h、透光率80~95%,可应用于阻燃涂料和光学器件的阻燃密封胶。
[002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得材料机械力学性能优良、透明性好、阻燃性能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但实施例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如果无特殊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原料均为本领域常用的原料,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方法,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0028]
本实施例中,分析测试方法如下:
[0029]
极限氧指数(loi)测试:按astm d2683标准实施,试样尺寸130mm
×
6mm
×
3mm;
[0030]
拉伸强度测试:按照gb/t 528-2009/iso 37:2005,在a1-7000m-gd拉力测试机上
测试5次取平均;
[0031]
透光率测试: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的evolution 3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聚合物的透光率,测试波长范围为400~800nm,样品厚度10mm;
[0032]
铅笔硬度:按gb/t 6739—2006《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进行测定。
[0033]
实施例1
[0034]
(1)将30.40g四甲基四羟基环四硅醇、19.20g甲基磷酸、320.0g peg-800、1.478g二异丁基二月桂酸锡和184.80g丙酮加入洁净的2l、插有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5min后滴加355.71gipdi,随后升温至80℃反应3h,得到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
[0035]
(2)向步骤(1)所得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中加入208.29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继续80℃反应3h,在80℃/130mmhg减压至5min无馏分为止,蒸除溶剂后,得到透明液体,即为丙烯酸酯封端、环形四硅醇和烷基磷酸共聚改性的聚氨酯;
[0036]
(3)在步骤(2)所得丙烯酸酯封端的聚氨酯中加入紫外光引发剂1173,使用量为丙烯酸酯封端聚氨酯的5wt%,经紫外光引发固化,光源功率1000w,主峰波长365nm,距离光源20cm;得到uv固化透明阻燃材料,其性能随固化时间变化,如表1所示。
[0037]
表1不同uv固化时间制备的材料性能
[0038][0039]
实施例2
[0040]
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区别在于步骤(3)中紫外光引发剂1173使用量,引发固化时间为90s,得到uv固化透明阻燃材料,其性能如表2所示。
[0041]
表2不同引发剂用量制备的材料性能
[0042][0043]
实施例3
[0044]
(1)将30.40g四甲基四羟基环四硅醇、19.20g甲基磷酸、80.0g peg-200、1.296g二异丁基二月桂酸锡和129.6g丙酮加入洁净的2l、插有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5min后滴加355.71gipdi,随后升温至80℃反应3h,得到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
[0045]
(2)向所得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中加入208.29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继续80℃反应3h,在80℃/130mmhg减压至5min无馏分为止,蒸除溶剂后,得到透明液体,即为丙烯酸酯封端、环形四硅醇和烷基磷酸共聚改性的聚氨酯;
[0046]
(3)在所得丙烯酸酯封端的聚氨酯20g中加入0.2g紫外光引发剂184,uv照射反应固化条件为:光源功率1000w,主峰波长405nm,距离光源20cm,经紫外光引发固化90s,得到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
[0047]
制备得到的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的凝胶率99.0%,铅笔硬度6h,透光率88.4%,拉伸强度5.5mpa,极限氧指数32.0。
[0048]
实施例4
[0049]
(1)将55.20g四苯基四羟基环四硅醇、31.618g苯基磷酸、160.0g peg-400、0.247g二异丁基二月桂酸锡和370.7g二氯乙烷加入洁净的2l、插有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5min后滴加269.11g hdi,随后升温至40℃反应8h,得到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
[0050]
(2)向所得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中加入208.23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继续40℃反应4h,在80℃/130mmhg减压至5min无馏分为止,蒸除溶剂后,得到透明液体,即为丙烯酸酯封端、环形四硅醇和烷基磷酸共聚改性的聚氨酯;
[0051]
(3)在所得丙烯酸酯封端的聚氨酯20g中加入0.3g紫外光引发剂1173,uv照射反应固化条件为:光源功率800w,主峰波长405nm,距离光源20cm,经紫外光固化70s,得到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
[0052]
所得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的凝胶率99.5%,铅笔硬度6h,透光率90.0%,拉伸强度5.1mpa,极限氧指数31.0。
[0053]
实施例5
[0054]
(1)将35.20g四乙烯基四羟基环四硅醇、24.816g丙基磷酸、240.0g peg-600、1.201g二异丁基二月桂酸锡和300.3g四氢呋喃加入洁净的2l、插有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
在氮气保护下搅拌5min后滴加400.4g mdi,随后升温至80℃反应2h,得到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
[0055]
(2)向所得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中加入208.23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继续80℃反应2h,在100℃/130mmhg减压至5min无馏分为止,蒸除溶剂后,得到透明液体,即为丙烯酸酯封端、环形四硅醇和烷基磷酸共聚改性的聚氨酯;
[0056]
(3)在所得丙烯酸酯封端的聚氨酯20g中加入0.4g紫外光引发剂1173,uv照射反应固化条件为:光源功率500w,主峰波长365nm,距离光源20cm,经紫外光引发固化70s,得到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
[0057]
所得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的凝胶率99.0%,铅笔硬度5h,透光率92.5%,拉伸强度5.3mpa,极限氧指数30.5。
[0058]
实施例6
[0059]
(1)将55.20g四苯基四羟基环四硅醇、31.618g苯基磷酸、400.0g ppg-1000、2.923g二异丁基二月桂酸锡和243.6g二氯甲烷加入洁净的2l、插有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5min后滴加278.65g tdi,随后升温至40℃反应8h,得到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
[0060]
(2)向所得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中加入208.23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继续40℃反应4h,在90℃/130mmhg减压至5min无馏分为止,蒸除溶剂后,得到透明液体,即为丙烯酸酯封端、环形四硅醇和烷基磷酸共聚改性的聚氨酯;
[0061]
(3)在所得丙烯酸酯封端的聚氨酯20g中加入0.5g紫外光引发剂1173,uv照射反应固化条件为:光源功率400w,主峰波长365nm,距离光源20cm,经紫外光引发固化80s,得到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
[0062]
所得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的凝胶率99.5%,铅笔硬度4h,透光率95.0%,拉伸强度4.2mpa,极限氧指数30.0。
[0063]
实施例7
[0064]
(1)将55.20g四苯基四羟基环四硅醇、31.618g苯基磷酸、800.0g ppg-2000、2.923g二异丁基二月桂酸锡和643.6g二氯甲烷加入洁净的2l、插有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5min后滴加278.65g tdi,随后升温至40℃反应8h,得到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
[0065]
(2)向所得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中加入208.23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继续40℃反应4h,在90℃/130mmhg减压至5min无馏分为止,蒸除溶剂后,得到透明液体,即为丙烯酸酯封端、环形四硅醇和烷基磷酸共聚改性的聚氨酯;
[0066]
(3)在所得丙烯酸酯封端的聚氨酯20g中加入0.6g紫外光引发剂1173,uv照射反应固化条件为:光源功率400w,主峰波长405nm,距离光源20cm,经紫外光引发固化80s,得到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
[0067]
所得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的凝胶率99.5%,铅笔硬度3h,透光率95.0%,拉伸强度3.0mpa,极限氧指数29.5。
[0068]
实施例8
[0069]
(1)将27.60g四苯基四羟基环四硅醇、13.81g丁基磷酸、360.0g peg-600、3.212g二异丁基二月桂酸锡和300.3g四氢呋喃加入洁净的2l、插有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在氮气
保护下搅拌5min后滴加390.95g mdi,随后升温至80℃反应2h,得到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
[0070]
(2)向所得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中加入203.31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继续80℃反应2h,在100℃/130mmhg减压至5min无馏分为止,蒸除溶剂后,得到透明液体,即为丙烯酸酯封端、环形四硅醇和烷基磷酸共聚改性的聚氨酯;
[0071]
(3)在所得丙烯酸酯封端的聚氨酯20g中加入0.7g紫外光引发剂1173,uv照射反应固化条件为:光源功率800w,主峰波长365nm,距离光源20cm,经紫外光引发固化80s,得到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
[0072]
所得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的凝胶率99.8%,铅笔硬度5h,透光率92.5%,拉伸强度5.0mpa,极限氧指数28.0。
[0073]
实施例9
[0074]
(1)将13.875g四苯基四羟基环四硅醇、6.905g丁基磷酸、420.0g peg-600、3.212g二异丁基二月桂酸锡和300.3g四氢呋喃加入洁净的2l、插有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5min后滴加400.54g mdi,随后升温至80℃反应2h,得到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
[0075]
(2)向所得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中加入208.29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继续70℃反应3h,在100℃/130mmhg减压至5min无馏分为止,蒸除溶剂后,得到透明液体,即为丙烯酸酯封端、环形四硅醇和烷基磷酸共聚改性的聚氨酯;
[0076]
(3)在所得丙烯酸酯封端的聚氨酯20g中加入0.8g紫外光引发剂1173,uv照射反应固化条件为:光源功率300w,主峰波长405nm,距离光源20cm,经紫外光引发固化90s,得到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
[0077]
所得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的凝胶率99.8%,铅笔硬度4h,透光率95.0%,拉伸强度4.0mpa,极限氧指数26.5。
[0078]
实施例10
[0079]
(1)将6.938g四苯基四羟基环四硅醇、3.453g丁基磷酸、450.0g peg-600、3.212g二异丁基二月桂酸锡和300.3g四氢呋喃加入洁净的2l、插有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5min后滴加400.47g mdi,随后升温至50℃反应7h,得到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
[0080]
(2)向所得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中加入208.26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继续60℃反应3h,在100℃/130mmhg减压至5min无馏分为止,蒸除溶剂后,得到透明液体,即为丙烯酸酯封端、环形四硅醇和烷基磷酸共聚改性的聚氨酯;
[0081]
(3)在所得丙烯酸酯封端的聚氨酯20g中加入0.9g紫外光引发剂1173,uv照射反应固化条件为:光源功率200w,主峰波长405nm,距离光源20cm,经紫外光引发固化90s,得到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
[0082]
所得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的凝胶率99.8%,铅笔硬度2h,透光率95.0%,拉伸强度2.8mpa,极限氧指数25.5。
[0083]
实施例11
[0084]
(1)将2.220g四苯基四羟基环四硅醇、1.105g丁基磷酸、470.4g peg-600、3.212g二异丁基二月桂酸锡和300.3g四氢呋喃加入洁净的2l、插有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在氮气
保护下搅拌5min后滴加400.43g mdi,随后升温至50℃反应7h,得到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
[0085]
(2)向所得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中加入230.68g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继续50℃反应4h,在100℃/130mmhg减压至5min无馏分为止,蒸除溶剂后,得到透明液体,即为丙烯酸酯封端、环形四硅醇和烷基磷酸共聚改性的聚氨酯;
[0086]
(3)在所得丙烯酸酯封端的聚氨酯20g中加入1g紫外光引发剂1173,uv照射反应固化条件为:光源功率200w,主峰波长405nm,距离光源20cm,经紫外光引发固化90s,得到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
[0087]
所得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的凝胶率99.8%,铅笔硬度2h,透光率95.0%,拉伸强度2.0mpa,极限氧指数24.0。
[0088]
实施例12
[0089]
(1)将27.60g四苯基四羟基环四硅醇、13.81g丁基磷酸、360.0g peg-600、3.212g二异丁基二月桂酸锡和300.3g四氢呋喃加入洁净的2l、插有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5min后滴加400.40g mdi,随后升温至70℃反应4h,得到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
[0090]
(2)向所得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中加入208.22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继续40℃反应4h,在100℃/130mmhg减压至5min无馏分为止,蒸除溶剂后,得到透明液体,即为丙烯酸酯封端、环形四硅醇和烷基磷酸共聚改性的聚氨酯;
[0091]
(3)在所得丙烯酸酯封端的聚氨酯20g中加入1.1g紫外光引发剂1173,uv照射反应固化条件为:光源功率1000w,主峰波长365nm,距离光源20cm,经紫外光引发固化90s,得到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
[0092]
所得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的凝胶率99.0%,铅笔硬度6h,透光率94.2%,拉伸强度5.5mpa,极限氧指数27.5。
[0093]
实施例13
[0094]
(1)将27.60g四苯基四羟基环四硅醇、13.81g丁基磷酸、360.0g peg-600、3.212g二异丁基二月桂酸锡和300.3g四氢呋喃加入洁净的2l、插有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5min后滴加300.30g mdi,随后升温至70℃反应3h,得到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
[0095]
(2)向所得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中加入104.11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继续80℃反应2h,在100℃/130mmhg减压至5min无馏分为止,蒸除溶剂后,得到透明液体,即为丙烯酸酯封端、环形四硅醇和烷基磷酸共聚改性的聚氨酯;
[0096]
(3)在所得丙烯酸酯封端的聚氨酯20g中加入1.2g紫外光引发剂1173,uv照射反应固化条件为:光源功率1000w,主峰波长365nm,距离光源20cm,经紫外光引发固化90s,得到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
[0097]
所得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的凝胶率90.2%,铅笔硬度3h,透光率90.0%,拉伸强度3.0mpa,极限氧指数28.5。
[0098]
实施例14
[0099]
(1)将27.60g四苯基四羟基环四硅醇、13.81g丁基磷酸、360.0g peg-600、3.212g二异丁基二月桂酸锡和300.3g四氢呋喃加入洁净的2l、插有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在氮气
保护下搅拌5min后滴加360.36g mdi,随后升温至60℃反应5h,得到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
[0100]
(2)向所得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中加入166.58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继续80℃反应2h,在100℃/130mmhg减压至5min无馏分为止,蒸除溶剂后,得到透明液体,即为丙烯酸酯封端、环形四硅醇和烷基磷酸共聚改性的聚氨酯;
[0101]
(3)在所得丙烯酸酯封端的聚氨酯20g中加入1.4g紫外光引发剂1173,uv照射反应固化条件为:光源功率1000w,主峰波长365nm,距离光源20cm,经紫外光引发固化90s,得到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
[0102]
所得uv固化阻燃透明聚氨酯的凝胶率92.5%,铅笔硬度5h,透光率91.5%,拉伸强度3.4mpa,极限氧指数28.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