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检测用后置埋件抗拔强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02 08:09: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检测用后置埋件抗拔强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后置埋件是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在既有建筑工程结构上设置的连接件,后置埋件的埋件钢板的厚度、规格和固定用的自切底锚栓、自扩底锚栓、特殊倒锥行锚栓和化学锚栓需经过计算确定,且后置钢板需热镀锌处理,化学锚栓或膨胀螺栓需现场进行拉拨试验,达到且大于计算值方合格,化学锚栓的操作需按厂家的工艺要求严格操作,不允许孔内有灰尘,且打孔的深度及直径都有相关的参数控制;建筑工程环境复杂,大部分缺少通用型的后置埋件抗拔强度检测装置,难以检测到具体数值信息,参考不充分,影响建筑工程作业进度,严重时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检测用后置埋件抗拔强度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检测用后置埋件抗拔强度检测装置,具备通用性高满足检测需求,力量均衡运行平稳,设定安全距离操作保护作业人员等优点,解决了建筑工程环境复杂,大部分缺少通用型的后置埋件抗拔强度检测装置,难以检测到具体数值信息,参考不充分,影响建筑工程作业进度,严重时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检测用后置埋件抗拔强度检测装置,包括主架,所述主架底部固定连接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主架内部安装有升降索,所述升降索底部固定连接有夹取器,所述主架侧边固定连接有传输线,所述传输线侧边固定连接有主控器,所述主架表面安装有水平器,所述支撑座底部安装有移动轮。
7.优选的,所述主控器表面设置有手持环,所述手持环有两个,两个手持环分布在主控器左右两侧方便手持操作,左右手切换容易提高效率。
8.优选的,所述主架表面设置有置入槽,所述水平器在置入槽内部,所述置入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齿,固定齿卡接抵持水平器表面,水平器在置入槽和固定齿内部安全固定得到保护。
9.优选的,所述水平器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水平器内部设置有浮球,浮球在水平器内部活动,刻度线与浮球相互作用得到有效参考。
10.优选的,所述支撑座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移动轮相连接,移动轮和连接块沿着活动柱
在活动槽内部活动,活动槽保护内部的移动轮、活动柱和连接块。
11.优选的,所述夹取器在主架下方中心位置,所述千斤顶有四个,四个所述千斤顶分布在主架边角位置,夹取器也在四个千斤顶的中心位置,力量均衡防止偏移。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检测用后置埋件抗拔强度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建筑检测用后置埋件抗拔强度检测装置,通过主架、千斤顶、支撑座、防护垫、升降索、夹取器、传输线和主控器等部分的连接和作用,主架与千斤顶相连接,千斤顶与支撑座相连接,支撑座与防护垫相连接,主架内部安装升降索,升降索与夹取器相连接,主架与传输线相连接,传输线与主控器相连接,达到通用性高满足检测需求,力量均衡运行平稳,设定安全距离操作保护作业人员的效果。
14.2、该建筑检测用后置埋件抗拔强度检测装置,通过主架、水平器、置入槽、固定齿、刻度线和浮球等部分的连接和作用,主架表面设置置入槽,置入槽与固定齿相连接,水平器在置入槽内部,水平器表面设置刻度线,水平器内部设置浮球,达到实时检测保障设备水平,防止偏移产生误差,方便安装容易取出的效果。
15.3、该建筑检测用后置埋件抗拔强度检测装置,通过主架、千斤顶、支撑座、移动轮、活动槽、活动柱、连接块等部分的连接和作用,主架与千斤顶相连接,千斤顶与支撑座相连接,支撑座开设活动槽,活动槽内部与活动柱相连接,活动柱与连接块相连接,连接块与移动轮相连接,达到固定移动切换快捷,滚动转移节约人力,减少阻碍节约空间的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前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右视图。
20.其中:1、主架;2、千斤顶;3、支撑座;4、防护垫;5、升降索;6、夹取器;7、传输线;8、主控器;9、水平器;10、移动轮;11、手持环;12、置入槽;13、固定齿;14、刻度线;15、浮球;16、活动槽;17、活动柱;18、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4,一种建筑检测用后置埋件抗拔强度检测装置,包括主架1,主架1表面设置有置入槽12,水平器9在置入槽12内部,置入槽12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齿13,固定齿13卡接抵持水平器9表面,水平器9在置入槽12和固定齿13内部安全固定得到保护,主架1底部固定连接有千斤顶2,千斤顶2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支撑座3表面开设有活动槽16,活动槽16内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柱17,活动柱17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8,连接块18与螺栓相连接,螺栓贯穿连接块18到达活动槽16内部的孔洞,连接块18与移动轮10相连接,移动轮10
和连接块18沿着活动柱17在活动槽16内部活动,活动槽16保护内部的移动轮10、活动柱17和连接块18,支撑座3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垫4,防护垫4也开设活动槽16,便于移动轮10活动避免阻挡妨碍,主架1内部安装有升降索5,升降索5由主架1内部向底部延伸,升降索5底部固定连接有夹取器6,夹取器6在主架1下方中心位置,千斤顶2有四个,四个千斤顶2分布在主架1边角位置,夹取器6也在四个千斤顶2的中心位置,力量均衡防止偏移,主架1侧边固定连接有传输线7,传输线7侧边固定连接有主控器8,主控器8表面设置显示屏和操作键,数据容易读取,操作方便,主控器8表面设置有手持环11,手持环11有两个,两个手持环11分布在主控器8左右两侧方便手持操作,左右手切换容易提高效率,通过主架1、千斤顶2、支撑座3、防护垫4、升降索5、夹取器6、传输线7和主控器8等部分的连接和作用,主架1与千斤顶2相连接,千斤顶2与支撑座3相连接,支撑座3与防护垫4相连接,主架1内部安装升降索5,升降索5与夹取器6相连接,主架1与传输线7相连接,传输线7与主控器8相连接,达到通用性高满足检测需求,力量均衡运行平稳,设定安全距离操作保护作业人员的效果,主架1表面安装有水平器9,水平器9有多个,提供全方位水平参考,水平器9表面设置有刻度线14,水平器9内部设置有浮球15,浮球15在水平器9内部活动,刻度线14与浮球15相互作用得到有效参考,通过主架1、水平器9、置入槽12、固定齿13、刻度线14和浮球15等部分的连接和作用,主架1表面设置置入槽12,置入槽12与固定齿13相连接,水平器9在置入槽12内部,水平器9表面设置刻度线14,水平器9内部设置浮球15,达到实时检测保障设备水平,防止偏移产生误差,方便安装容易取出的效果,支撑座3底部安装有移动轮10,通过主架1、千斤顶2、支撑座3、移动轮10、活动槽16、活动柱17、连接块18等部分的连接和作用,主架1与千斤顶2相连接,千斤顶2与支撑座3相连接,支撑座3开设活动槽16,活动槽16内部与活动柱17相连接,活动柱17与连接块18相连接,连接块18与移动轮10相连接,达到固定移动切换快捷,滚动转移节约人力,减少阻碍节约空间的效果。
23.在使用时,设备在需要检测的场地,夹取器6夹取后置埋件的上裸露部分,夹取过程中,适量对升降索5进行收放,适配场地需要,夹取完成后作业人员与设备相隔一段距离,一只手握住主控器8的手持环11部分,另一只手操作主控器8的操作键,参考显示屏进行增减压的操作,主控器8将命令通过传输线7传递到主架1,主架1对四个千斤顶2顶进行控制,支撑座3和防护垫4抵持支撑建筑平面,千斤顶2不断伸缩抬高,伸缩抬高的过程中适量增减压,数据通过主架1和传输线7到达主控器8,后置埋件抗拔强度得到有效检测;千斤顶2在伸缩抬高过程中,参考主架1上安装的水平器9,水平器9被固定齿13抵持在置入槽12内部,浮球15在水平器9内部活动,水平器9上设置刻度线14,当浮球15保持在水平器9中间位置的刻度线14上,说明主架1一侧水平,一侧的千斤顶2的伸缩抬高数值相等,当浮球15不在水平器9中间位置的刻度线14上,及时查看是千斤顶2问题还是建筑平面有误差,随后进行调整,水平器9有多个,提供全方位水平参考;检测作业完成后,操作主控器8的操作键进行设备回位关闭,千斤顶2回位后夹取器6断开与后置埋件的夹持,松开连接块18上的螺栓,螺栓远离活动柱17侧边的孔洞,将移动轮10和连接块18沿着活动柱17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扳动九十度角,再将螺栓贯穿连接块18的孔洞进入到活动柱17顶部的孔洞,拧紧螺栓,完成一个移动轮10的打开和固定,有多个移动轮10,参考前面操作,完成多个移动轮10的打开和固定,利用移动轮10对设备整体进行移动、转移和运输,节约时间和人力。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