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绿茶微波杀青、揉捻装置

2022-06-02 07:23: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茶叶杀青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茶微波杀青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杀青,是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普洱茶、部分红茶等的初制工序之一。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3.而在茶叶完成杀青经过冷却后,还需进行揉捻,揉捻是绿茶初制的塑型工序,通过揉捻使其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并对内质改善也有所影响。揉捻可以卷紧茶条,缩小体积,为炒干成条打好基础,适当破坏叶组织、物质转变。
4.传统的茶叶杀青方式,如燃煤(材)取能杀青方式,不仅烟雾污染环境,而且工作场所灰尘甚多,既影响茶叶卫生质量,又对制茶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自动化程度不同,浪费劳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微波技术加工,使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其色、香、味、形保持不变,营养成份损失甚少,茶叶品质高。同时由于该技术完全是自动化控制,不仅减轻了劳动者的强度,且生产效率也大幅提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茶微波杀青、揉捻装置,包括微波杀青机、提升机、揉捻机、微波干燥机、支架,所述提升机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第一传送带为下传送带,所述下传送带上方设置有料斗,所述第二传送带为上升传送带,所述上升传送带底端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三传送带为上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上方设置所述微波杀青机,所述微波杀青机包括箱体、水汽抑制器和第一微波发生器,所述水汽抑制器由吸水海绵板和排水管道组成,所述吸水海绵板设置在微波杀青机内部顶端,所述排水管道连接设置在吸水海绵板底端并通向微波杀青机外部,所述第一微波发生器固定设置在第三传送带两侧箱体内壁上。所述第三传送带下方支架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揉捻机包括机箱、卷扬机、钢缆、转轴、滑动支架、电机、转盘、气缸、推板、出料口挡板、控制器,所述气缸设置在支架上且在第三传送带下方,所述气缸具有伸出端,伸出端设置有推板,在推板同一水平位置且与气缸相对应的另一侧的揉捻机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挡板设置在出料口处,所述第三传送带出口处与机箱入口相连,所述转轴设置在揉捻机内部顶端,所述转轴一侧揉捻机外部设置有支撑台,所述卷扬机设置在支撑台处,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卷扬机下方,所述卷扬机通过所述钢缆绕过转轴上方连接所述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固定在机箱内壁设置的滑道内,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滑动支架底部,所述转盘通过传动轴连接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微波干燥机设置在揉捻机左侧,所述微波干燥机包括第四传送带、第二微波发生器、烘干器及箱体外壳,所述第四传送带设置在揉捻机出料口偏
下方,所述箱体外壳设置在第四传送带上方,所述第二微波发生器设置在第四传送带两侧箱体外壳内壁上,所述烘干器设置在箱体外壳内壁顶端。所述支架用于支撑固定微波杀青机、提升机、揉捻机、微波干燥机。
7.优选的,所述吸水海绵板由塑料网和海绵制成,吸水海绵板高的一端设置箱体内壁顶角处,低的一端设置在排水管道处。
8.优选的,所述转盘由两个小圆盘和大圆盘组成,小圆盘固定在大圆盘底端。
9.优选的,所述烘干器由加热板和风扇组成,所述风扇固定在箱体外壳内壁顶端,加热板设置在风扇下方。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1.(1)提高了茶叶品质
12.微波加工使茶叶加工质量提高了一个档次,其色、香、味、形保持不变,营养成份损失甚少,能提高茶叶的品质,微波加工为茶产业的发展新思路,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13.(2)减轻了劳动强度
14.由于该技术完全是自动化控制,制茶工人仅仅是在茶叶杀青和干燥工艺制作过程中,从事劳动强度极低的喂料作业,不仅不需从事繁重的工作,而且也不必担心茶叶杀青干燥的质量,极大地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并且生产效率也有大幅的提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前侧立体图;
16.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后侧立体图。
18.图中:1.微波杀青机;2、提升机;3、揉捻机;4、微波干燥机;11、箱体;12、水汽抑制器;13、第一微波发生器;21、第一传送带;22、第二传送带;23、第三传送带;24支架;31、机箱;32、卷扬机;33、钢缆;34、转轴;35、滑动支架;36、电机;37、转盘;38、气缸;39、推板;391、出料口挡板;392、控制器;41、第四传送带;42、第二微波发生器;43、烘干器;431、加热板;432、风扇;44、箱体外壳;51、吸水海绵板;52、排水管道;53、料斗;54、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使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再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0.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一种绿茶微波杀青、揉捻装置,包括微波杀青机1、提升机2、揉捻机3、微波干燥机4、支架24,提升机2包括第一传送带21、第二传送带22、第三传送带23,第一传送带21为下传送带,下传送带上方设置有料斗53,茶叶从料斗处倒入,茶叶经过第一传送带21,进而流入第二传送带22,第二传送带22为上升传送带,第二传送带22底端设置有第二挡板54,第二挡板54可以防止上升过程中茶叶掉落,经过第二传送带22后,进而送入第三传送带23,第三传送带23为上传送带。
21.微波杀青机1设置在第三传送带23上方,微波杀青机1包括箱体11、水汽抑制器12和第一微波发生器13,水汽抑制器12由吸水海绵板51和排水管道52组成,吸水海绵板51由塑料网和海绵制成,吸水海绵板51高的一端设置箱体11内壁顶角处,低的一端设置在排水
管道52处,排水管道52连接设置在吸水海绵板51底端并通向微波杀青机1外部,第一微波发生器13固定设置在第三传送带23两侧、箱体11内壁上,当茶叶经过微波杀青机1时,第一微波发生器13对茶叶进行微波杀青,由于高温,茶叶内多余的水分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触碰到吸水海绵板51,吸水海绵板51将水收集至排水管道52内,统一收集的水由排水管道52排出。
22.揉捻机3设置在第三传送带23出口处,揉捻机3包括机箱31、卷扬机32、钢缆33、转轴34、滑动支架35、电机36、转盘37、气缸38、推板39、出料口挡板391、控制器392,气缸38设置在支架24上且在第三传送带23下方,气缸38的伸出端伸至所述揉捻机3内部,气缸38具有伸出端,伸出端设置有推板39,在推板39同一水平位置且与气缸38相对应的另一侧的揉捻机3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挡板391设置在出料口处,第三传送带23出口处与机箱31入口相连,转轴34设置在揉捻机3内部顶端,转轴34一侧揉捻机3外部设置有支撑台,卷扬机32设置在支撑台处,控制器392设置在卷扬机32下方,卷扬机32通过所述钢缆33绕过转轴34上方连接所述滑动支架35,滑动支架35固定在机箱31内壁设置的滑道内,电机36固定设置在滑动支架35底部,电机36的输出端连接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下方固定设置有转盘37,转盘37由两个小圆盘和大圆盘组成,小圆盘固定在大圆盘底端,茶叶进入揉捻机3后由转盘37对其进行揉捻,卷扬机32用于控制上下高度及揉捻力度,电机36用于控制揉捻速度,茶叶揉捻完成后,卷扬机32通过钢缆33、转轴34将滑动支架35、电机36、转盘37提起,气缸38通过推板39连同茶叶将出料口挡板391推开,并把茶叶推入微波干燥机4内。
23.微波干燥机4设置在揉捻机3左侧,微波干燥机4包括第四传送带41、第二微波发生器42、烘干器43及箱体外壳44,第四传送带41设置在揉捻机出料口偏下方,箱体外壳44设置在第四传送带41上方,第二微波发生器42设置在第四传送带41两侧箱体外壳内壁上,烘干器43设置在箱体外壳44内壁顶端。茶叶进入微波干燥机4后,第二微波发生器42对其进行工作,微波干燥机4内部上方设置烘干器43,烘干器43包括加热板431和风扇432,风扇432固定在箱体外壳44内壁顶端,加热板431设置在风扇432下方,烘干器43的作用是将茶叶进行加热和烘干,使茶叶的品质达到理想的状态。
24.控制器392统一控制微波杀青机1、提升机2、揉捻机3、微波干燥机4的电机转速及控制状态。
25.所述支架24用于支撑固定微波杀青机1、提升机2、揉捻机3、微波干燥机4。
26.本发明中,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27.茶叶首先从料斗53处倒入,当茶叶经过第一传送带21,进而送入第二传送带22,第二传送带22底端设置有第二挡板54,第二挡板54可以防止上升过程中茶叶掉落,经过第二传送带22后,进而送入第三传送带23。
28.当茶叶送入第三传送带23时,微波杀青机1工作,第一微波发生器13会进行微波杀青,由于高温,茶叶内多余的水分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触碰到吸水海绵板51,吸水海绵板51将水收集至排水管道52内,统一收集的水由排水管道52排出。
29.茶叶经过微波杀青后,第三传送带23继续将茶叶输送至揉捻机3内,由转盘37对其进行揉捻,卷扬机32用于控制上下高度及揉捻力度,电机36用于控制揉捻速度,茶叶揉捻完成后,卷扬机32通过钢缆33、转轴34将滑动支架35、电机36、转盘37提起,然后气缸38通过推板39连同茶叶将出料口挡板391推开,并把茶叶推入微波干燥机4内。
30.茶叶进入微波干燥机4后,第二微波发生器42对其进行工作,再加烘干器43对茶叶进行加热和烘干,使茶叶达到最佳状态。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