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机动车锁、特别是机动车门锁的制作方法

2022-06-01 20:36: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锁、特别是机动车门锁,其具有用于致动/操纵杆链、特别是锁定杆链的电动的驱动装置,并且具有用于在应急致动/操纵过程、特别是应急解锁过程中对驱动装置供电的应急蓄能器。


背景技术:

2.前述的机动车锁或机动车门锁通常具有包括转动锁叉和锁定爪的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可以借助电动驱动装置通过操纵杆系/操纵杆链以电动方式打开。这个过程称为“电动打开”并且是充分已知的,对此,仅作为示例参考申请人的文献de 10 2017 124 525 a1。为了电动打开锁止机构,就此借助布置在那里的传感器评估门外把手或门内把手的信号。传感器操纵借助控制单元来检测,并且用于使电动驱动装置通过作为操纵杆链的触发杆将锁定爪从其与转动锁叉的接合中抬起。
3.在由文献de 10 2017 124 525 a1描述的机动车门锁中,附加地还设置有用于应急操纵电动驱动装置的机械操纵元件。借助于用于应急操纵的机械操纵元件,即使在驱动装置失效时也应能够不变地实现和实施对锁止机构的操纵。为此大多情况下与锁止机构的应急闭锁相对应,以便确保所属的机动车门的闭锁。这被证明原则上是有利的。
4.在按照文献de 10 2017 125 719 a1的此类现有技术中,作为用于按照文献de 10 2017 124 525 a1应急操纵驱动元件的机械操纵元件的替代方案,设置有附加的应急蓄能器。借助应急蓄能器在应急操纵或应急解锁过程中向驱动装置供给所需的电能。在这种情况下,操纵杆链构造为锁定杆链,并且在正常运行中用于使所属的机动车锁至少占据“解锁”和“闭锁”位置。
5.如果在该情况下引起电动驱动装置失效并且锁定杆链不能够从其所占据的“闭锁”位置转移到“解锁”位置中,那么就切换到所谓的应急操纵模式中。前提是对用户的验证检查结果是肯定的/正确的。因此,借助应急蓄能器供应电能的电动驱动装置用于在该应急操纵模式中使锁从其锁定位置转移到解锁位置中或相反地从解锁位置转移到锁定位置中。这同样被证明是有利的。
6.在根据文献de 10 2017 125 719 a1的已知教导中,其中所实施的应急操纵设备配备有多个强制的组件。为此不仅包括应急蓄能器,而且还包括用于与用于控制锁的电子单元的id发射器通信的附加通信单元,以及最后还包括用于能量管理的装置或能量管理系统,以便能够获得应急蓄能器的荷电状态。借助应急蓄能器不仅在主电源(固定安装在车辆中的蓄电池)失效时给电子单元和通信单元供应所需的电能,而且也给未进一步详细说明的锁驱动装置供应电能。在此,也可以利用可通过能量接头连接的外部蓄能器作为应急蓄能器工作。因此,不需要从机动车中给应急蓄能器充电。尽管如此,已知的解决方案在结构上相对复杂。
7.这也适用于根据文献de 10 2006 002 119 a1的属于现有技术的其他方式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描述了一种闭锁系统,其中在钥匙和发射器/接收器之间重新传输信号以解
锁和/或锁定对应的锁。此外,能够实现从钥匙向锁传输能量。由此特别是在电动门锁中,锁可以在应急情况下被激活。能量传输在此可以借助电触点或也可以借助通过线圈的感应传输来实现和完成。
8.当涉及到将应急操纵与前置的验证检查耦合时,现有技术原则上证明是有利的。然而,迄今为止的解决方案在机械和电路技术上是成本高的,这是因为所实现的锁驱动装置通常反向地操作,因此必须在应急操纵之后以马达驱动的方式复位。由此产生结构上复杂的构造并提高了能量消耗,这特别是在应急运行中是不利的,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将应急蓄能器的尺寸设计得不必要地大或者在应急蓄能器未完全充电时依然存在问题,并且不能或者不能完全进行应急操纵。在此本发明整体上提供补救。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这样进一步改进这种机动车门锁并且特别是机动车门锁,使得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地构造的应急致动装置/应急操纵装置,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减小的能量消耗。
10.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这种机动车锁、特别是机动车门锁的特征在于,用于应急操纵并且特别是应急解锁的驱动装置克服复位弹簧的力对操纵杆链、特别是锁定杆链进行加载。此外,根据有利的设计方案,驱动装置单向地起作用。
11.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使得驱动装置配备有高传动比的传动机构,例如线材传动机构(fadengetriebe)。在这种情况下,还证实为有利的是,传动机构经由柔性的连接件作用于操纵杆链的杆。在实现线材传动机构的情况下,柔性连接件可以是作为这种线材传动机构的组成部分的本来就提供的线材。
12.此外,因为杆作为操纵杆链的组成部分并且特别是锁定杆链配备有飞轮机构,因此有利于结构简单的构造。以这种方式,驱动装置能够加载相关的杆以用于应急操纵。与之相对地,驱动装置的回程以无需力作用的方式或者说以无需驱动装置附加地加载的方式实现,即通过之前张紧的复位弹簧加载。
13.此外,一种特别简单且成本低廉地构造的变型方案的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必要时包括应急蓄能器在内构造为锁壳体的附接模块。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驱动装置和大多也还有应急蓄能器限定了结构单元,即附接模块,该附接模块整体上连接在本来就存在的锁壳体上。在此,相关的附接模块的连接可以以可拆卸的方式进行,从而附接模块在需要时可以被改装。
14.此外,证明为有利的是,在应急操纵之前进行操作人员的验证检查。在此可以类似地进行,如其在前面已经参考的和根据文献de 10 2017 125710a1的这类现有技术中详细描述的那样。实际上,大多如此进行设计,即,想要进入的操作人员具有id发射器、特别是电子钥匙。在验证检查的过程中,在电子钥匙与机动车一方的控制单元或控制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在此,控制单元亦或控制设备借助应急蓄能器被供给所需的电能。此外,应急蓄能器确保了在对操作人员的验证检查是肯定的之后可以如概述那样进行应急操纵。
15.为此仅需要的是,单向地加载用于操纵杆链、特别是锁定杆链的电动驱动装置,即这样加载,使得杆通常从其所占据的“闭锁”位置转移到“解锁”位置中。在这种情况下,操纵杆链构造为锁定杆链并且杆构造为锁定杆。
16.通过电动驱动装置的单向设计,电动驱动装置能够以特别简单且成本有效的方式以机械方式实现和实施。电动驱动装置与复位弹簧的组合在这种情况下确保了,在借助于单向起作用的驱动装置对相关的杆加载之后,杆和驱动装置仍然复位。为此,复位弹簧首先在操纵杆的过程中被张紧并且然后在电动的驱动装置关断之后用于将驱动装置和杆复位到其初始位置中。
17.这种操纵方式是必需的,并且根据本发明特别简单地通过所实现的复位弹簧来实施,这是因为在结束应急操纵之后,相应的机动车锁必须被转换回其初始位置。除了之前描述的且优选实现的应急解锁之外,也可实现且可设想附加地应急闭锁。在此,该应急闭锁可以借助于机械的操纵元件来实施。这种机械的操纵元件可以是用于应急闭锁的操纵螺母。该操纵螺母可以布置在机动车门锁的进入区域中,从而在打开机动车门并且打开相关的机动车门时,机动车门锁可以借助于该操纵螺母从其“解锁”位置转移到“应急锁定”位置中。虽然原则上由文献de 20 2012 008 326 u1、ep 1 267 022 b1或还有de 88 09 256 u1中已知这种做法,然而不与附加的应急解锁相结合。
18.结果提供了一种机动车锁和特别是机动车门锁,该机动车锁和特别是机动车门锁提供并实现了结构上简单地构造的应急操纵或应急解锁。实际上,当在这种情况下作用在锁定杆链上的电动驱动装置在其功能方面发生故障,并且锁定杆链在该示例情况下保持在其完全占据的“锁定”位置中时,这种应急解锁才是必需的。在此,本发明基于这样的认识,即,不仅在机动车停放时典型地占据锁定杆链的“锁定”状态,而且出于安全原因也在行驶期间占据“锁定”状态。
19.为了特别在停放的机动车中且例如电源切断的情况下仍然对于想要进入的操作人员提供进入可能性,根据本发明首先进行验证检查。为了在这种情况下实现这一点,设有应急蓄能器,该应急蓄能器向控制单元或者说控制设备供给所需的电能,从而接下来进行验证检查,在该验证检查中控制单元例如与操作人员一方的钥匙或者一般地与id发射器进行通信。在对想要进入的操作人员的验证检查结果是肯定的之后,应急蓄能器随后用于对电动驱动装置进行加载,以便将锁定杆链从其所占据的“锁定”状态转移到“解锁”位置中。然后才能够借助附加设置的操纵杆机构机械地打开例如包括转动锁叉和锁定爪的相应的锁止机构。
20.原则上也可以设计电动打开构型,在这种情况下,应急蓄能器对用于操纵杆机构的电动驱动装置加载。在此,通常能够借助“唯一的”电动驱动装置工作,所述驱动装置在示例情况下将锁定杆链加载到“解锁”以及“锁定”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并且附加地用于所描述的应急打开。然而通常情况下设置有附加的电动驱动装置,在大多数情况下该附加的电动驱动装置连同应急蓄能器在内针对锁壳体限定所述附接模块。通过结合所述强制的复位弹簧来重置用于应急操纵的单向的驱动装置,相关的附接模块可以在结构上特别简单地构造。因此,可以控制与这种附接模块连接的附加重量。与此相关的成本也很低,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观察到在简化的结构和降低的制造成本方面的特别的优点。这是本发明的主要优点。
附图说明
21.下面借助于示出仅仅一个实施例的附图详细解释本发明;在此示出:
22.图1以示意性的概览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锁,其具有机动车锁的形式,
23.图2示出了电动驱动装置的细节,和
24.图3示出图2的主题的另一局部细节。
具体实施方式
25.在附图中示出了机动车锁,其在实施例的范围内并且不受限地涉及机动车门锁1。机动车门锁1为此目的具有锁壳体2,在该锁壳体内部例如但不限于布置有具有通常功能的、包括转动锁叉和锁定爪的锁止机构。此外,在壳体2或机动车门锁1的内部存在操纵杆链3,所述操纵杆链根据图1中的实施例仅示意性地示出。操纵杆链3在实施例中但不限于设计为锁定杆链并且特别是设计成中央锁定链。
26.在根据图1的概览中附加地看到机动车一方的控制设备或控制单元4。此外,还设置了对用于操纵杆链或锁定杆链3的驱动装置6进行供电的应急蓄能器。驱动装置6在应急解锁的过程中克服复位弹簧7的力对锁定杆链3加载,该应急解锁将在下文中进一步描述。
27.然而,在出现这种应急解锁之前,首先执行对想要进入的操作人员的验证检查。为了该目的,想要进入的操作人员拥有操作人员一方的钥匙8。在应急操纵或应急解锁的情况下,蓄能器5用于给控制设备或控制单元4供应所需的电能,由此可以在控制单元4与操作人员一方的钥匙8之间进行优选无线的(并且在图1中示出的)通信。
28.在操作人员一方的钥匙8和借助应急存储器5供电的控制单元4之间的无线或有线通信的过程中进行数据交换,借助于所述数据检查携带操作人员一方的钥匙8的操作人员的合法性。如果操作人员的这种验证检查结果是肯定的,那么紧接着蓄能器5使得电动驱动装置6能借助于蓄能器5供电,以便将锁定杆链3从其所处的“锁定”位置转移到“解锁”位置。
29.为此,如果验证检查结果是肯定的,则蓄能器5连接到控制单元4上并且控制单元4本身对电动驱动装置6进行加载。在该应急解锁的过程中,单向作用的驱动装置6克服复位弹簧7的力对操纵杆链或锁定杆链3加载。具体地,驱动装置6经由连接在下游的并且在图2中详细示出的传动机构9、10作用于作为锁定杆链3的组成部分的杆3a。
30.传动机构9、10是高传动比的传动机构9、10,即这种传动机构将电动驱动装置6或者在此实现的电动马达6的输出轴9的转动直接传递到根据本实施例的杆3a上,这是因为传动机构9、10是线材传动机构。该电动驱动装置具有卷绕在输出轴9上的线材10,该线材将输出轴9的转动以及进而电动马达6的转动直接转换成在图3中示出的线材10缩短。根据图3中的细节视图,当输出轴9每转一周,在端侧作用在可摆动的杆3a上的线材10的缩短导致:杆或锁定杆3a最终从其虚线示出的“锁定”位置转移到实线示出的“解锁”位置。虽然该过程可能由于与相关的摆动路径相对应的电动马达6转数而可能持续几秒钟,然而这对于在此所描述的应急运行或应急解锁来说是可接受的。因为传动机构9、10或示例性实现的线材传动机构9、10所实现的高传动比意味着驱动装置6或电动马达可以以小电流工作。由此,应急蓄能器5仅被轻微加载或者可使用具有小容量的应急蓄能器。
31.由此附加地存在如下可能性,即,电动马达6和复位弹簧7与蓄能器5一起整体上限定出在图1中示出的附接模块5、6、7或6、7,该附接模块可作为结构单元被安装到在该处提供的锁壳体处。但相关的附接模块5、6、7也可以仅包括电动马达6和所属的复位弹簧7。
32.此外,在对比观察图2和图3时可见,传动机构9、10经由柔性的连接件在作为杆3的
组成部分的杆3a上工作。根据该实施例,柔性连接件和作为线材传动机构9、10的组成部分的线材10重合,从而特别简单地实现结构上的构造。
33.为此驱动装置6有利地单向地起作用,也就是说,仅沿图3中所示的方向(如在那里附加示出的箭头所示),示出的杆3a可以以拉动方式从其虚线所示的“锁定”位置转移到实线所示的“解锁”位置,。
34.杆3a的以及驱动装置6或电动马达的返回运动相应借助于复位弹簧7实现。为此,复位弹簧7可以构造为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以其一个端部连接到电动马达6的输出轴9的向后的延长部上,而复位弹簧7的另一端部或者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的螺旋弹簧可以位置固定地例如连接到机动车门锁1的壳体2上。
35.借助于对比观察图2和图3还可看到,杆3a配备有飞轮。也就是说,仅能够实现将杆3a从其虚线的位置拉动加载到实线的位置中。与此相对地,可以通过所示出的属于杆3a的弹簧来确保杆3a的向后运动。与此相对,复位弹簧7在所述的应急解锁之后用于使之前在这个过程中卷绕在输出轴9上的线材10又退绕。也就是说,驱动装置6对杆3a加载用于应急解锁,而该杆的回程以无需力作用的方式进行,即,通过之前张紧的复位弹簧7的加载而实现,该复位弹簧在应急解锁结束之后可以松弛并且在此使马达复位,具体而言使线材10从输出轴9上退绕。
36.附加地,在图1中还示出了操纵元件11。操纵元件11可以是机械的操纵元件11并且具体是操纵螺母11,所述操纵螺母例如能够用工具、钥匙、螺丝刀等施加作用。根据该实施例,操纵螺母11位于机动车门锁1的进入区域中。由此,当机动车门打开时,可以触及到操纵螺母11。如果机动车锁1因为电动驱动装置6故障而占据锁定杆链3的“解锁”状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借助于机械的操纵元件或操纵螺母11补充地确保应急锁定。为此,机械的操纵元件或操纵螺母11这样作用于杆3a,使得该杆从所占据的实线示出的“解锁”位置转移到虚线所示的“锁定”位置。同时,在此可以相应地使操纵螺母12运动,这仅仅出于简化图示的原因而呈现。当然,对于之前描述的应急解锁过程中的功能,操纵螺母11不是必需的。
37.附图标记列表:
[0038]1ꢀꢀ
机动车门锁
[0039]2ꢀꢀ
锁壳体
[0040]3ꢀꢀ
操纵杆链
[0041]
3a 杆
[0042]4ꢀꢀ
控制单元
[0043]5ꢀꢀ
应急蓄能器
[0044]6ꢀꢀ
驱动装置
[0045]7ꢀꢀ
复位弹簧
[0046]8ꢀꢀ
钥匙
[0047]9ꢀꢀ
线材
[0048]
10 输出轴
[0049]
11 操纵螺母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