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碳化硅单晶片、晶体及制备方法、半导体器件与流程

2022-06-01 17:42: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碳化硅单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单晶片的表面为其法线方向与c向夹角范围为0度-8度的表面,包括端点值;所述碳化硅单晶片上的聚集位错密度小于300个/cm2;其中,所述聚集位错为经过熔融koh腐蚀后,在所述碳化硅晶片表面显露出腐蚀坑,任意两个所述腐蚀坑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80微米的位错聚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单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集位错为聚集螺位错;所述碳化硅单晶片的表面为其法线方向与c向夹角范围为0度-8度,包括端点值;所述碳化硅单晶片上的聚集螺位错密度为小于20个/cm2;其中,所述聚集螺位错为经过熔融koh腐蚀后,在所述碳化硅晶片表面显露出对应螺位错的腐蚀坑,任意两个所述对应螺位错的腐蚀坑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80微米的位错聚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化硅单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集位错为聚集螺位错;所述碳化硅单晶片的表面为其法线方向与c向夹角范围为0度-8度,包括端点值;所述碳化硅单晶片上的聚集螺位错密度为小于5个/cm2;其中,所述聚集螺位错为经过熔融koh腐蚀后,在所述碳化硅晶片表面显露出对应螺位错的腐蚀坑,任意两个所述对应螺位错的腐蚀坑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60微米的位错聚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单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集位错为聚集基平面位错;所述碳化硅单晶片的表面为其法线方向与c向夹角范围为2度-8度,包括端点值;所述碳化硅单晶片上的聚集基平面位错密度为小于50个/cm2;其中,所述聚集基平面位错为经过熔融koh腐蚀后,在所述碳化硅晶片表面显露出对应基平面位错的腐蚀坑,任意两个所述对应基平面位错的腐蚀坑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40微米的位错聚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单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集位错为聚集刃位错;所述碳化硅单晶片的表面为其法线方向与c向夹角范围为0度-8度,包括端点值;所述碳化硅单晶片上的聚集刃位错密度为小于200个/cm2;其中,所述聚集刃位错为经过熔融koh腐蚀后,在所述碳化硅晶片表面显露出腐蚀坑,任意两个所述腐蚀坑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60微米的位错聚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单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集位错为聚集复合位错;所述碳化硅单晶片的表面为其法线方向与c向夹角范围为2度-8度,包括端点值;所述碳化硅单晶片上的聚集复合位错密度为小于50个/cm2;其中,所述聚集复合位错为经过熔融koh腐蚀后,在所述碳化硅晶片表面显露出腐蚀坑,任意两个不同类型位错腐蚀坑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60微米的位错聚集。7.一种碳化硅晶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装好碳化硅原料的坩埚加盖无籽晶的石墨盖进行预处理;提供籽晶,所述籽晶的聚集位错密度范围为小于200个/cm2;将预处理的石墨盖更换为含所述籽晶的石墨盖,将其安装至预处理后的坩埚内;生长碳化硅晶体;
原位退火。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化硅晶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籽晶的聚集螺位错密度范围为小于10个/cm2。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化硅晶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装好碳化硅原料的坩埚加盖无籽晶的石墨盖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设置坩埚温度范围为2000℃~2200℃,压力小于10pa,并采用真空泵持续抽气;预处理时长1小时-10小时。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化硅晶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碳化硅晶体,具体包括:使用含聚集位错密度范围为小于200个/cm2籽晶的石墨盖,控制生长温度范围在2200℃到2300℃,压力范围在50pa到4000pa,,温度波动小于2℃,压力波动小于0.2pa的生长条件生长碳化硅晶体。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化硅晶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退火,具体包括:将温度升高至比所述生长高50℃-200℃的温度,压力大于20000pa,进行退火10小时-100小时。12.一种碳化硅晶体,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7-11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形成。13.一种碳化硅单晶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碳化硅晶体,所述碳化硅晶体为权利要求12所述的碳化硅晶体;切割所述碳化硅晶体,研磨并抛光,得到碳化硅单晶片。14.一种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碳化硅单晶片制作形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化硅单晶片及其制备方法、碳化硅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半导体器件,所述碳化硅单晶片表面为其法线方向与c向夹角为0度-8度之间的表面,且该碳化硅单晶片上的聚集位错小于300个/cm2,所述聚集位错是指经过熔融KOH腐蚀后,得到的腐蚀坑中,任意两个腐蚀坑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80微米的位错聚集情况。即使在位错密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聚集位错密度也较小,从而提高了碳化硅基器件的良率。率。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俊 娄艳芳 彭同华 王波 赵宁 郭钰 杨建 张平 邹宇 杨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天科合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新疆天科合达蓝光半导体有限公司 江苏天科合达半导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5
技术公布日:2022/5/3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