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辊、介质输送装置、液体喷出装置以及辊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2022-06-01 09:51: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输送纸张等介质的辊、介质输送装置、液体喷出装置以及辊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以往,作为这种印刷装置,已知有通过对由输送辊输送的纸张等介质喷出墨水等液体而在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喷墨式打印机。在这样的打印机中也存在设置有夹持并输送进行了印刷的介质的带齿辊的打印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带齿辊由轮和保持架构成,该轮由具有多个齿顶形状的圆形的金属片构成,该保持架将该轮支承为能够旋转,在与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介质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在驱动轴(旋转轴的一个例子)上设有多个该带齿辊。这样构成的输送辊通过轮的齿顶与介质接触来输送介质,从而减小介质与带齿辊的接触面积而抑制从介质转印墨水。
3.构成专利文献1的带齿辊的轮由于是通过冲压加工形成的金属片,因此,通过将连结母材和金属片的系杆部切离而形成金属片。因此,在由金属片构成的轮的外周,除了齿顶形状之外,还形成系杆切割部。该系杆切割部的形状与齿顶形状不同,且与齿顶相比形成在轮的径向内侧。因此,若金属片的齿数变多,则在形成有系杆切割部的部分无法形成齿,将轮的齿顶形状连结成圆周而形成的假想圆成为偏离正圆的形状。于是,在从轴向(介质的宽度方向)观察带齿辊时,如果在该轴向上相邻的轮彼此的系杆切割部重叠、或者在带齿辊的周向上发生偏聚,则带齿辊的形状成为偏离正圆的形状。其结果是,存在由带齿辊输送的介质的输送精度降低的情况。
4.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将多个轮在经由不同部件的保持架嵌合为在轴向上垒积的状态时在周向上错开,从而防止了从轴向观察时系杆切割部在周向上发生偏聚。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159997号公报
6.但是,专利文献1的带齿辊虽然在从轴向观察时系杆切割部未在周向上发生偏聚,但若由于保持架的周向上的厚度不均而将厚度大的部分垒积,则与周向上的其它部分的厚度差被累积。在该情况下,带齿辊的周向上的厚度的不均增大。因此,存在如下这样的技术问题:在将带齿辊组装于驱动轴(旋转轴的一例)时相对于轴向倾斜,由此,容易产生带齿辊所输送的介质倾斜前行的歪斜。
7.需要指出,这样的技术问题不限于如专利文献1那样的带齿辊,例如,即使是通过冲压加工以外的蚀刻加工等其它加工方法形成且未设置系杆切割部的轮,只要是在轴向上将保持轮的保持架垒积而成的结构的辊就会同样地产生这样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辊其特征在于,用于输送介质,并具备:轮,在周面具有多个齿;以及保持架,使满足以下的条件1和条件2的n个轮在轴向上层叠来保持该n个轮,n为2以上的自然数。
9.条件1
10.当将所述辊的齿间距设为pr、将所述轮的齿间距设为pt时,满足pr=pt/n。
11.条件2
12.在将所述多个齿中的一个齿设为基准齿、将n个所述轮中的一个轮设为基准轮、将从所述轮的旋转轴方向观察时具有相对于所述基准轮的所述基准齿在周向上最近的基准齿的轮设为第2个轮、将在与第2个轮相对于所述基准轮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具有相对于该基准轮的基准齿从近到远的基准齿的轮依次设为第2~第n个轮的情况下,在1~n个所述轮中,在周向上相邻的基准齿所成的角度的合计值的最小值大于180度。
13.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介质输送装置具备:上述辊;第二辊,介质被夹在所述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以及驱动源,使所述辊旋转,所述第二辊相对于n个所述保持部中在轴向上最靠一侧且在一侧未排列所述轮的保持部向一侧延伸。
1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液体喷出装置具备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头和上述辊,所述辊对由所述液体喷出头喷出了液体的介质进行输送。
15.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辊的制造方法中,包括:准备工序,准备n个通过外插成型(outsert molding)一体地形成有合成树脂制的保持架的金属制的轮,n为2以上的自然数;以及层叠工序,将n个轮在周向上错开相位进行层叠,在所述层叠工序中,以满足上述条件1和上述条件2的方式层叠n个所述轮。
附图说明
16.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印刷装置的示意性正剖视图。
17.图2是表示输送辊对的立体图。
18.图3是表示构成输送驱动辊的带齿辊的立体图。
19.图4是表示带齿辊的主视图。
20.图5是从轴向观察带齿辊时的侧视图。
21.图6是包括轮和保持架而构成的带齿辊的分解立体图。
22.图7是从第一面侧观察轮的立体图。
23.图8是从第二面侧观察轮的立体图。
24.图9是表示轮的第一面的侧视图。
25.图10是表示轮的第二面的侧视图。
26.图11是表示相邻的两个轮部件的立体图。
27.图12是表示基准齿的位置的带齿辊的主视图。
28.图13是将图5所示的轮部件的外周缘的一部分放大后的放大图。
29.图14是表示图4所示的带齿辊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30.图15是表示带齿辊与从动辊的位置关系的主视图。
31.图16是表示辊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32.图1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个轮部件的立体图。
33.图18是表示基准齿的位置的带齿辊的主视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1…
印刷装置、10

输送带装置、11

辊对、20

头单元、20h

液体喷出头、50


护装置、60

输送辊对、61

介质输送装置、62

驱动源、70

作为辊的一例的驱动辊、71

作为旋转轴的一例的驱动轴、72

带齿辊、73

轮、73a

齿、73b

系杆切割部、73c

卡合片、74

保持架、74a

孔、74b

保持部、74c

卡合孔、74e

卡合突起、75

轮部件、76

保持部件、77

止动杆、78

挡圈、80

作为第二辊的一例的从动辊、w1

基准轮、w2~wn

第2~第n个轮、f、f1~f10

基准齿、ps

周向的齿间的间隔、lw

轮间的间隔、lt

轴向的齿间的间隔、l1

延伸的距离、p

介质、a

输送方向、b

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x

宽度方向、z

铅直方向、ax

轴向(旋转轴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第一实施方式
[0037]
以下,参照附图对液体喷出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是通过向作为介质的一例的纸张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例的墨水而在纸张上形成字符、图像的喷墨式打印机。
[0038]
如图1所示,作为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例的印刷装置1构成为喷墨方式的装置,该喷墨方式的装置通过对以记录纸张为代表的介质p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例的墨水来进行记录。需要指出,各图中所示的x-y-z坐标系是正交坐标系。
[0039]
x方向是与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介质的宽度方向及装置进深方向,作为一例,为水平方向。另外,x方向是与后述的a方向和b方向这两者交叉的装置进深方向的一例。将朝向x方向的里侧的方向称为 x方向,将朝向近前侧的方向称为-x方向。
[0040]
y方向是装置宽度方向,作为一例,为水平方向。将从印刷装置1的操作者观察时朝向y方向的左侧的方向称为 y方向,将朝向右侧的方向称为-y方向。z方向是装置高度方向,作为一例,为铅直方向。将朝向z方向的上方的方向称为 z方向,将朝向下方的方向称为-z方向。
[0041]
在印刷装置1中,介质p通过图1中虚线所示的输送路径t而被输送。印刷装置1具备头单元20,头单元20具备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头20h。示于y-z面的a-b坐标系是正交坐标系。a方向是输送路径t中与液体喷出头20h相对的区域中的介质p的输送方向。液体喷出头20h例如是能够向介质p的宽度方向x的整个范围喷出液体的行式头。将朝向a方向的上游的方向称为-a方向,将朝向下游的方向称为 a方向。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中的介质p的输送方向a是与水平方向和铅直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的倾斜的方向。
[0042]
头单元20相对于输送带装置10进退的移动方向为b方向。在b方向上,将液体喷出头20h接近输送路径t的方向称为 b方向,将远离输送路径t的方向称为-b方向。b方向是与a方向正交的倾斜的方向。
[0043]
印刷装置1具有长方体状的框体2。在框体2的z方向中央的上方形成有供记录后的介质p排出的排出部3。另外,在框体2上可装卸地设置有多个盒4。在多个盒4中容纳有介质p。容纳于各盒4中的介质p由拾取辊6及输送辊对7、8沿着输送路径t输送。从外部装置输送介质p的输送路径t1和从设置于框体2的手动托盘9输送介质p的输送路径t2汇合于输送路径t。
[0044]
另外,在输送路径t上配置有输送带装置10、输送介质p的多个输送辊对11、切换输送介质p的路径的多个挡板12、以及检测介质p的x方向的宽度的介质宽度传感器13。多个输
送辊对11中位于比记录位置靠输送方向a的上游侧且在沿着输送路径t的路径上最近的输送辊对11是带齿辊。需要指出,记录位置是输送路径t中与液体喷出头20h相对的位置。为了将该输送辊对11特别地与其它输送辊对区分而标注附图标记"60",以下称为输送辊对60。该输送辊对60具备作为辊的一例的驱动辊70和从动辊80。
[0045]
输送路径t在与介质宽度传感器13相对的区域处弯曲,从介质宽度传感器13向斜上方即a方向延伸。在输送路径t中的输送带装置10的下游设置有朝向排出部3的输送通路t3和输送通路t4以及使介质p的正反翻转的翻转通路t5。在排出部3中与输送通路t4配合地设置有未图示的排出托盘。
[0046]
印刷装置1具有使头单元20在升降方向上移动的升降机构(省略图示)。在此,b方向是使头单元20位移的方向。另外,在框体2内设有:容纳墨水等液体的液体容纳部23、储存墨水的废液的废液储存部16、以及控制印刷装置1的各部的动作的控制部26。液体容纳部23经由未图示的管向液体喷出头20h供给墨水。液体喷出头20h将所供给的墨水等液体从喷嘴(省略图示)朝向在输送路径t中输送的介质p喷出。
[0047]
如图1所示,印刷装置1具备对液体喷出头20h进行维护的维护装置50。维护装置50具备盖单元(省略图示),该盖单元具有盖。在到达维护时期时,控制部26使头单元20向-b方向避让,并且使维护装置50从图1所示的避让位置向与液体喷出头20h相对的维护位置移动,使其进行对液体喷出头20h的喷嘴的清洁。
[0048]
如图1所示,排出部3具备构成其底部的排出托盘21。排出托盘21是形成为板状的部件,具有载置被排出的介质p的载置面21a。另外,排出托盘21在介质p的输送路径t中设置于输送带装置10的下游且在z方向上相对于头单元20设置于 z方向上。具体而言,排出托盘21以在介质p的输送方向上排出托盘21的下游端部与上游端部相比位于 z方向的倾斜的姿势配置。载置面21a具有沿着介质p的排出方向朝向斜上方的倾斜。需要指出,在图1中,将印刷装置1的各构成部简化示出。
[0049]
控制部26控制印刷装置1中的介质p的输送、由头单元20对介质p记录信息的记录动作。即,控制部26控制输送辊对11和输送带装置10的各驱动源,并且控制液体喷出头20h。
[0050]
如图2所示,输送辊对60构成为包括作为辊的一例的驱动辊70和随着驱动辊70的旋转而进行从动旋转的从动辊80。驱动辊70及从动辊80沿b方向排列配置。驱动辊70利用从电动马达等驱动源62供给的动力而能够被驱动旋转。从动辊80配置在隔着输送路径t(参照图1)与驱动辊70相对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输送辊对60及驱动源62构成将介质p向液体喷出头20h的记录区域输送的介质输送装置61。驱动辊70与从动辊80一起输送由液体喷出头20h喷出了液体的介质p。
[0051]
如图2所示,驱动辊70构成为包括: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作为旋转轴的一例的驱动轴71和被该驱动轴71插入穿过的多个带齿辊72。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例如,10个带齿辊72被驱动轴71插入穿过。各带齿辊72以在驱动轴71延伸的方向即宽度方向x上隔开间隔地排列的状态固定于驱动轴71,设置成能够与驱动轴71一体旋转。
[0052]
从动辊80构成为包括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从动轴81和被该从动轴81插入穿过的多个辊82。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例如设置有与带齿辊72相同数量的10个辊82。辊82配置于在b方向上与带齿辊72相对的位置,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从动轴81旋转。辊82设置成其周面为没有凹凸的均匀的圆周面,构成为相对于被输送的介质p(参照图1)能够一面从动旋转一面
进行面接触。另外,从动辊80在从动轴81上与配置辊82的位置不同的多个部位(本实施方式中为六处)具备铅直向上延伸的例如螺旋弹簧等施力部件83。施力部件83通过向下方按压从动轴81而朝向驱动辊70对从动辊80施力。
[0053]
如图3~图5所示,带齿辊72组装成在宽度方向x上层叠有多片环板状的轮部件75,轮部件75由能够与介质p(参照图1)接触的轮73(本实施方式中为10片)和保持轮73的保持架74(本实施方式中为10个)一体成形而得。轮部件75通过轮73与保持架74的外插成型而制造。保持架74的外径尺寸比轮73的外径尺寸小且保持架74的板厚比轮73的板厚大。轮73在保持架74的厚度方向的大致宽度中心位置以其外周缘部从保持架74的外周端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状态使该外周缘部以外的环状的部分埋设于保持架74中。在从保持架74的外周端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轮73的周缘部,轮73的齿73a沿周向以大致一定的间距向径向外侧突出。
[0054]
由此,带齿辊72通过多个轮73以在与轮73的侧面正交的轴向ax(本实施方式中为与宽度方向x相同的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的状态保持于多个保持架74而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轴向ax的-ax侧(与宽度方向x的-x侧相同的一侧)的端部的除保持部件76以外的10个保持架74分别与轮73一体成形。保持架74从轮73的轴向ax的两侧面以规定厚度呈大致环板状鼓出。
[0055]
因此,多个轮73在宽度方向x上以规定的间隔(轮间距)被保持。在位于轴向ax的 ax侧(与宽度方向x的 x侧相同的一侧)的端部的保持部件76上形成有供驱动轴71插入穿过的贯通孔76a和在与贯通孔76a的轴线交叉的径向上延伸的键槽76b。在保持部件76上安装有对于驱动轴71(参照图3)在与其轴向正交的方向上贯通的止动杆77。另外,在位于-ax侧的端部的轮部件75的保持架74处,挡圈78以与其-ax侧的面接触的方式安装于驱动轴71。由此,在驱动轴71的轴向(轴向ax)上带齿辊72被止动杆77和挡圈78夹入其间,从而限制带齿辊72相对于驱动轴71沿轴向ax移动。而且,带齿辊72能够相对于驱动轴71一体旋转地固定于驱动轴71。
[0056]
多个轮73(参照图6)由环带(hoop)材料(省略图示)通过冲裁加工(冲压加工)而形成,该环带材料成为例如由不锈钢板形成的母材。具体而言,在环带材料通过冲裁加工(冲压加工)形成多个轮成型品。轮成型品借助3个系杆部支承于环带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形成有轮成型品的环带材料,通过外插成型,在轮成型品中除了轮73的外周缘以外的部分一体成形合成树脂制的保持架74。在外插成型品中,轮部件成型品(省略图示)在其周向上等间隔(120
°
间隔)的位置经由系杆部而与环带材料连结。通过利用冲压机将这些系杆部切离,形成图7~图10所示的轮部件75。
[0057]
如图7及图8所示,在构成轮部件75的轮73的外周遍及轮73的整周连续地设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齿73a。在轮73的外周设有作为系杆部(省略图示)的切离痕迹的系杆切割部73b。系杆切割部73b与系杆部同样地在轮73的周向上以等间隔即120
°
间隔设置有三个。如图9、图13所示,齿间距pt与间距pc大致相等,齿间距pt是轮73的周向上的齿73a和与该齿73a相邻的齿73a之间的距离,间距pc是系杆切割部73b和与该系杆切割部73b相邻的齿73a之间的距离。因此,在轮73的外周设置系杆切割部73b的部位未形成有齿73a。另外,系杆切割部73b的前端与齿73a的前端相比位于径向内侧。
[0058]
如图7~图11所示,在保持架74上形成有沿轴向ax贯通的孔74a。在保持架74中作
为-ax侧的面的第一面和作为 ax侧的面的第二面这两面,具有比轮73的外径小的外径的圆环状的保持部74b朝向轴向ax的两侧以一定的厚度突出。此外,保持部74b被孔74a贯通。在第一面侧(-ax侧)的保持部74b上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从该保持部74b的内周面朝向保持架74的径向外侧凹陷的卡合孔74c。
[0059]
如图11所示,在轮部件75中的保持架74的第一面侧(-ax侧)的保持部74b上,以与在轴向ax上相邻的轮部件75的保持架74的卡合孔74c对应的方式,多个卡合突起74e(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卡合突起74e)从相当于孔74a的外周缘的位置向径向外侧突出。对于10个保持架74中的各个保持架74,卡合孔74c的周向位置与卡合突起74e的周向位置互不相同。需要指出,在轮部件75的孔74a的内周面,作为轮73的内周缘的卡合片73c沿着孔74a的内周面延伸。在驱动轴71插入穿过轮部件75的孔74a的状态下,卡合片73c与驱动轴71的外周面卡合。
[0060]
如图11所示,保持架74组装于在轴向ax上相邻的保持架74上。具体而言,与图11中左侧的轮部件75相邻的轮部件75的-ax侧的保持架74的卡合突起74e与图11中左侧的轮部件75的 ax侧的保持架74的卡合孔74c卡合。由此,轮73被在轴向ax上相邻的保持架74夹入其间。
[0061]
多个轮部件75像这样沿轴向ax重叠而成的带齿辊72通过设置在其周面的齿73a的前端与介质p接触来输送介质p。即,带齿辊72的齿73a作为能够与介质p点接触的凸部发挥作用。
[0062]
另外,如图13所示,在带齿辊72中设置为,以从轴向ax观察带齿辊72时在带齿辊72的周面上各个齿73a不完全重叠的方式使齿73a的位置错离。即、配置成在从轴向ax观察带齿辊72时能够视觉确认设置在带齿辊72的周面上的所有齿73a。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为,当从轴向ax观察带齿辊72时,带齿辊72中的齿73a与齿73a的周向间隔在周向上为等间隔。即,当将轮73的个数设为n个时,以将在轮73的周向上相邻的齿73a与齿73a的距离即齿间距pt n等分的方式配置其它(n-1)个轮73的齿73a。
[0063]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n个轮部件75沿轴向ax层叠,并且将相邻的轮部件75的组装位置沿旋转方向错开地进行组装,因此,与轮73的周向的齿73a与齿73a的齿间距pt相比,能够使轮部件75的周向的齿73a与齿73a的间距缩窄至1/n。因此,作为具有带齿辊72的驱动辊70的制造方法,即使不进行加工费高且生产率低的蚀刻加工,也能够通过性价比佳且生产率高的冲压加工来满足同样的功能。不过,作为现状的冲压加工极限,齿顶与齿顶的间隔需要1mm左右。因此,例如为了构成齿间距3.6
°
,辊外径需要33mm左右。由于以往的辊外径为20mm左右,因此,若辊外径增大,则印刷装置1的产品尺寸大型化。
[0064]
于是,为了一面将辊外径维持为约20mm,一面实现每一个辊的齿间距pr=0.6
°
,增加了将轮73重叠的个数。在外径20mm的轮73中齿间距pt=6
°
,因此,通过将每一个辊的轮73重叠10个(n=10),从而每一个辊的齿间距pr变为0.6
°
(参照图13)。
[0065]
在此,当轮73的层叠个数增加时,带齿辊72的轴向ax的厚度增加,轮73每一个的厚度不均被累积。在该情况下,带齿辊72的周向上的厚度差(厚度不均)增大。如果厚度差大,则有时带齿辊72会相对于驱动轴71倾斜地被组装,这成为在介质p上产生损伤和/或不能确保目标输送精度的原因。另外,虽然使用止动杆77和挡圈78夹入轮73的层叠体来形成一个带齿辊72,但带齿辊72的倾斜成为产生其组装不良的原因。
[0066]
为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外插成型将合成树脂制的保持架74与轮73一体地形成,从而将轮部件75的保持架74形成为薄壁。由此,一面使在轴向ax上相邻的两个轮73之间的轮间距pw确保必要的尺寸,一面尽量避免带齿辊72的轴向ax的厚度变厚。但是,在外插成型中,虽然能够将保持架74成形为薄壁,但存在轮部件75中相当于浇口部的系杆切割部73b附近增厚的倾向。也就是说,特别是由于树脂成型时的浇口部附近容易变厚而产生轮部件75的周向的厚度不均。不过,未必在所有的系杆切割部73b附近厚度都会变厚,也影响环带材料中的轮成型品的位置等。也就是说,不能确定多个系杆切割部73b中的哪一个对厚度产生影响。如果在不考虑该轮部件75的周向的厚度不均的情况下将轮部件75在其厚的部分沿周向发生偏聚的状态下层叠,则在带齿辊72中的该偏聚部位处厚度比其它部位厚,存在引起上述问题的可能性。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带齿辊72被制造成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
[0067]
本实施方式的带齿辊72具备:轮73,在周面具有多个齿73a;以及保持架74,使满足以下的条件1和条件2的n(n为2以上的整数)个轮73在轴向上层叠来保持该轮73。
[0068]
条件1
[0069]
条件1是用于以齿间距pt的轮73实现比齿间距pt窄的齿间距的带齿辊72的条件。当将带齿辊72的齿间距设为pr、轮73的齿间距设为pt时,条件1由下式给出。
[0070]
pr=pt/n

(1)
[0071]
条件2
[0072]
条件2是满足以下的(a),(b)。
[0073]
(a)将轮73的多个齿73a中的一个齿73a设为基准齿f(参照图5),将多个轮73,
……
,73中的一个轮73设为基准轮w1(参照图5)。
[0074]
(b)将从轮73的轴向ax(旋转轴方向)观察时具有与基准轮w1的基准齿f1在周向上最近的基准齿f的轮73设为第2个轮w2。
[0075]
(c)将在与第2个轮相对于基准轮w1的方向相同的方向r(参照图12)上具有相对于基准轮w1的基准齿f1从近到远的基准齿的轮73依次设为第2~第n个轮w2~wn(参照图4)。在该情况下,在1~n个轮w1~wn中,n个基准齿f1~fn中在周向上相邻的每两个基准齿f所成的角度的合计值的最小值大于180度。
[0076]
这里,关于n个基准齿f2~fn中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基准齿所成的角度的合计值sumθ,例如在将第[1~2]个、第[2~3]个、第[(n-1)~n]个的各轮wk、wk 1之间的各基准齿fk、fk 1(其中,k为k=1,2,
……
n,k 1=1)所成的角度设为θ(1,2),θ(2,3),
……
,θ(n-1,n)时,合计值sumθ由sumθ=θ(1,2) θ(2,3)
……
θ(n-1,n) θ(1,n)给出。于是,当将合计值sumθ的最小值设为min[sumθ]时,条件2由下式给出。
[0077]
min[sumθ]>180
°…
(2)
[0078]
另外,n个基准齿f2~fn中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基准齿所成的角度的合计值sumθ的最小值min[sumθ]也可以大于360
°
。也就是说,也可以采用由下式给出的条件。
[0079]
min[sumθ]>360
°…
(3)
[0080]
在此,若min[sumθ]大于180
°
,则能够使轮73的厚的部位向隔着轮73的中心的相反侧的位置(最远的位置)错开,因此在缓和带齿辊72的厚度不均上可得到一定的效果。与此相对,如果min[sumθ]大于360
°
,则能够遍及一周地分散n个轮73的厚的部位,因此能够进一步缓和带齿辊72的厚度的周向的不均。
[0081]
在此,由于角度的合计值可能根据将哪个轮73作为基准轮w1而变化,因此通过合计值的最小值来规定条件。也就是说,将依次改变基准轮w1而求出的合计值成为最小值时的基准轮w1作为条件2中的基准轮w1。另外,带齿辊72也可以附加性地具备第n 1个轮。另外,在轴向ax上相邻的两个轮73的各基准齿f也可以不是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基准齿。另外,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基准齿f所成的角度、也就是说错开量也可以在所有的轮w1~wn间不相同。在此,“错开量”以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基准齿f所成的角度表示。“错开量”以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基准齿间使另一个基准齿fk 1相对于一个基准齿fk错开的角度表示。
[0082]
在n个轮73中,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基准齿f所成的角度、也就是错开量也可以全部为相同的值。在错开量全部为相同的值的情况下,错开量tc由下式给出。
[0083]
tc=n*pt m*pr

(4)
[0084]
这里,pr=pt/n,n和m是自然数,m和n互质。
[0085]
在错开量tc全部为相同的值的情况下,上述(2)式的条件可以使用错开量tc的合计值tc*n而替换为下式。
[0086]
n*tc>180
°…
(5)
[0087]
另外,错开量tc的合计值tc*n也可以大于360
°
。也就是说,也可以采用由下式给出的条件。
[0088]
n*tc>360
°…
(6)
[0089]
在此,若错开量tc的合计值tc*n大于180
°
,则能够使轮73的厚的部位向隔着轮73的中心的相反侧的位置(最远的位置)错开,因此在缓和带齿辊72的厚度不均上可得到一定的效果。与此相对,如果错开量tc的合计值tc*n大于360
°
,则能够将n个轮73的厚的部位遍及一周地大致均等地分散,因此能够进一步缓和带齿辊72的厚度在周向上的不均。
[0090]
在上述(4)式和上述(5)中,应用的n的值也可以是满足下式的条件的值。
[0091]
n*pt≥180
°
/n

(7)
[0092]
在此,n和n互质。
[0093]
另外,在上述(4)式和上述(6)中,应用的n的值也可以是满足下式的条件的值。
[0094]
n*pt≥360
°
/n

(8)
[0095]
在此,n和n互质。因此,即使将保持于保持架74的轮73在轴向ax上层叠而形成带齿辊72,由于基准齿f的偏聚引起的带齿辊72的厚度不均也难以在轴向ax上累积。
[0096]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轮73的齿间距pt为“6
°”
(pt=6
°
)、构成带齿辊72的轮73的个数为10个(n=10),因此,若采用上述(8)式的条件,则n≥6。例如,作为n的值,采用满足该条件的最小值“6”(n=6)。另外,也可以使用形成于在轮73的周向上等分的位置上的系杆切割部73b的个数m而采用成为个数m的倍数的n的值。如图5、图9所示,系杆切割部73b的个数m为“3”。“6”也是m的倍数,因此作为符合条件的n的一例而采用n=6。
[0097]
另外,在上述(4)式中,m例如也可以是“1”。当m=1时,在从轴向ax观察带齿辊72时,如图13所示,能够以在基准轮w1的齿间距pt的范围内剩余(n-1)个轮w2~wn的齿73a全部可见的方式沿轴向ax层叠n个轮73。当采用m=1时,错开量tc由下式给出。
[0098]
tc=n*pt pr(9)
[0099]
这里,n是轮73的齿间距pt的倍数。带齿辊72的齿间距pr由pt/(轮的个数n)规定。在本实施方式中,轮73的齿间距pt为“6
°”
。另外,将n的值设为“6”。另外,由于轮73的个数n
为“10”,因此,带齿辊72的齿间距pr根据6
°
/10为0.6
°
。因此,根据tc=6*6
°
0.6
°
,错开量tc为“36.6
°”

[0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轴向ax上相邻的保持架74彼此的组装,使在轴向ax上相邻的轮73错离错开量tc的量。具体而言,在图9所示的轮部件75中的一个保持架74中,以形成于-ax侧的卡合孔74c的周向位置和形成于 ax侧的卡合突起74e的周向位置在周向上相差错开量tc(=36.6
°
)的量的方式设置有卡合孔74c和卡合突起74e。因此,当使用图9所示的轮部件75而如图11所示在两个轮部件75的相对的面将卡合突起74e嵌入卡合孔74c时,两个轮部件75的相位错离错开量tc的36.6
°
而层叠。图6所示的n个轮部件75同样地以在轴向ax上相邻的轮部件彼此的相位在周向上各错离错开量tc的量的状态依次层叠。
[0101]
因此,如图12所示,在从轴向ax观察带齿辊72时,10个轮73各自的10个基准齿f1~f10大致均等地分散配置在一周的范围内。10个基准齿f1~f10沿图12中的逆时针方向的方向r按顺序配置为相位各错离错开量tc(=36.6
°
)的量。因此,缓和带齿辊72的厚度的周向不均。
[0102]
另外,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带齿辊72中,在轮73的周向上相邻的两个齿73a之间的间隔ps也可以小于在轴向ax上相邻的两个轮73之间的间隔lw(ps<lw)。
[0103]
而且,如图14所示,也可以是,在轮73的周向上相邻的两个齿73a之间的间隔ps比在轴向ax上相邻的两个轮73之间的最近的两个齿73a、73a之间的间隔lt窄。
[0104]
另外,如图5、图9所示,轮73分别具有多个系杆切割部73b。在轮73中,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系杆切割部73b所成的角度全部大于轮73的齿间距pt。
[0105]
而且,保持架74具有分别保持n个轮73且沿轴向ax排列有n个的保持部74b。
[0106]
介质输送装置61具备驱动辊70、介质p被夹在驱动辊70与作为第二辊的一例的从动辊80之间的从动辊80、以及使驱动辊70旋转的驱动源62。如图15所示,作为第二辊的一例的从动辊80相对于在轴向ax上最靠一侧且在一侧未排列轮73的保持部向一侧延伸。即,如图15所示,从动辊80的辊82位于比带齿辊72的端面向轴向ax的外侧延伸出距离l1的量的位置。
[0107]
作用
[0108]
对具备这样构成的输送辊对60的印刷装置1的作用进行说明。
[0109]
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1在介质p上进行印刷时,通过包括输送辊对60的多个输送辊对11和输送带装置10沿着输送路径t输送介质p。液体喷出头20h通过向由输送带装置10支承的介质p喷出墨水等液体,从而在介质p上印刷字符或图像。对于向与液体喷出头20h相对的记录区域送出介质p的输送辊对60,由于该介质p的输送位置决定液体喷出头20h的记录位置精度,因此要求输送位置精度。由于输送辊对60通过带齿辊72输送介质p,因此在带齿辊72与介质p之间不易产生打滑,介质p以高的输送位置精度被输送。其结果是,能够通过液体喷出头20h以高印刷精度对介质p进行印刷。
[0110]
图2~图5、图12所示的带齿辊72是通过使n个轮部件75一边将相位错开满足条件1和条件2的错开量tc的量一边沿轴向ax层叠而形成的。因此,在带齿辊72中,轴向ax的厚度的周向不均小。
[0111]
比较例1
[0112]
然而,在以错开量“0”层叠多个轮而形成的带齿辊中,由在树脂成型时产生的保持
架的厚度不均引起的厚的部分以相同的相位层叠,因此该保持架的厚的部分在轴向上累积。因此,带齿辊产生周向的厚度不均。
[0113]
比较例2
[0114]
另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带齿辊中,虽然设定了错开量tc,但错开量tc例如为15
°
或18
°
,是满足tc*n<180
°
的值。因此,在使轮与保持架一起边在周向上以错开量tc(例如15
°
)错开相位边在轴向上层叠时,在保持架成型时形成的厚的部分不能在周向上充分地分散。因此,带齿辊产生周向的厚度不均。
[0115]
比较例1及比较例2的带齿辊由于在周向上存在厚度不均,因此带齿辊有可能相对于驱动轴倾斜地被组装。在该情况下,存在由相对于驱动轴倾斜的带齿辊输送的介质歪斜的问题。
[0116]
实施例
[0117]
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带齿辊72通过一边使轮部件75的相位在周向上错开一边将多个(n个)轮部件75沿轴向ax层叠而形成。此外,将轮部件75的相位在周向上错开的错开量tc被设定为满足上述条件2、进而满足tc*n》180
°
的值。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错开量tc被设定为满足tc*n》360
°
的值。因此,针对外插成型时保持架74形成的厚的部分,边使多个(n个)轮部件75的相位在周向上以错开量tc错开,边沿轴向ax进行层叠。
[0118]
例如,如图12所示,在沿轴向ax层叠n个轮73(w1~w10)而制得的带齿辊72中,各轮73的基准齿f1~f10配置在沿周向各错离错开量tc(=36.6
°
)的位置。也就是说,n个轮73在相位沿周向各错离了错开量tc的状态下层叠。因此,外插成型时在各轮73上形成的厚的部分沿周向分散。其结果是,本实施方式的带齿辊72抑制周向的厚度不均。
[0119]
因此,防止带齿辊72相对于驱动轴71倾斜地被组装。由此,由带齿辊72输送的介质p难以产生歪斜。其结果是,通过具备输送辊对60的介质输送装置61,能够边抑制宽度方向x的偏移,边在输送方向a上以高的输送位置精度输送介质p。
[0120]
辊的制造方法
[0121]
接着,参照图16,对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带齿辊72的驱动辊7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0122]
如图16所示,驱动辊70的制造方法具备轮准备工序(步骤s1)和轮层叠工序(步骤s2)。需要指出,轮准备工序相当于“准备工序”的一例,轮层叠工序相当于“层叠工序”的一例。
[0123]
在轮准备工序(s1)中,针对每一个辊准备n个(例如10个)轮部件75。准备n个(其中,n为2以上的自然数)通过外插成型一体形成有合成树脂制的保持架74的金属制的轮73(轮部件75)。轮部件75可以在工厂制造准备,也可以购买制造好的部件来准备。在前者的情况下,在通过冲裁加工(冲压加工)从环带材料形成多个轮成型品后,通过外插成型在使轮73的包含全部的齿73a的周缘部露出的状态下用合成树脂材料模制除此以外的环状的部分。由此,轮73与保持架74形成为一体。然后,通过冲压加工将系杆部切离,由此将轮部件75从环带材料切离,得到多个轮部件75(参照图6~图11)。轮部件75具有多个系杆切割部73b。
[0124]
在接下来的轮层叠工序(s2)中,如图6所示,一个保持部件76和10个轮部件75在沿轴向ax层叠的状态下组装于驱动轴71。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通过在一个保持架74的卡合孔74c中嵌入另一个保持架74的卡合突起74e,来组装在轴向ax上相邻的两个轮部件75。此时,保持架74的卡合孔74c的周向位置和卡合突起74e的周向位置如图11所示错离
36.6
°
。因此,在轴向ax上相邻的两个保持架74在沿周向错离36.6
°
的状态下被组装。
[0125]
这样,图6所示的保持部件76和n个轮部件75一边在周向上将相位各错开36.6
°
一边被组装于驱动轴71。这样层叠的辊组装体通过位于-ax侧的端部的保持部件76和组装于驱动轴71的止动杆77限制轴向ax的移动。另外,轮组装体的 ax侧的端部通过以与 ax侧的端部的保持架74的端面接触的方式将挡圈78组装于驱动轴71而被保持其层叠状态。然后,剩余的9个带齿辊72同样地组装在驱动轴71上。由此,制造驱动辊70。
[0126]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所示的效果。
[0127]
(1)用于输送介质p的辊70(72)具备:轮73,在周面具有多个齿73a;以及保持架74,使满足以下的条件1和条件2的n个(其中,n为2以上的自然数)轮73在轴向ax上层叠来保持该轮73。当将辊70的齿间距设为pr、轮73的齿间距设为pt时,条件1是:满足pr=pt/n。
[0128]
条件2是:在将多个齿73a中的一个齿73a设为基准齿f、将n个轮73中的一个轮73设为基准轮w1、将从轮73的轴向ax观察时具有相对于基准轮w1的基准齿f在周向上最近的基准齿f的轮73设为第2个轮73、将在与第2个轮w2相对于基准轮w1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具有相对于基准轮w1的基准齿f从近到远的基准齿f的轮73依次设为第2~第n个轮w2~wn的情况下,在1~n个轮w1~wn中,在周向上相邻的基准齿f所成的角度的合计值的最小值大于180度。因此,基准齿f不易在周向上偏聚,因此能够分散辊70的厚度不均。另外,在n个轮73沿轴向ax层叠的结构中,能够实现比轮73的齿间距pt窄的辊70的齿间距pr。
[0129]
(2)轮73的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齿73a之间的间隔ps小于在轴向ax上相邻的两个轮73之间的间隔lw。因此,轮73的齿73a之间的间隔窄,所以能够减少保持于保持架74的轮73的层叠片数。
[0130]
(3)在轮73的周向上相邻的两个齿73a之间的间隔ps比在轴向ax上相邻的两个轮73之间最短的两个齿73a间的间隔lt窄。因此,能够使辊70在轴向ax上小型化,从而能够减小由于基准齿f在周向上偏聚而导致的辊70的周向的厚度不均的影响。即,关于因基准齿f的偏聚而引起的厚度不均的影响,辊70在轴向ax上越厚越显著,但是,由于能够使辊70在轴向ax上小型化,因而能够减小由于基准齿f在辊70的周向上偏聚而导致的辊70的厚度不均的影响。
[0131]
(4)在n个轮73中,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基准齿f所成的角度相同,当将角度设为错开量tc时,错开量tc的合计值tc*n大于360
°
。因此,由于n*tc>360
°
,因此与n*tc>180
°
时相比,能够进一步抑制将保持于保持架74的轮73层叠而形成辊70时辊70的周向的厚度不均。
[0132]
(5)n和n互质,n*pt≥360/n。因此,即使将被保持架74保持的轮73沿轴向ax层叠而形成辊70,由于基准齿f在辊70的周向上偏聚而引起的辊70的厚度不均也难以在轴向ax上累积。
[0133]
(6)轮73分别具有多个系杆切割部73b,在辊70的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系杆切割部73b所成的角度全部大于轮73的齿间距pt。因此,在辊70的周向上系杆切割部73b未发生偏聚,因而能够将由系杆切割部73b的有无引起的输送阻力不均在周向上分散。即,没有作为输送介质p的齿73a的功能的系杆切割部73b在辊70的周向上分散,因而能够使输送阻力的不均在周向上分散。
[0134]
(7)保持架74具有分别保持n个轮73的n个保持部74b,保持部74b在层叠了轮73时
的轴向ax的厚度比轮73的轴向ax的厚度厚。因此,n个轮73在层叠的状态下能够由保持部74b的厚度来规定间隙,因此辊70的装配性好。需要指出,由于在轮73的轴向ax上齿73a与齿73a之间存在间隙,齿73a彼此不紧贴,因此,墨水等液体难以堆积在间隙中、或者吸收液体而溶胀的介质p的起皱等变形因间隙而被允许,或者能够将变形的部分容纳在间隙中。例如,在如圆筒辊那样不允许因液体而溶胀的介质p的褶皱的变形或无法容纳褶皱的辊70中,虽然介质p的褶皱被弯折,但能够抑制这种介质p的褶皱的弯折。
[0135]
(8)具备驱动辊70、介质p被夹在驱动辊70与从动辊80之间的从动辊80、以及使驱动辊70旋转的驱动源62,从动辊80相对于n个保持部74b中在轴向ax上最靠一侧且在一侧未排列轮73的保持部74b向一侧延伸。因此,能够相应地使保持架74变薄。即使轮73在轴向ax上发生位置偏移,也容易与从动辊80之间夹着介质p。
[0136]
(9)作为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例的印刷装置1具备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头20h和驱动辊70。驱动辊70输送由液体喷出头20h喷出了液体的介质p。因此,即使向介质p喷出液体,由于驱动辊70通过轮73的齿73a输送介质p,因此液体也难以转印到轮73上。例如,与轮73不具有齿73a而进行面接触来输送介质p的辊70相比,液体难以转印到轮73上。
[0137]
(10)包括准备工序s1和层叠工序s2,在准备工序s1中,准备n个(其中,n为2以上的自然数)通过外插成型一体地形成有合成树脂制的保持架74的金属制的轮73,在层叠工序(s2)中,将n个轮73边在周向上错开相位边进行层叠。在层叠工序s2中,以满足条件1和条件2的方式层叠n个轮73。因此,根据该制造方法,可得到与驱动辊70(带齿辊72)同样的效果。
[0138]
第二实施方式
[0139]
参照图17和图18,对第二实施方式的介质输送装置61进行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特别是输送辊对60的带齿辊72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轮部件75的错开量tc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0140]
如图17所示,在轴向ax上相邻的两个轮部件75设置为,卡合孔74c的周向位置和卡合突起74e的周向位置在周向上相差错开量tc(=108.6
°
)的量。因此,当在两个轮部件75的相对的面将卡合突起74e嵌入卡合孔74c时,两个轮部件75以相位错离错开量tc量的108.6
°
进行层叠。n个轮部件75以在轴向ax上相邻的轮部件之间相位在周向上各错离错开量tc(=108.6
°
)的量的状态依次层叠。
[0141]
在此,关于本实施方式的错开量tc,设定“18”作为满足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上述(6)式的条件的n的值。此外,采用n=18时的错开量tc=108.6
°
。轮73的个数n及系杆切割部73b的个数等其它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上述(9)式所示的tc=n*pt pr,在n=18、pt=6
°
、pr=0.6
°
时,错开量tc为tc=108.6
°

[0142]
图18针对错开量tc=108.6
°
时的带齿辊72示出了基准齿f1~fn的配置例。如图18所示,基准齿f1~fn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12同样地在带齿辊72的整周大致均等地配置。不过,从基准齿f1沿着方向r的基准齿f2~fn的排列顺序不同。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采用了满足n*pt*n=360
°
的n,因此在1周内基准齿f1~fn在排列顺序的方向r上依次排列。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采用了满足n*pt*n=3*360
°
的n的值(n=18),因此成为基准齿f1~fn以3周进行一个循环这样的排列。因此,在第一周排列基准齿f1~f4,在第二周,基准齿f5~f7排列在第一周的各基准齿f1~f4之间的位置,进而,在第三周,基准齿f8~f10排列在第一周及第二周的各基准齿f1与f5、f2与f6、f3与f7之间的位置。因此,遍及
一周的n个基准齿f1~fn的排列位置大致相同,但基准齿f1~fn的排列顺序不同。
[0143]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带齿辊72也是周向上的厚度不均没有在周向上发生偏聚。因此,可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1)~(10)同样的效果。
[0144]
变形例
[0145]
需要指出,上述各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以下所示的变形例那样进行变更。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可以任意组合。
[0146]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n=6、n=18的例子,但也可以采用成为基准齿f1~fn以2周进行一个循环的排列的满足n*pt*n=2*360
°
的n的值(n=12)而使错开量tc=72.6
°
。另外,也可以采用成为基准齿f1~fn以4周进行一个循环的排列的满足n*pt*n=4*360
°
的n的值(n=24)而使错开量tc=144.6
°
。总之,可以采用成为基准齿f1~fn以j周进行一个循环的排列的满足n*pt*n=j*360
°
的n的值(n=12)来设定错开量tc。
[0147]
也可以是,将错开量tc分为第一错开量和第二错开量,该第一错开量决定基准轮w1中的齿73a的位置,该第二错开量是从由第一错开量决定的齿起的以pr为单位的错开量,从1~n中不允许重复地选择随机的i的值来决定第二错开量=pr*i。
[0148]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tc*n>360
°
为条件设定了错开量tc,但也可以以tc*n>180
°
为条件设定错开量tc。根据该结构,能够使一个轮73错开将近180
°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轮73,能够使厚的部分向隔着轮73的中心而相反侧的位置错开。另外,由于作为产生厚的部分的原因的系杆切割部73b通常有两个以上,所以如果能够错开约180
°
,则能够得到与在约360
°
内错开的第一实施方式大致同等或与其接近的效果。
[0149]
决定错开量tc的条件可以设定tc*n>240
°
、tc*n>270
°
等将条件的右边的角度θc设定为180
°
<θc<360
°
的范围内的任意值。
[0150]
在决定错开量tc的条件tc=n*pt m*pr>360
°
/n或者tc=n*pt m*pr>180
°
/n中,m和n不限于互质。例如,也可以是m=3、n=9。
[0151]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适当变更为了使轮部件75沿轴向ax层叠而嵌合的卡合孔74c和卡合突起74e的数量及形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卡合孔74c和卡合突起74e在隔着轮73的中心而相对的两个位置上各设置两个,但也可以在轮73的周向上不同的位置各设置三个或四个。另外,形状也可以是代替长方体的圆柱状、三棱柱状等其它形状,还可以是具有在卡合孔74c与卡合突起74e的嵌合状态下作为防脱起作用的卡定爪等的形状。
[0152]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当从轴向ax观察带齿辊72时,带齿辊72中的各轮73的齿73a也可以不是错离配置为在其周面上全部都能够视觉确认。例如,也可以配置成规定的轮73的齿73a与其它的轮73的齿73a完全重叠。
[0153]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系杆切割部73b的个数是任意的设定事项。系杆部优选为两个以上以使轮成型品平衡良好地保持于环带材料。因此,系杆切割部73b优选为两个以上。系杆切割部73b例如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4个、5个、6个。
[0154]
基准齿f、f1~fn可以根据条件2的定义设定为任意的齿73a。
[0155]
基准轮w1和第2~第n轮w2~wn可以根据条件2的定义设定为n个轮73中的任意的轮73。
[0156]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辊外径也可以为20mm以外。例如,可以是33mm,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外径尺寸。另外,齿间距pt也可以是6
°
以外。例如,也可以是pt=2
°
、4
°
、8
°
、10
°
。进
而,每一个辊的齿间距pr也可以是0.6
°
以外。例如,也可以是pr=0.4
°
、0.8
°
、1
°
。轮的个数n也可以为10个以外。例如,也可以是n=2、n=6、n=15。
[0157]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带齿辊72的个数是任意的设定事项。总之,驱动辊70只要具备至少一个带齿辊72即可。
[0158]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驱动辊70的多个带齿辊72中的一部分带齿辊72也可以设置为在从轴向ax观察带齿辊72时在带齿辊72的周向上存在的多个基准齿f发生偏聚。即,只要驱动辊70的多个带齿辊72中的至少一个带齿辊72在从轴向ax观察带齿辊72时在带齿辊72的周向上存在的多个基准齿f未发生偏聚即可。
[0159]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印刷装置1不限于仅具备印刷功能的结构,也可以是复合机。
[0160]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出头20h也可以是能够沿宽度方向x移动的串行头。
[0161]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介质p不限于纸张这样的单页纸,也可以是连续纸、树脂制的膜、金属箔、金属膜、树脂与金属的复合体膜(层压膜)、织物、无纺布、陶瓷片等。
[0162]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代替与液体喷出头20h相对的输送带装置10而设置支承介质p的压印板等支承台。
[0163]
用于印刷的记录材料也可以是除墨水以外的流体(包括液体、功能材料的粒子分散或混合于液体而成的液状体、凝胶这样的流状体、能够作为流体喷射的固体)。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喷出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含有在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及面发光显示器的制造等中使用的电极材料、色材(像素材料)等材料的液状体来进行印刷。
[0164]
另外,印刷装置1也可以是喷射凝胶(例如物理凝胶)等流状体的流状体喷射装置、喷射以色调剂等粉体(粉粒体)为例的固体的粉粒体喷射装置(例如色调剂喷射式记录装置)。需要指出,在本说明书中,“流体”是不包含仅由气体构成的流体的概念,流体包含例如液体(包括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融)等)、液状体、流状体、粉粒体(包括粒体及粉体)等。
[0165]
另外,印刷装置1不限于通过向介质p等介质直接喷出液体而在介质上进行印刷的装置,也可以是将涂布在印刷版上的液体转印到介质上的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孔版印刷等。
[0166]
以下,记载从上述实施方式及变更例掌握的技术构思及其作用效果。
[0167]
(a)一种辊,其特征在于,用于输送介质,并具备:轮,在周面具有多个齿;以及保持架,使满足以下的条件1和条件2的n个(其中,n为2以上的自然数)轮在轴向上层叠来保持该n个轮。
[0168]
条件1
[0169]
当将所述辊的齿间距设为pr、将所述轮的齿间距设为pt时,满足pr=pt/n。
[0170]
条件2
[0171]
当将所述多个齿中的一个齿设为基准齿、将n个所述轮中的一个轮设为基准轮、将从所述轮的旋转轴方向观察时具有相对于所述基准轮的所述基准齿在周向上最近的基准齿的轮设为第2个轮、将在与第2个轮相对于所述基准轮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具有相对于该基准轮的基准齿从近到远的基准齿的轮依次设为第2~第n个轮的情况下,在1~n个所述轮中,在周向上相邻的基准齿所成的角度的合计值的最小值大于180度。
[0172]
根据该结构,基准齿不易在周向上偏聚,因此能够分散辊的厚度不均。另外,在n个轮沿轴向层叠的结构中,能够实现比轮的齿间距pt窄的辊的齿间距pr。
[0173]
(b)在上述辊中,也可以是,在所述轮的周向上相邻的两个齿之间的间隔比在所述轴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轮之间的间隔小。
[0174]
根据该结构,由于轮的齿间的间隔窄,因此能够减少保持于保持架的轮的层叠片数。
[0175]
(c)在所述轮的周向上相邻的两个齿之间的间隔也可以比在所述轴向上相邻的两个轮之间最短的两个齿间的间隔窄。
[0176]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使辊在轴向上小型化,因此能够减小由于基准齿在周向上偏聚而导致的辊的周向的厚度不均的影响。即,关于因基准齿的偏聚而引起的厚度不均的影响,辊在轴向上越厚越显著,但是,由于能够使辊在轴向上小型化,因而能够减小由于基准齿在辊的周向上偏聚而导致的辊的厚度不均的影响。
[0177]
(d)也可以是,在n个所述轮中,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基准齿所成的角度相同,当将该角度设为错开量tc时,该错开量tc的合计值tc*n大于360
°

[0178]
根据该结构,由于n*tc>360
°
,因此与n*tc>180
°
时相比,能够进一步抑制将保持于保持架的轮层叠而形成辊时辊的周向的厚度不均。
[0179]
(e)也可以是,n和n互质,n*pt≥360/n。
[0180]
根据该结构,即使将保持于保持架的轮沿轴向层叠而形成辊,由于基准齿在辊的周向上偏聚而引起的辊的厚度不均也难以在轴向上累积。
[0181]
(f)也可以是,所述轮分别具有多个系杆切割部,所述辊的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系杆切割部所成的角度全部比所述轮的齿间距pt大。
[0182]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辊的周向上系杆切割部未发生偏聚,因此能够在周向上分散由系杆切割部的有无引起的输送阻力不均。即,由于没有作为输送介质的齿的功能的系杆切割部在辊的周向上分散,因此能够使输送阻力的不均在周向上分散。
[0183]
(g)也可以是,所述保持架具有分别保持n个所述轮的n个保持部,该保持部在层叠了所述轮时的轴向厚度比所述轮的轴向厚度厚。
[0184]
根据该结构,n个轮在层叠的状态下能够由保持部的厚度来规定间隙,因此辊的装配性好。
[0185]
(h)介质输送装置具备:上述辊;第二辊,介质被夹在所述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以及驱动源,使所述辊旋转,所述第二辊相对于n个所述保持部中在轴向上最靠一侧且在一侧未排列所述轮的保持部向一侧延伸。
[0186]
根据该结构,能够相应地使保持架变薄。即使轮在轴向上发生位置偏移,也容易与第二辊之间夹着介质。
[0187]
(i)液体喷出装置具备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头和所述辊,所述辊对由所述液体喷出头喷出了液体的介质进行输送。
[0188]
根据该结构,即使向介质喷出液体,由于辊通过轮的齿来输送介质,因此液体难以转印到轮上。例如,与轮不具有齿而进行面接触来输送介质的辊相比,液体难以转印到轮上。
[0189]
(h)在辊的制造方法中,包括:准备工序,准备n个(其中,n为2以上的自然数)通过
外插成型一体地形成有合成树脂制的保持架的金属制的轮;以及层叠工序,将n个轮边在周向上错开相位边进行层叠,在所述层叠工序中,以满足上述(a)中记载的所述条件1和所述条件2的方式层叠n个所述轮。根据该制造方法,容易制造可得到与上述辊同样的效果的辊。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