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双轴对称转动弯折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6-01 01:09: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曲面显示面板制造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双轴对称转动弯折机构。


背景技术:

2.曲面屏幕是一种采用柔性塑料的显示屏,主要通过oled面板来实现。相比直面屏幕,曲面屏幕弹性更好,不易破碎。曲面屏幕曲面屏幕以非刚性玻璃作为基底,弹性更好,不易破碎。降低了屏幕的磨损几率,尤其是被触碰率较高的手机屏幕。用于手机时,曲面屏幕整体的弯曲设计有利于握持,和手心弧度贴合得更好,减少单手操作时大拇指触摸屏幕的距离,理论上有助于提升大尺寸屏幕下横向跨屏操作的体验;看似微妙的曲线可以让手机持有者拥有更好的信息私密性,比如坐在旁边的人无法看到手机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可让屏幕变得更薄、重量轻且功耗低。曲面屏幕增大了可视角度,所以即使在偏离中心的角度观看,效果也不错。“曲面”不仅是对电视外观形态的颠覆,更是对观看舒适度的显著改善,是电视外观发展的一大进阶。同时也是对厂商技术的考验和挑战。
3.由于挠性显示面板具有薄型、轻量化及可弯曲的特性,挠性显示面板的应用趋向多样性发展。挠性显示面板可通过弯折或卷收的方式来缩小其占有空间。就弯折方式而言,施加在挠性显示面板上的张力必须获得控制,挠性显示面板本身不能受到挤压造成永久性折痕,而挠性显示面板在使用时需要整面受到支撑。
4.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弯曲时能够有效避免挤压造成折痕的弯折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双轴对称转动弯折机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能够防止屏幕受到额外拉压力与不相切导致的应力集中,有效避免折痕产生,提高曲面屏产品的整体质量。
6.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轴对称转动弯折机构,包括:
7.沿第一水平面设置的相邻的第一承载平面和第二承载平面,分别承载挠性面板的非弯曲区域,所述挠性面板的未被所述承载平面承载的矩形部分为弯曲区域,所述第一承载平面和第二承载平面分别对应的弯曲区域的长边在基于垂直于弯曲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铅垂面建立的平面坐标系中的投影图案的中心的坐标分别为第一参考点a(xa,ya)和第二参考点b(xb,yb),所述弯曲区域的长边平行于所述旋转轴;所述弯曲区域的短边宽度为πr,r为预设弯曲半径;
8.相向合拢的第一翻折机构和第二翻折机构,各自驱动所述第一承载平面和第二承载平面向铅锤面弯折,以使所述弯曲区域弯曲形变,所述第一翻折机构对应的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翻折机构对应的第二旋转轴基于所述平面坐标系的投影图案的中心的坐标间隔地位于所述弯曲区域在所述平面坐标系的投影区域的水平中分线上。
9.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轴在基于所述平面坐标系中第一投影点与所述第一承载对应的弯曲区域的长边在所述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一投影图案的中心的坐标重叠;
10.所述第二旋转轴在基于所述平面坐标系中第二投影点与所述第二承载对应的弯曲区域的长边在所述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二投影图案的中心的坐标重叠。
11.优选地,在相向合拢的过程中,
12.第一参考点a的横坐标
13.第一参考点a的纵坐标
14.第二参考点b的横坐标
15.第二参考点b的纵坐标
16.α1=-ωt,α2=ωt,ω为所述第一承载平面和第二承载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对应的弧度在进行弯折的角速度,t为进行弯折的时间。
17.优选地,所述第一承载对应的弯曲区域的长边基于所述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一投影图案的中心、所述第二承载对应的弯曲区域的长边基于所述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二投影图案的中心、所述第一旋转轴在基于所述平面坐标系中第三投影点以及所述第二旋转轴在基于所述平面坐标系中第四投影点四点共线。
18.优选地,所述第三投影点与第四投影点之间的第一间距为2r。
19.优选地,所述第三投影点与第一投影图案的中心形成第二间距,所述第四投影点与第二投影图案的中心形成第三间距,所述第二间距与所述第三间距相等。
20.优选地,在相向合拢的过程中,
21.第一参考点a的径向坐标
22.第一参考点a的切向坐标不变;
23.第二参考点b的径向坐标
24.第二参考点b的切向坐标不变;
25.α1=-ωt,α2=ωt,ω为所述第一承载平面和第二承载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对应的弧度在进行弯折的角速度,t为进行弯折的时间。
26.优选地,所述第一承载平面和第二承载平面均为吸附所述挠性面板的吸真空板。
2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双轴对称转动弯折机构,能够防止屏幕受到额外拉压力与不相切导致的应力集中,有效避免折痕产生,提高曲面屏产品的整体质量。
附图说明
2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9.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双轴对称转动弯折机构的示意图。
30.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双轴对称转动弯折机构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
[0032]1ꢀꢀꢀꢀꢀꢀꢀꢀ
第一承载平面
[0033]2ꢀꢀꢀꢀꢀꢀꢀꢀ
非弯曲区域
[0034]3ꢀꢀꢀꢀꢀꢀꢀꢀ
第一投影点
[0035]4ꢀꢀꢀꢀꢀꢀꢀꢀ
弯曲区域
[0036]5ꢀꢀꢀꢀꢀꢀꢀꢀ
第二投影点
[0037]6ꢀꢀꢀꢀꢀꢀꢀꢀ
第二承载平面
[0038]7ꢀꢀꢀꢀꢀꢀꢀꢀ
第三投影点
[0039]8ꢀꢀꢀꢀꢀꢀꢀꢀ
第四投影点
[0040]
l
ꢀꢀꢀꢀꢀꢀꢀꢀ
水平中分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技术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系统,本技术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根据不同观点与应用系统,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2]
下面以附图为参考,针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施。本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形态体现,并不限定于此处说明的实施例。
[0043]
在本技术的表示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表示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表示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括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表示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技术中表示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44]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表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表示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5]
为了明确说明本技术,省略与说明无关的器件,对于通篇说明书中相同或类似的构成要素,赋予了相同的参照符号。
[0046]
在通篇说明书中,当说某器件与另一器件“连接”时,这不仅包括“直接连接”的情形,也包括在其中间把其它元件置于其间而“间接连接”的情形。另外,当说某种器件“包括”某种构成要素时,只要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则并非将其它构成要素排除在外,而是意味着可以还包括其它构成要素。
[0047]
当说某器件在另一器件“之上”时,这可以是直接在另一器件之上,但也可以在其之间伴随着其它器件。当对照地说某器件“直接”在另一器件“之上”时,其之间不伴随其它器件。
[0048]
虽然在一些实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来表示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进行区分。例如,第一接
口及第二接口等表示。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0049]
此处使用的专业术语只用于言及特定实施例,并非意在限定本技术。此处使用的单数形态,只要语句未明确表示出与之相反的意义,那么还包括复数形态。在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的意义是把特定特性、区域、整数、步骤、作业、要素及/或成份具体化,并非排除其它特性、区域、整数、步骤、作业、要素及/或成份的存在或附加。
[0050]
虽然未不同地定义,但包括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及科学术语,所有术语均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一般理解的意义相同的意义。普通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术语追加解释为具有与相关技术文献和当前提示的内容相符的意义,只要未进行定义,不得过度解释为理想的或非常公式性的意义。
[0051]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双轴对称转动弯折机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双轴对称转动弯折机构,包括:沿第一水平面设置的相邻的第一承载平面1和第二承载平面6,第一承载平面1和第二承载平面6均为吸附挠性面板的吸真空板,分别承载挠性面板的非弯曲区域2,挠性面板的未被承载平面承载的矩形部分为弯曲区域4,第一承载平面1和第二承载平面6分别对应的弯曲区域4的长边在基于垂直于弯曲区域4的长度方向的铅垂面建立的平面坐标系中的投影图案的中心的坐标分别为第一参考点a(xa,ya)和第二参考点b(xb,yb),弯曲区域4的长边平行于旋转轴。弯曲区域4的短边宽度为πr,r为预设弯曲半径。相向合拢的第一翻折机构和第二翻折机构,各自驱动第一承载平面1和第二承载平面6向铅锤面弯折,以使弯曲区域4弯曲形变,第一翻折机构对应的第一旋转轴与第二翻折机构对应的第二旋转轴基于平面坐标系的投影图案的中心的坐标间隔地位于弯曲区域4在平面坐标系的投影区域的水平中分线l上。其中,第一旋转轴在基于平面坐标系中第一投影点3与第一承载对应的弯曲区域4的长边在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一投影图案的中心的坐标重叠。第二旋转轴在基于平面坐标系中第二投影点5与第二承载对应的弯曲区域4的长边在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二投影图案的中心的坐标重叠。本实施例中,
[0052]
本实施例中,第一翻折机构(沿v1方向)驱动第一承载平面1基于第一旋转轴(对应第一投影点3)转动,
[0053]
第二翻折机构(沿v2方向)驱动第二承载平面2基于第二旋转轴(对应第二投影点5)转动,使得第一承载平面1和第二承载平面2共同完成相向合拢,以使弯曲区域4弯曲形变,在相向合拢的过程中,
[0054]
第一参考点a的横坐标
[0055]
第一参考点a的纵坐标
[0056]
第二参考点b的横坐标
[0057]
第二参考点b的纵坐标
[0058]
α1=-ωt,α2=ωt,ω为第一承载平面1和第二承载平面6之间形成的夹角对应的弧度在进行弯折的角速度,t为进行弯折的时间。
[0059]
并且能够第一承载平面1、第二承载平面2与第一翻折机构、第二翻折机构的配合翻折运动中,能够使得弯折物体不受额外拉压力与不相切导致的应力集中,但不以此为限。
[0060]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双轴对称转动弯折机构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双轴对称转动弯折机构,包括:沿第一水平面设置的相邻的第一承载平面1和第二承载平面6,第一承载平面1和第二承载平面6均为吸附挠性面板的吸真空板,分别承载挠性面板的非弯曲区域2,挠性面板的未被承载平面承载的矩形部分为弯曲区域4,第一承载平面1和第二承载平面6分别对应的弯曲区域4的长边在基于垂直于弯曲区域4的长度方向的铅垂面建立的平面坐标系中的投影图案的中心的坐标分别为第一参考点a(xa,ya)和第二参考点b(xb,yb),弯曲区域4的长边平行于旋转轴。弯曲区域4的短边宽度为πr,r为预设弯曲半径。相向合拢的第一翻折机构和第二翻折机构,各自驱动第一承载平面1和第二承载平面6向铅锤面弯折,以使弯曲区域4弯曲形变,第一翻折机构对应的第一旋转轴与第二翻折机构对应的第二旋转轴基于平面坐标系的投影图案的中心的坐标间隔地位于弯曲区域4在平面坐标系的投影区域的水平中分线l上。与图1中第一旋转轴在基于平面坐标系中第一投影点3与第一承载对应的弯曲区域4的长边在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一投影图案的中心的坐标重叠;第二旋转轴在基于平面坐标系中第二投影点5与第二承载对应的弯曲区域4的长边在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二投影图案的中心的坐标重叠的结构不同,在图2中,第一承载对应的弯曲区域4的长边基于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一投影图案的中心、第二承载对应的弯曲区域4的长边基于平面坐标系中的第二投影图案的中心、第一旋转轴在基于平面坐标系中第三投影点7以及第二旋转轴在基于平面坐标系中第四投影点8四点共线。并且,第三投影点7与第四投影点8之间的第一间距为2r。第三投影点7与第一投影图案的中心形成第二间距,第四投影点8与第二投影图案的中心形成第三间距,第二间距与第三间距相等。
[0061]
本实施例中,第一翻折机构(沿v1方向)驱动第一承载平面1基于第一旋转轴(对应第三投影点7)转动,第二翻折机构(沿v2方向)驱动第二承载平面2基于第二旋转轴(对应第四投影点8)转动,使得第一承载平面1和第二承载平面2共同完成相向合拢,以使弯曲区域4弯曲形变,在相向合拢的过程中,
[0062]
第一参考点a的径向坐标
[0063]
第一参考点a的切向坐标不变。
[0064]
第二参考点b的径向坐标
[0065]
第二参考点b的切向坐标不变。
[0066]
α1=-ωt,α2=ωt,ω为第一承载平面1和第二承载平面6之间形成的夹角对应的弧度在进行弯折的角速度,t为进行弯折的时间。
[0067]
并且能够第一承载平面1、第二承载平面2与第一翻折机构、第二翻折机构的配合
翻折运动中,能够使得弯折物体不受额外拉压力与不相切导致的应力集中,但不以此为限。
[0068]
综上,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双轴对称转动弯折机构,能够防止屏幕受到额外拉压力与不相切导致的应力集中,有效避免折痕产生,提高曲面屏产品的整体质量。
[0069]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