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一体成形外壳的2PIN充电线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18: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具有一体成形外壳的2pin充电线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连接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一体成形外壳的2pin充电线。


背景技术:

2.充电连接线作为对设备进行供电的连接线,通过可插拔的插头,可以方便的使用;传统的带插头的充电线,结构较为简单,多是将线材与插脚焊接然后进行包塑成型,传统扁平状的插脚在包塑后可以与胶座有较好的结合力,插头结构较为稳定,但在圆柱形插脚方面,圆柱形的插脚容易相对胶座发生转动,导致插脚容易从胶座上脱离,插头寿命较短;因此需要设计出适合圆柱形插脚的插头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一体成形外壳的2pin充电线。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一体成形外壳的2pin充电线,包括线材和插头,所述插头包括外壳、两个插针、绝缘座;所述外壳为一体注塑成型的外壳,所述两个插针、绝缘座、线材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插针安装在绝缘座上,所述插针前端设置露出于绝缘座外侧的插接部,所述插针后端的引脚折弯有与线材固定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线材之间的连接区域外侧套设有热缩套管。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座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插针插设在固定孔内,所述固定孔的设置有一台阶,所述插针设置有与该台阶相配的凸边。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座在插针后端设置有pcb板,所述插针的引脚从pcb板的过孔穿过,所述凸边位于固定孔的台阶与pcb板之间。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针设置有一圈环形凸起,所述插针通过环形凸起与固定孔内壁过盈配合。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座包括依次设置的固定部、安装部和定位部,所述固定部位于外壳内部,所述固定部呈长圆型,所述固定部外壁开设有一圈凹槽,所述pcb板的形状与固定部相匹配,所述pcb板同轴设置在固定部的端面上。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部呈圆形,所述安装部上沿轴向设置有安装孔,两个安装孔对称设置有安装部的两侧。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部的形状呈长方体,所述插针从定位部的端面露出,所述定位部的端面设置有与边缘形状相匹配的凸条,所述定位部设置有防呆部。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呆部设置在定位部长度方向的一个外侧壁上,该外侧壁设置为圆柱面。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呈l字型,所述绝缘座和插针从外壳的一端露出,所述线材从外壳的另一端露出。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线材为双并线。
1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实用性强,通过模内注塑方式一体成型外壳,使得插头结构劳固,利于摇摆测试,外壳成型的模具结构简单,节约开模成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插针引脚的连接部与线材通过焊接固定,再通过热塑套管套牢,增加两者之间的结合力,避免线材轻易与引脚脱离,插针通过凸边与绝缘座上的台阶配合、环形凸起与绝缘座过盈配合,再通过pcb板限位,提高插针与绝缘座之间的结合力,避免插针轻易从绝缘座上脱离;通过将引脚折弯,使得连接部与插针垂直,在包塑在外壳后,垂直状态的连接部可以避免插针发生转动,保证插针与外壳的结构稳定,保证插头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线材;2、外壳;3、套管;4、pcb板;41、过孔;5、插针;51、插接部;52、凸起;53、凸边;54、引脚;55、连接部;6、绝缘座;61、定位部;62、安装部;63、凹槽;64、固定部;65、固定孔;66、台阶;67、安装孔;68、凸条;69、防呆部。
具体实施方式
19.参照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一体成形外壳的2pin充电线,包括线材1和插头,插头包括外壳2、两个插针5、绝缘座6;外壳2为一体注塑成型的外壳2,两个插针5、绝缘座6、线材1与外壳2固定连接,两个插针5安装在绝缘座6上,插针5前端设置露出于绝缘座6外侧的插接部51,插针5后端的引脚54折弯有与线材1固定的连接部55;连接部55和线材1之间的连接区域外侧套设有热缩套管3。插针5引脚54的连接部55与线材1通过焊接固定,再通过热塑套管3套牢,增加两者之间的结合力,避免线材1轻易与引脚54脱离。
21.绝缘座6设置有固定孔65,插针5插设在固定孔65内,固定孔65的设置有一台阶66,插针5设置有与该台阶66相配的凸边53。通过台阶66组成插针5往前脱离绝缘座6。
22.绝缘座6在插针5后端设置有pcb板4,插针5的引脚54从pcb板4的过孔41穿过,凸边53位于固定孔65的台阶66与pcb板4之间。pcb板4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插针5可以与pcb板4上的焊盘焊接固定,插针5的凸边53直径大于pcb板4过孔41的内径,pcb板4可以阻挡插针5后退拔出,提高插针5的稳定性。
23.插针5设置有一圈环形凸起52,插针5通过环形凸起52与固定孔65内壁过盈配合。通过环形凸起52,使得插针5插入固定孔65内后不易后退拔出,保证插针5与绝缘座6之间的结合力。
24.绝缘座6包括依次设置的固定部64、安装部62和定位部61,固定部64位于外壳2内部,固定部64呈长圆型,固定部64外壁开设有一圈凹槽63,pcb板4的形状与固定部64相匹配,pcb板4同轴设置在固定部64的端面上。外壳2注塑成型,外壳2在凹槽63处会填补,从而使绝缘座6与外壳2固定,提高绝缘座6与外壳2之间的结合力。
25.安装部62呈圆形,安装部62上沿轴向设置有安装孔67,两个安装孔67对称设置有安装部62的两侧。安装孔67可以用于安装螺丝。
26.定位部61的形状呈长方体,插针5从定位部61的端面露出,定位部61的端面设置有与边缘形状相匹配的凸条68,定位部61设置有防呆部69。通过凸条68使得定位部61的端面不是光滑的平面,增加定位部61端面与插座接触面之间的缝隙,避免插头前端与插座插接时,定位部61端面与插座的接触面之间因缝隙比较小产生静电结合力,保证插头插拔顺利。
27.防呆部69设置在定位部61长度方向的一个外侧壁上,该外侧壁设置为圆柱面,该圆柱面与安装部62的圆柱面外侧壁相互平行。通过防呆部69进行定位,避免插头插到插座上时插错方向。
28.外壳2呈l字型,绝缘座6和插针5从外壳2的一端露出,线材1从外壳2的另一端露出。
29.线材1为双并线。插针5的插接部51为圆柱型插接部51,用于和圆孔插座进行插接。
30.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实用性强,通过模内注塑方式一体成型外壳2,使得插头结构劳固,利于摇摆测试,外壳2成型的模具结构简单,节约开模成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插针5引脚54的连接部55与线材1通过焊接固定,再通过热塑套管3套牢,增加两者之间的结合力,避免线材1轻易与引脚54脱离,插针5通过凸边53与绝缘座6上的台阶66配合、环形凸起52与绝缘座6过盈配合,再通过pcb板4限位,提高插针5与绝缘座6之间的结合力,避免插针5轻易从绝缘座6上脱离;通过将引脚54折弯,使得连接部55与插针5垂直,在包塑在外壳2后,垂直状态的连接部55可以避免插针5发生转动,保证插针5与外壳2的结构稳定,保证插头的稳定性。
31.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