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零件侧整形模具上的斜楔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5-30 23:37: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覆盖件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零件侧整形模具上的斜楔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汽车大型覆盖件侧整形斜楔的驱动是通过固定在上模座上的驱动块直接驱动斜楔滑块工作,完成侧整形。其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可竖向升降移动的上模座1,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下方的下模座6;上模座1朝向下模座6的端面上安装有向下凸起的驱动块2,下模座6上安装有由可横向平移的一级滑块5推动至整形工作位的侧整形斜楔(图1中未示出),以及推动一级滑块5复位的一级滑块复位气缸(图1中未示出),和推动侧整形斜楔复位的斜楔复位气缸(图1中未示出);驱动块2的下部安装有上导滑板3,一级滑块5的上部安装有与下导滑板4与上导滑板3进行斜楔配合。其整形工作过程为:上模座1随压机滑块下行,设置在上模座1上的驱动块2通过上导滑板3与下导滑板4之间的斜楔配合面,推动一级滑块5横向平移运动,由一级滑块5带动侧整形斜楔移动至整形工作位,完成一次零件侧整形冲压工作过程。其回程复位过程为:上模座1随压机滑块上行,使得驱动块2与一级滑块5之间脱离接触,然后一级滑块复位气缸推动一级滑块5反向的横向平移复位,让出侧整形斜楔的复位空间,最后斜楔复位气缸推动侧整形斜楔复位,至此完成一次整形冲压往返行程。
3.在回程复位过程中,上模座1上行至与下模座6之间的间隙空间满足机械手行动取件的运行空间后,机械手再深入上、下模座之间进行取件操作。但由于驱动块2向下凸出于上模座1的下端面(朝向下模座6的端面)的距离较大,就导致机械手行动取件的运行空间被大幅占用压缩,迫使了上模座1需要上行至更高的位置时,才能满足自动化传输设备的机械手行动取件的运行空间需求,进而迫使了上模座1的上、下行运行行程增加,加之因构造原因,上模座1的上、下行运行速度较慢,这就导致了自动化传输设备执行送件和取件需要等待上模座1的上、下行运行的时间较长,对总体生产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用于零件侧整形模具上的斜楔驱动结构,减少对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竖向空间的占用,以减少自动化传输设备执行送件和取件需要等待上模座上、下行运行的时间,帮助提高零件侧整形加工的整体加工效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零件侧整形模具上的斜楔驱动结构,所述零件侧整形模具包括可竖向升降移动的上模座,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下方的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安装有由可横向平移的一级滑块推动至整形工作位的侧整形斜楔,推动所述一级滑块复位的一级滑块复位气缸,以及推动所述侧整形斜楔复位的斜楔复位气缸;所述斜楔驱动结构包括:
7.驱动执行器,所述驱动执行器固定安装在上模座朝向下模座的端面上;
8.斜楔驱动块,所述斜楔驱动块可竖向滑动的设置于下模座上的竖向滑槽结构内,所述竖向滑槽结构内嵌的固定安装在下模座朝向上模座的端面上并位于所述驱动执行器的正下方,且所述斜楔驱动块的下部具有与一级滑块斜楔配合的驱动斜面;以及
9.复位执行器,所述复位执行器安装在下模座上并位于所述斜楔驱动块的正下方,且能够推动所述斜楔驱动块竖向上移复位。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执行器和复位执行器均为气动执行器。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斜楔驱动块顶面的周向边缘分布设置有多个下接触块;所述驱动执行器的底部安装有多个上接触块并分别位于所述下接触块的正上方,使得驱动执行器竖向下移时能够带动所述上接触块与所述下接触块接触以推动所述斜楔驱动块竖向下移。
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斜楔驱动块的顶面整体呈矩形;所述下接触块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布设置在斜楔驱动块顶面周向边缘的四个角落。
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竖向滑槽结构包括内嵌的固定安装在下模座朝向上模座的端面上的滑槽靠背件,所述滑槽靠背件具有一块面向一级滑块竖向布置的竖背板,以及从所述背板两侧弯折向一级滑块所在方向延伸的竖侧板,所述滑槽靠背件的竖背板和两个竖侧板的内壁上均安装有导滑板(106),围合形成朝向一级滑块一侧开口的竖向滑槽空间,且导滑板朝向竖向滑槽空间的侧面上具有竖向的导滑槽。
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斜楔驱动块背向一级滑块的侧面及其两个相邻侧面上均具有与所述导滑板上的导滑槽相配合的竖向凸棱,使之与竖向滑槽结构的导滑板形成滑动配合,使得所述斜楔驱动块可竖向滑动的安装在竖向滑槽空间内;所述斜楔驱动块下部的驱动斜面位于朝向一级滑块的一侧且伸出竖向滑槽结构的竖向滑槽空间以外。
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滑槽靠背件的两个竖侧板的延伸末端还安装有侧压板,用于对所述斜楔驱动块的两侧进行夹持限位。
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滑槽靠背件的上端部安装有驱动块复位限位板,所述复位限位板具有横向延伸凸出于竖向滑槽空间的竖向投影区域的限位部,用以对斜楔驱动块竖向上移的上限位置进行限位。
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用于零件侧整形模具上的斜楔驱动结构,采用了分体式驱动块结构,将起到原有一体式驱动块功能的部件分解为了驱动执行器和斜楔驱动块两个部分,其中,驱动执行器安装在上模座上,减少了其从上模座的下端面向下凸起的高度,而斜楔驱动块则直接可竖向滑动的设置于下模座上的竖向滑槽结构内与一级滑块斜楔配合,并且该竖向滑槽结构内嵌的固定安装在下模座的上端面上,从而也避免了斜楔驱动块从下模座的上端面向上凸起;这样,就为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留出了更多的间隙活动空间,使得回程复位过程中上模座只需上行更少的距离,就能使得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的间隙空间满足机械手行动取件的运行空间需求,能够减少自动化传输设备执行送件和取件需要等待上模座上、下行运行的时间,帮助提高零件侧整形加工的整体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19.图1为现有技术的零件侧整形模具及其斜楔驱动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零件侧整形模具上的斜楔驱动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斜楔驱动结构的零件侧整形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的俯视图。
22.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
23.图5为图3中的b-b剖视图。
24.图6为现有技术与采用本实用新型斜楔驱动结构在机械臂取件状态时的上模座上行离地高度对比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上模座、2-驱动块、3-上导滑板、4-下导滑板、5-一级滑块、6-下模座、7-侧整形斜楔、8-一级滑块复位气缸、9-斜楔复位气缸;
27.101-驱动执行器、102-上接触块、103-下接触块、104-斜楔驱动块、105-滑槽靠背件、106-导滑板、107-侧压板、108-复位执行器、109-驱动块复位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零件侧整形模具上的斜楔驱动结构,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在零件侧整形模具中,还是包括可竖向升降移动的上模座1,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下方的下模座6,所述下模座6上安装有由可横向平移的一级滑块5推动至整形工作位的侧整形斜楔7,推动所述一级滑块5复位的一级滑块复位气缸8,以及推动所述侧整形斜楔7复位的斜楔复位气缸9;这些结构部分可以与现有技术保持一致,可不做改变。而重新设计的斜楔驱动结构包括:驱动执行器101,该驱动执行器101固定安装在上模座1朝向下模座6的端面上,能够随上模座1竖向升降移动;斜楔驱动块104,该斜楔驱动块104可竖向滑动的设置于下模座6上的竖向滑槽结构内,所述竖向滑槽结构内嵌的固定安装在下模座6朝向上模座1的端面上并位于所述驱动执行器101的正下方,且所述斜楔驱动块104的下部具有与一级滑块5斜楔配合的驱动斜面;以及复位执行器108,该复位执行器108安装在下模座6上并位于所述斜楔驱动块104的正下方,且能够推动所述斜楔驱动块104竖向上移复位。
30.本实用新型的斜楔驱动结构,抛弃了现有技术中上模座上安装一体式驱动块结构,转而采用了分体式驱动块结构,将起到原有一体式驱动块功能的部件分解为了驱动执行器101和斜楔驱动块104两个部分,其中,驱动执行器101安装在上模座1上,减少了其从上模座1的下端面向下凸起的高度,而斜楔驱动块104则直接可竖向滑动的设置于下模座6上的竖向滑槽结构内与一级滑块5斜楔配合,并且该竖向滑槽结构内嵌的固定安装在下模座6的上端面上,从而也避免了斜楔驱动块104从下模座6的上端面向上凸起;这样,就为上模座1与下模座6之间留出了更多的间隙活动空间,使得回程复位过程中上模座只需上行更少的距离,就能使得上模座1与下模座6之间的间隙空间满足机械手行动取件的运行空间需求,
能够减少自动化传输设备执行送件和取件需要等待上模座1上、下行运行的时间,帮助提高零件侧整形加工的整体加工效率。
31.本实用新型用于零件侧整形模具上的斜楔驱动结构的工作原理参见图3、图4和图5所示。
32.其整形工作过程为:压机向下运动,上模座1随压机滑块下行,设置在上模座1上的驱动执行器101随上模座1下行,至与设置在下模座6上的斜楔驱动块104接触并驱动其下行,同时斜楔驱动块104对下方的复位执行器108进行压缩,斜楔驱动块104下行过程中通过与一级滑块5斜楔配合的驱动斜面来驱动一级滑块5横向平移滑动,一级滑块5滑动时驱动侧整形斜楔7滑动,同时一级滑块5、侧整形斜楔7分别对一级滑块复位气缸8、斜楔复位气缸9进行压缩,待侧整形斜楔7移动至整形工作位置,则完成一次零件侧整形冲压工作过程。
33.其回程复位过程为:完成侧整形后机床压机上行,上模座1随压机滑块向上运动,驱动执行器101随上模座上行,与斜楔驱动块104脱离接触后,复位执行器108向上推动斜楔驱动块104竖向上移复位,在斜楔驱动块104于一级滑块5脱离接触后,一级滑块复位气缸8推动一级滑块5反向的横向平移复位,让出侧整形斜楔7的复位空间,最后斜楔复位气缸9推动侧整形斜楔7复位,至此完成一次整形冲压往返行程。
34.图6示出了现有技术与采用本实用新型斜楔驱动结构在机械臂取件状态时的上模座上行离地高度对比图;其中,图6(a)为采用现有技术斜楔驱动结构的零件侧整形模具在机械臂取件状态时的状态图,其上模座上行离地高度为h,机械手行动取件运行空间间隙高度为n;图6(b)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斜楔驱动结构的零件侧整形模具在机械臂取件状态时的状态图,其上模座上行离地高度为h,机械手行动取件运行空间间隙高度为n。可以看到,在机械手行动取件运行空间间隙高度n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本实用新型斜楔驱动结构时的上模座上行离地高度h,明显低于采用现有技术斜楔驱动结构时的上模座上行离地高度h。
35.在具体实施时,驱动执行器101和复位执行器108从理论上来说可以采用电动执行器或气动执行器均可。但从上述工作过程可以看到,驱动执行器101和复位执行器108在运行时都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考虑到电动执行器的输出功率性能、受挤压的耐久能力、经济性等方面都不及气动执行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斜楔驱动结构中,驱动执行器101和复位执行器108最好都采用氮气缸等气动执行器。
36.作为本实用新型斜楔驱动结构的一种优选设计方案,可以在斜楔驱动块104顶面的周向边缘分布设置有多个下接触块103;同时,可以在驱动执行器101的底部设计安装有多个上接触块102并分别位于所述下接触块103的正上方,使得驱动执行器101竖向下移时能够带动所述上接触块102与所述下接触块103接触以推动所述斜楔驱动块104竖向下移。这样,通过上接触块102与下接触块103的接触,来平衡驱动执行器101向斜楔驱动块104施加的作用力,能够使斜楔驱动块104的受力更加均衡,滑动更加平稳。具体而言,例如,如果斜楔驱动块104的顶面整体呈矩形,那么可以考虑布置下接触块103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布设置在斜楔驱动块104顶面周向边缘的四个角落,来确保受力平衡。
37.作为一种具体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斜楔驱动结构中的竖向滑槽结构包括内嵌的固定安装在下模座6朝向上模座1的端面上的滑槽靠背件105,所述滑槽靠背件105具有一块面向一级滑块5竖向布置的竖背板,以及从所述背板两侧弯折向一级滑块5所在方向延伸的竖侧板,所述滑槽靠背件105的竖背板和两个竖侧板的内壁上均安装有导滑板106,围合形
成朝向一级滑块5一侧开口的竖向滑槽空间,且导滑板106朝向竖向滑槽空间的侧面上具有竖向的导滑槽。相应的,可以设计斜楔驱动块104背向一级滑块5的侧面及其两个相邻侧面上均具有与导滑板106上的导滑槽相配合的竖向凸棱,使之与竖向滑槽结构的导滑板106形成滑动配合,使得所述斜楔驱动块104可竖向滑动的安装在竖向滑槽空间内。这样通过导滑板106来实现对斜楔驱动块104竖向升降滑动的导向和限位,保证斜楔驱动块104滑动平顺。此外,斜楔驱动块104下部的驱动斜面位于朝向一级滑块5的一侧且伸出竖向滑槽结构的竖向滑槽空间以外,用以与一级滑块5进行斜楔配合。
38.而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设计方案,还可以在滑槽靠背件105的两个竖侧板的延伸末端还安装有侧压板107,用于对所述斜楔驱动块104的两侧进行夹持限位。这样,能更好的限制斜楔驱动块104的侧向摆动,以及更好的防止斜楔驱动块104从竖向滑槽空间的开口侧滑出。
39.此外,还可以设计在滑槽靠背件105的上端部安装有驱动块复位限位板109,所述复位限位板109具有横向延伸凸出于竖向滑槽空间的竖向投影区域的限位部,用以对斜楔驱动块104竖向上移的上限位置进行限位,从而更好的防止斜楔驱动块104从竖向滑槽空间中上移滑出。
40.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