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片式氢瓶集成模组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22:48: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新能源领域,涉及一种储运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氢能源运输、存储的片式氢瓶集成模组。


背景技术:

2.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能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直接影响着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常规能源资源日益枯竭以及由其引发的环境问题、碳减排呼声越来越高的背景下,人们提出了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的新能源理念,其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性,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等等,利用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石化能源。
3.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具有能量密度大、燃烧热值高、来源广、可压缩、可储存、可再生等特点。氢能应用通常包括制氢、储运和应用三个环节,现今世界氢气年产量几千万吨,绝大部分用作工业原料,只有极少部分用作燃料,比如火箭燃料,氢能燃料的发展具有广阔前景。时至今日,氢能的利用已有长足进步,氢能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
4.氢应用的一个主要方向是氢能燃料,如车辆、飞机、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燃料,由此引发氢能燃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储运问题。由于氢气自身存在密度小、难液化等特点,存在存储难、高压存储不安全等难题。目前,在储氢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氢瓶,尤其是移动式设备上使用的氢瓶,虽然经过多次改良,但其改良和设计的方向主要是如何增加储氢能力、提高储氢安全性等,整体结构形式基本不变,均是采用圆柱状、方柱状等形状,在车辆、飞机、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有限空间中,不仅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而且柱状氢瓶也难以合理地设置在其中,体积过大则难以放置,体积过小则影响续航能力,况且,需要较多的附件才能将氢瓶稳定住,稳定性差,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片式氢瓶集成模组,采用片式结构能够确保氢瓶在车辆、飞机等交通工具的有限空间中进行合理装载,并且以集成的方式可以提高储氢量,达到在最小的空间得到最佳储氢量的效果,有效地提高设计合理性和交通工具的续航能力。
6.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片式氢瓶集成模组,包括氢瓶和支架。所述氢瓶设计为片式结构,可以方便在有限空间中有序放置,在氢瓶上设置有充/释氢管并设置有阀门,可以对氢瓶充氢气或释放氢气。所述支架包括框架和管线集成件,框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氢瓶放置槽,氢瓶放置槽用于放置氢瓶,管线集成件包括用于与氢瓶连接的接头和输出管,可将多个氢瓶所输出的氢气集成连通在一起,统一输出氢气。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控制/调节氢气输出量的控制器,包括流量传感器、电磁阀和单片机,流量传感器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电磁阀
电连接,流量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氢瓶的充/释氢管上以及管线集成件上,用于检测氢气流量(流速),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氢瓶的充/释氢管上。流量传感器检测氢气流量(氢瓶氢气释放量、管线集成件的总输出量)后将信号输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设定的总输出量通过电磁阀调整单个氢瓶氢气释放量,进而最终调节总输出量。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氢瓶的瓶身设计为内外两层双瓶身结构,外层为耐压层,可提供抗压能力,内层为防耗层,可以减少氢损耗。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氢瓶中设置有储氢合金架,利用储氢合金吸附氢气,以提高储存氢气能力,减小储氢压力,提高安全性。采用框架结构能避免储氢合金颗粒沉积,有效增加储氢合金与氢气的接触面,提高吸附或释放氢气的速率。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氢瓶上设置有把手,方便氢瓶的安放和拿取。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设计为叠放式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或调整)支架上氢瓶放置槽的数量,以便其适用于不同的应用环境(车辆、飞机、船、火车等)。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氢瓶放置槽设计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底板槽和盖板,底板槽可拆卸式设置在框架上,底板槽与盖板之间设置有紧固件,可以将盖板与底板槽固定。氢瓶放置槽采用分体式结构既能方便氢瓶安放和拿取,又可使外壳(底板槽和盖板)与瓶身(氢瓶)紧密接触,稳定瓶身的同时又增加了导热效率。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线集成件由至少一个接头、管线固定片、连通管和输出管构成,接头通过管线固定片与连通管连通,可以使多个接头呈排列状设置在连通管上,输出管与连通管连接。每个接头与一个氢瓶上的充/释氢管连通,氢瓶释放的氢气在连通管汇集,然后由输出管统一输出。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采用片式结构的氢瓶,结合支架,能够确保在车辆、飞机等交通工具的有限空间中进行合理装载,改变现有氢瓶的结构模式,解决了现有柱状氢瓶在移动式设备(车辆、飞机、船、火车)上占据空间大、难以合理装载、稳定性差、安全性差等问题,并且以集成的方式提高整体储氢量,达到在最小的空间得到最佳储氢量的效果,有效地提高设计合理性、安全性和交通工具的续航能力。
15.2、采用控制器对各个氢瓶氢气释放量进行调节,进而调节总输出量,能够实现对氢气输出量的控制。
16.3、采用双瓶身结构结合储氢合金架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储存氢气能力,减小储氢压力,提高安全性,还可以减少储氢过程中的氢损耗。
17.4、支架采用叠放式结构,可以以基本支架单元为基准,根据装载空间或需要设置(或调整)支架的叠放数量,进而调整装载氢瓶的数量,达到根据装载空间或需要调整氢气装载总量,以便其适用于不同的应用环境(车辆、飞机、船、火车等)。氢瓶放置槽采用分体式结构,既能方便氢瓶安放和拿取,又可与瓶身(氢瓶)紧密接触,稳定瓶身的同时又增加了导热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发明的氢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发明的氢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发明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发明的氢瓶放置槽的分解图。
23.图6是本发明的管线集成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框架;2、输出管;3、氢瓶;4、充/释氢管;5、把手;6、耐压层;7、防耗层;8、储氢合金架;9、氢瓶放置槽;10、穿出孔;11、安装架;12、管线孔;13、盖板;14、底板槽;15、连通管;16、管线固定片;17、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通过实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发明的限定。
26.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本发明所设计的片式氢瓶集成模组,包括氢瓶、支架和控制器,支架包括框架1和管线集成件,氢瓶3可装卸式设置在框架1上,氢瓶3的设置数量应根据使用环境(车辆、飞机、船、火车等)的燃料载荷空间(装载框架1的空间)以及设计需要来确定。管线集成件将多个氢瓶输出的氢气集成连通在一起,然后由输出管2统一将氢气输出。控制器用于控制/调节氢气输出量,包括流量传感器、电磁阀和单片机,流量传感器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电连接,流量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氢瓶的氢气输出端和输出管2上,用于检测氢瓶的氢气流量(流速)和输出管2的氢气流量(流速),电磁阀设置在氢瓶的输出端上。流量传感器分别检测氢瓶氢气释放量、输出管2的总输出量后将信号输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设定的总输出量通过电磁阀调整单个氢瓶氢气释放量,进而最终调节氢气总输出量(输出管2的氢气流量)。
27.本发明所设计的氢瓶3,如图2、3所示,为片式结构,可以方便在有限空间中有序放置,在氢瓶上设置有充/释氢管4、把手5,充/释氢管4上设置有所述电磁阀,可以对氢瓶充氢气或释放氢气,电磁阀可以控制氢瓶的氢气释放速率(流量),把手5方便氢瓶的安放和拿取。氢瓶的瓶身设计为内外两层双瓶身结构,外层为耐压层6,采用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材料制作,如不锈钢、铝、镁、铜及合金、复合材料或其混合物,内层为防耗层7,采用与氢难融合的材料制作,如导热碳纤维,可以减少氢损耗。在氢瓶中设置有储氢合金架8,利用储氢合金吸附氢气,以提高储存氢气能力,减小储氢压力,提高安全性,采用框架结构能避免储氢合金颗粒沉积,有效增加储氢合金与氢气的接触面,提高吸附或释放氢气的速率。
28.本发明所设计的框架1,如图4所示,为方形柱状结构,左侧为氢瓶放置区、右侧为管线集成区。氢瓶放置区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氢瓶放置槽9,用于放置氢瓶,氢瓶放置槽呈纵向(上下向)分布,每一个氢瓶放置槽9的后部(氢瓶放置区的右侧)设置有穿出孔10,当氢瓶置入氢瓶放置槽9后,氢瓶上的充/释氢管4从穿出孔10中穿出;管线集成区中设置有安装架11,用于安装管线集成件,管线集成区的右侧设置有管线孔12,管线集成件的输出管2由管线孔12引出后与设备用氢设备连接,为设备提供氢气。
29.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以框架1为基本单元,根据设计需要将多个框架进行累加(叠放或平铺)在一起并锁紧固定,以调整氢瓶放置槽的数量(氢瓶数量),从而满足设计要求,使其适用于不同的应用环境(车辆、飞机、船、火车等)。
30.本发明所设计的氢瓶放置槽9,如图5所示,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底板槽14和盖板13,底板槽13可拆卸式设置在框架1上,底板槽与盖板之间设置有紧固件,利用紧固件可以
将盖板与底板槽固定。放置氢瓶时,先将氢瓶放置在底板槽14,然后再利用紧固件将盖板13与底板槽14固定,既能方便氢瓶安放和拿取,又可使底板槽14和盖板13与氢瓶的瓶身紧密接触,稳定瓶身的同时又增加了导热效率。
31.本发明所设计的管线集成件,如图6所示,由接头17、管线固定片16、连通管17和输出管2构成,接头17固定在管线固定片16上后与连通管17连通,可以使多个接头呈排列状设置在连通管上,输出管2与连通管17连接。每个接头与一个氢瓶上的充/释氢管4连通,氢瓶释放的氢气在连通管17汇集,然后由输出管2统一输出。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